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佛曰: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禪意的語錄99條,大家快來看看吧。
1、在煩的時候沒人問,我學會了承受;哭的時候沒人哄,我學會了堅強;怕的時候沒人陪,我學會了勇敢;累的時候沒人可以依靠,我學會了自立。就這樣我找到了自己,可貴的是,世界上,只有一個我!漸漸地我成熟了,有壓力才有動力,因為沒有更大的不如意,所以現(xiàn)在的不如意也是幸福的。
2、獨自旅行,不受羈絆,沒有約束。有一天,背上包,帶上自己,有多遠,走多遠。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有些人,等之不來,便只能離開,有些東西,要之不得,便只能放棄,有些過去,關于幸福或傷痛,只能埋于心底,有些冀望,關于現(xiàn)在或將來,只能選擇遺忘。
3、那些偷偷溜走的時光,催老了我們的容顏,卻豐盈了我們的人生;生活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后怎么看你說你,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會攪亂你的心;做一個最單純的人,走一段最幸福的路!
4、人只有感恩的本分,沒有埋怨的權利。
5、若是懂得,日升日落也是一種相守,花開花謝亦是一種深情……
6、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我們欲望過多;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花花世界,浮華人生。靜默淡然,隨遇而安。生命是一場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生活只需要擁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顆自由的心,一份簡單細致的人生態(tài)度。
7、簡約的時光里,沏一盞茶,隨著裊裊升騰的水汽,靜觀細葉沉浮。無意于水溫的冷暖,亦不去在意煙波的流轉,沉淀下來的,終是生命的厚重。人生如茶,由濃而淡,最后才是真。一個人,只要恪守內心的寧靜,于一盞茶中,亦能喝出淡淡禪意,品味人生靜好。
8、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xiàn)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yǎng)——"修"是修心養(yǎng)性,"行"是端正行為。——證嚴法師
9、紫霄峰上黑云叆叇,鄱陽湖里白浪滔天。一氣無作而作,萬法不然而然。更若擬誼思量,迢迢十萬八千。
10、放下下執(zhí)著,則與氣無處不在。
11、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12、真正的禪,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煩惱妄想,能集中精神、一心不亂,行茲在茲、念茲在茲,使心住于一境。
13、不在意,也是一種豁達、大度與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寬廣胸懷和氣度,是很容易流于瑣屑與平庸的。而當你實現(xiàn)了豁達與寬容,自然會產生輕松與幽默,從而洋溢出一種性格的魅力。
14、人生無常,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能預料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把握當下,珍惜擁有。凡事總有因緣際會,一旦錯過時機,因緣就不一樣了,所以要好好把握當下,享受此時此刻的生活。
15、放下再放下,這就是排除煩惱、排除憂愁、立身處世的最有效辦法。
16、一日一禪;放下;,不是說什么都不要,而是說究竟要什么,要多少,這才是最重要的。在人生路途上,我們要放棄沉重的欲望,放下過度的需求,舍棄不必要的執(zhí)著,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樂。而修習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無法修習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17、音聲及文字,不應隨順轉,應知真實義,無行以隨行。實義無音聲,亦無有文字,超過語言數(shù),乃名為實義。
18、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這個世界的美好,不是一個人付出很多,而是每個人付出一點,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用一顆善良的心來對待生命的際遇,生活就會處處明媚。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注定會經歷千回百轉。我們的人生走到最后,都要回歸樸素和簡單,將日子過成一杯白開水的味道,一碗清粥的簡單,才能品嘗到生活真實的味道,幸福便會不期而至。
19、譬如人,于夢中,得佛道,度眾生,此無道,無眾生。佛法性亦復然,坐道場,無所得。若不得,則不有,明、無明,同一相。知如是,為世尊。眾生性,即菩提,菩提性,即眾生,菩薩眾,亦不二。知如是,為世尊!吨T法無行經》
20、一個人無論是和自己過不去還是和他人過不去,最終受傷的都是自己,因為習慣了把自己囚禁在自設的牢獄里,別人毫發(fā)無傷,而自己卻早已干瘡百孔。所以,當你終于能夠用寬廣的心胸接納自己,并與自己握手言和,同時以一顆憐恤和悲憫之心理解和原諒人性中的諸多瑕疵與缺陷的時候,才能對這個世界和他人不再抱持諸多的指摘與敵意。一個人對自己的悅納有多深,就對世界和人生的熱愛有多濃。(薺麥青青)
21、道字下有分"寸",才能"導"人向善就理。
22、佛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每個人生來就是佛,只是很多人沉淪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因此每個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你愿意,愿意舍棄一切去修行,你一樣能夠修成正果。
23、現(xiàn)在的不愉快,是過去的執(zhí)著所致。今日的執(zhí)著,又會造成明日的麻煩。世間上的任何東西,得到是偶然,最終消失是必然。當我們失去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對它的執(zhí)著越大,它給我們帶來的煩惱越多,痛苦也越大。
24、"念佛人"這三個字對一般人來說很平常,但戴在我的頭上卻成為我的皇冠,得甘露灌頂之位,蒙授記成佛。我喜歡"念佛人"這一頂帽,這頂皇冠。
25、當歲月消磨了青春,時間融化了年華,磐石猶在,人何以堪!
26、生命就像是大夢一場,夢醒之后,即使頭腦中還殘留著夢中的些許痕跡,但是雙手已經握不住一物。古人語"一指彈風花落去,浮生若夢了無痕",人生本來如此,在不可掌控的時空變遷中忙碌奔波,直至死去。
27、以柔和言語講道者為高師。
28、夫飲食男女,聲色貨利,未始為障道,而所以障道者,特自身自心耳。故昔人有言,功勞莫先于有智,大患莫若于有身。
29、發(fā)脾氣對內對外都是煩惱,對內自己起煩惱,對外困擾他人。
30、窮人可能沒有錢,沒有優(yōu)裕的生活,沒有足以稱道的事業(yè),然而只要擁有健康的體魄、聰慧的頭腦以及明確的志向,擁有寧靜的內心,擁有不斷攀巖、永遠向上的斗志,那么,窮困便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tài)。做一個自信、樂觀、勤奮的人,財富就能積少成多,慢慢地會聚到我們手中。
31、做人要放下身段、縮小自己,如微塵無處不在,發(fā)揮納米般的良能。
32、凈土法門是易行道,弘揚凈土法門也是易行道。老實說,是阿彌陀佛在弘法,我們的任務是:讓眾生聽到這一聲阿彌陀佛。若能念出一聲來,便為萬事大吉,大功告成。至于此后的善根成熟,那是彌陀的事。
33、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34、付出不一定有收獲,努力也不一定成功,但不嘗試就一定沒有結果。很多時候,成功都來自最初邁出的那一小步。面對未知的旅途,茫然是正常的,但是不應在茫然中躊躇不前,而應該燃起希望,燃起開創(chuàng)新路的熱情,一路前行。雖然躊躇不前不會嘗到失敗的苦果,卻也無法獲得成功的喜悅。
35、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f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于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36、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37、首先,以身體的行為清凈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中問,以口的言語清凈讓安定的心穩(wěn)閻;最后,以意的思想清凈讓穩(wěn)同的心發(fā)揮功用。這就是身、口、意三門清凈的修持過程。
38、佛法告誡我們:處于下等根器階段時,要以修持凈戒為主,通過聽聞佛法來認識煩惱,才能對輪回生起真正的出離心;處于中等根器階段時,要以修持禪定為主,通過思維佛法來降伏煩惱,才能對眾生生起廣大的菩提心;處于上等根器階段時,要以修持智慧為主,通過實修佛法來根除煩惱,才能建立正確的空性見。
39、又說:"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亦如地獄。"我們可以從佛陀的弟子大迦葉冢間修行,從孔子的門人顏回居陋巷,得到證明。從這些道理來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來,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40、以種種方便調御眾生,決其諍訟,撫其孤弱,恤其煢獨,遂其勝行。皆令永斷十不善業(yè),正修十善。"四十華嚴"卷十一
41、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逆境固然能磨煉人,但順境時也不能放縱。順境也是錘煉和考驗人的時候,所以,不可得意忘形,自命不凡。因為越是功底深厚的人越應誠信篤行,保持低調。
42、大多數(shù)男人愛女人時,不自覺地會扮演強者的角色,照顧弱小的女子是他們陽剛的天性使然。
43、若色若識,皆是唯識;若識若色,皆是唯色。今雖說色、心兩名,其實只一念無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議一心具一切因緣所生法。
44、花心的男人是因為沒有碰到有魅力的女人。同樣,太現(xiàn)實的女人也是緣于沒有碰到有實力的男人。一個人大方還是小氣,偉岸還是猥瑣,忠貞還是虛偽,一方面取決于環(huán)境的熏習,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取決于他或她的另一半,及所打交道的人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
45、和則常安。
46、擁一份禪心,擁一份懂得,在漫漫人生中領悟生命的真諦。一切過往都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心的感受,捏花淺笑,把生命里的不如意揮灑在時空里,慢慢飄散,留住美好的一切,就像落葉意味著來年的重生,淺秋意濃,舒展著靜謐而醇香的韻味。
47、許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許多人遇到要后悔,錯過了更后悔;許多話說出來后悔,說不出來也會后悔……人的遺憾與后悔心理仿佛是與生俱來的,但是,過去的事已經過去,無法挽回,昨日的陽光再美,也無法移入今日的畫冊中。
48、時間深處 偶爾放下匆忙的腳步,讓心空一空,騰出屬 于精神和靈魂的位置,它們隨后就到。不能怨精神 和靈魂的腳步太慢,快了就留不下堅實的足跡。倒 是要檢視一下我們自己,是否因為走得太快,身后 連一點值得收藏的痕跡都沒有。不妨等一等,生命 的油耗太大,車損驚人,應該大修或保養(yǎng)一次了。
49、有些事,我們不能蓋棺定論的事,榮枯事過都是夢,悲喜不驚便是禪,自有人明白好與壞。
50、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風水輪著轉,花開時要學會呵護腳下的小草,宜向冷廟燒香,這樣冬來花落時會有人為你點一盞心燈,讓自己不至窮途末路!
51、人人有愛心,社會多溫馨。(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52、很多人盲目追逐錢財,卻很少有人去體會錢財是一把"雙刃劍"。懂得善用錢財,錢財就是修行的助緣,錢財越多,就越會幫助到更多的眾生,種下廣大的福田;若出于自私而濫用錢財,錢財就是造惡的工具,錢財越多,就越會傷害更多眾生,種下讓自己墮落地獄的種子。人如果缺乏善良,最好還是不要成為一個富裕之人。
53、心安就是富有。富有的人生不是有房有車,吃香喝辣,而是一份心靈的安寧與充足。生活精彩與否,幸福與否,從來都與金錢的多少無關。一個人若心靈安寧,那么無論貧窮還是富貴,都能擁有一份來自內心的富足。生活的真味存在于每一個平凡的經歷之中,我們時時刻刻擁有著它們,卻無視它們的存在,因此才四處盲目尋找人生的意義。
54、天人合一,宇宙的存在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只有"一",里面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生也沒有滅,得到這個"一"之后你想好,這個力量就變成好的力量;想壞,這個力量就變成壞的力量,這個"一"的力量隨著心念的改變而改變。
55、社會需要批評,也需要鼓勵。批評是為了讓社會進步,而社 會的進步同樣需要鼓勵。社會由人組成,對一個人老是批評,容易使 這個人破罐子破摔;如果既批評又鼓勵,這個人對批評就較容易接 受,也會因鼓勵激發(fā)自覺,有利于其心智的健全。一個心智健全的人 即使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56、無我,天地澄明,花香鳥語間蘊涵的禪機都會擁至眼前。
57、在當今社會,雖不需要我們舍身飼鷹,卻應懂得只有博愛與寬容才能使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58、倫理道德是人類的希望,也是幸福的基礎。
59、因為過于追逐此生的名利,所以往往忽略了修行,于是對死亡既沒有作好任何準備,對來生也毫無把握正確的方向。
60、有毅力、勇敢,坎坷的道路也能走到平坦。
61、佛法要人間化,必須先凈化人間;要凈化人間,必須先身體力行凈化自己。如何凈化呢?就是培養(yǎng)清凈的法愛。所謂的"法愛",就是對普天下眾生,都能心生敬愛、覺情,而且愛得無所求、愛得很普遍。
62、正如神秀大師說過,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保存心態(tài)的寬松,簡化生活的負累,多少爭執(zhí)成一笑,人生深刻在心平。
63、大氣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認認真真干好手頭的事情,不為名利而爭斗,不為錢財而糾結。大氣之人能讓自己的世界海闊天空,即便一時失意,終得大器晚成。該來的終究會來,該走的也一定會離開。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緣成熟了,果報便產生了,無法阻擋。
64、事在人為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之苦,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心里的感受。有緣而來,無緣而去,世上之事就是這樣,該來的自然會來,不該來的盼也無用,求也無益。有緣不推,無緣不求,來的歡迎,去的目送,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65、以從容的心態(tài),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tài),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用苦澀眼淚沖刷生活的酸楚,用時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66、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無所謂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卻放不下。拿不起,就會庸庸碌碌;放不下,就會疲憊不堪。人生有許多東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無謂的負擔,才能一路坦然前行。
67、每個人在生活中,有很多相似的經歷,然而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有的人得失隨緣,保持樂觀。有的人則執(zhí)著迷離,堅守痛苦。這與前世的業(yè)力和今生的能力有關系。一個人發(fā)自內心的快樂,不在于得到更多,而在于珍惜即有,當我們有能力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時,不完美的,也漸漸完美。不快樂的,也漸漸快樂。
68、學佛不是做給別人看的,念經也不是高深莫測的文字游戲,能講幾段經文更不是為了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博學多才。佛經是佛陀揭示宇宙人生的真諦的記錄,學佛的目的是讓我們用佛法來指導我們的生活,少些煩惱、憂慮、偏激、狹隘、自私。多一些包容、豁達、光明、智慧,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甜美和幸福。
69、在山區(qū),沒有多少路是直的。這些彎彎曲曲的路,既是環(huán)境惡劣的反映,更是人們智慧與頑強的彰顯。環(huán)境惡劣,是既成的事實,誰也無法改變。生命的美麗,就在于懂得順應自然,于曲折之中走出自己獨特而美麗的人生之路。許多路,不是走不通,而是該轉彎了。人生許多幸福,總在拐角處。
70、石頭再硬還是被水給滴穿了,樹樁再大還是被細繩給鋸斷了,堤壩再堅固還是被螞蟻給啃倒了,所以我相信困難再大你也可以把它給克服掉的!好朋友,加油哦!
71、生活中,總會有人對你說三道四,總會有人對你指手畫腳。學會不在意,約束好自己,把該做的事做好,把該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誠,寬容待別人,嚴以律自己,其他一切隨意就好!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72、好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就是智慧;物質的享受不是真正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表面的快樂不是真正的快樂,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不管面對什么事情什么現(xiàn)象,你的心永遠那么平靜,永遠那么清凈,這叫解脫。
73、人活著一天就是福氣,就該珍惜,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更多的遺憾。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知足常樂,如果我們是一棵柔弱的小草,就不必去奢求竹的挺拔、樹的高大,要為自己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強大生命力而自豪;如果我們是一株質樸的向日葵,也無需羨慕玫瑰的芳香,牡丹的華麗,要為自己的昂首向陽、果實累累而欣慰;如果我們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不必去追求擁有輝煌的事業(yè)、華麗的歸宿,那種平平凡凡、從從容容的生活,才是最真實、最持久的幸福。
74、悠悠滄州道,南北名利客,年年楊柳綠,往事隨煙滅。自古多少為名為利客,忙忙碌碌南來北往,其間的恩怨情仇不知幾何,但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浮云似夢,與誰為仇,云煙過眼,與誰結怨。英雄也罷,百姓也罷,偉人也罷,凡人也罷,不過是過眼空花,無常的繁華,更別說那短暫的怨與仇。實實在在的人生路走過去,回眸之間不過是水月空花,又有幾人會讓后人得知:不管是驚濤駭浪,成敗沉浮,不過是歷史輪回中的驚鴻一瞥。
75、認識到我們的所見所聞都是假象,認識到此生都是虛幻,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佛法的真相。
76、暗綠色的海水,卷起城墻一樣高的巨浪狂涌過來,那陣勢真像千匹奔騰的戰(zhàn)馬向著敵人沖鋒陷陣。
77、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也許是前世的好友,好友也許是前世的親人,給我們帶來煩惱的也許是我們前世傷害過的。因此,一定要善待身邊的親人,一定要關心身邊的朋友,一定要寬恕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萬物皆緣,只有惜緣才能續(xù)緣,這也是因果。
78、實際上,從早到晚我們已經擁有足夠多的時間,只是大部分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了,而且我們還毫無察覺。要是能夠很有條理地把它安排好,什么時段該做什么,計劃好了就努力去實施。如果我們一早能虔誠地發(fā)菩提心,為當天的修行做個良好的開端,這樣很善巧地就把修行融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了。
79、成就一件善的事情需要多緣多力,需要各方面的緣和力量。
80、苦、樂都來自內心,外在因素也許沒那么重要,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內心里的作意,也就是人的心態(tài)問題。
81、佛說: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
82、人這一生,只要保持一種"不較勁"的心態(tài)就足夠了。
83、佛陀告訴你如何到達那片樂土,至于你能不能到達,那要問你自己,因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
84、人心不古,置因果于罔聞,那知因果理徹,如影隨形,如響斯應,若深信之者,人心則不改而善。縱遇順逆之境,必無憂喜。當知現(xiàn)生所受,或遇兵刀水火劫賊等事,皆由自造。
85、把自己活成一朵殘荷,不為懂得,只為慈悲。當人生遠離了那些浮華喧囂熱烈,遠離了人群的熱鬧、名利、趨炎附勢,人生,是往回收的。沉淀出歲月的渣滓,只留著素樸的心,泛出光陰里的一把舊日紅,那紅是透明的,也晶瑩起來了。在家常世俗的日子里,散發(fā)著一點詩意和素樸的小光芒。
86、我欣賞有態(tài)度的人生。或許偏執(zhí)孤意了一些,但她們保持了自己的風姿與氣息;蛟S不美不大眾,可是不要緊。她們獨特而唯一。且不論世事如何,那種非均碼狀態(tài)有固執(zhí)的美意。
87、所謂銀碗盛雪的日子,是門前種花,屋后種菜,自己腌制咸菜,有柴米油鹽詩酒茶。有三五知己秉燭夜談。窗外薔薇燦燦的開,人在屋內風長氣靜的笑。小狗睡著了,孩兒睡著了,屋內有米香熟透了,琴師操琴我唱戲,日子一天天老透了。到八十歲,依然旗袍球鞋小酌。此生,足矣。
88、佛曰:人身難得,如優(yōu)曇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89、欲為第一火,癡為第一暗,瞋為第一怨,此三在世間!墩钐幗洝
90、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
91、問佛:為何我的感情總是起起落落?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92、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钦叽髱
93、如良馬加鞭,當奮勉懺悔。以信戒精進,以及三摩地,善分別正法,以及明行足,汝當念勿忘,消滅無窮苦。
94、我們惟有舍棄內心的不良雜質,如貪欲、不滿、固執(zhí)等,才能解開它們對我們的系縛,心才得以自由。凈化自己的心才能找到內心安詳?shù)牡缆贰?/p>
95、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否?"南泉曰:"擬向即乖。"
9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shù)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97、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98、都有一份孤獨,再繁華的熱鬧,有一顆冷心觀紅塵,但唯獨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涼,一眼明白這世間所有的繁華,不過是你和他身邊的過眼云煙。他會在眾人之間一眼看到你,然后讀懂你,明白你,不似愛情,勝似愛情。一生,只想為你沉淪,獨守一份暖,你的天涯就是我的執(zhí)念,將思念結成一枚枚透明的繭兒,懸掛于花園里枯澀的洋玫瑰的枝椏上,待來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一只只藍蝶兒會破繭而出,翩躚在你經過的每一個路口,等你伸出手掌的剎那,落盡一季的風月,若你懂得,請你輕輕收藏。
99、當在乎碰上不在乎,疼愛與痛愛會并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