- 相關(guān)推薦
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無處不在,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nèi)心。佛不是要我們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并不能代表本質(zhì)的相同。佛是心靈打造的幻象,太過于執(zhí)著外在,反而會迷失其心。心中有佛,便是與佛有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佛語的語錄50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人生要恒持當下這一刻,不要空談、妄想。
2、閉目不見色,內(nèi)心動慮多,幻識假成用,起名終不過,知色不關(guān)心,心亦不關(guān)人,隨行有相轉(zhuǎn),鳥去空中真。
3、明人能護戒,能得三種樂:名譽及利養(yǎng),死則生天上。《四分律比丘戒本》
4、性無有異,用則不同。在迷為識,在悟為智。順理為悟,順事為迷。迷則迷自本心,悟則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復更迷。一《馬祖》
5、快樂沒有統(tǒng)一標準,更沒有可比性,但共同點是能使肉體和精神上的每一部分敏感活躍,所以,人只有在不斷追求中才會感到持久的幸福和滿足。
6、要做心地農(nóng)夫,自我耕心田,也在人人心中耕福田。
7、看到別人的善行,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喜;看到別人的惡行,我 打心眼里厭惡。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會在不自覺間傳揚人家的善 行,但對人家的惡行,卻沒有鞭撻和阻止的勇氣。我總是相信感化的 力量,認為這個世界上善如果得到張揚,惡就會少一些。善的能量越 大,惡的能量就越少,這是一種能量守恒。
8、"順則凡,逆則仙"。一般人都喜生厭克,而成功之人則反過來,皆好克厭生。
9、說好話如口吐蓮花;說壞話如口吐毒蛇。
10、心無妄想,即是佛國 無妄想時,一心即是佛國;有妄想時,一心即是地獄。眾生造作妄 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11、善和斗諍,專生歡喜。
12、一條路走到黑不是最好的選擇,不是每一份堅持都有價值。人生需要取舍、需要迂回、需要變通,因為在我們生存的世界,沒有絕對的結(jié)果,只有必然存在的放棄;沒有絕對的執(zhí)著,只有隨緣的意外。
13、在生活中,很多大男人以為吃醋是女人的專利,所以即使心里吃醋還要表面假裝大度,這樣的男人其實真的不懂陰陽平衡的原理。女人無論長到[xx]歲還是[xx]歲,即使白發(fā)蒼蒼時,她內(nèi)心都住著一個小孩,她渴望男人的呵護,渴望男人的甜言蜜語;她渴望男人的重視,渴望男人到老還為她吃醋,即使她表面上不在意,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
14、[天天禪語]當面臨死亡的時候,靈魂是否能找到美好的歸宿,取決于具德善知識的正確引導,而不是肓修瞎練;靈魂是否能選擇光明的前途,取決于自己一生的修行功夫,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15、信仰是生命中的一盞燈,燈若熄滅了,人生便失去方向,隨之而來的將是無邊的恐懼和失望感。
16、這個世界,如果每個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那么,人類所展現(xiàn)的凝聚力和力量便能超越任何自然界。過去,有很多人誤會"人定勝天"
17、忍辱決非是卑怯無力的含垢忍怨,是以一種極大的力量來忍受一切。(民國)太虛《菩薩學處》
18、不執(zhí)著,才能得智慧。
19、自己不愛的事情,絕不要強加于人;試想自己受害時,那會是什么感情。ㄋ文┰酰┴暩翀再潯端_迦格言》
20、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
21、佛學里把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譯過來便是能容納許多缺陷的世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缺憾的,沒有缺憾就不會被稱為"人世間"。
22、不要因眼前的成績而忘乎所以,把自己看得低一點就會多一分防范, 高一分警惕;而心一旦飄起來,腳就會高起來,腳下的石頭就會松動。只 要腳下的石頭一松動,就有墜入深淵的危險。
23、若眼見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眾多覺想,相續(xù)住,見色過患,見過患已,能舍離;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
24、它們決定交換身份,起初十分快樂。
25、生活的煩惱和壓力,是生活的必然產(chǎn)物,學會在生活當中解脫,而不是在生活當中尷尬,當面對煩惱的時候,不妨學會自嘲,總之找到戰(zhàn)勝煩惱的方法,用內(nèi)心的力量,去和周圍的世界適應(yīng)、影響,從而改變。
26、生活的種種經(jīng)歷,是對每個人生命的持續(xù)考驗,也是一次次認識自我、超越自我的契機。而我們所需努力的,就是在這一次次的磨礪里,與自己的內(nèi)心達成一種坦然、明了、洞悉,并在這些過程里積累、強大內(nèi)心的力量,在困頓中突圍,最后成就生命的蛻變。
27、不要害怕旅程孤單,一路走來會經(jīng)歷很多的遇見,雖然落腳點不一定在同一個驛站,但一路的相陪,就是最美的感言。不為錯落悲涼,世上行人萬萬千,能夠遇見就是一份緣,只要珍惜了,沒有擁有也不必傷感。生命需要釋懷,只要用心去珍重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沿途的每一段旅程,不虛度,不沉溺,自會有那一束馨香為自己獨守著清歡。
28、佛說:"一切法得成于忍",忍得淡薄可養(yǎng)神,忍得饑寒可立品,忍得語言免是非,忍得爭斗消仇憾。
29、光陰荏苒,歲月靜好。與光陰把盞,與溫暖言歡,少些嬌情,少些浮躁。萬般情事,諸多悲喜,不過是歲月湍急中一渺小沙礫,無需牽強,不必苛求。淡守一心安逸,清捻一卷馨香,文字里徜徉,生活里快樂,眼中有明媚,心中有閑田,分分鐘都會開滿春天。
3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陌上流年,且吟且行,不去在意紛擾,不去憂慮明日,放下一切執(zhí)念,素心如簡,待蓮花開盡后,便是清歡。人生路上,遇見善良,學會付出;遇見微笑,學會分享;遇見坎坷,學會勇敢。
31、紅塵一路,只愿如蓮,不為誰開,不為誰落,任世事歸入風塵,守著自己的一寸光陰,在云山水墨間,低眉,行走,水一般的穿越紅塵,引得清風自來。
32、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有些人相互讀了一輩子也沒有讀懂,有些人只是在茫茫人海中偶遇,卻篤定了一生。了解一個人就像買書,我們往往只注意華麗的封面,總是忽略了書的內(nèi)容,只注重名人名言,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想讀懂他人,要先讀懂自己。
33、人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對人生的態(tài)度。有些事,其實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粗亓,就會被事所困,亂于心;看淡了,就會悠閑輕松,靜于心;看無了,就會海闊天空,修于心;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經(jīng)歷,有起點,必有終點,不在于事,在于心。
34、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狀態(tài),各有各的心路歷程,也各有各的價值觀念,這都是不能強求的。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如果一個人注意調(diào)適自我,對物欲的追求少一點,對精神的追求多一點,多一份閑云野鶴的生活,少一點塵俗世事的拖累,那么就可以很從容地欣賞沿途的景色。
35、"榮枯回眸成大夢,幻化百年空悠悠。名利一場紙半張,流水消磨古今人。"人生如浮云,多少成敗得失,都只是在歷史的天空游來飄去。多少英雄漢,多少聰明客,窮盡一生,為名為利奔波辛苦,到頭來終究是如流水東逝,如浮云散去。
36、沒有財富的裝扮,沒有美麗的外表,沒人會去在意你美好的內(nèi)心和虔誠的靈魂,這就是當今的現(xiàn)實。
37、人幸福和不幸福主要就是心情,心情好就在怎么下去,在怎么失敗,在怎么條件不好也是會過得很幸福的!人心情不好,在怎么得到,在怎么成功,在怎么條件好,在怎么好也過得不會幸福的,主要自己內(nèi)心學習好就,人生過的好不好幸福和痛苦都在心里面!
38、在生命面前,我們平時所追求、憂慮的許多東西顯得那樣微不足道。
39、每個人都一樣,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剎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這是誰都逃不掉的命運
40、善在我們心中,佛在我們心中,命運就不會拋棄我們。
41、世界上最大的法則是自然法則,人的法則其實是最小的。
42、妄身臨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虛;身本與影不異,不得一有一無,若欲存一舍一,永與真理相疏,更若愛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煩惱因心故有,無心煩惱何居,不勞分別取相,自然得道須臾。
43、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
44、看霧非霧,觀花非花,保持一種客觀,保持一種淡然,便是善用心處,如是觀自在。
45、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46、萬類之中,個個是佛,尋常、普通的生活中,處處充盈著禪機。故云: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
47、禪宗四祖道信見三祖僧璨:愿老師慈悲,賜給我解脫法門。僧璨:哪個捆綁了你?道信:沒人捆綁我。僧璨:既然沒人捆綁你,還求何解脫?
48、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注:明善莫善于真修,大莫大于實證也。
49、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你弄清,虧時費神不說,多是徒勞無益;并非所有的人,都必須你搞懂,傷心悲情不說,常是曲終場散?床坏降模蛣e為難,人生本是單行線,屬于你的景色不多;看不懂的,就別追究,凡事還是糊涂好,不必讓自己太累。
50、什么是福報大?耳朵里聽不見是非,眼睛里看不到爭斗,嘴里說不出傷人的話。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相關(guān)文章: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56條02-20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摘錄90條09-14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匯總55條02-25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集合89句02-15
【熱門】佛語的語錄摘錄56句10-06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36條12-15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錦集30條02-08
簡潔的佛語的語錄錦集48條10-27
2023年簡潔的佛語的語錄集錦39句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