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出處]《道德經(jīng)·第一章》[譯文]無名,是宇宙天地的初始;有名,是萬物得以孕育化生的根本。以下是小編給各位讀者分享的老子的語錄43條,希望大家喜歡。
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3、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5、從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6、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8、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滴,善數(shù)不用籌策。
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1、知足者富。
12、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3、將欲歇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14、無為而無不為。
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6、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17、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0、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21、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
2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23、致虛極,守靜篤。
24、慎始如終,則無敗事。
25、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26、有道無術(shù),術(shù)尚可求,有術(shù)無道,止于術(shù)。
2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28、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9、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未微明。"
30、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3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32、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33、道隱無名上德若谷,上善若水大象無形,大器晚成大成若缺,大知若愚。
34、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35、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shù),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3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37、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38、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39、善建者不拔善報者不脫。
40、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41、埏植以為器,當(dāng)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dāng)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42、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43、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的語錄43條】相關(guān)文章:
老子語錄200條03-27
老子的語錄匯編45條07-04
老子的語錄合集31句08-08
老子名言200句03-15
老子的名言180句03-15
老子讀后感02-17
《老子》讀后感11-11
老子讀后感6篇03-17
《老子》讀后感8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