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重新積極別辟派別,重開世界。本文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曾國藩語錄,一起來看看吧。
1、鄉(xiāng)間無朋友,實(shí)是第一恨事。
2、艱苦則筋骨漸強(qiáng),嬌養(yǎng)則精力愈弱。
3、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yuǎn),不可急去。
4、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節(jié)就說一節(jié),若是預(yù)先便去說后面的好幾節(jié),到后來往往與事實(shí)不符。
5、我們今天倘若有所發(fā)現(xiàn),又想作傳之久遠(yuǎn)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預(yù)備堅實(shí)的車子嗎?
6、留心在危難的時候,默默觀察樸厚實(shí)在的人,則在識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7、兵勇勞苦,須時時存體恤之念,然營規(guī)則不可不嚴(yán)!对鴩獣拧。
8、初非預(yù)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xì),無因寸朽而棄達(dá)抱,無施數(shù)罟以失巨鱗!对鴩獣拧。
9、凡有一長一技者,兄?jǐn)嗖桓逸p視。——《曾國藩書信》。
10、凡兵勇與百姓交涉者,總宜伸民氣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獲名譽(yù)者在此,望閣下實(shí)心行之,幸勿視為老生常談也。——《曾國藩書信》。
11、善戰(zhàn),其得訣在"不輕進(jìn)不輕退"六字,弟以類求之可也!对鴩獣拧贰
12、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體瘦弱,過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爾摧沮!对鴩視
13、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xì),不用則粗。——《曾國藩家書》
14、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實(shí)不清,尤為造物所怒。——《曾國藩家書》
15、余嘗謂享名太盛,必多缺憾,我實(shí)近Z;聰明太過,常鮮福澤,爾頗近之;順境太久,必生波災(zāi),爾母近之。余每以此三者為慮,計推力行孝友,多吃辛苦,少享清福,庶幾挽回萬一。——《曾國藩家書》
16、家中興衰,全系乎內(nèi)政之整散。——《曾國藩家書》
17、縱人以巧詐來,我仍以渾含應(yīng)之,以誠愚應(yīng)之;久之,則人之意也消。若鉤心斗角,相迎相距,則報復(fù)無已時耳!对鴩挥洝贰
18、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dá)權(quán)。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鴩
19、盛世垂統(tǒng)之英雄,以襟懷豁達(dá)為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
20、天下大事當(dāng)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濉ぴ鴩
21、鄉(xiāng)間無朋友,實(shí)是第一恨事。——曾國藩
22、君子出則忠,入則孝,用則知,舍則愚!鴩
23、不可輕率評譏古人!鴩
24、善人固可親,未能知,不可急合。惡人固可疏,未能遠(yuǎn),不可急去!鴩
25、人之處于患難,只有一個處置。盡人謀之后,卻須泰然處之。 ——曾國藩
26、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27、一身精神,具乎兩目。——曾國藩
28、一曰慎獨(dú)則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qiáng);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xí)勞則神欽。
29、勤以養(yǎng)生,勤以致富——"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懶也""人不勤則萬事俱廢""千古之圣賢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個勤字"
30、君子與小人斗,小人必勝。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懼禍而誤入小人之黨,亦不可恃為君子而有與小人角勝之心。
31、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xué),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32、"從古帝王將相,無人不由自強(qiáng)自立做出"
33、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34、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誰都不得罪了。
35、不怕群眾罵你,就怕群眾不找你。
36、學(xué)貴有常,又貴日新。日新若異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37、清淡者,崇德之基也。憂勤者,建業(yè)之本也。古琿無富貴之圣賢,無宴逸之豪杰。諸葛長青:素食青菜,君子之為也,積累陰德之法也!
38、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恒,終身一無所成!对鴩視
39、處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dāng)。 ——曾國藩
40、知足則樂,務(wù)貪必憂。 ——曾國藩
41、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42、做人之道,以剛介為自己之基,以敬恕為養(yǎng)性之本。
43、聞過而不改,謂之喪心。思過而不改,謂之失體。——曾國藩名言
44、道聽途說,聰明的人嘲笑你,無知的人為之驚駭。驚駭之人也最終會弄明白,會說你實(shí)際上在欺騙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發(fā)誓他們也會懷疑你。——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45、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是謂大勇。——曾國藩
46、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xué)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則斷無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47、久視則熟字不識,凝望則靜物若動,乃知蓄疑者亂真,過思者迷正應(yīng)。
48、凡行公務(wù),須深謀遠(yuǎn)慮。
49、辦事貴熟思緩處,熟思則得其情,緩處則得其當(dāng)。
50、從人可羞,獨(dú)斷專行可惡。不執(zhí)不阿,是為中道。尋常不見得,能立于波流風(fēng)靡之中,最為雅操。
【曾國藩語錄】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語錄570句03-15
曾國藩名人語錄05-08
曾國藩的語錄48條06-29
曾國藩語錄(通用60句)08-30
曾國藩警句語錄(精選40句)09-22
曾國藩警句語錄70句精選09-20
關(guān)于曾國藩語錄60句10-10
曾國藩語錄句子 60句精選10-13
曾國藩警句語錄30句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