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菩薩成就四法,得大財富,何謂為四?乞者不逆;于所施物不生愛惜;恒愿眾生獲多財寶;舍離諸見,順于正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禪意的語錄49條,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1、人生在世,多一份對待生命的釋然,常保持一個悠然的心境。凡事皆用平常心去面對,做人無須勉強(qiáng),讓一切隨性而來,盡興而去,淡定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2、欲了世間塵勞,無須逃離世間,證悟一個動靜一如,自然于淤泥中生出 蓮花。今人難有靜中用功的因緣,那就在鬧中,時時提撕一句話頭,話 頭中無煩惱無菩提,好似手提一把金剛王寶劍,仗劍走天涯。
3、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寬恕,便能令我們多一位朋友。
4、一個好人的一次善行,其價值絕非善行本身,它能使苦惱中的人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重拾對他人、對生活的信心,世界觀和心態(tài)的改變,對未來的人生將產(chǎn)生深遠(yuǎn)的影響。當(dāng)一個人的善行通過口口相傳或文字傳播后,還能使更多人受到積極影響,可謂價值非凡。
5、成就一切智,入于深法海。
6、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還家者,是名順法!洞髮毞e經(jīng)》卷一一三,寶梁聚會
7、心如凈明鏡,鑒物未嘗私。"四十華嚴(yán)"卷十二
8、帶著微笑的面孔最美,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愛的表現(xiàn)。最漂亮、最有氣質(zhì)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9、通向勝利之路要務(wù)實,不要坐而論道,從最細(xì)微處開始行動,一點一滴的積累也能穿透頑石。因此,行動才是我們做事的起點,它使我們的幻想、計劃、目標(biāo)都變?yōu)楝F(xiàn)實,成為—股活動的力量。行動,是滋養(yǎng)成功的食物和水,是接近夢想的捷徑。
10、人生必須學(xué)會妥協(xié),妥協(xié)之后自己也安然。
11、修養(yǎng)心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一生的時間去琢磨。心靈的寧靜,是一種超然的境界:高朋滿座,不會昏眩;曲終人散,不會孤獨。成功,不會欣喜若狂;失敗,不會心灰意冷。坦然迎接生活的鮮花美酒,灑脫面對生活的風(fēng)霜雨雪,還心靈以本色。
12、佛言:財、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
13、人們經(jīng)常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東風(fēng)也是因緣而生,這個"緣" 不是上天安排的、我們自己無能為力的,我們可以珍惜每一次的機(jī)會,廣 結(jié)善緣,造福他人,也成就自己。用最為通俗的話說,多結(jié)識些人總是好 的,多幫助別人總是沒錯的。
14、知心愛人,無須才高八斗家纏萬貫,無須花容月貌傾國傾城,只求一份懂得,一份憐惜,一份陪伴,只求一次真心以待,只求一生相守,只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禪娟。知心愛人,得之幸運,不得宿命。
15、修行不僅僅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好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水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16、學(xué)佛無須了解無常的道理,如能徹了此理,才能操縱自己的生命,來去自在,通向光明的境界!C嚴(yán)法師
17、我們的智慧本像月亮一樣光明,如果沒有被云霧般的煩惱遮住本性,就會永遠(yuǎn)光明無比;我們的福德本像月亮一樣圓滿,如果沒有被羅喉般的私心毀滅功德,就永遠(yuǎn)那么充盈。我們對著月亮祈愿吧,愿我們早日去除煩惱與私心垢念,早日回到如月般明亮圓滿的本性。
18、空空者,即是妄想自性處。
19、心無雜念、凡事樂觀、踏實做事,就會有智慧。
20、我們學(xué)佛修行的目的是為普度眾生而證得佛果。佛果源于菩薩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福德資糧依靠眾生而積累,智慧資糧依靠諸佛菩薩而圓滿。對于追求解脫、成就佛果的人而言,眾生給我們帶來的恩德是與諸佛菩薩同等的。我們應(yīng)當(dāng)對眾生懷著感恩之心去傳遞佛法的真理,并使大家從輪回的沉迷中共同早日覺醒。
21、對于智者而言,錢財是積功累德的一種資糧;對于凡夫而言,錢財是誘惑,是迷惑,成為流轉(zhuǎn)輪回的因素。古人云:"善用之為福,不善用之為禍。"我們需要用一顆覺醒的心來看待物質(zhì)與錢財,善用錢財做更多有意義的事。
22、一位哲人說,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和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人給過我任何東西。"許多人都抱怨過處境艱難,有人抱怨之后,著手改變現(xiàn)狀,有人卻在抱怨之后放棄了,而放棄便意味著屈服于現(xiàn)狀。
23、朋友感慨:又被人利用了一把,真是人心不古。行者打趣 道:未必不是好事。朋友愕然、茫然。行者大笑:你被利用說明你有 價值,平時你或許不自覺,現(xiàn)在自覺了,難道不是好事?我說未必, 主要出于兩點考慮:一是你發(fā)現(xiàn)被利用就不悅,容易傷神;二是你若 被利用了還裝糊涂,人家會得寸進(jìn)尺。
24、佛家講一切唯心造,我們的生命歷程完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我們的一思一念,都在創(chuàng)造我們的未來。生活的沉淀,心靈的反省,固然是人生改變的主要法則,而迷茫君子在人生關(guān)鍵路口是否還應(yīng)該有些我們能去主動把握、主動調(diào)整的有形方法和規(guī)律呢?
25、要聽賢德的人說的話,而不是聽與自己關(guān)系親密的人說的話。關(guān)系親密,但無智慧,有私心,雖然維護(hù)我們,往往藏有損害;聽圣賢的話,絕不會有損害。聽到贊嘆要警覺不受,受之即消福;聽到貶損要歡喜承受,受之能避災(zāi)。
26、秋風(fēng)颯颯,點紅葉于玉階。秋云飛飛,變白衣于蒼漢。秋露垂垂,人物同沽沆瀣。秋月皓皓,山河盡入玻璃。諸人當(dāng)此之際,切不得作境會,亦不得作心會,亦不得作道會。
27、天人合一,宇宙的存在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中只有"一",里面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生也沒有滅,得到這個"一"之后你想好,這個力量就變成好的力量;想壞,這個力量就變成壞的力量,這個"一"的力量隨著心念的改變而改變。
28、行正道、走正門,以外在行動表現(xiàn)內(nèi)心正念。
29、從來不犯錯誤的人沒有,從來不犯過去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的人也是不多見 的。顏回這種反省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
30、一個真正認(rèn)真生活的人,在任何情況下,不會因世俗的虛榮誘惑而喪失自己的品性尊嚴(yán)。人生短促,我們應(yīng)該排除一切困難而工作,并做到圓滿的成功,謀求為人類生活的利益做貢獻(xiàn),再從自我實際的力量去創(chuàng)造命運。
31、佛門講的開悟,是一種反思與覺醒,心地在哪里在意,心地在哪里停留,心地在哪里障礙,活出內(nèi)心的觀察,內(nèi)心自我的觀照,放下那些內(nèi)心的包袱,有痛就治愈,有傷就療傷,跌倒就爬起,用生命的力量,活出生命的活力,做命運的主人。
32、"我吸氣,讓自己身體平靜下來。我呼氣,讓自己心靈平靜下來。愿我身心平衡,愿我寧靜自在,愿我解脫無礙。"——每天念誦這些句子,使你勞累疲憊身心平靜安康下來,然后把這份平靜感延展到遼闊的宇宙的每一個眾生,這是佛陀的教導(dǎo)!
33、人生的諸多煩惱追根溯源就是沒有在生活中學(xué)會放下,有時即便明白了煩惱的根源所在卻不能或不肯放下,如此身心必定背負(fù)沉重的包袱,而為了這些包袱,就必須付出異常的心血和精力,于是原本可以輕松前行的腳步開始變得蹣跚,生活也在重壓之下變得越來越辛苦,越來越累。
34、做事先請示尊長,然后施行。
35、認(rèn)得心性,可說不思議。
36、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它沒有采排;每一刻都是現(xiàn)場直播;佛菩薩,人天善神,都看著你。
37、春有百花,秋有明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飄雪。心中若無煩愁事,便是此生好時節(jié)!祝吾友開心!
38、如果您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yuǎn)不可能給您煩惱。因為您自己的內(nèi)心,您放不下。
39、修行就是要自己身口意的惡的行為要改善為善的行為。這就叫做修行!
40、在修學(xué)佛法當(dāng)中,沒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為法、護(hù)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寶給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41、跌倒了不必急著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么可以撿的,再站起來!
42、我知定慧因,雙修離諸物。
43、人獲得了智慧和慈悲,不為己添苦惱,不為人造麻煩。并多爭取向他人發(fā)菩提心的機(jī)會,多為他人提供離苦得樂的幫助。大乘道需要菩薩的大菩提心,菩薩不只追求自身的利益,還承擔(dān)利益"所有"眾生的責(zé)任。發(fā)了菩提心,就進(jìn)入大乘。菩提心有大威力,快樂的根源是利他——為他人服務(wù)之愿。
44、人生,看透不如看淡。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松。
45、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zhí)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4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47、常正確地觀察凈心觀照,看清感官輸入所引起的心識作用,看清這顆心由快樂逐漸變成貪著,由貪著逐漸變成痛苦,又由痛苦逐漸忘懷而消失。
48、佛典里說,慈,既是予樂。悲,既是拔苦。拔除眾生的痛苦,給眾生以快樂,就是慈悲!
49、古人曰: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有的人心中只有錢財名位,自私,我執(zhí)及我見。做為一個企業(yè)家一定要有大格局,要能包容眾多的不同及開闊的心量。
【禪意的語錄49條】相關(guān)文章:
通用禪意的語錄錦集60條06-29
2023年簡短的禪意的語錄大合集54句06-27
今年最火禪意的文案(精選60句)10-06
經(jīng)典的語錄07-07
經(jīng)典的語錄07-07
經(jīng)典的語錄07-07
經(jīng)典的語錄07-07
經(jīng)典的語錄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