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chuàng)作的詩。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的古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1
最經(jīng)典
水調(diào)歌頭
。ㄋ危┨K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譯文】丙辰年的中秋節(jié),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明月從什么時候才開始出現(xiàn)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感言】這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來寫中秋的作品中,公認的絕唱。它構思奇拔,獨辟蹊徑,神話與現(xiàn)實、出塵與入世、感慨與曠達,層層交織,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也極富哲理與人情。通觀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體現(xiàn)出蘇詞清雄曠達的風格。
最感傷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譯文】夜幕降臨,云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擅髂甑闹星,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感言】作者蘇軾與其胞弟蘇轍(字子由)久別重逢,共賞中秋之月。如此賞心樂事,卻讓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詩歌境界高遠,語言清麗,意味深長。
最寂寥
十五夜望月
。ㄌ疲┩踅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xiāng)。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感言】這是統(tǒng)編教材六上的一首詩。全詩先寫中秋月色,再寫望月懷人,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最邊塞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譯文】長安城內(nèi)一片月光,千戶萬戶都在搗衣。秋風吹送搗衣聲聲,家家懷念戍邊之人。何時才能平息邊境戰(zhàn)爭,讓我丈夫結束遠征。
【感言】《子夜吳歌》分別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這首秋歌,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丈夫(“良人”)。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李白描寫月亮的作品很多:“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當然大部分不是寫中秋的。
最雄渾
望月懷遠
。ㄌ疲⿵埦琵g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此時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不眠把親人懷想。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xiāng)。
【感言】張九齡是唐代一代名相,遭奸臣排斥,貶謫荊州,中秋之夜懷念遠方,寫下這首詩。詩歌意境雄渾闊大,骨力剛健,卻又情感真摯,特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最清冷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譯文】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xiāng)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感言】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卻不是往年那個地方,自然,身邊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貶湓浦,物是人非,故鄉(xiāng)不見,孤苦伶仃。詩歌清冷至極,悲苦無形。
最壯闊
念奴嬌·過洞庭
。ㄋ危⿵埿⑾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譯文】洞庭湖與青草湖相連,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是玉的世界,還是瓊的原野?三萬傾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胸襟仍象冰雪一樣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著蕭瑟幽冷的須發(fā)和衣袂,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zhí)斓厝f象統(tǒng)統(tǒng)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感言】碧空萬里,水波不興,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長江之水為酒,把北斗星當酒杯,再請?zhí)焐系男浅饺f象作為賓客來,和我一起細斟慢酌。此情此境,沒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這種壯闊、這種豪情,遍觀宋詞,無以復加。
最科幻
木蘭花慢
(宋)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譯文】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里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將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jù)說月亮是經(jīng)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只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鯨在海中橫沖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潛?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為什么圓月會漸漸變得鉤一樣彎?
【感言】一連串的發(fā)問,使得這首詞幾乎是中國古代最有科學色彩的一首詞。月亮為什么能在空中不會掉下來?沉到海里,不會被碰壞嗎?為什么圓月漸漸變成一道彎月?是不是這邊沉下去,那邊就升起來……八百年前的辛棄疾,竟然在詞中接觸到月亮繞地球旋轉這一科學現(xiàn)象。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最美好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ㄌ疲┢と招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譯文】桂花從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見其顏色潔白、新鮮。我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吳剛為什么要跟桂花樹過不去。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感言】此詩并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一般凄涼,凋零,或是惆悵、哀綿。聯(lián)系詩作背景便可得知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此時正在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fā)之時,全詩便理所當然的輕松,毫無憂愁。詩中的一大部分是詩人的聯(lián)想,并不現(xiàn)實,卻也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巧妙的聯(lián)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也可謂是恰到好處。
最親情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譯文】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樣清圓,遙想閨中妻子,只能獨自觀賞。可憐幼小的兒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霧氣,或許沾濕了妻子的鬢發(fā);冷冷月光,該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時才能團圓相見,倚靠薄帷共賞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舊,就讓月光默默照干我們的淚痕。
【感言】明明是自己在長安,望月而遙想鄜(fū)州(今陜西省富縣)的親人。但詩歌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這種從對方設想的方式,寫出了一家人的真摯感情,經(jīng)常被后人借鑒。
最惆悵
中秋月·十輪霜影轉庭梧
。ㄋ危╆淌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譯文】中秋佳節(jié),是吉祥、團圓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歡聲笑語。一輪明月靜靜地灑下皎沽的光輝,庭院里梧桐樹輕輕地擺弄著自己的影子?芍星镆,又是個最易觸動愁緒的日子。遠離家鄉(xiāng)、漂泊不定之人獨自坐在燈火闌珊的角落,愣愣地注視著月影的移動。天上宮闕.今夕又如何呢?素潔的嫦娥啊,就真的無怨無悔嗎?真的愿意夜夜伴著清冷的玉蟾、孤寂的桂花,而絲毫不感到寂寞和惆悵嗎?
【感言】也許,不只天上,人間的離別滋味也是一樣的,在此中秋佳節(jié),每一個不能和家人一同賞月的人也都有同感吧。
最傷心
琵琶仙·中秋
(清)納蘭性德
碧海年年,試問取、冰輪為誰圓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輝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盡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對,舊時明月。
花徑里、戲捉迷藏,曾惹下蕭蕭井梧葉。記否輕紈小扇,又幾番涼熱。只落得,填膺百感,總茫茫、不關離別。一任紫玉無情,夜寒吹裂。
【譯文】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間的月亮,卻為何時圓時缺。今夜里,金風送爽,土花映碧,畫欄桂樹懸掛著一縷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瑩透澈。誰知道,這好天良夜,卻讓人憂愁,讓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對舊時明月。那時節(jié),也是這么個中秋夜,你和我,花徑里捉迷藏,曾經(jīng)將金井梧桐的霜葉驚落。手上輕巧的小紈扇,至今又經(jīng)歷幾番涼熱。一時間,不由得百感叢生;但這又與一般的相思離別無關。面對這舊時明月,只好讓無情的紫玉蕭,于寒風中吹烈。
【感言】統(tǒng)編教材五上學過納蘭性德的一首詞《長相思》。再來看這首詞,寫的是中秋之夜的相思之苦。詞的上片寫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充滿了悲涼,其情之苦,足以震憾一切感性的心靈;詞的下闕寫詞人仰望明月憶及往事。幾番寒暑,去者不可追,如今只剩下詞人中宵獨立。想起李商隱《錦瑟》中的兩句詩——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2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fā)晶英。
能變?nèi)碎g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diào)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fā)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秋旅思》
臺灣民謠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xiāng)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xiāng)》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
睡眼朦朧,恍若夢中;
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3
滿江紅·中秋寄遠
宋代: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涼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問嫦娥、孤令有愁無?應華發(fā)。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愿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登樓望月
宋代: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代: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洛中秋日
唐代:許渾
故國無歸處,官閑憶遠游。
吳僧秣陵寺,楚客洞庭舟。
久病先知雨,長貧早覺秋。
壯心能幾許,伊水更東流。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4
1、霜月
作者: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2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3、嫦娥
作者: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 、中秋待月
作者: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欲減初圓及午時。
5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作者: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
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5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明月皎夜光》
漢魏詩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倪莊中秋》
唐·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水調(diào)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 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待月》
唐·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6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嫦娥
作者: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夜不見月》
唐羅隱
陰云薄暮上空虛,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異時開霽后,玉輪依舊養(yǎng)蟾蜍。
《秋宵月下有懷》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中秋對月/曹松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月夜思鄉(xiāng)》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里,夜來棖觸客愁多。
中秋/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7
1、《水調(diào)歌頭》(宋·蘇軾)
。ū街星,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3、《子夜吳歌·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望月懷遠》(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5、《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6、《念奴嬌·過洞庭》(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巯溪殗[,不知今夕何夕。
7、《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綺懷》(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墻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后蕉。
9、《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10、《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11、《木蘭花慢》(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jīng)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12、《月下獨酌》(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13、《秋宵月下有懷》(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14、《滿江紅》(宋·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
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8
中秋月
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西江月·頃在黃州
宋代: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由肱醉臥少休。
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鏘然,疑非塵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念奴嬌·中秋
宋代: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懷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宋代: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靜夜思/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嫦娥
唐代: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唐代: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夜月/月夜
唐代: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霜月
唐代: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9
《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賞析
月光將中庭的地照得象鋪上了一層薄霜,樹上的寒鴉寂寞地站在枝頭,若有所思。清冷的`露珠無聲把桂花打濕了,讓滿院的香氣變得凝重。此時,人們都在舉頭望明月,世界仿佛一片溫柔繁華。是啊,應該和人們一樣,只看月,不思秋。因為秋一旦有了心思,那就是愁。莫問秋思落誰家,“但愿暫成人繾綣,不妨常任月蒙朧!
中秋節(jié)的古詩 篇10
《中秋對月》
唐代:曹松
無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
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譯文
中秋節(jié)這天天空澄碧、萬里無云,人們仰望著那剛剛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見它銀輝四射,撒向天涯海角,從來不私照過一家半舍。
賞析
這首詩寫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當時晴空萬里、皓月當空的影響,詩的前兩句也只是描寫了中秋時的景色和人們爭相賞月,平淡無奇,但詩人筆鋒一轉,從月色皎皎轉到了月色無私上,一人家很明顯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對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對帝王家和窮人都是一樣的,體現(xiàn)了詩人天下大同、萬物平等的博愛思想。
擴展閱讀:人物經(jīng)歷
曹松詩作,風格似賈島,工于鑄字煉句。因他生活在社會底層,故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憎惡戰(zhàn)爭。他在《己亥歲二首》詩中寫道:“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闭撜咧^此詩精煉雋永,超過了前人同題材詩作。
曹松不滿現(xiàn)實但又熱衷功名,多次參加科舉應試,直到昭宗天復元年(901)才以71歲高齡中進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等皆年逾古稀,故時稱“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書郎,后任秘書省正字。終因風燭殘年,不久謝世。遺作有《曹夢征詩集》3卷!度圃姟蜂浧湓140首。
一個騎著毛驢的、瘦削的、臉上寫著憂患和疲憊的、身著破舊青布藍衫的唐朝秀才(有點類似呂洞賓),總在崎嶇不平的山道上巔簸跋涉著,從青年、壯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驢背上永遠馱著一對書箱。因為他雖然一生都在為生計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讀書考試并吟詩作賦。
他夢想著一朝中試,為官做宦,報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著,為戰(zhàn)亂中不幸的百姓,無辜的平民。他憎恨著,那些操戈作禍,裂地封侯的亂臣賊子。憤怒出詩人,他的《己亥歲二首》就是明證,其中的“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成名萬骨枯!备乔Ч沤^句。
他也終于考中了進士,那已是昭宗天復元年(公元901)的事了,也就是說當時他已年逾七旬,真正是考白了頭發(fā)了。可怪的是,那一榜竟有五位古稀老人,他們是王希羽、劉象、柯崇、鄭希顏,因之成為佳話,號曰“五老榜”。
據(jù)說唐朝進士名額很少;據(jù)說唐朝的考卷不彌封,也就是說考生姓名籍貫是公開的;據(jù)說唐朝(尤其是晚唐)的'時候考場風氣很腐。ǹ季聿粡浄鉄o疑給腐敗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了這些據(jù)說,許多真正的才學之士往往名落孫山。曹夢征終于能夠考中進士,雖是白首皓髯,也是可喜可賀的。于是他被授任校書郎,后任秘書省正字。可惜的是風燭殘年,只做得兩年官,便與世長辭了。
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沒看到904年的朱溫殺昭帝,也沒看到907年的朱溫叛唐稱帝和隨之而來的十王亂天下。
雖是個白頭進士,但曹松畢竟還是登了榜的,想想千百年來,又在多少人考白了頭發(fā),卻最終帶著一聲嘆息走進墳墓。曹松是不幸中的幸者,他官運不濟,到底還有些文運,他的詩歌得到認可,評者認為“風格似賈島,工于煉字,意境深幽”。他遺有《曹夢征詩集》3卷,《全唐詩》收入其詩140首。
【中秋節(jié)的古詩】相關文章:
中秋節(jié)古詩04-22
中秋節(jié)的古詩11-05
中秋節(jié)古詩06-18
寫中秋節(jié)的古詩06-19
中秋節(jié)古詩(通用)07-08
中秋節(jié)有關的古詩【精選】09-10
中秋節(jié)古詩小學09-10
小學中秋節(jié)的古詩09-10
中秋節(jié)古詩(精)09-12
簡單的中秋節(jié)古詩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