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心之過是可以諒解的 面對無心犯錯的人,要知道,他正陷在深深的內疚中,這時哪怕只是 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輕輕的安慰,都足以融化他心里的冰雪。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佛語的語錄58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世上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某個寶貴的東西,然而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運地找到了,那東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損份。但是,我們必須繼續(xù)尋找。
2、生活不乏精彩,只是有的時候我們的眼睛盯著烏云不放。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滿足。滿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減少火苗;不在于累積財富而在于減少欲念。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而生命卻是有限的,有限的生命追求無盡的欲望,是不會得到滿足,放下貪欲追求平實簡樸的生活,是獲取幸福最簡單的方法。
3、世是塵的世,所以我們何其愛水,洗塵的水,歲月如水,用來洗塵。
4、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
5、天上太陽再燦爛,陽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種子,也不可能發(fā)芽,更不可能開花結果一般。我們應當從孝順父母、提升道德修養(yǎng)、保護環(huán)境和關愛生命做起,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庇護,才能獲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6、你要相信自己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那就是心中的力量!
7、有人表面上很冷,其實內心很熱;有人看上去很熱,實際上 很冷。與人交往,不要被表象迷惑,要深入對方的內心,心靈的樣 子才是一個人為人的真實樣子。行走于世,哪能不與人交往?但與 人相交要做到心中有數,察心辨人是交友的重要一環(huán),不察而交, 后果難料。
8、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粚⒆约旱男男爻ㄩ_,讓事物顯得渺小,少一些斤斤 計較,多一些寬容?事物本無大小,關鍵看你如何放。所謂"總一切語言于 一句,攝大千世界于一塵",便是說明這種大小不二之奇理。
9、人生是一趟單程車,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期待明天。那些走過的,錯過的,都不再回來;丟掉的,失去的,都不復擁有。所以我們不要走得太匆忙,該愛的要用心去愛;該留的,要真誠挽留;該感受的要充分感受,該珍惜的要好好珍惜。
10、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在實現自我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會遇到 各種逆境,我們要能夠"千里云海漫漫路,虔心不移志如磐"。
11、再富再紅再成功也要面對生死無常的事實。在無常的規(guī)律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緣起性空的真理上,更是平等。這就好比在花園里的花朵,再漂亮,再芳香,最后還是在花園里干枯;大海上的巨浪再高大,再磅礴,最后也還是在海中消失一般。人身難得,猶如曇花。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12、若眾生需要,滿山遍野的一草一木無不是藥;若非眾生所需,則再珍貴的材質也不是藥。佛法亦如是,無經不深,無經不淺,無高無低,無大無小。眾生的心若能吸收應用,即是微妙大法。
13、我們以為自己淡定,其實內心狂躁;我們以為自己合群,其 實非常另類;我們以為自己成功,其實已經失敗;我們以為自己高 尚,其實靈魂齷齪;因為這無數個以為,遮蔽了內省的目光,我們常 常誤讀自己;因為這無數個以為,擾亂了向外的視線,我們總是難以 善待別人。
14、金地藏是我的鄰居,與他為鄰我發(fā)現好處多多。最大的好處 大概有三:一是認識了平等,王子和平民身份不是絕對不可互換;二是 懂得了慈悲,眾生渡盡,方正菩提;三是理解了無私,我不入地獄, 誰入地獄。
15、在生活中體悟禪意,有了煩惱才有了覺醒,去承擔命運的解脫清涼自在。心安,才是故鄉(xiāng),那么就需要我們去觀察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去照亮心地那些還不夠光明的地方,向佛靠近,遠去雜染,就是清凈。
16、對于過去發(fā)生的事情,我們無能為力;至于未來,它還沒有發(fā)生,關于它的一切不過是我們的想象。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實的;也只有抓住此時此刻,才算是抓住了自身最寶貴的財富。
17、佛說:一切現象、一切人,都是自然。一切事情的發(fā)生,都來有因、去有果,從萌芽、成熟到消亡,都有一定規(guī)律性,到了哪一階段,自然呈現出某種狀況;一切人的成長,也是如此,那是一個什么人,會做什么事,有什么樣的造化,都是因緣聚合的結果,好比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結合,必然變成水分子;一定比例的紅色和綠色聚合,必然變成黃色。只不過,有時候,人們掌握了規(guī)律,能夠預知并引導變化,有時候,只能看見變化的結果,對促成結果的因素一無所知或所知有限。
18、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是為普度眾生而證得佛果。佛果源于菩薩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福德資糧依靠眾生而積累,智慧資糧依靠諸佛菩薩而圓滿。對于追求解脫、成就佛果的人而言,眾生給我們帶來的恩德是與諸佛菩薩同等的。我們應當對眾生懷著感恩之心去傳遞佛法的真理,并使大家從輪回的沉迷中共同早日覺醒。
19、真誠源于感恩之心:無論眾生以順緣的方式利益我們,還是以逆緣的方式傷害我們,都會使我們成長、堅強和成就,所以對我們恩德很大,我們對眾生值得真誠。包容源于平等之心:無論任何民族、任何宗教和任何國家,都懷著同一個夢想而共存于同一個世界,地球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相互包容、相互和諧。
20、落英在晚春凋零,來年又燦爛一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春天又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這何嘗不是一種達觀,一種灑脫?"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是真正的平常心,這不單單是心胸豁達的表現,更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可以讓我們直面人生,消除內心的偏狹和狂傲之氣,舍去浮躁和虛華,更加淡定和從容。
21、道由心悟,豈在坐也?
22、性不偷盜。菩薩于自資財,常知止足,于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于此而起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余資生之具。
23、學佛很久卻仍未認識煩惱,表明我們的學佛僅限于學術;修行多年卻仍未解決煩惱,表明我們的修行只注重形式;即使自稱是上師、活佛、堪布、法師、成就者,若仍未戰(zhàn)勝煩惱,心中不具備愛心和智慧,那么這些成就者等的名號就是徒有虛名。
24、一日,朋友問他的朋友:何為朋友?對方回答:我打了你你 不生氣,我有困難時你必須幫我,就是朋友。朋友愕然,回頭一想也 是:不能以德報怨哪來朋友?天下皆然。
25、能清楚、篤定內心方向,就不會計較。
26、主人可以隨意進入自己的房間,客人只是在外觀看、猜測。研究佛教而不真實信仰佛教的學者,只是佛門的客人,想跟著他們人佛法之門是不可能的。若跟隧佛法信仰者,即能輕松登堂人室。
27、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28、很多人都知道境由心生的道理,但仍有很多人為外境所困,以至于自己的心常常囿于圍城而不得自在。佛家認為,只有明心見性,看清自己的本心,才能找到癥結所在,解開心中的死結,走出生活的圍城,達到心神的通暢。
29、人生什么最有價值?就是愛。把犧牲當作享受,能夠付出愛心的人,永遠都很快樂,而且活得有意義。
30、固然,見到利益,人人都想得到,而且得到的越多越好,這是人們共 同的心理。看到別人賺錢,自己也想發(fā)財,這也是正常的現象。但是君子 愛財,取之有道,又不能貪心不足。人過于貪婪會喪失道德,又會被他人 利用,所以,忍貪確實是一個大問題。
31、北宗禪與南宗禪兩者的重要差別是:前者坐禪靜思,長期修心,后者則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二者卻也殊途同歸,都尋求"清靜"。庸人只道無聲即是"靜",卻不知讓"心靜"才是真正的清靜。
32、佛是眾生藥,病生病除,藥亦無用。
33、念動急覺,覺之即無,久久收攝,自然心正。
34、恒唯法師:命運再給我們困難的時候,同時也給了我們一份堅強,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場遠行,沒有艱難,那只是一種幻想,生命有多長,拿出命運中所有的高尚,雙腳去量。
35、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36、"我吸氣,讓自己身體平靜下來。我呼氣,讓自己心靈平靜下來。愿我身心平衡,愿我寧靜自在,愿我解脫無礙。"——每天念誦這些句子,使你勞累疲憊身心平靜安康下來,然后把這份平靜感延展到遼闊的宇宙的每一個眾生,這是佛陀的教導!
37、當你覺得痛苦的時候,不要再去增加別人的痛苦;當你覺得煩惱的時候,也不要再自尋煩惱。不會自尋煩惱,是智慧的表現;不增加別人的痛苦,則是悲心的表現。人生本來就有很多殘缺,人永遠無法求得完美。想要在任何地方都追求完美,就是自尋煩惱。
38、我們都是歲月中的過客,我們所走的路,都是暫借的旅程。我們該留下什么才是永恒?繁華似夢,我們追求成功,卻追不上它的腳步。我們振作精神,不拋棄不放棄,努力前行。我們不強求不奢望,得不到的東西,力求一種淡然,一種超脫的心境。
39、天亮睜開眼,還活著,真好。天黑閉上眼,睡著了,值了。
40、不能長期堅持好好學習的人,容易產生各種懷疑心,找不到正確的答案,失去了人生中很多成功的機會。
41、生活中時常有磨擦的事情發(fā)生,或是因為工作上的不快,或是因為情感上糾纏不清的記憶,在情感的泥潭里走不出。如果這些事都放在心里而不去釋放、忘記,那么心靈重負會太多太多,就會覺得很沉重,進一步影響生活、影響心情。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會釋懷,用一種豁達的心胸面對生活,那么,生活就會對你笑。
42、總有一些經歷考驗著我們的修行,你可以選擇訴說,也可以自我消化,但你的心不能不強大。作繭自縛的人生就是地獄,與智慧相映的人生便是天堂。誰沒經歷過得失離合?誰又沒感受過喜怒哀樂?重要的是,學會整理心情,一定要留,就留下溫暖的記憶。
43、春天來了,花自然會開。秋天到了,葉自然會落。不用炫耀一時的得意,心持一份凝重,路才走的穩(wěn)妥。
44、山河歲月,能留住的東西太少,想留住的,一定留不住,而一直在身邊的,只有自己,堅定不移地跟著你,只有自己,不嫌棄自己,好與壞,都死皮賴臉地跟著。
45、私秘,有時是恐怖的,在暗夜里,游來蕩去,風一樣,開出詭秘的花來,一朵,又一朵。那些私秘,有時讓人喜悅,有時讓人恐怖,因為太過私秘,就有秘不透風的感覺,緊緊的,緊緊的,呼吸不過來,這樣的纏,可是,亦有隱秘的快樂,因為,私秘有很多不可告人,就這樣老死在心里,就像老死在江湖吧。
46、世事涼,人情薄,美婦眨眼變丑婆。豪宅瞬間易主公,高位頃刻別人坐。粘縛執(zhí)著,大礙解脫,戀什么?
47、自心豐足,才能感知世間的豐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間的美好;自己坦蕩,才能逍遙地生活在天地之間。
48、寧靜求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49、世界在轉動,而你只是一粒塵埃,就算你消失了,世界仍然在轉動。
50、無得無證者,即是證佛法身;若有得有證者,即邪見增上慢人,名為外道。
51、不分彼此隨處隨時,皆是現量,這就是平等獨立,大無畏,本來的面目。 178.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
52、如果我們不能守護自己的感官,像士兵守護各個城門一樣,那么感官所接收的刺激將影響我們的心,而這顆心將隨著外在的不同變化而變化。
53、如果你不貪求、不占有,那就是自在圓滿。惟寬禪師說:"思之不及,議之不得,曰不可思議。"
54、我們的心如果有喜愛之心,憎惡的偏見也就產生了。由于喜愛便會怕失去,由于憎惡便不希望它來臨,于是痛苦便產生了。
55、心善自然美麗,心真自然誠摯,心慈自然柔和,心凈自然莊嚴;澹泊寡欲可以養(yǎng)神,寧靜致遠可以養(yǎng)志,怡情適性可以養(yǎng)和,觀空自在可以養(yǎng)心。種下一個善念,收獲一種良知;種下一種良知,收獲一種道德;種下一種道德,收獲一種習慣;種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種下一種性格,收獲一個人生。
56、我做研究的準則無外乎四點:傾聽異己;質疑問題;敢當傻瓜;簡化,再簡化。
57、佛以一音演說法 眾生隨類各得解。
58、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zhí)念而已。執(zhí)于一念,將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于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這樣,就放寬心態(tài),順其自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擁有一顆安閑自在的心,保持豁達的心態(tài),不要讓人生太累。
【佛語的語錄58條】相關文章:
有關佛語的語錄12-18
經典佛語的語錄30條07-03
經典佛語的語錄40句09-22
佛語的語錄97條12-19
精選佛語的語錄38條11-12
佛語的語錄38句06-27
佛語經典語錄370句04-13
經典佛語的語錄集合49條08-22
通用佛語的語錄38句08-11
【精華】佛語的語錄30條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