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那什么樣的詩句才算得上是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冬字的詩句,歡迎大家分享。
冬字的詩句1
1、七十老翁何所求
2、七夕今宵看碧霄
3、七夕來時(shí)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
4、七言詩作題橋意,留得知音島嶼中!濉さ詢墶杜旌盟肌
5、七十二候春又冬,歲月如詩花如夢。
6、七言粗可供詩本,十幅誰能致襪材!巍ぺw蕃《游石壁寺懷禪月》
7、“七夕今宵看碧霄”,為唐朝詩人林杰所作的《七夕》詩,描寫了民間七夕乞巧節(jié)的`盛況。
8、七月七日長生殿
9、七絕/除夕迎兔年
10、七言賦就賞音少,一枕覺來佳興多!巍垺对伹蹇唷
11、冬風(fēng)吹草木,亦吹我病根。
12、七盤嶺上一長號。
13、七言五字得誰髓,老杜工部韋蘇州!鹉┰酢ね跫
14、七月七日長生殿。
15、七返返成生碧霧。
16、七言八法定誰師,妙處工夫只自知!巍だ罹V《趙正之寵貺和篇褒與過…有日預(yù)深悵然輒次其韻》
17、七峰環(huán)合三溪碧,萬木深圍孤屋低。
18、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shí)。
19、七夕今宵看碧霄。
20、七雄雄雌猶未分,攻城殺將何紛紛。
21、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22、七返返成生碧霧,九還還就吐紅霞
23、七言妙語騰光焰,八法新題冠古今!巍だ钚隆洞雾崗堄厘a待制留題通泉聚古堂》
24、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25、七夕鵲橋來相會
26、七十老翁何所求。
27、七年客里度初生,詩骨依然只鶴形。
28、七澗八溝九丘,三十六壑相連,一百二十重之巒。
29、七情六欲都無味,問普天之下,能有多少人懂得。
。⑵呤衔毯嗡螅,是唐朝詩人王維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夷門歌》,是根據(jù)《史記·魏公子列傳》中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故事所作。
31、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32、七尺男兒,生能舍己,做時(shí)勇猛,死不回顧。
33、七言常愛中山好,百首猶存外集多!巍ゑT山《讀劉賓客外集》
34、七月交秋為變秋,輕輕一葉下枝頭。
35、七月家書遠(yuǎn)使將
36、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37、七言詠良遇,至音迭瑯瑯!巍す檎
38、七載赍身入楚鄉(xiāng),誰將平坂換羊腸。
39、七聚名藩亦甚都,龍津劍氣正扶輿。
冬字的詩句2
1、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唐·高適《贈(zèng)別王十七管記》
2、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3、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漢·佚名《別詩四首》
4、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fēng)上說南方——明·郭登《梅花鋪》
5、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宋·趙萬年《卻敵凱歌》
6、隨分冬裘夏葛,都不會、赤水黃芽——宋·陳瓘《滿庭芳·槁木形骸》
7、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唐·杜審言《除夜有懷》
8、蕙帳一冬無苦寒,夢回長是日三竿——宋·裘萬頃《再用韻三首其一》
9、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宋·汪洙《勤學(xué)》
10、十年不見此邂逅,窮冬雨雪寒颼飗——宋·李流謙《送樊眉州》
11、九衢季冬月,風(fēng)沙正慘黷——宋·司馬光《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投》
12、半月員程過一月,杪冬孤艇發(fā)初冬——明·鐘惺《江行俳體十二首其一》
13、明日死生猶未必,新何纏裹過秋冬——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一》
14、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15、是年六十四,屬有未疾,而生日適冬至也——宋·方岳《酹江月(戊戍壽老父)》
16、是時(shí)窮冬天氣昏,慘淡愁殺湘君魂——宋·馮時(shí)行《題岳陽樓》
17、冬至月尾,賣牛買被——宋·釋普濟(jì)《偈頌六十五首其一》
18、劍池草色經(jīng)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宋·王禹偁《游虎丘寺》
19、從來冬景畫已難,況有翎毛似崔白——宋·畢士安《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20、命義俯仰間,誰復(fù)論冬夏——宋·劉黻《和張無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記》
21、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fēng)日始凄凄——唐·杜甫《野望》
22、江城積陰愁玄冬,千家萬家云水中——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23、行役無冬春,車馬無南北——宋·梅堯臣《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
24、冬暖梅花早,年豐酒價(jià)廉——宋·徐璣《送劉明遠(yuǎn)客和州》
25、往別政當(dāng)冬仲,今來再閱新涼——宋·趙蕃《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26、有帛御冬寒,有谷防歲饑——唐·白居易《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27、黃楊與冬青,郁郁自成列;其根貫石罅,橫逸相糾結(jié)——宋·陸游《山行》
28、面面懸窗夾花藥,春英秋蕊冬竹枝——宋·梅堯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29、再看冬雪滿,三見夏花滋——唐·徐晶《贈(zèng)溫駙馬汝陽王》
30、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宋·陳宓《泉南道中》
31、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唐·白居易《早興》
32、半世飽知榮與辱,新冬頓覺我為吾——宋·林之奇《癸未冬至》
33、鬻方偶免冬龜手,適市深慚旦攫人——宋·周必大《程泰之下直某偶被宣鎖相遇于途既到玉堂讀所》
3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李世民《除夜》
35、六月飛將遠(yuǎn),三冬學(xué)已精——唐·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
36、初啟冬冥琯,知祠毫忌壇——宋·宋庠《和柴天休鄭舍人奉祠太一見懷之作》
37、冬夜乃常燠,蚊鳴猶薨薨——宋·羅公升《冬蚊》
38、老葉莍紅為怯冬,卻將醉臉對東風(fēng)——宋·張明中《賦山茶示陳慧甫三首其一》
39、行過冬至后,凍閉萬物零——唐·元稹《書異》
40、尚恐冬生筍,時(shí)來竹外看——宋·周弼《靈竺寺》
41、孟冬十月,北風(fēng)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魏晉·曹操《冬十月》
42、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唐·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43、誰結(jié)物外賞,嚴(yán)冬此攀躋——宋·許當(dāng)《莫公堂》
44、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長——宋·王之道《和歷陽李簿見寄》
45、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唐·杜甫《木皮嶺》
46、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宋·歐陽修《幽谷泉》
47、蝮蛇冬未蟄,裛草寒更生——明·楊基《感懷(十四首)》
48、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宋·姜夔《暗香疏影》
49、頑石嗚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開花——清·黃宗羲《尋張司馬墓》
50、自驚此贈(zèng)已過足,外可畢嫁內(nèi)御冬——宋·梅堯臣《永叔贈(zèng)絹二十匹》
51、暖景變嚴(yán)冬,誰知造化功——宋·陸游《冬暖園中萱草蓊然海棠亦著花可愛作路浚井皆》
52、我愛藏冰從夏結(jié),君憐修竹到冬鮮——唐·黃滔《奉酬翁文堯員外駐南臺見寄之什》
53、少室殘冬雪,武林三月春——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其一》
54、萬境心都泯,深冬日亦長——唐·貫休《贈(zèng)景和尚院》
55、羊裘御冬溫,袞繡未云益——宋·楊時(shí)《嚴(yán)陵釣臺》
56、老夫到老嫌冬熱,十指朝來出袖難——宋·楊萬里《新霜》
57、一冬長是暖,見雪獨(dú)精神——宋·劉黻《臘月六日見雪》
58、爾來忽忽冬已闌,歲晚荒涼學(xué)官舍——宋·張耒《贈(zèng)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59、那知今冬當(dāng)去此,十月已見凌霜葩——宋·張耒《別梅》
60、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清·顧貞觀《金縷曲(二首)》
61、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唐·韓偓《梅花》
62、莫上鳳凰山頂望,冬青誰認(rèn)舊陵邱——清·沈德潛《吳山懷古(四首選一)》
63、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唐·杜審言《旅寓安南》
64、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漸涸——明·王寵《過石公山》
65、窮冬霜露下,谷風(fēng)轉(zhuǎn)凄其——明·戴良《治圃四首其一》
66、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早冬》
67、冬溫成俗疫,得此勝針砭——宋·黃庶《觀雪》
68、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氣無復(fù)如陽春——宋·陳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69、冬至招搖轉(zhuǎn),天寒螮蝀收——唐·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
70、已過冬疑剩,將來暖未饒——唐·吳融《春寒》
71、冰縮寒流,川凝凍靄,前回鷺渚冬晚——宋·劉天游《氐州第一》
72、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明·元鵬《山中四詠》
73、冬至至后日初長,遠(yuǎn)在劍南思洛陽——唐·杜甫《至后》
74、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75、令行有盜奔,冬暖無兒號——宋·晁公溯《寄洪雅令孫良臣》
76、汾陰備冬禮,長樂應(yīng)和風(fēng)——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
77、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xiàn)裘——唐·李商隱《陳后宮》
78、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唐·鮑溶《冬夜答客》
79、窮冬才得雨梢梢,梅已無余柳漸包——宋·胡寅《寄陳生》
80、其時(shí)嚴(yán)冬十二月,大雪照映如冰壺——明·劉溥《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
81、冬冬鼛鼓不勤民,幻出琳宮遠(yuǎn)世塵——宋·葛立方《奉祠太一》
82、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宋·陸游《書雨》
83、暑天倦臥星穿透,冬晝閒吟雪壓摧——宋·張镃《竹軒詩興》
冬字的詩句3
1、南村北村鼓冬冬,刲羊刺豕祭潭龍——宋·陸游《春日雜興》
2、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唐·馮道《天道》
3、誰知嚴(yán)冬月,支體暖如春——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4、遠(yuǎn)別當(dāng)霜雪,留郎且過冬——宋·龍輔《贈(zèng)外》
5、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唐·宋之問《渡漢江》
6、閨人不解征人苦,直到隆冬始寄衣——明·沈野《邊詞》
7、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漢·佚名《孟冬寒氣至》
8、野客預(yù)知農(nóng)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宋·戴復(fù)古《除夜》
9、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fēng)上說南方——明·郭登《梅花鋪》
10、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唐·杜審言《除夜有懷》
11、冬雷震震,夏雨雪——漢·佚名《上邪》
12、季冬憶淇上,落日歸山樊——唐·高適《酬衛(wèi)八雪中見寄》
13、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清·黃宗羲《山居雜詠》
14、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fēng)——唐·李世民《守歲》
15、朝昏含景,夏凊冬溫——唐·裴潾《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16、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唐·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17、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漢·佚名《別詩四首》
18、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瑞雪飄飛——宋·曾鞏《賞南枝》
19、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冬鳳凰雛——清·屈大均《夢江南·紅茉莉》
20、冬寒不嚴(yán)地恒泄,陽氣發(fā)亂無全功——唐·韓愈《杏花》
2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唐·杜甫《兵車行》
22、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唐·白居易《早興》
23、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早冬》
24、此慶將誰比,獻(xiàn)親冬集書——唐·姚合《送朱慶馀及第后歸越》
25、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唐·杜甫《壯游》
26、野店殘冬——宋·汪莘《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27、天公今歲被詩催,特地放、冬前四白——宋·呂勝己《鵲橋仙·乙巳第四次雪》
28、江城積陰愁玄冬,千家萬家云水中——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29、門冬如佳隸,長年護(hù)階除——宋·范成大《霜后紀(jì)園中草木十二絕》
30、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宋·汪洙《勤學(xué)》
31、冬冬鼓動(dòng),花外沈殘漏——宋·賀鑄《鶴沖天·冬冬鼓動(dòng)》
32、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明·元鵬《山中四詠》
33、嚴(yán)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呂溫《孟冬蒲津關(guān)河亭作》
34、躲進(jìn)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近代·魯迅《自嘲》
35、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漢·佚名《明月皎夜光》
36、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宋·姜夔《暗香疏影》
37、署鼓冬冬大府辟,斂板爭趨后先入——宋·史堯弼《送胡庭美解成都筦庫赴鳳州學(xué)宮》
38、自古承春早,嚴(yán)冬斗雪開——唐·朱慶馀《早梅》
39、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唐·元稹《遠(yuǎn)望》
40、清瀾深幾許,夏潦冬即空——宋·晁公溯《眉州燕游雜詠十首·碧瀾堂》
41、孟冬十月,北風(fēng)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魏晉·曹操《冬十月》
42、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唐·顧況《行路難三首》
43、六月飛將遠(yuǎn),三冬學(xué)已精——唐·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
44、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唐·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45、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46、萬里南天客,三冬此日晴——宋·張嵲《晚晴》
47、暘旱玄冥僭春令,狐裘羔酒貯嚴(yán)冬——宋·蘇籀《冬日即事一首其一》
48、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唐·李中《廬山》
49、冬冬鼓遠(yuǎn)三行夜,隱隱平湖四接天——宋·陳師道《宿柴城》
50、天時(shí)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小至》
51、興來思一出,霜晴及初冬——宋·陸游《贈(zèng)湖上父老十八韻》
52、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唐·杜審言《旅寓安南》
53、霜晴收斂少在家,餅餌今冬不憂窄——宋·陸游《蕎麥初熟刈者滿野喜而有作》
54、孟冬初寒節(jié)氣成——南北朝·謝靈運(yùn)《燕歌行》
55、老淚可如冬節(jié)澗,只將嗚咽當(dāng)潺湲——明·曹學(xué)佺《挽徐興公(壬午冬)》
56、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唐·韓愈《南山詩》
57、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滯淫——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杯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58、煙梢露葉貫冬榮,高出危墻近覆亭——宋·宋祁《賦成中丞臨川侍郎西園雜題十首·煙竹》
59、懶能著眼看時(shí)事,相約梅花住過冬——宋·史彌寧《庵居》
60、檢盡歷頭冬又殘——宋·朱敦儒《鷓鴣天·檢盡歷頭冬又殘》
61、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唐·韓偓《梅花》
62、安見御冬衣——南北朝·柳惲《搗衣詩》
63、南鄰更可念,布被冬未贖;明朝甑復(fù)空,母子相持哭——宋·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64、途冬沙風(fēng)緊,旌旗颯凋傷——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
65、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66、冬來欲問梅花使——宋·韓淲《菩薩蠻(十五夜,昌甫約賦,寄劉簿)》
67、誰結(jié)物外賞,嚴(yán)冬此攀躋——宋·許當(dāng)《莫公堂》
68、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清·顧貞觀《金縷曲(二首)》
69、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李世民《除夜》
70、屋覆經(jīng)冬雪,庭昏未夕陰——唐·祖詠《蘇氏別業(yè)》
71、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宋·方回《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72、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fēng)日始凄凄——唐·杜甫《野望》
73、冬看山林蕭疏凈,春來地潤花濃——宋·韓世忠《臨江山》
74、白日驚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鴉亂——清·納蘭性德《菩薩蠻·白日驚飚冬已半》
75、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唐·崔國輔《子夜冬歌》
76、凍飛幸不遠(yuǎn),冬令反心懲——唐·孟郊《秋懷十五首》
77、冬至至后日初長,遠(yuǎn)在劍南思洛陽——唐·杜甫《至后》
78、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漢·佚名《艷歌行》
79、冬去又春還——現(xiàn)代·顧隨《木蘭花慢·向閑庭散步》
80、玄冥氣力薄,草木冬猶綠——唐·白居易《潯陽三題·湓浦竹》
81、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xiàn)裘——唐·李商隱《陳后宮》
82、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zèng)歌》
83、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季子平安否——清·顧貞觀《金縷曲詞二首》
84、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唐·杜甫《悲陳陶》
85、邊庭節(jié)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隋·盧思道《從軍行》
86、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北江南春冬花——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87、三冬暫就儒生學(xué),千耦還從父老耕——宋·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88、冬日烈烈,飄風(fēng)發(fā)發(fā)——先秦·佚名《四月》
冬字的詩句4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shí)》)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fēng),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shí),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xué)鬧比鄰,據(jù)岸愚儒卻子珍。(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11、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漢·佚名《別詩四首》
12、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fēng)上說南方——明·郭登《梅花鋪》
13、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宋·趙萬年《卻敵凱歌》
14、隨分冬裘夏葛,都不會、赤水黃芽——宋·陳瓘《滿庭芳·槁木形骸》
15、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唐·杜審言《除夜有懷》
16、蕙帳一冬無苦寒,夢回長是日三竿——宋·裘萬頃《再用韻三首其一》
17、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宋·汪洙《勤學(xué)》
18、十年不見此邂逅,窮冬雨雪寒颼飗——宋·李流謙《送樊眉州》
19、九衢季冬月,風(fēng)沙正慘黷——宋·司馬光《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投》
20、半月員程過一月,杪冬孤艇發(fā)初冬——明·鐘惺《江行俳體十二首其一》
21、明日死生猶未必,新何纏裹過秋冬——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其一》
22、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23、是年六十四,屬有未疾,而生日適冬至也——宋·方岳《酹江月(戊戍壽老父)》
24、是時(shí)窮冬天氣昏,慘淡愁殺湘君魂——宋·馮時(shí)行《題岳陽樓》
25、冬至月尾,賣牛買被——宋·釋普濟(jì)《偈頌六十五首其一》
26、劍池草色經(jīng)冬在,石座苔花自古斑——宋·王禹偁《游虎丘寺》
27、從來冬景畫已難,況有翎毛似崔白——宋·畢士安《楊照承議蘆雁枕屏》
28、命義俯仰間,誰復(fù)論冬夏——宋·劉黻《和張無垢胡澹庵二先生清江亭記》
29、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fēng)日始凄凄——唐·杜甫《野望》
30、江城積陰愁玄冬,千家萬家云水中——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31、行役無冬春,車馬無南北——宋·梅堯臣《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
32、冬暖梅花早,年豐酒價(jià)廉——宋·徐璣《送劉明遠(yuǎn)客和州》
33、往別政當(dāng)冬仲,今來再閱新涼——宋·趙蕃《蕃丙午冬分宜見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34、有帛御冬寒,有谷防歲饑——唐·白居易《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35、黃楊與冬青,郁郁自成列;其根貫石罅,橫逸相糾結(jié)——宋·陸游《山行》
36、面面懸窗夾花藥,春英秋蕊冬竹枝——宋·梅堯臣《泗州郡圃四照堂》
37、再看冬雪滿,三見夏花滋——唐·徐晶《贈(zèng)溫駙馬汝陽王》
38、乍寒忽暖初冬候,已熟慵收大有年——宋·陳宓《泉南道中》
39、半銷宿酒頭仍重,新脫冬衣體乍輕——唐·白居易《早興》
40、半世飽知榮與辱,新冬頓覺我為吾——宋·林之奇《癸未冬至》
41、鬻方偶免冬龜手,適市深慚旦攫人——宋·周必大《程泰之下直某偶被宣鎖相遇于途既到玉堂讀所》
42、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唐·李世民《除夜》
43、六月飛將遠(yuǎn),三冬學(xué)已精——唐·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
44、初啟冬冥琯,知祠毫忌壇——宋·宋庠《和柴天休鄭舍人奉祠太一見懷之作》
45、冬夜乃常燠,蚊鳴猶薨薨——宋·羅公升《冬蚊》
46、老葉莍紅為怯冬,卻將醉臉對東風(fēng)——宋·張明中《賦山茶示陳慧甫三首其一》
47、行過冬至后,凍閉萬物零——唐·元稹《書異》
48、尚恐冬生筍,時(shí)來竹外看——宋·周弼《靈竺寺》
49、孟冬十月,北風(fēng)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魏晉·曹操《冬十月》
50、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唐·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51、誰結(jié)物外賞,嚴(yán)冬此攀躋——宋·許當(dāng)《莫公堂》
52、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長——宋·王之道《和歷陽李簿見寄》
53、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長根——唐·杜甫《木皮嶺》
54、潺湲無春冬,日夜響山曲——宋·歐陽修《幽谷泉》
55、蝮蛇冬未蟄,裛草寒更生——明·楊基《感懷(十四首)》
56、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宋·姜夔《暗香疏影》
57、頑石嗚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開花——清·黃宗羲《尋張司馬墓》
58、自驚此贈(zèng)已過足,外可畢嫁內(nèi)御冬——宋·梅堯臣《永叔贈(zèng)絹二十匹》
59、暖景變嚴(yán)冬,誰知造化功——宋·陸游《冬暖園中萱草蓊然海棠亦著花可愛作路浚井皆》
60、我愛藏冰從夏結(jié),君憐修竹到冬鮮——唐·黃滔《奉酬翁文堯員外駐南臺見寄之什》
61、少室殘冬雪,武林三月春——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其一》
62、萬境心都泯,深冬日亦長——唐·貫休《贈(zèng)景和尚院》
63、羊裘御冬溫,袞繡未云益——宋·楊時(shí)《嚴(yán)陵釣臺》
64、老夫到老嫌冬熱,十指朝來出袖難——宋·楊萬里《新霜》
65、一冬長是暖,見雪獨(dú)精神——宋·劉黻《臘月六日見雪》
66、爾來忽忽冬已闌,歲晚荒涼學(xué)官舍——宋·張耒《贈(zèng)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67、那知今冬當(dāng)去此,十月已見凌霜葩——宋·張耒《別梅》
68、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清·顧貞觀《金縷曲(二首)》
69、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艷陽——唐·韓偓《梅花》
70、莫上鳳凰山頂望,冬青誰認(rèn)舊陵邱——清·沈德潛《吳山懷古(四首選一)》
71、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唐·杜審言《旅寓安南》
72、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漸涸——明·王寵《過石公山》
73、窮冬霜露下,谷風(fēng)轉(zhuǎn)凄其——明·戴良《治圃四首其一》
74、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早冬》
75、冬溫成俗疫,得此勝針砭——宋·黃庶《觀雪》
76、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氣無復(fù)如陽春——宋·陳文蔚《辛已老人生旦》
77、冬至招搖轉(zhuǎn),天寒螮蝀收——唐·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
78、已過冬疑剩,將來暖未饒——唐·吳融《春寒》
79、冰縮寒流,川凝凍靄,前回鷺渚冬晚——宋·劉天游《氐州第一》
80、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明·元鵬《山中四詠》
81、冬至至后日初長,遠(yuǎn)在劍南思洛陽——唐·杜甫《至后》
82、看幾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宋·陳亮《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
83、令行有盜奔,冬暖無兒號——宋·晁公溯《寄洪雅令孫良臣》
84、汾陰備冬禮,長樂應(yīng)和風(fēng)——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
85、侵夜鸞開鏡,迎冬雉獻(xiàn)裘——唐·李商隱《陳后宮》
86、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唐·鮑溶《冬夜答客》
87、窮冬才得雨梢梢,梅已無余柳漸包——宋·胡寅《寄陳生》
88、其時(shí)嚴(yán)冬十二月,大雪照映如冰壺——明·劉溥《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
89、冬冬鼛鼓不勤民,幻出琳宮遠(yuǎn)世塵——宋·葛立方《奉祠太一》
90、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宋·陸游《書雨》
91、暑天倦臥星穿透,冬晝閒吟雪壓摧——宋·張镃《竹軒詩興》
冬字的詩句5
1、野客預(yù)知農(nóng)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宋·戴復(fù)古《除夜》
2、去年曾說冬葅綠,今年蓼甲春盤簇,彩花金勝相輝屬——宋·程珌《太上虛皇黃庭經(jīng)句法十篇壽趙師》
3、輿梁久費(fèi)支,冬涉猶病骻——宋·王洋《寄題安福鳳林橋》
4、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5、戶開迎溫風(fēng),冬墐可棲息——宋·楊時(shí)《土屋》
6、冬馀春晚未收書,一棹相過兩日馀——宋·王洋《寄何子楚》
7、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魏晉·潘安《悼亡詩三首》
8、蕭辰俯仰及嚴(yán)冬,白發(fā)空云是至公——宋·馮時(shí)行《冬至有感》
9、汾陰備冬禮,長樂應(yīng)和風(fēng)——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yīng)制》
10、冬日有情還可愛,忽開云霧見林丘——宋·王之道《冬日出郊二首其一》
11、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清·黃宗羲《山居雜詠》
12、山家冬境致,何處不光輝——宋·釋普濟(jì)《偈頌六十五首其一》
13、簾前可愛三冬日,階下新抽七葉蓂——宋·王禹偁《壽寧節(jié)祝圣壽》
14、暮冬天地閉,正柔木凍折,瑞雪飄飛——宋·曾鞏《賞南枝》
15、冬官侍郎何遲遲,幾日涪江下寒瀨——宋·度正《送李君亮安撫赴闕》
16、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漢·佚名《艷歌行》
17、三更雞叫,冬至陽初動(dòng)——元·王《掛金索·三更雞叫》
18、那知今冬當(dāng)去此,十月已見凌霜葩——宋·張耒《別梅》
19、去年胡來清水巖,黃河狹隘冬凌頑——宋·蘇籀《去年一首其一》
20、仲冬月良,一陽氣至——宋·蘇頌《南郊大禮慶成詩五首·右有事于南郊》
21、冬用重陽,用東坡事——宋·魏了翁《鷓鴣天·又次韻為婦安人生日》
22、莫怕炎洲饒毒癘,一冬飛雪似胡天——明·唐順之《南征歌六首其一》
23、窮冬雪塞空,千里至我門——宋·歐陽修《送滎陽魏主簿》
24、冬冬璫璫璫,爛醉如泥了——宋·白玉蟾《夜醉》
25、遠(yuǎn)別當(dāng)霜雪,留郎且過冬——宋·龍輔《贈(zèng)外》
26、料應(yīng)飽作秋冬夢,恰好如今是醒時(shí)——宋·陳著《杜鵑二首其一》
27、鄉(xiāng)鄰無事冬耕罷,獨(dú)倚籬門數(shù)過!巍り懹巍锻砬玳e步鄰曲間有賦》
28、一冬雪與寒具少,膏澤春來頗傾倒——宋·章甫《諸公過易足為紅梅一醉醉后率成數(shù)語》
29、少室殘冬雪,武林三月春——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其一》
30、朝云正吐秀,冬水亦漸涸——明·王寵《過石公山》
31、金華山北涪水西,仲冬風(fēng)日始凄凄——唐·杜甫《野望》
32、有帛御冬寒,有谷防歲饑——唐·白居易《詠興五首·解印出公府》
33、誰知嚴(yán)冬月,支體暖如春——唐·白居易《新制布裘》
34、我來兩月值冬晴,多謝靈明答寸誠——宋·陳宓《登安溪蓮萊山謝雨》
35、綠樹冬深不怕霜,怪來風(fēng)上說南方——明·郭登《梅花鋪》
36、冬日山居好,幽齋羃紙窗——宋·舒岳祥《冬日山居好十首其一》
37、閩楚風(fēng)遙接,秋冬氣乍分——明·李士允《十月一日舟次吉水》
38、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唐·馮道《天道》
39、今冬不雪何關(guān)事,作伴孤芳卻欠伊——宋·楊萬里《普明寺見梅》
40、冬冬鼛鼓不勤民,幻出琳宮遠(yuǎn)世塵——宋·葛立方《奉祠太一》
41、寄語農(nóng)家莫游惰,冬閑正要飽鉏犁——宋·陸游《喜晴》
42、凍飛幸不遠(yuǎn),冬令反心懲——唐·孟郊《秋懷十五首》
43、池凍鋪銀,麥苗露翠,冬盡春來興倍饒——現(xiàn)代·陳毅《沁園春和詠雪詞》
44、躲進(jìn)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近代·魯迅《自嘲》
45、邊庭節(jié)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隋·盧思道《從軍行》
46、冬儲久未辦,佳雪為人留——宋·蘇轍《臘雪次遲韻》
47、竹花冬更發(fā),橙實(shí)晚仍垂——唐·皎然《郭北尋徐主簿別業(yè)》
48、大紀(jì)有年仍歲后,尺盈平地此冬多——宋·強(qiáng)至《和司徒侍中喜雪》
49、再看冬雪滿,三見夏花滋——唐·徐晶《贈(zèng)溫駙馬汝陽王》
50、大河冬合時(shí),上可馳車馬——宋·梅堯臣《送李審言殿丞歸河陽》
51、行役無冬春,車馬無南北——宋·梅堯臣《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
52、十月江南天氣好,可憐冬景似春華——唐·白居易《早冬》
53、冬日易慘惡,暴風(fēng)拔山根——唐·姚合《答竇知言》
54、十年不見此邂逅,窮冬雨雪寒颼飗——宋·李流謙《送樊眉州》
55、冬青樹老無遺種,瑞石山荒有廢宮——明·徐震《錢塘懷古》
56、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冬鳳凰雛——清·屈大均《夢江南·紅茉莉》
57、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唐·李商隱《訪隱者不遇成二絕》
58、三冬氣和春有腳,旱歲箋天天雨粟——宋·釋善珍《送福帥吳侍郎趨朝》
59、仲冬何日短,一飯忽黃昏——明·湛懷法師《叔堅(jiān)宅同王損仲待月》
60、六月飛將遠(yuǎn),三冬學(xué)已精——唐·韋嗣立《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zèng)答》
61、多寒冬更甚,少睡夜能長——宋·王之道《和歷陽李簿見寄》
62、嚴(yán)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唐·呂溫《孟冬蒲津關(guān)河亭作》
63、屋覆經(jīng)冬雪,庭昏未夕陰——唐·祖詠《蘇氏別業(yè)》
64、冬冬鼓動(dòng),花外沈殘漏——宋·賀鑄《鶴沖天·冬冬鼓動(dòng)》
65、仲冬風(fēng)日暄,和氣如陽春——明·朱高熾《冬至日賜右春坊贊善梁潛》
66、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宋·姜夔《暗香疏影》
67、江城積陰愁玄冬,千家萬家云水中——明·劉基《辛卯仲冬雨中作(二首)》
68、冰魚或冬筍,旦旦營旨甘——宋·劉克莊《五言二十韻別方氏長孫女》
69、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余——唐·杜甫《柏學(xué)士茅屋》
70、窮冬才得雨梢梢,梅已無余柳漸包——宋·胡寅《寄陳生》
71、冬夜乃常燠,蚊鳴猶薨薨——宋·羅公升《冬蚊》
72、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開——唐·杜審言《旅寓安南》
73、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唐·高適《贈(zèng)別王十七管記》
74、隆冬久晴江水涸,直揭小樊厲源漳——宋·趙萬年《卻敵凱歌》
75、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唐·韋處厚《盛山十二詩·竹巖》
76、春歌叢臺上,冬獵青丘旁——唐·杜甫《壯游》
77、黃楊與冬青,郁郁自成列;其根貫石罅,橫逸相糾結(jié)——宋·陸游《山行》
78、為語邦人須耐久,春紅何必似冬青——宋·李石《眉州郡圃種稚柏三千》
79、殘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黃蜂紫蝶來——宋·楊萬里《臘里立春蜂蝶輩出》
80、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唐·杜甫《兵車行》
81、頑石嗚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開花——清·黃宗羲《尋張司馬墓》
82、萬境心都泯,深冬日亦長——唐·貫休《贈(zèng)景和尚院》
83、自驚此贈(zèng)已過足,外可畢嫁內(nèi)御冬——宋·梅堯臣《永叔贈(zèng)絹二十匹》
冬字的詩句6
1、《梅花》宋·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2、《冬至夜懷湘靈》唐·白居易艷質(zhì)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dú)眠人。
3、《冬郊行望》唐·王勃桂密巖花白,梨疏樹葉紅。江皋寒望盡,歸念斷征篷。
4、《窮冬曲江閑步》唐·裴夷直雪盡南坡雁北飛,草根春意勝春暉。曲江永日無人到,獨(dú)繞寒池又獨(dú)歸。
5、《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6、《終南望余雪》唐·祖詠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7、《塞下曲》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8、《別董大》唐·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9、《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10、《冬夜送人》唐·賈島平明走馬上村橋,花落梅溪雪未消。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無限路迢迢。
11、《冬夕》唐·岑參浩汗霜風(fēng)刮天地,溫泉火井無生意。澤國龍蛇凍不伸,南山瘦柏消殘翠。
12、《問劉十九》唐·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13、《初冬偶作》唐·皮日休豹皮茵下百余錢,劉墮閑沽盡醉眠。酒病校來無一事,鶴亡松老似經(jīng)年。
14、《初冬夜飲》唐·杜牧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欄干?
15、《子夜冬歌》唐·崔國輔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夜久頻挑燈,霜寒剪刀冷。
冬字的詩句7
1、歲晚冬歸客,時(shí)危北望情——宋·陶夢桂《青山夾》
2、御冬須旨蓄,吾亦問生涯——宋·張耒《即事》
3、斯道有張弛,如天有冬春——宋·汪應(yīng)辰《復(fù)次數(shù)語呈知止》
4、龍不冬躍,螢?zāi)芤癸w——宋·邵雍《有時(shí)吟》
5、莫道中冬猶有閏,蟾聲才盡即青春——唐·司空圖《旅中重陽》
6、半歲無畫界我胸,短蓬念汝過殘冬——宋·徐瑞《二月廿九日收宗玉弟京口畫還家有日喜而賦詩》
7、昔焉稱夏日,今也謚冬卿——唐·張說《贈(zèng)工部尚書馮公挽歌三首》
8、香遠(yuǎn)花繁葉耐冬,人人道與木犀同,一般賽得木犀過,能為人間報(bào)歲豐——宋·陶夢桂《山礬》
9、一秋未雨冬未雪,坐使肺肝生客熱——宋·陸游《喜雨》
10、夏熱綠楊影滿地,冬寒白樹覆前庭——宋·釋慧暉《偈頌三十首其一》
11、自古承春早,嚴(yán)冬斗雪開——唐·朱慶馀《早梅》
12、衣喜初冬寄,書憐手自封——宋·張耒《索莫》
13、經(jīng)途雨雪涉冬春,倉卒重過奈此身——明·高叔嗣《再次真定城別陳秉中時(shí)自京西還》
14、春爭殘臘寒梅早,雨澀晴冬宿麥憂——宋·張?jiān)伞洞雾嶊惖掠妹鞲?zèng)別之什》
15、窮冬碩果何曾食,滄海明珠不再還——宋·方回《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16、冬月行部至廉州,思制一裘且復(fù)休——明·顧夢圭《裘葛行》
17、供爨禦冬須次第,西歸新得務(wù)農(nóng)書——宋·陳造《東莊小留四首其一》
18、蕭蕭窮谷歲已晚,嗟我再補(bǔ)冬衣裳——宋·張耒《歲暮嘆三首其一》
19、三冬有電連春雨,九月無霜盡火云——唐·元稹《酬樂天嘆窮愁見寄》
20、冬看山林蕭疏凈,春來地潤花濃——宋·韓世忠《臨江山》
21、此慶將誰比,獻(xiàn)親冬集書——唐·姚合《送朱慶馀及第后歸越》
22、冬深差喜病根除,藥裹猶親酒盞疎——宋·胡仲弓《和劉后村雜興》
23、讀書只用三冬足,學(xué)道從來一色醇——宋·陳與義《再蒙寵示佳什殆無遺巧勉成二章一以報(bào)佳貺一》
24、今年一冬晴日多,草木萌甲風(fēng)氣和——宋·陸游《癸丑十一月下旬溫燠如春晦日忽大風(fēng)作雪》
25、蒼崖寒溜須佳蔭,尚少冬青石繭苗——宋·蘇轍《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26、寂寥抱冬心,裁羅又褧褧——唐·崔國輔《子夜冬歌》
27、江南山深冬日暖,湖冰無澌湖水滿——明·李東陽《四禽圖》
28、冬行雖幽墨,冰雪工琢鏤——唐·韓愈《南山詩》
29、長安冬菹酸且綠,金城土酥靜如練——唐·杜甫《病后遇王倚飲,贈(zèng)歌》
30、暖帳迎冬設(shè),溫爐向夜施——唐·白居易《三年冬隨事鋪設(shè)小堂寢處稍似穩(wěn)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懷》
31、況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宋·王安石《感事》
32、澤麋解角麝薦香,嚴(yán)冬折膠天與力——宋·晁公溯《涪川寄蒲舜美桐煙墨來試之良佳因成長句》
33、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唐·杜甫《悲陳陶》
34、倒床得甘寢,不知冬夜長——宋·鄧肅《玉山避寇》
35、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fēng)——唐·李世民《守歲》
36、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漢·佚名《孟冬寒氣至》
37、多病強(qiáng)傾春日酒,苦吟還接暮冬詩——宋·強(qiáng)至《立春》
38、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唐·李中《廬山》
39、天時(shí)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唐·杜甫《小至》
40、一裘暖過冬,一飯飽終日——唐·白居易《狂言示諸侄》
41、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滯淫——唐·杜甫《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杯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42、冬溫光景如春妍,暮年強(qiáng)健勝壯年——宋·陸游《冬晴行園中》
43、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唐·元稹《遠(yuǎn)望》
44、經(jīng)旬勢益暴,方冬歲愈蹙——宋·蘇轍《立冬聞雷》
45、季冬日已長,山晚半天赤——唐·杜甫《石柜閣》
46、仲冬嚴(yán)寒年年事,須知事上大有事——宋·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其一》
47、瀼東瀼西一萬家,江北江南春冬花——唐·杜甫《夔州歌十絕句》
48、閏歲窮冬已是春,當(dāng)寒卻暖未宜人——宋·蘇轍《大雪三絕句》
49、冬苗夏絹星火急,欲著無新耕亦饑——宋·姚勉《禽言十詠·著新脫故》
50、門冬如佳隸,長年護(hù)階除——宋·范成大《霜后紀(jì)園中草木十二絕》
51、三冬暫就儒生學(xué),千耦還從父老耕——宋·陸游《觀村童戲溪上》
52、冬寒不嚴(yán)地恒泄,陽氣發(fā)亂無全功——唐·韓愈《杏花》
53、冬日烈烈,飄風(fēng)發(fā)發(fā)——先秦·佚名《四月》
54、江南久旱草木空,湖水陡落如秋冬——宋·仇遠(yuǎn)《題沈子和德沖畫龍》
55、經(jīng)冬來往不踏雪,盡在刺桐花下行——唐·朱慶馀《南嶺路》
56、斬新提活句,冬后一陽生——宋·釋法薰《偈傾一百三十三首其一》
57、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xué)——宋·蘇軾《明日復(fù)以大魚為饋重二十斤且求詩故復(fù)戲之》
58、大廟冬烝薦朱瑟,千畝春藉垂青纮——明·高啟《答余新鄭(即余堯臣也。可補(bǔ)余傳之闕)》
59、共期玄冬月,歡談憩林巢——明·俞允文《送葉伯寅游南都》
60、嚴(yán)冬霜雪集,子行返南疆——明·陸粲《太息行贈(zèng)平湖謝贊府》
61、學(xué)已三冬富,書猶萬卷藏——宋·陸游《汪茂南提舉挽詞》
62、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漢·佚名《明月皎夜光》
63、恨渠紙帳關(guān)詩夢,勾引梅花攪一冬——宋·史彌寧《紙帳》
64、去冬十月上燕薊,朔風(fēng)入懷衣縫拆——明·童冀《和衍公約看杏花韻》
65、早韭晚菘冬芋粟,尚能時(shí)節(jié)候高軒——宋·陳著《臨行別單景山》
66、山深先冬寒,敗葉與林齊——唐·鮑溶《山中冬思二首》
67、嚴(yán)冬既深燠,盛夏尤虛涼——宋·劉克莊《程公巖》
68、野樹向冬多不落,居民經(jīng)瘴少能全——明·郭登《涂中偶成》
69、聽徹清笳聽曉鐘,據(jù)鞍漏鼓尚冬冬——宋·陸游《曉出東城》
70、多稼亭邊有所思,冬來捻卻幾行髭——宋·范成大《冬至晚起,枕上有懷晉陵楊使君》
71、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唐·宋之問《渡漢江》
72、老淚可如冬節(jié)澗,只將嗚咽當(dāng)潺湲——明·曹學(xué)佺《挽徐興公(壬午冬)》
73、冬至冰霜俱怨別,春來花鳥若為情——唐·崔日用《餞唐永昌》
74、未冷綺簾猶卷,淺冬時(shí)候——宋·吳文英《天香(壽筠塘內(nèi)子)》
75、途冬沙風(fēng)緊,旌旗颯凋傷——唐·李白《出自薊北門行》
76、冬冬鼓遠(yuǎn)三行夜,隱隱平湖四接天——宋·陳師道《宿柴城》
77、窮冬過梨嶺,山蹊出幽榛——宋·蔡襄《遷陽道中奉寄陽正臣同年》
78、玄冬映窗隙,重繭不能御——宋·孫應(yīng)時(shí)《臨海道中書懷》
79、曾此棲心過十冬,今來瀟灑屬生公——唐·齊己《重宿舊房與愚上人靜話》
80、誓言為酒醴,報(bào)祀於秋冬——宋·釋文珦《夏雨應(yīng)禱》
81、從人笑我冬烘甚,猶可尊前舉罰——金·段克己《鷓鴣天·七字驪珠句法豪》
82、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宋·蘇軾《臨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83、冬青樹上掛凌霄,歲晏花凋樹不凋——唐·顧況《行路難三首》
84、茫然冬更秋,一笑非愿始——宋·王安石《送董伯懿歸吉州》
【冬字的詩句】相關(guān)文章:
詠冬的詩句08-27
冬的詩句古詩03-05
描寫冬景的詩句08-12
寫冬景的詩句430句10-25
描寫冬景的詩句【精品15篇】10-31
冬的作文600字10-16
冬的作文300字09-04
冬的作文600字(精選)08-01
(經(jīng)典)冬的作文600字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