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默生相信,人心與宇宙之間有著對應關系,所以每個人憑內(nèi)心體驗就可以認識自然和歷史的真理。這就是他的超驗主義,有點像主張"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致良知"的宋明理學。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周國平的語錄61句,歡迎閱讀。
1、智慧不是一種才能,而是一種人生覺悟,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一個人在社會上也許成功,也許失敗,如果他是智慧的,他就不會把這些看得太重要,而能夠站在人世間一切成敗之上,以這種方式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2、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和心靈,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頓好,人生即是圓滿。
3、在較量中,情緒激動的一方必居于劣勢。種種強烈的情緒,憤怒或痛苦的姿態(tài),如果沒有觀眾在場,其中有多少能堅持下去。
4、如果說短暫的分離促進愛情,長久的分離扼殺愛情,那么,結婚倒是比不結婚占據(jù)著一個有利的地位,因為它本身是排除長久的分離的,我們只需要為它適當安排一些短暫的分離就行了。
5、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6、盧梭說:"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這話聽起來自負,其實適用于每一個人。可惜的是,多數(shù)人忍受不了這個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7、為別人對你的好感、承認、報償做的事,如果別人不承認,便等于零。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沒有一個人承認,也絲毫無損。
8、在這個世界上,一個人重感情就難免會軟弱,求完美就難免有遺憾。也許,寬容自己這一點軟弱,我們就能堅持;接受人生這一點遺憾,我們就能平靜。
9、在日常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某方面——例如權力、財產(chǎn)、知識、相貌等——處于弱勢狀態(tài)時,常常也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擁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較容易克服這類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蕩地站立在世界上。
10、現(xiàn)在我覺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和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11、使一種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高質量的友誼總是發(fā)生在兩個優(yōu)秀的獨立人格之間,它的實質是雙方互相由衷的欣賞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價值,配得上做一個高質量的朋友,這是一個人能夠為友誼所做的首要貢獻。
12、現(xiàn)在完全不同了。無論作家、學者,還是政治人物,都紛紛在電視上亮相,而其知名度往往取決于亮相的頻率。人們熱中于議論他們的相貌和風度,涉及他們的言談,也多半關注口才如何、會不會說俏皮話之類,注意力全放在表面的東西上。情形也只能如此,因為電視追求當下的效果,不容做節(jié)目的人和看節(jié)目的人思考。其結果是兩方面都變得平庸了。林肯與道格拉新的七小時辯論放在今天怎么會有人聽,又怎么聽得懂。同樣,今天的總統(tǒng)和知識精英們也更關心如何使自己上鏡,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承擔職責。
13、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在交通爭端中,一輛小汽車和一輛自行車互相擦撞,做出賠償?shù)氖悄囊环剑繋缀醣厥悄潜容^有教養(yǎng)的一方。我的確曾經(jīng)親歷,并且不止一次從別的文化人身上看到,如果你是駕車人,你會賠償,如果你是騎車人,你仍然會賠償。當然,這個例子未必貼切,因為有教養(yǎng)不等于靈魂崇高,而那索賠的一方也不一定是奸人,只不過是比較蠻橫一些罷了。我只是想以此說明,在短兵相接的場合,有教養(yǎng)的人比沒有教養(yǎng)的人更容易妥協(xié),寧愿遭受損失而不愿意糾纏。
14、喜歡談論痛苦的往往是不識愁滋味的少年,而飽嘗人間苦難的老年貝多芬卻唱起了歡樂頌。
15、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員還忙,退場的時間更少。
16、對于自己的經(jīng)歷應該采取這樣的態(tài)度:一是盡可能地誠實,正視自己的任何經(jīng)歷,尤其是不愉快的經(jīng)歷,把經(jīng)歷當作人生的寶貴財富;二是盡可能地超脫,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跳出來,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上看它們,把經(jīng)歷當作認識人性的標本。
17、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tài)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
18、浮生若夢,何妨就當它是夢,盡興地夢它一場?世事如云,何妨就當它是云,從容地觀它千變?
19、一個人熱愛人生便不能不執(zhí)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觀,兩者激烈沖突又達成和解的結果就是超脫。所以,超脫實質上是一種有悲觀約束的執(zhí)著,有執(zhí)著約束的悲觀。仔細分析起來,其中始終包含著悲觀和執(zhí)著兩種因素,只是兩者之間已經(jīng)形成一種恰當?shù)年P系,不再趨于一端罷了。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勞永逸徹悟人生的"無上覺者",如果有,他也業(yè)已涅槃成佛,不屬于這個活人的世界了。
20、單純的人也許傻,復雜的人才會蠢。
21、若把人生比作一逆旅,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途中耽擱實在是人生的尋常遭際。我們向理想生活進發(fā),因了種種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變故,或早或遲在途中某一個點上停了下來。我們相信這是暫時的,總在等著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殊不料就在這個點上永遠停住了。有些人漸漸變得實際,心安理得地在這個點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歲月無情,到頭來悲嘆自己被耽誤了一輩子。
22、離別的苦,仔細分析起來,包含三層意思。其一,人生聚散不定,一別之后,不知何時再聚,也可能再聚無日,一別竟成永訣。其二,命運莫測,別后不免為對方擔心,有了無窮的牽掛。其三,生命短暫,青春相別,再見時也許皆已白頭,彼此如同一面鏡子,瞬間照出了歲月的無情?傊松宰羁鄤e離,正因為離別最使人感受到了人生無常。
23、可是,仔細想想,變故有大小,誰能完全躲避得了?壽命有長短,幾人可稱壽終正寢?
24、人生是一場無結果的試驗。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無妨。也因為無結果,所以怎樣試驗都不踏實。
25、想到人類漫長歷史上有過無數(shù)的人,無數(shù)的不同人生,我感到了惶恐,突然覺得我和我的人生失去了重量,變得微不足道。
26、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yè),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內(nèi)在的愉快和充實。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xiàn)"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
27、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28、現(xiàn)在,我們與土地的接觸愈來愈少了。磚、水泥、鋼鐵、塑料和各種新型建筑材料把我們包圍了起來。我們把自己關在宿舍或辦公室的四壁之內(nèi)。走在街上,我們同樣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圍著。我們總是活得那樣匆忙,顧不上看看天空和土地。我們總是生活在眼前,忘掉了永恒和無限。我們已經(jīng)不再懂得土地的痛苦和渴望,不再能欣賞土地的悲壯和美麗。
29、人,棲居在天空下,仰望蒼穹,因驚奇而探究宇宙之奧秘,因敬畏而感悟造物之偉大,于是有科學和信仰,此人所以為萬物之靈。如果高樓蔽天,俗務纏身,人不再仰望蒼穹,這樣的人無論多么有錢,算是什么萬物之靈呢?
30、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跡,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chǎn)物,還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跡。于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豐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只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chǎn)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于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chuàng)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31、情欲是走向空靈的必由之路。本無情欲,只能空而不靈。
32、假、惡、丑從何而來?人為何會虛偽、兇惡、丑陋?我只找到一個答案:因為貪欲。人為何會有貪欲?佛教對此有一個很正確的解答:因為"無明"。通俗地說,就是沒有智慧,對人生缺乏透徹的認識。所以,真正決定道德素養(yǎng)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識形態(tài)。把道德淪喪的原因歸結為意識形態(tài)的失控,試圖通過強化意識形態(tài)來整飭世風人心,這種做法至少是膚淺的。
33、相反,倘若并不覺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靜如止水,光陰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種從容的心境。
34、靈魂無非是一顆成熟了的童心,因為成熟而不會在失去。
35、健談者往往耐不得寂寞,因為他需要聽眾寡言者也需要聽眾,但這聽眾多半是她自己,所以他比較安于獨處。
36、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據(jù)什么位置,和誰一起過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7、在燈紅酒綠的都市里,覓得一粒柳芽,一朵鮮花,一刻清靜,人會由衷的快樂。在杳無人煙的荒野上,發(fā)現(xiàn)一星燈火,一縷炊煙,一點人跡,人也會由衷地快樂。自然和文明,人皆需要,二者不可缺一
38、像一個有死者那樣去看待事物,把每一天都作為最后一天度過。
39、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樣,不過其性質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卻不知自己之長。德拉克羅瓦在創(chuàng)作他的傳世名畫之時,還在考慮他是否做一個詩人更合適些。
40、既然成功屬于塵世,完美屬于天國,我與完美的距離就更遙遠了,但因此畢竟可以夢想。懷著這夢想,我更可以不把成功放在眼里了。
41、男人是孤獨的,在孤獨中創(chuàng)造文化。女人是合群的,在合群中傳播文化。
42、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于言辭。大悲者會以笑虐弄命運,以歡容掩飾哀傷。丑角也許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43、小說的情節(jié)是虛構的,但細節(jié)必定是真實的。
44、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萬有皆逝,惟有精神永存。
45、真正的悟者能夠從看破紅塵獲得一種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紅塵卻不被紅塵所惑,入世仍保持著超脫的心境。
46、不管世界多么熱鬧,熱鬧永遠只占據(jù)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那里有著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
47、說愛是一門藝術,那么,恰如其分的自愛便是一種素質,唯有具備這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愛的藝術家。
48、與良心的沖突只存在于一顆善良的心中。在一顆卑劣的心中,既沒有愛情,也沒有良心,只有利害的計算。但是,什么是良心呢?在多數(shù)情況下,它僅是對弱者即那失戀的一方的同情罷了。最高的良心是對靈魂行為的責任心,它與真實的愛情是統(tǒng)一的。
49、癡男怨女一旦翻臉,就斥舊情為假,討回情書"都扯做紙條兒",原來自古已然。
50、縱然苦難已經(jīng)臨頭,我已經(jīng)身陷悲劇,我也無意奢談凈化,自許崇高。
51、慧根也未免太淺。我真正要留意的是在苦難中自衛(wèi)。
52、常識和本能都告訴我,歡樂比憂愁更有益于身體的保養(yǎng)。
53、但凡被信任和寬容損壞的,猜忌和奢求也決心拯救不了,那就讓該毀掉的毀掉吧。
54、如何花錢比方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低。
55、讀了很多書,當你考試之后,還能在生活中留下來的,能讓你養(yǎng)成智力活動的快樂,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好的學習,就是興趣,加上主動安排學習。
56、人人都知道死是必然的,它是一個我們一出生就通報要來訪的客人,現(xiàn)正日夜兼程,一步步靠近我們?墒,當它敲響我們的門時,我們卻感到突然,怪它是最唐突的不速之客。
57、一個經(jīng)歷過巨大災難的人就好象一座經(jīng)歷過地震的城市,雖然在廢墟上可以建立新的房屋和生活,但內(nèi)心有一些東西已經(jīng)永遠的沉落了。
58、人天生是軟弱的,唯其軟弱而猶能承擔起苦難,才顯出人的尊嚴。我厭惡那種號稱鐵石心腸的強者,蔑視他們一路旗開得勝的驕橫。只有以軟弱的天性勇敢地承受著尋?嚯y的人們,才是我的兄弟姐妹。
59、有錢的窮人不是富人;有權的庸人不是偉人;有學識的笨人不是聰明人;有聲譽的壞人不是好人。
60、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我們對命運的態(tài)度。幸福屬于天國,快樂才屬于人間。
61、獨處實際上是要和自己的靈魂談話。
【周國平的語錄】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41句08-18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61句07-24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46句06-30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3句09-03
周國平的語錄75句10-12
周國平的語錄26條11-14
精選周國平的語錄36條11-27
周國平的語錄95條12-07
經(jīng)典周國平的語錄37句01-03
周國平的語錄34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