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
少年追夢,幾許閑愁,幾許迷茫,幾許躊躇,一指流沙轉(zhuǎn)眼瘦。中華詩歌中不乏“愁思”,那愁宛若深秋的落葉般幽寂,美麗的心情,遺夢在歲月,漫漫的長河,形成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歷史漫漫長河中。
——題記
中華古詩歌不乏愁。詩人大多有著一顆敏感的心,多愁善感仿佛是詩人的“專利”,在他們不斷的愁緒中抒寫著那美麗的詩篇,成為中華詩歌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陶淵明是愁的,他愁自己空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他愁自己生不逢時;他愁自己身在一個腐朽黑暗的時代,“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他愁自己“久在樊籠里”,好不容易“復(fù)得返自然”卻“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但他不計較,只要“但使愿無違”。
杜甫是愁的,他愁的是國家,是黎民百姓;他愁他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無法施展;他愁那《石壕吏中》中的老嫗,愁那安史之亂中身在水深火熱中的勞苦大眾;他愁無居無室的櫛風沐雨的人們……這些愁絲毫不會讓我們覺得杜甫太過于兒女情長,倒是他的那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詩句讓人陡生敬仰之情:杜甫之愁,為國為民。
李白是愁的。也許有人會馬上反駁我說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邁飄逸,怎么會是愁的呢。但李白卻也有他愁的一面,不信來讀讀這些詩句。比如婦孺皆知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愁;“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詠懷之愁;“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孤獨之愁;還有千古名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愁上加愁。
李清照是愁的.!盎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訴說著她與丈夫分居異地的相思之愁!澳啦幌,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薄爸豢蛛p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睂懕M了李清照愁之深重。她本來與丈夫趙明誠相親相愛,但戰(zhàn)爭卻讓他們生離死別。于是,“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因為丈夫的逝去,她已愁腸滿腹,無心梳洗妝扮。
鑒湖女俠是愁的!鞍俳Y(jié)愁腸郁不開,此生惆悵異鄉(xiāng)來”,滿腹的報國熱情,被現(xiàn)實摧殘;“月色入高樓,相思兩處愁!泵匀说脑律鎏砹嗽娙说某钏肌K哪蔷洹扒镲L秋雨愁煞人”的詩句歷來為后人所稱道,是為寫“愁”的經(jīng)典詩句之一。
中華詩歌之“愁”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側(cè)面,展現(xiàn)了中華詩人心靈的真實,并不是消極的。相反,這是詩人發(fā)泄、排遣抑郁之情的方式,發(fā)泄之后的詩人們一洗哀愁不振之態(tài),轉(zhuǎn)而振奮昂揚向上,展現(xiàn)了我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精神意志。有詩為證:陶淵明有“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李白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清照有“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秋瑾有“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我熱愛中華詩歌,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中華詩歌,去品味詩中的喜、怒、哀、樂,去品味人生。
中華經(jīng)典詩詞2
20xx年3月——4月,劉胡垌小學舉行了“中華經(jīng)典詩詞大賽”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nèi)橥度,熱情高漲,氣氛濃厚,他們陶醉在古詩文的海洋中,精神得到了洗禮,心靈得到了升華,活動也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中華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取得了圓滿成功,F(xiàn)對這次活動做如下總結(jié):
一、確立比賽目標,明確比賽形式
一次大型的比賽,首先必須明確地確定其目的,這次比賽,旨在加深學生對已學古詩詞的記憶和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感悟古詩詞的魅力,陶冶學生性情,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使學生體會學習所帶來的快樂,從而自覺地進行學習,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有檢查,使活動得到了有利開展。
二、精心組織活動,按步驟分階段有序進行
根據(jù)步驟,我們把本次活動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準備階段。各班認真做好前期靜態(tài)展示和隊員選拔等準備工作,為參加校級比賽做好充分的'部署。
2、初賽階段。各班開展班級選拔,利用隊會等時間從每班選拔3名學生代表本班參加校級比賽。
3、晉級賽。在班級賽的基礎(chǔ)上,組織開展晉級賽,十五名選手打破班級界限,根據(jù)抽簽組成四個小組參加巔峰賽。
4、巔峰賽:由晉級賽中的6位選手,經(jīng)過最終角逐,決出本賽的冠亞季軍。
三、做好賽前準備,采取多種方法學習積累
首先積累背誦古詩詞,各班同學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欣賞朗讀,進行記憶,掌握了這些經(jīng)典古詩詞,并利用語文課鞏固積累古詩詞。
四、舉行了詩詞大賽靜態(tài)展示和動態(tài)展示,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各班級充分準備的前提下,我們舉行了本次詩詞大賽,靜態(tài)展示各中隊形式多樣,準備扎實。
動態(tài)展示參賽學生不但熟練背誦而且在記憶古詩詞的數(shù)量上和質(zhì)量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在古詩背誦環(huán)節(jié)中,四年級幾個孩子對答如流,博得了滿堂喝彩。飛花令環(huán)節(jié),對決激烈,更是將比賽推向了高潮。
五、活動反思
1、本次古詩文背誦比賽,古詩背誦最好的是4年級。其次是5年級。從積累的數(shù)量上可以看出每位同學練得很刻苦,真是: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2、誦聲朗朗,伴生成長。學校開展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意義深遠!敖(jīng)典,則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識領(lǐng)域的原創(chuàng)性著作,是被歷史證明最有價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孩子先爛記于心,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定會終生受用的!蓖ㄟ^此次活動,我們也明白了要真正把中華經(jīng)典誦讀深扎進孩子們的心中,貫穿到平時的學習中,在校時,規(guī)劃安排固定時間進行經(jīng)典誦讀。
通過古詩詞比賽活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熱情,弘揚了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加厚了學生的人文底蘊。以后我們還會多舉行這樣的古詩詞比賽活動,讓古詩詞這一文化瑰寶在中華大地上源遠流長,生生不息,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
中華經(jīng)典詩詞3
《中華好詩詞》是一檔古詩詞記憶闖關(guān)節(jié)目。在這個節(jié)目中,不僅有風趣幽默、談吐不凡的著名主持人王凱,有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大學士趙忠祥等老師為嘉賓,還有熱愛詩詞、記憶超凡的選手們。來自寶島臺灣的參賽選手孔繁錦先生,家學淵源、博聞強記且機智敏捷,一路過關(guān)斬將,奪得賽段擂主寶座,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節(jié)目雖然帶有很大的娛樂性在里面,但是富有意境的一句句詩詞和一幅幅繪出詩詞意境的沙畫,讓我又重溫了高中以前的詩歌學習,猶記得那時的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講述,古人們用簡潔語言描繪出充滿意境的'畫面和各種情感,這是當今我們白話文永遠無法相媲美的。
詩詞歌賦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但試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識,有多少人是主動的因為熱愛而去接觸、背誦和運用,更多的是因為要考試,要爭高分而去學習、背誦,根本就無所謂的運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倘若我們現(xiàn)代人再繼續(xù)以這種應(yīng)試狀態(tài)去接觸瑰寶,我想過不了多久,悠久的詩詞文化將會丟失,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變得一片空白。如今時代,更多的是忙著在游戲上消遣,在微信、QQ上轉(zhuǎn)發(fā)著各種八卦消息,等著那些喜歡詩詞的人一個個老去的時候,還有沒有人會想起那些優(yōu)美的詩詞。
中華經(jīng)典詩詞4
中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與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共同馳名于世界;鹚帯⒃旒埿g(shù)、指南針、活字印刷,皆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文明產(chǎn)物。甚至,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中國仍有許多古人留下的未解之謎。不僅如此,中國所獨有的詩詞才情,也從古流傳至今,韻味悠長。
《詩經(jīng)》有言:“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币皇住蛾P(guān)雎》抒發(fā)了青年男子對一位姑娘一見傾心的綿綿愛意,公子才情四溢,少女傾國傾城,可謂是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短短十六個字,便讓人不由聯(lián)想到了初見時的場景和那份美好的情愫,詩詞的魅力,可見一斑。
唐朝盛世,眾多詩人相繼而出——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鬼李賀,無一不是滿腹經(jīng)綸,清詞麗句,流瀉于紙上。萬國來朝,正如王維筆下的大明宮“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那是何等的雄偉壯觀!九重宮門層層打開,萬國使節(jié),朝見天子,威武莊嚴。雄厚的國力,和平的盛世,為唐詩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國的詩詞底蘊,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積累,不斷衍生。
宋代詞人蘇軾的一闕《水調(diào)歌頭》,將他對弟弟深切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上到白發(fā)老人,下到黃口小兒,無不知曉這千百年來留傳下來的一闕思念。
唐詩,宋詞,元曲,隨著歷史的河流一路流淌,帶給后人無限遐想與感觸。
古有唐詩宋詞三百首,今有詩歌散文若干篇。中國的文學,又通達到一個獨特的境界。它是徐志摩的感慨“人生不過是午后到黃昏的距離,茶涼言盡,月上柳梢”;它是林徽因的微吟“記憶的梗上,誰不有兩三朵娉婷,披著情緒的花”;它又是蕭紅的遺憾“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如何,為什么這么悲涼”。
在這個回首只剩滾滾塵埃的世界里,在這個到處散發(fā)著奢靡之氣的俗世中,我們惦念著盛世唐朝的馥郁才情,惦念著文雅大宋的清麗詞句;我們努力捕捉著那些殘醉余芳,卻在這時嗅到一縷沁人心脾的花香。這些近現(xiàn)代的的詩人們,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享受,猶如荒蕪的崖谷邊開出一束清香的'百合,慢慢繁衍,終于遍布谷底,引人流連。
中華的詩詞,是一種永遠的韻味,是唯獨炎黃子孫所能領(lǐng)略到的一份旖旎。它在歷史的長河中隨波逐流,或是落了灰塵,一番風浪,便如落葉,不慎被拍入水中,隱匿了身影。但不同的是,在這個有傲然風骨的民族里,總歸有那么一些人,不安于它的銷聲匿跡,重新尋找,將它再次投入河流,讓它帶著又一番風情,踏上旅途。或許善良的人,將它的殘缺的原身替換,但它所承載的那份風骨,那份哀思,那份傳承千古的詩情畫意,卻永遠不會改變。
這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角,折射出一個滿腹經(jīng)綸的國家。我們或許沒有大文豪那般豐富的思想與才情,無法給沉沒的它注入新鮮的血液。但至少,我們可以永遠的銘記,一代一代地傳承,弘揚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的文化底蘊,讓它永遠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中華經(jīng)典詩詞5
很多人只把《開講啦》《中華好詩詞》《百家講壇》等節(jié)目當做普通的綜藝節(jié)目來尋找樂趣,但我并不認同他們的看法。此時,節(jié)目中蘊含的道理往往被人忽略,我覺得我應(yīng)該重申制作這些節(jié)目的意義。
《開講啦》是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節(jié)目邀請"中國青年心中的榜樣"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他們對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給予中國青年現(xiàn)實的討論和心靈的滋養(yǎng).每期節(jié)目由一位名人傾情演講,與十位新銳青年代表進行交流對話,300位大學生作為觀眾現(xiàn)場分享這場有思考,有疑問,有價值觀,有鋒芒的思想碰撞.這是中國最具青年公益的節(jié)目,也是一場溫暖畢業(yè)生心靈的演講.
而節(jié)目《百家講壇》也讓人深受啟發(fā)。于丹的《莊子》心得,特別是其中的一個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讓我感觸很大。她說,我們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樣,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趕上了,其他的羊就會跑得快了。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同學,其實你看一看,那些成績較好的學生,其實在日常的學習中,并不需要老師下多大的功夫。相反,真正需要我們幫助的是那些學習暫時落后的學生。我們只有抓好了學習落后的學生的'成績,那么我們一個班的成績也就會好了。
《中華好詩詞》也讓人明白詩詞歌賦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但試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識,有多少人是主動的因為熱愛而去接觸、背誦和運用,更多的是因為要考試,要爭高分而去學習、背誦,根本就無所謂的運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倘若我們現(xiàn)代人再繼續(xù)以這種應(yīng)試狀態(tài)去接觸瑰寶,我想過不了多久,悠久的詩詞文化將會丟失,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將變得一片空白。在此,我只希望人們能明白制作節(jié)目的意義,那些娛樂節(jié)目并不是簡單的供人消遣,它的背后定有其深意。
中華經(jīng)典詩詞6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數(shù)不清的成語,各式各樣的字詞和從古至今人們都喜愛的詩、詞,都是我們中國人智慧的結(jié)晶。我國為了將這些智慧傳承下去,舉辦了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謎語大會、詩詞大會等。這次,我就觀看了詩詞大會。
周五晚8點,詩詞大會準時開始了,我拿著本子,準備跟著選手們一起答題。我躍躍欲試,看我能答對幾道題。
這次參賽的選手有單計環(huán)、吳空、李四維、顧世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四維。
李四維非常厲害,他能背一萬首詩,自己還創(chuàng)建了一個詩社,非常牛。他答的`是4號題,對于他來說,簡直輕松到不行。我卻答出不了多少,總是“摔跤”,跟不上他的節(jié)奏。最終,他以答對8題就一百八十多高分奪得了和上期擂主李子琳挑戰(zhàn)的機會。
看完了這個節(jié)目,我感慨萬千,在幾十道題中,我只答對了十七道。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須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
中華經(jīng)典詩詞7
一、指導思想:
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給學生搭建一方展示自己朗誦才能的平臺,在校園中掀起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高潮,根據(jù)學校的統(tǒng)一安排,舉行“誦讀經(jīng)典詩詞,傳承中華文明”活動。
二、活動過程:
(一)廣泛宣傳發(fā)動。要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中華誦·經(jīng)典誦讀行動”的重要意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濃厚的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校園育人環(huán)境。鼓勵每一名學生都能參與感受誦讀經(jīng)典活動。老師都能正確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ǘ┙M織比賽和展示活動。要結(jié)合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和國慶節(jié)分別組織開展書法比賽和誦讀展示活動;讓學生領(lǐng)會經(jīng)典、體驗經(jīng)典、實踐經(jīng)典。
三、活動安排:
主辦科室:教導處
參賽方式:以級部為單位,每班推薦一名同學參加級部比賽。
參賽時間:
上學期:
第一階段為班級內(nèi)部組織書寫經(jīng)典書法展覽,時間為五月中旬,各班自行安排。
第二階段為級部優(yōu)秀書法展覽,時間為五月下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下學期:
第一階段為班級內(nèi)部組織誦讀初賽,時間為九月下旬,各班自行安排。
第二階段為級部誦讀決賽,時間為十月上旬,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獎勵辦法:
比賽設(shè)一等獎:4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6人。由學校組織獎勵。
成果展示:錄像視頻照相圖片
附:書法比賽評分標準:
1.執(zhí)筆書寫姿勢正確,筆法:起、行、結(jié)、提按、方圓、轉(zhuǎn)折、快行、慢行等,準確無誤。
2.單字結(jié)構(gòu)合理,重心平穩(wěn),舒展,主筆突出,點畫呼應(yīng),大小一致,用筆流暢。
3.章法布局合理,行列整齊,風格統(tǒng)一,題款位置、大小與正文協(xié)調(diào)。
誦讀比賽評獎標準:
⑴作品主題鮮明突出,內(nèi)容積極向上(1分)
⑵精神飽滿,姿態(tài)得體大方。(1分)
、歉星轱枬M真摯,表達自然,能通過表情的變化反映詩歌的內(nèi)涵。(2分)
⑷朗誦熟練,聲音洪亮。(1分)
、赏伦智逦,普通話標準,能很好把握詩歌節(jié)奏。(1分)
、收_把握詩歌內(nèi)容,朗誦富有韻味和表現(xiàn)力,能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2分)
、怂錁非c朗誦內(nèi)容和諧。(1分)
、滩怀瑫r。(1分)
中華經(jīng)典詩詞8
詩中春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游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8.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
詩中夏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fù)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lián)句》)
7.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詩中秋
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nóng)》)
4.常恐秋節(jié)至,焜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7.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
8.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9.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
詩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guān)西卒。(杜甫:《兵車行》)
2.秋月?lián)P明惲,冬嶺秀寒松。(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王微:《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即已絕。(陳毅:《梅》)
7.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中華經(jīng)典詩詞9
1霽雪 / 韓舍人書窗殘雪
戎昱〔唐代〕
風卷寒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檐前數(shù)片無人掃,又得書窗一夜明。
說明雪還沒有融盡,檐前還保留一點潔白的殘雪,想象著它的反光映照在書窗上,顯得環(huán)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晉代孫康那樣映雪夜讀。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殘雪一化,雪的蹤跡全無,就不能再有這種享受了。表達對殘雪充滿無限喜悅留戀的心情。
2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唐代〕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這首詩作于搬家時,抒寫對故居一草一木依戀難舍的深厚感情。
3詠史 / 和蕃
戎昱〔唐代〕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中唐詩人戎昱這首《詠史》,題又作《和蕃》,最早見于晚唐范攄的'筆記小說《云溪友議》“和戎諷”條。據(jù)說,唐憲宗召集大臣廷議邊塞政策,大臣們多持和親之論。于是唐憲宗背誦了戎昱這首《詠史》,并說:“此人若在,便與朗州刺史。”還笑著說:“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們領(lǐng)會圣意,就不再提和親了。這則軼聞美談,足以說明這首詩的流傳,主要由于它的議論尖銳,諷刺辛辣。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0
1.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韋應(yīng)物)
2.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夢游天姥吟留別》唐·李白)
3.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4.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5.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長恨歌》唐·白居易)
6.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7.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琵琶行·并序》唐·白居易)
8.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唐·杜甫)
9.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10. 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旅夜書懷》唐·杜甫)
11.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蜀相》唐·杜甫)
12.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3.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14.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蘇幕遮》宋·范仲淹)
15.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木蘭花》宋·錢惟演)
16.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踏莎行》宋·歐陽修)
17.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8.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9.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蝶戀花》宋·柳永
20.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21.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月下獨酌》唐·李白)
22.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浪淘沙》宋·歐陽修)
23.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宋·柳永)
24.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25.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涼州詞》唐·王翰)
26.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27.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唐·張繼)
28.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寄揚州韓綽判官》唐·杜牧)
29.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遣懷》唐·杜牧)
30.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31.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2.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33.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其二》唐·杜牧)
34. 返影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鹿寨》唐·王維)
35.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唐·王維)
36.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相思》唐·王維)
37.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38.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渡漢江》唐·李頻)
39.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
40.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42. 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寄左省杜拾遺》唐·岑參)
43.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44.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中華好詩詞3星級題目
45.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月夜憶舍弟》唐·杜甫)
46.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唐·杜甫)
47.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維)
48.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唐·孟浩然)
49. 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唐·孟浩然)
50. 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章臺夜思》唐·韋莊)
51.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2. 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3.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54.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浪淘沙》宋·歐陽修)
55.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踏莎行》宋·歐陽修)
56.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木蘭花》宋·晏殊)
57.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58.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59.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宋·蘇軾)
60.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宋·蘇軾)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1
1、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李煜〔五代〕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xù)。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這是一首抒寫傷春懷舊之情的作品。從全詞看,充滿著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應(yīng)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稱其為是后主絕命詞第二首。
2、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李煜〔五代〕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一夢一作:夢里)
這首秋夜抒懷之作,具有李后主詞的一般風格。它沒有用典,沒有精美的名物,也沒有具體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種顧影自憐,空諸一切的觀念。一切都是那么樸素,那么明白,卻又令人低回與困惑。大約是詞人后期之作吧。讀這類詞,最要玩味其中環(huán)境氛圍的創(chuàng)造,和抒情主人公淺貌下的深衷。
3、望江南·多少恨
李煜〔五代〕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ㄔ抡猴L。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被囚后創(chuàng)作的一首記夢詞。詞人以詞調(diào)名本意回憶江南舊游,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哀情,表達對故國繁華的追戀,抒發(fā)亡國之痛。全詞語白意真,直敘深情,一氣呵成,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
4、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李煜〔五代〕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用心摯真。全詞八句,句句如白話入詩,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摯切。全詞有感慨,有追憶,有無奈,有悲苦,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淺,同時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顯其曲致婉轉(zhuǎn)。
5、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李煜〔五代〕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歡愛的詞,寫的是一個繁花盛開、月光淡淡的夜晚,一個少女與情人幽會的情形。
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欄同:闌)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xiàn)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7、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李煜〔五代〕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這首詞是題《春江釣叟圖》畫之詞。據(jù)《南唐書·后主紀》載:“文獻太子惡其有奇表,后主避禍,惟覃思經(jīng)籍!庇纱,也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后主為情勢所迫,沈潛避禍,隱遁世塵并寫詞表露自己的遁世之心,以釋文獻太子的疑嫉”(蒲仁、梅龍《南唐二主詞全集》輯注),也有道理。詞史上最早寫《漁父》詞的,是唐代的張志和。李煜這首詞,繼承的就是張志和的“漁父家風”,寫漁父的快樂逍遙。從詞意上看,此詞耽于隱逸、格調(diào)不高,當是李煜前期意念消沉的作品。
8、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李煜〔五代〕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guī)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這首詞,巧于用典,頗具特色。此詞用櫻桃事,渾化無跡:若不加深思,但知其以眼前景物寄內(nèi)心傷感;其實他是化用《禮記》、《漢書》天子取櫻桃獻宗廟的典故。用此一典,則眼前景物,不僅結(jié)合圍城局勢,且外現(xiàn)主觀情愫,更顯出帝王的身份。表明一個飽學的亡國之君,自被圍直至被俘的過程中所不能忘懷于宗廟的必然心態(tài)。用典如此,自無詬病,堪稱典范。
9、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李煜〔五代〕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留一作:留人)
南唐后主的這種詞,都是短幅的小令,況且明白如話,不待講析,自然易曉。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飾裝做,扭捏以為態(tài),雕琢以為工,這些在他都無意為之;所憑的只是一片強烈直爽的情性。其筆亦天然流麗,如不用力,只是隨手抒寫。
10、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李煜〔五代〕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此詞基調(diào)低沉悲愴,透露出李煜這個亡國之君綿綿不盡的故土之思,可以說這是一支宛轉(zhuǎn)凄苦的哀歌。
11、清平樂·別來春半
李煜〔五代〕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柔腸斷一作:愁腸斷)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這首《清平樂》,表現(xiàn)了作者在惱人的'春色中,觸景生情,思念離家在外的親人的情景。
12、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李煜〔五代〕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zhuǎn)而極衰,極喜而后極悲。中間用“幾曾”“一旦”二詞貫穿轉(zhuǎn)折,轉(zhuǎn)得不露痕跡,卻有千鈞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階下囚的身份對亡國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勝感慨系之。此詞回顧事國時的繁華逸樂:那四十年來的家國基業(yè);三千里地的遼闊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樂安逸之中!皫自R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結(jié)果,同時也是淪為臣虜?shù)脑。記敘離別故國時哭辭宗廟的情景,寫來尤為沉痛慘怛。其事雖見載于《東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覺凄慘苦澀,不失為一個喪國之君內(nèi)心的痛苦自白。
13、長相思·一重山
李煜〔五代〕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長相思·一重山》這首小令,《新刻注釋草堂詩余評林》在詞調(diào)下題作“秋怨”。這“秋怨”,便是統(tǒng)貫全詞的抒情中心。雖然通篇未曾出現(xiàn)“秋”、“怨”字眼,但仔細吟誦一遍,便會覺得“秋怨”二字確實最為簡潔、準確地概括了本詞的旨意。全詞寫了一個思婦在秋日里苦憶離人、急盼歸來,然而最終沒有盼來的怨恨心緒。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2
那年,我戀上了你——詩詞。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喜歡上了你——詩詞,我喜歡在你的世界里自由徜徉,感受你的凄美,你的豪放,你的詩情畫意。
一山一水一樓閣,附著你的美。煙雨江南,是你最詩意的寫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是你最美麗的詮釋。歷代詩詞客,總喜歡把一切的自然美景融入你的世界里,頌揚千古。
推開窗,眺望窗外的世界,那兒,充滿著詩情畫意。藍天白云,綠樹紅花,鶯歌燕舞,流水人家。此時此刻特別想引用一首古詩詞來表達心中的愜意,描繪眼前如此美好的景象!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自然之景如此美,古詩詞亦甚美。
我喜歡古詩詞,喜歡古風、中國風。中華古詩詞如此之美,美在詩韻、詩情,我為自己身處中華大地而倍感自豪。因為,我時刻在詩意的土壤里生長著,被江南山水滋潤著。
對詩詞的情感,是從懵懵懂懂的喜歡到此刻的癡愛。我對它的“癡情”,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若用一句詩來說,可說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我喜歡的詩詞數(shù)不盡,但最喜歡深情或是豪邁的詩詞。我欣賞的詩人有白居易、李白、杜甫等等,最喜歡的詞人是清代才子納蘭容若。納蘭容若,是一位深情的`詞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他的每一首詞,我都喜歡,是一種癡愛的境界。我為世間存在這樣的癡情才子而驚訝!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边@是唐代元稹的《離思》中的前兩句詩,是我最喜歡的兩句詩。它體現(xiàn)的是一種專情與深情,是一種世間難能可貴的品性與情意——是我最為欣賞的!如果世人皆有這般專情,那么世界會更加美好,男女之間的情感也會更加牢固!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出自北宋詞人蘇軾的《定風波》,體現(xiàn)的是一種無妨風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豪邁之情。
初二那年,我寫了第一首原創(chuàng)詩歌《隨筆》,后來又陸續(xù)寫了《一箋雨詩,隨情綻放》……初三,我寫了第一首似詞非詞的“詞”:《無題》。那是我寫詩詞的起點。后來我發(fā)現(xiàn),原來詩詞如此美,作詩如此有趣。因為詩詞,可以傳達自己的情感,以一種詩意的形式,把情感融進文字中。妙哉妙哉!
20xx年起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以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宗旨,帶領(lǐng)我們重溫古典文化。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綜藝節(jié)目了!詩詞是我在文學世界里結(jié)識的一位朋友。愿詩詞成為我的伴侶,我愿與詩詞同在,愿詩詞萬古長青!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3
中華好詩詞征集令獲獎作品 王紀波 《定風波·趕考》
如豆燈青月似紗,銀箋萬字走龍蛇。十載窗寒何足論,姑任,東風千里卷飛花。 成敗聽天君莫問,須信,重云深處有明霞。筆底江山聞戰(zhàn)馬,揮灑,青春趁此好年華。
作者:鄭力
《皇寺村》(十七首)其一
露打豆花斑,游蜂啜不還。燕新巢舍早,牛老繞村閑。鋤返槐遮徑,炊聯(lián)午近山。阿婆衣補就,信手掩柴關(guān)。
作者:焦開原
《七律·嫦娥歸來 》
零落天涯淚暗垂,廣寒寂寞影空隨
云天望斷家國渺,故里?M玉兔悲
喜報中華逢盛世,探空巨箭映星輝
天庭餞飲蟠桃會,四海歡騰游子歸
作者:張朝霞
《臨江仙·夜寄兒女》
乍暖還寒風雨夜,愁心難枕黃粱。怕兒冷暖費思量,寒窗行十載,一步一牽腸。
不測陰晴多變幻,時時備好衣裳。雄鷹展翅賴身強。三餐添幾味,便奈五更涼。
作者:張玉茹
《臨江仙·北方久旱得雨感賦》
近夜搖風聽雨韻,心花更比花妍。焦禾借飲潤枯顏。人間多俗念,歲歲喜豐年。 雨順風調(diào)安樂道,爭高未必當先。尋常日子最相關(guān)。虛名頭白盡,莫笑我犁田。 作者:周少泉
《七律·竹掃帚》
應(yīng)持勁節(jié)出深山,挺直長行天地間。 風雨驟來忙不亂,卑污盡掃折何彎。 未書青史非慚陋,肯奉澄心自樂閑。揮筆生春無限意,花衢繡錦慰頹顏。
作者:孔繁錦
《念家父》
醉夢東牟重聚歡,醒悟此身在臺灣。揚刀虎嘯出秦嶺,撫劍龍吟憶泰山。百年志業(yè)小子繼,萬卷詩書老兵傳。靈隱海角燈枯盡,魂歸天際向長安。
作者:胡春英
《念奴嬌·寧夏行》
賀蘭山下,望黃河奔涌,驚濤如雪。大漠駝鈴聲漸遠,阡陌縱橫交接。 原上春風,枝頭柳色,百鳥爭鳴切。北歸征雁,又飛西夏陵闕。遙想塞上當年,金戈鐵馬,萬里旌旗獵。
留得陵園殘照里, 引慕名西游熱。幾易滄桑, 如今卻是,勝境人歡悅。 天風吹過,似聞金鼓聲徹 .
作者:趙亮
《中國夢.筷子詠》
不分材質(zhì)很尋常, 一側(cè)圓來一側(cè)方。
敢挑灶前千品菜, 能嘗舌上百般香。
漫談歷代黃金艷, 還賞今朝翠竹光。
天地玄黃辰宿夢, 中華文化最芬芳。
《瑞士之路紀游》周志彬
勝日好尋芳,春風綠柳妝。群山被雪色,煙水借天光。林密嬌鶯舞,徑深野韭香。秦人避世久,今又見漁郎。
《秋游江邊感懷》陳子賢
邀朋把酒大江東,秋水長天一色同。近賞紅魚游淺底,遙看白鶴舞晴空。碧波萬頃明如鏡,楓葉千山勝火紅。莫道秋來多寂落,人生無處不春風。
。ㄤ较啠┛邓貒
沁雪寒梅做鬢花,冷顏纖手奏琵琶,流星灑落指尖沙。 誰把東風當夢語,我將珠淚染芳華,相思一縷寄天涯
七律《久別》張林貴
倚欄盡日數(shù)歸航,猶恐當街錯認郎。 去歲衣衫依舊式,于今容色改妍妝。 含羞細草輕輕綠,解語新花淡淡香。 秉燭從頭看未遍,旋沏雀舌已微涼。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4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甭犞鴱V播里悠揚的旋律配著《水調(diào)歌頭》的唱詞,我不禁感嘆起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詩詞來。
詩詞真美!短短幾個字,竟能給人們展現(xiàn)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扒чT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春節(jié)時紅紅火火、人們熱熱鬧鬧準備過年的景象;“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把春天里楊柳青青、百花齊放的情景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出了古時兒童輕松快樂的'課外生活;“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又牽動了多少在外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
詩詞的魅力影響著各行各業(yè)的人。今年春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掀起了全民誦讀詩詞的高潮。選手們來自各個行業(yè),年齡也參差不齊,但都精神飽滿,滿腹詩書,出口成章,令人十分佩服!我最喜歡冠軍武亦姝,她才19歲,卻積累了幾千首詩詞,她淡定從容、出口成章,任何題目都難不倒她。她雖然并不漂亮,但古詩詞讓她氣質(zhì)格外出眾!
運用詩詞也是一種美。冬去春來,想邀請朋友去大自然郊游時,一句“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出口,她一定會欣然答應(yīng),一同出游。學習時遇到困難想退縮時,一句“寶劍鋒從砥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勉勵自己,可以重新激起斗志。同學要轉(zhuǎn)學了,我用“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安慰她,我們的友誼不會因為距離而疏遠。作文、演講時,嘗試引用一些詩句,也會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富有韻味,更有意境。
同學們,相信吧:詩詞可以給我們平凡的生活染上浪漫的顏色,讓你單調(diào)枯燥的生活變得生動多彩。讓詩詞伴隨你,你的人生一定會充滿詩意,精彩紛呈。
中華經(jīng)典詩詞15
1、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張籍《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2、凄涼別后兩應(yīng)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蘭性德《虞美人》
3、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卓文君《白頭吟》
4、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詩經(jīng)·關(guān)雎》
5、君寵益嬌態(tài),君憐無是非!蹙S《西施詠》
6、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R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7、一寸相思千萬縷,人間沒個安排處!罟凇兜麘倩ā
8、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檾浮对V衷情》
9、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渡闲啊
10、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獪赝ン蕖赌细枳釉~二首》
11、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12、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蘭容若《虞美人》
13、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留光相皎潔——《車遙遙篇》范成大
14、閨中紅日奈何長!T延巳《浣溪沙·春到青門柳色黃》
15、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16、與卿遠相知,不知云海深!醪g《寄驩州》
17、但使兩心相照,無風無月何妨!軣捪肌逗埂
18、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閨怨》
19、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f莊《思帝鄉(xiāng)》
20、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蹼劇堆蹆好摹盍z絲弄輕柔》
21、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22、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课木栋最^吟》
23、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懹巍督疱e刀行》
24、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25、懷春情不斷,猶帶相思舊子!獏俏挠ⅰ抖∠憬Y(jié)·夷則商秋日海棠》
26、既見君子,云胡不喜!对娊(jīng)·風雨》
27、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獨W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28、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敌盾囘b遙篇》
29、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30、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獨W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31、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旁娛攀住短鎏鰻颗P恰
32、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處椎馈堕L相思·長相思》
33、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佚名
34、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35、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苤病睹髟律细邩恰
36、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峨x思五首·其四》
37、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見繡屏孤枕!撼邪唷稘M宮花·雪霏霏》
38、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白居易《長恨歌》
39、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钌屉[《無題六首其三》
40、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行寫入相思傳。
41、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佚名《詩經(jīng)唐風綢繆》
42、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畎住对骨椤
43、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獪赝ン蕖陡┳尤灼淙
44、司馬相如宅在州西笮橋,北有琴臺茂陵多病后,尚愛卓文君!鸥Α肚倥_》
45、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李白
46、君安游兮西入秦,愿為影兮隨君身!敌盾囘b遙篇》
47、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節(jié)婦吟》張籍
48、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遁筝纭
4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S增《集杭州俗語詩》
50、琵琶弦上說相思。——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51、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
52、綺席凝塵,香閨掩霧!淌狻短ど小け毯o波》
53、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獜埢菅浴断嘁姎g·年年負卻花期》
54、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獎⒂礤a《楊柳枝》
55、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處椎馈杜R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56、傷心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f莊《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57、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58、人間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與月!獨W陽修《玉樓春》
59、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对娊(jīng)·擊鼓》
60、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秦觀
【中華經(jīng)典詩詞】相關(guān)文章:
中華經(jīng)典詩詞作品11-23
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02-24
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05-24
魏晉時期的中華好詩詞02-27
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精華)05-24
中華經(jīng)典好詩詞句大全02-27
首屆中華優(yōu)秀詩詞大賽05-04
(經(jīng)典)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15篇05-24
中華經(jīng)典古詩詞15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