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xiàn)代新詩相對應(yīng)。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月三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月三古詩1
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古詩出處——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一》
2、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古詩出處——白樸《天凈沙·春》
3、一春不識西湖面。古詩出處——許棐《后庭花·一春不識西湖面》
4、時時自有春風(fēng)掃。古詩出處——王安石《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5、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古詩出處——李白《勞勞亭》
6、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古詩出處——蘇舜欽《初晴游滄浪亭》
7、更誰情淺似春風(fēng)。古詩出處——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8、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古詩出處——李白《落日憶山中》
9、畫樓影里雙飛燕。古詩出處——謝逸《蝶戀花·豆蔻梢頭春色淺》
10、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古詩出處——王維《送別》
三月三古詩2
古詩原文
前年膾鯨東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壯;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歸急雪滿貂裘。
今年摧頹最堪笑,華發(fā)蒼顏羞自照。
誰知得酒尚能狂,脫帽向人時大叫。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破驛夢回?zé)粲,打窗風(fēng)雨正三更。
譯文翻譯
前些年在東海遨游,切細(xì)鯨魚肉做羹湯,眼前是如山白浪,激起我豪情萬丈。
去年在終南山下射虎,半夜里回營,漫天大雪積滿了我的貂裘。
今年摧喪頹廢真令人發(fā)笑,花白的頭發(fā),蒼老的容顏,使人羞于取鏡一照。
誰能料到喝醉了酒還能作出狂態(tài),脫帽露頂,向著人大喊大叫。
金虜還沒消滅我的怒氣不會平靜,那把掛在床頭上的寶劍也發(fā)出鏗然的響聲。
破敗的驛站里一覺醒來燈火黯淡欲滅,風(fēng)雨吹打著窗戶,天氣約摸是半夜三更。
注釋解釋
“前年”二句:前年,指前些年。陸游在紹興三十年(1160)官寧德主簿,曾在福州泛海。有《航!、《海中醉題》等詩。膾(kuài)鯨,把鯨魚肉切碎。
“去年”二句:乾道八年(1172),陸游佐王炎軍幕,駐陜西南鄭,積極籌劃北伐。他在軍中常參加打獵,曾刺虎,有多首詩談到打虎事。南山,終南山。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
摧頹:摧喪頹廢,精神不振。
堪笑:可笑。
華發(fā):花白頭發(fā)。
蒼顏:蒼老的容顏。
“脫帽”句:寫酒后狂態(tài)。杜甫《飲中八仙歌》:“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逆胡:舊稱侵?jǐn)_中原地區(qū)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
鏗:金屬撞擊聲。
破驛:破敗的驛站。
夢回:從夢中醒來。
燈欲死:燈光微弱,即將熄滅。
三更:指半夜十一時至翌晨一時。
創(chuàng)作背景
乾道九年(1173)的初春,陸游在成都安撫使的衙門中,擔(dān)任著參議官的名義,這是一個空銜,公事是沒有的,正如他自已所說的“冷官無一事,日日得閑游”。他的時光多半消磨在酒肆和歌院當(dāng)中。
詩文賞析
詩前六句懷念過去,回視今日。詩說前些年在白浪如山的東海中遨游,把鯨魚肉切細(xì)了做魚羹;去年在南山射虎,晚上歸來,雪滿貂裘。這回憶過去的四句,膾鯨事是虛寫,打虎事是實寫,句子十分豪壯,氣魄很雄偉。寫白浪、急雪,都寄托了自己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樣的胸襟氣魄,與他志滅金虜、向往收復(fù)失土緊密相連,讀后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辛棄疾所賦的“壯詞”《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那樣雄壯的場面。陸游與辛棄疾表達(dá)的都是實施報國殺敵行動的熱忱,也都流露時光流逝,一事無成的感慨。正因為前年、去年的生活都過得很有意義,尤其是去年在南鄭,地處前沿,更符合他殺敵立功的抱負(fù),此較下來,更加顯得今年的不堪。他想到自己已年近五十,容顏蒼老,頹唐失意,感到非常愁悶。“最堪笑”、“羞自照”是自我解嘲,中間埋藏著無限的不平與感傷。祖國的前途如何?自己的前途又如何?他痛苦地求索著。
于是,詩人借酒消愁,醉后,滿腔的疾憤都噴發(fā)了出來。表面上,他驚詫自己居然酒后能狂,脫略形骸,然而透視他的內(nèi)心,這不是醉醺醺的狂態(tài)。其實詩人是在憑藉醉酒,抒發(fā)心中強烈的不平,痛恨國家恢復(fù)無策,坐失良機,正如下面所說的,是“逆胡未滅心未平”,自己也同“孤劍床頭鏗有聲”。這兩句正面的敘述,正是詩人慷慨的誓詞,與他在《長歌行》中所說的“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相同,都表現(xiàn)了赴沙場殺敵的渴望及蹉跎歲月的苦悶。
最后,詩人酒醒了,身在破敗的驛站里,夢覺后,眼前是黯淡的燈光,窗外是風(fēng)聲雨聲。這兩句寫得低沉郁悶,是寫景,也是抒情。那昏昏燈火,那凄厲的風(fēng)雨聲,更使詩人心中擾亂不堪,更何況,這半夜的風(fēng)雨,在詩人剛才的夢中,正像他在《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中所述“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這首詩充分反映了陸游胸中所存的一段不可磨滅的殺敵銳氣,以及英雄失路、托足無門的傷悲,因此詩寫得跌宕奇崛,似狂似悲。忽而豪氣奮發(fā),如江水流入三峽,氣勢雄偉;忽而憂愁苦悶,如寡婦夜哭,哀哀欲絕。詩在用韻上也與內(nèi)容密切配合,十二句詩換了四個韻,節(jié)奏感很強。
三月三古詩3
蝶戀花 宋 歐陽修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木蘭花 宋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幼年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天井深深深多少?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三月三古詩4
1、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古詩出處——李華《春行寄興》
2、南園春半踏青時,風(fēng)和聞馬嘶。古詩出處——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3、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古詩出處——王維《山居秋暝》
4、造化可能偏有意。古詩出處——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5、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古詩出處——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古詩出處——杜甫《春望》
7、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古詩出處——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8、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古詩出處——杜甫《絕句二首》
9、休近小闌干,夕陽無限山。古詩出處——納蘭性德《菩薩蠻·春云吹散湘簾雨》
三月三古詩5
1、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古詩出處——杜甫《春日憶李白》
2、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古詩出處——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3、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古詩出處——晁沖之《春日·陰陰溪曲綠交加》
4、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古詩出處——莊棫《定風(fēng)波·為有書來與我期》
5、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古詩出處——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6、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fēng)絲拂岸斜。古詩出處——雍陶《天津橋望春》
7、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古詩出處——陸游《沈園二首》
8、粉蝶雙雙穿檻舞,簾卷晚天疏雨。古詩出處——毛熙震《清平樂·春光欲暮》
9、樓頭畫角風(fēng)吹醒。古詩出處——張先《青門引·春思》
10、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古詩出處——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余》
三月三古詩6
三月,在微雨中美麗,下雨了,斜斜的細(xì)雨籠罩著整個春天。抬起頭,讓雨滴吻在臉上、唇上、眉上,洗去一冬的疲憊與塵埃,讓青春又瀟灑起來。
三月,在微風(fēng)中嫵媚。走在三月的田野里,柔柔的風(fēng)吹動你的秀發(fā)和你身邊裊娜的`楊柳,吹散你久已積慮心頭上憂郁,讓你在三月中露出笑靨。
宣城見杜鵑花
唐代:李白
蜀國曾聞子規(guī)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玉樓春·春恨
宋代: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宋代: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帲瑲w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三月過行宮
唐代:李賀
渠水紅繁擁御墻,風(fēng)嬌小葉學(xué)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臨江仙·綠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補之
綠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fēng)靜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青鸞無計入紅樓。行云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臨江仙·綠暗汀洲三月暮
宋代:晁補之
綠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fēng)靜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新上簾鉤。青鸞無計入紅樓。行云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望江南·三月暮
宋代:吳文英
三月暮,花落更情濃。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fēng)。堤畔畫船空。
懨懨醉,長日小簾櫳。宿燕夜歸銀燭外,啼鶯聲在綠陰中。無處覓殘紅。
三月晦日送春
唐代:賈島
三月正當(dāng)三十日,風(fēng)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鐘猶是春。
三月,在陽光下成熟,走在春天的陽光里,天是那樣的藍(lán),草是那樣的綠,花是那樣的艷——
真想,握一把微風(fēng)、一抹新綠,在三月的天空下奔跑。
真想,鼓一把干勁、一股勇氣,在三月的風(fēng)雨中奔流。
三月三古詩7
三月十八日鎖試童子侍其行卷蕭然無事成二十
[宋] 程珌
旬雨埋青冥,今晨浴新陽。
老紅墮萬劫,稚綠羅千行。
葉碎青槐石,條凈紫薇香。
去歲護筼筜,今年已蒼{上竹下艮}。
翩翻鵲引雛,伊優(yōu)雀繞墻。
有象咸熙愉,對時多慨慷。
門外車馬喧,省中日月長。
要之非大快,大快在滄浪。
滄浪興何窮,風(fēng)帆十丈檣。
明月酌嚴(yán)君,浮丘蔚南翔。
快馬抹青山,恍入萬松莊。
山中多老人,雪巔更眉龐。
持酒相勞苦,兒童紛迎將。
小臥聽雪塢,徐步堆雪鄉(xiāng)。
玉界梅萬本,煙海杉千章。
三峽桃源浪,九夏冰嚴(yán)霜。
危橋跨步虹,曲水飛輕觴。
兩日足可周,百年事難量。
送客出松關(guān),壯楗設(shè)站旁。
揮手謝世人,從今永相忘。
三月三古詩8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lián)吟付雙槳。
發(fā)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飛車剎那百里外,談古都雜雷霆響。
臨安山勢萬龍鸞,偏矗一峰如側(cè)掌。
折旋危塹蒼靄垂,迭緣梯級出甕盎。
披襟呼吸元氣中,鳥聲不到吞魍魎。
磨崖題刻宋逮明,蘇留打字尤倔強。
。ň耪蹘r三字為東坡書)絕頂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余石像。
偃蹇從呼學(xué)士松,下接煙嵐浮泱漭。
坡公別摹笠屐圖,廁以楊琳眉映嗓。
千載爭存好事人,祈蓋把茅庇靈爽。
。髦R安縣蜀人楊琳別筑亭摹刻東坡像并列己像于右今與三休亭皆傾圮)入憩僧堂飽蔬筍,辟谷少年解供養(yǎng)。
。ㄋ律粴w有號辟谷客居此為設(shè)食)空階紅濕牡丹肥,層架碧侵苔蘚長。
抔土導(dǎo)尋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蕩。
歸徑依稀衙鼓傳,臥治專城泣吾黨。
隔歲聯(lián)登天目巔,重過俠骨閉黃壤。
。ㄈq游天目故人左南孫宰臨安供張伴游今歿將一歲歸葬矣)肺腑哀樂通造化,終契裹糧適莽蒼。
鴉點搖空落照迷,掉首猶纏天際想。
三月三古詩9
1、過了清明上巳,孤他楚尾吳頭!濉ど蛟病肚迤綐贰
2、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啤ざ鸥Α尔惾诵小
3、三月三日天氣新,臨川道中愁殺人!巍り懹巍渡纤扰R川道中》
4、去年來此上巳日,今年重來未寒食!巍钊f里《過秀溪長句》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宋·歐陽修《采桑子》
6、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飲,于洛之濱! 陳子昂
7、煙雨清明,煙花上巳!濉ね跏慷G《踏莎行·秦淮清明》
8、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啤っ虾迫弧渡纤嚷逯屑耐蹙佩摹
9、九曲池頭三月三,柳毿毿。香塵撲馬噴金銜,涴春衫。
10、三春淑氣動萌荄,膏雨知時四野皆。東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慶歲時諧。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麥田間綠正佳。佇覽霏霏飄灑意,眷予兆庶少抒懷。——清 胤禛《三月三日得雨》
11、何處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啤ぐ拙右住逗痛荷睢
12、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記蘭亭三月三!鳌@祖《上巳燕至》
13、今朝魏紫放晴檐,麗景十分添。一年最好惟三月,誰頻見、兩度重三。——清 陳維松
14、三泉驛內(nèi)逢上巳,新葉趨塵花落地!啤ぴ 度A》
15、醉來金谷罰多少,興到蘭亭敘有無!鳌ぴ甑馈渡纤热占砦╅L》
16、興懷何限蘭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濉彾︽堋渡纤葘⑦^金陵》
17、正月橋西賣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重來紅紫隨風(fēng)雨,猶有野田黃茶花!.方回《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
18、上巳年光促,中川興緒遙!啤ね醪渡纤雀〗珥嵉眠b字》
19、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唐·崔顥《上巳》
20、江上琴書留滯久,水邊車馬祓除稀!鳌じ邌ⅰ渡纤扔袘选
21、鬢毛垂領(lǐng)白,花蕊亞枝紅。——唐·杜甫《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22、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啤ぐ拙右住度氯铡
23、水曲蘭芳靜,城陰柳絮遲。——明·何景明《三月三日》
三月三古詩10
渠水紅繁擁御墻,風(fēng)嬌小葉學(xué)娥妝。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
「前言」
《三月過行宮》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為作者過行宮的抒懷之作。前兩句寫行宮外的景色,后兩句寫宮女們的凄涼生活。全詩色澤明麗、詞藻華美。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聯(lián)想到宮女的容顏,再聯(lián)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常套,構(gòu)思巧妙。
「注釋」
、判袑m:皇帝外出所住之處。此指東都洛陽行宮。
、魄簻锨械乃酥赣鶞纤G,即指御溝。唐杜牧《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詩:“悠悠渠水清,雨霽洛陽城 。”紅:水葒,是一種水生植物。繁:曾益本作“蘩”。蘩(fán),白蒿,即艾蒿。邊讓賦云:“若綠蘩之垂干。” 吳正子注曰:“紅繁,荷也。小葉,初生葉也!
、秋L(fēng)嬌:謂風(fēng)姿嬌柔。娥妝:美女的妝飾。宋晏幾道《蝶戀花·碧草池塘春又晚》詞:“小葉風(fēng)嬌,尚學(xué)娥妝淺。”
、却购煟悍畔潞熥。謂閑居無事。《南史·顧愷之傳》:“ 覬之 御繁以約,縣用無事。晝?nèi)沾购煟T階閑寂!
、汕辏簶O言時間久遠(yuǎn)。晉陶淵明《挽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fù)朝。”
「翻譯」
御溝里的水葒白蒿把行宮的圍墻擁繞,淡紅柔綠像宮女的紅頰翠眉般妖嬌。行宮里簾幕幾次更換青春已經(jīng)變衰老,宮門深鎖宮女無盡的苦寂何日終了。
「賞析」
《三月過行宮》是一首七言絕句。作者經(jīng)過行宮,時當(dāng)陽春三月,看到的是一派春景:“渠水紅繁擁御“墻”,詩起句寫宮墻外側(cè),御溝之中,水葒茂盛,白蒿繁密。全詩中實寫竹宮春景,僅此一句。接下“風(fēng)嬌小葉學(xué)娥妝”,始由眼前水葒生發(fā)聯(lián)想,由實返虛!帮L(fēng)嬌小葉”,指葒,紅莖,葉片嫩綠,葉上有淡紅色茸毛,搖曳風(fēng)中,色狀嬌艷。作者忽然覺得,它多么像宮女新妝的.紅頰翠眉。兩種事物,一般新艷,可謂神似。詩起二句,由景及人,辭美,意想亦美。而就全詩之文勢而言,則是欲抑先揚,引起下文。
“垂簾幾度青春老,堪鎖千年白日長!睂m女雖曾有春天般的時光,雖曾有水葒新蒿般嬌嫩柔美的容貌,但在寂寞深宮里,經(jīng)不得春去冬來,幾度垂簾,青春轉(zhuǎn)瞬即逝,紅顏須臾便老,這種千年長鎖的生活實在不堪忍受。詩的后兩句,作者用“幾度”與“千年”對舉,表現(xiàn)宮女們青春易去而寂寞長在的凄苦哀怨的不幸生活,并寄予深切的同情,委婉地表達(dá)了對這一不合理社會現(xiàn)象的憤慨。
李賀詩在藝術(shù)上以奇麗為其特色,這首詩也表現(xiàn)了這一點。李賀詩的奇,主要在取材和構(gòu)想上離絕凡近,出人意表。而這首《三月過行宮》更體現(xiàn)出作者構(gòu)想的奇妙。詩人由御溝葒蒿的春景,一下子便聯(lián)想到宮女的容顏,然后再聯(lián)想到她們長鎖深宮的生活遭遇,思緒由實而虛,以小見大,從具體的實景到概括的抒情,脫落俗套,與一般宮怨詩的藝術(shù)構(gòu)思不同。而色澤明麗、詞藻華美,也是顯而易見的。
三月三古詩11
辛丑三月望后一日聞亨兒成進士五百字
清代戴梓
攜兒投遼東,嚶咿甫三月。汝母淚不乾,哭久變成血。
相逢盡路人,有苦向誰說。囊無金錯刀,飯啜糠秕屑。
腹內(nèi)長苦饑,乳脈久乾竭。俯視懷中兒,不如棄溝轍。
患難身莫保,安能育爾活。斷絕骨肉恩,免使遭磨折。
捧看幾周回,骨相誠英物。頭顱圓中規(guī),額比成人闊。
啼聲侔鐘鳴,雙目剪秋月。爾我遭坎坷,撫弄亦怡悅。
況昨初生時,夢兆卜休吉。天屬系人心,欲舍終難割。
迨至四五齡,居然若老成。嬉戲不侮虐,不作孩童行。
欣聞鄰家子,早暮有書聲。索母為教讀,母教無多經(jīng)。
數(shù)教數(shù)能誦,喜躍矜其能。我為饔飧累,日夕勤筆耕。
不能自訓(xùn)迪,誣以他人憑。橫暴遭惡族,慘掠如仇讎。
冀欲隕其命,遂彼陰毒謀。爾母聞奔救,急痛心若抽。
母子相持抱,涕泣不能收。性命雖脫免,郁怒瞢雙眸。
十載不見物,悔恨無時休。計年已十五,視物始能睹。
黽勉為延師,劼毖歷寒暑。操觚試為文,頗能驅(qū)陳腐。
十七入黌宮,文名聲楚楚。精進正斯時,家貧缺修脯。
勤惰任爾為,避喧棲梵宇。裹糧既無多,枵腹勇難賈。
幾日復(fù)歸來,饑瘦面塵土。撫詰心內(nèi)傷,雙淚落如雨。
救死真不贍,豈復(fù)望延祜。已分覆巢馀,黃口無振羽。
爾能體我心,憤無激艱阻。死灰冀復(fù)燃,瘁極不言苦。
窮老望兒興,酸心難備數(shù)。今幸捷南宮,惝恍渾疑夢。
喜極反生悲,往事攖心胸。憶爾在母腹,驚怖遭陳兇。
墮地隨遠(yuǎn)配,屢困卒能通。機兆應(yīng)不絕,無乃爾是鐘。
自待勿菲薄,負(fù)荷在爾躬。我老復(fù)奚望,甘心此地終。
故鄉(xiāng)豈不思,此事關(guān)蒼穹。努力建名業(yè),昌我北地宗。
三月三古詩12
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
節(jié)物相催各自新,癡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點絳唇 元好問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1)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青從作品中作者對春逝態(tài)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詞之情趣是如何表現(xiàn)的。(5分)
答:秦詞的理趣: 元詞的情趣:
。2)分析《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jié)句的藝術(shù)特點。(2分)
【答案】
。1)秦詩之理趣:作者闡述了季節(jié)更替,風(fēng)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rèn)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癡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 “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dá)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
。2)《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jié)句頗有藝術(shù)特點。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出“春去也”之無奈,奠定了全詞的基調(diào)。結(jié)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表明作者不思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xiàn)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jié)回環(huán),結(jié)句更凸顯此詞蘊藉的特點。
【簡析《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的《三月晦日偶題》,富有哲理,蘊含“理趣”!叭禄奕铡保茨捍喝碌淖詈笠惶,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于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節(jié)物相催”,是自然規(guī)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guī)律!但那些“癡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后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
后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戀的呢?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呢!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dá),躍然紙上!
三月三古詩13
1、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古詩出處——李煜《虞美人·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
2、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古詩出處——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3、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古詩出處——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4、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古詩出處——牛希濟《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古詩出處——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6、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古詩出處——姜夔《淡黃柳·空城曉角》
7、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古詩出處——蘇曼殊《本事詩十首·選二》
8、曉風(fēng)催我掛帆行,綠漲春蕪岸欲平。古詩出處——查慎行《曉過鴛湖》
9、舊恨春江流不斷,新恨云山千疊。古詩出處——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10、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古詩出處——武則天《臘日宣詔幸上苑》
【三月三古詩】相關(guān)文章:
三月三經(jīng)典說說02-19
三月三說說09-25
三月三作文03-25
三月三經(jīng)典句子03-17
三月三經(jīng)典文案03-23
三月三寄語06-09
三月三活動總結(jié)04-11
壯族三月三作文01-01
三月三活動方案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