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秋天的古詩
秋天的古詩
更新時間:2024-06-12 14:54:20
  •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秋天的古詩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或工作學(xué)習(xí)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diǎn)。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秋天的古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天的古詩1

  這篇課文從《北大荒的秋天》入手,喚起學(xué)生對秋天的認(rèn)識,然后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孩子們對田野里的莊稼還是挺熟悉的,棉花、芝麻等農(nóng)產(chǎn)品的描述十分形象,有的孩子還模仿了課文的語句來介紹,如“棉花嚷著冷了,要穿白襖!蓖ψ屓梭@喜的。

  學(xué)習(xí)課文時,有一個地方我們都產(chǎn)生了疑惑,詩中說“玉米舉著紅纓樂了,忘掉一個夏天的煩惱!睂W(xué)生都說我們這邊的玉米成熟時,玉米須子都發(fā)黃發(fā)黑了。課前也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課堂上就這么解釋了一下:玉米的成熟時間是不一樣的,晚熟的玉米,到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還沒有成熟,玉米須子就是紅色的。也不知道這么解釋是否合理。課文中最難理解的是第六小節(jié):秋風(fēng)如同柔韌的梳子, 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條; 秋光如同發(fā)亮的汗珠, 蓬蓬勃勃在田野上閃耀。對詩句的弦外之音學(xué)生都理解不了,這么點(diǎn)撥了一下:發(fā)亮的汗珠是從哪兒來的?學(xué)生就明白了,從這小節(jié)里感受到了農(nóng)民的辛勞和作者對農(nóng)民的贊美之情。

  課后練習(xí)要求用自己的`文字改編這首詩歌,課堂上沒有時間做,就作為家作完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寫出來的文字十分優(yōu)美,可是根本不是對詩歌的改編,而是自己創(chuàng)作了一篇文章《走進(jìn)秋天》。個別學(xué)生改編了小詩,但是文字不夠靈動。我想,如果課堂教師講授的時間縮短一些,然后老師可以對一節(jié)小詩進(jìn)行示范改編,我相信,很多孩子就能迅速領(lǐng)悟改編小詩的訣竅了。

秋天的古詩2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獎⒂礤a《望洞庭》

  2、秋景有時飛獨(dú)鳥,夕陽無事起寒煙!炙佟豆律剿露松先朔繉懲

  3、秋草獨(dú)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4、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拙右住段⒂暌剐小

  5、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fēng)香!φ烟N(yùn)《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6、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f莊《章臺夜思》

  7、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拙右住端抉R宅》

  8、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長安晚秋》

  9、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鸥Α栋嗽率逡乖露住

  10、愁與西風(fēng)應(yīng)有約,年年同赴清秋!愤_(dá)祖《臨江仙·閨思》

  11、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蹙S《積雨輞川莊作》

  12、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祆洹杜汲伞

秋天的古詩3

  1、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椗恰

  2、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

  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

  明月明年何處看。

  3、《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5、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6、《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7、《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8、《秋雨中贈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fēng)暮雨天。

  莫怪獨(dú)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9、《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10、《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天的古詩4

  1、山行【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夜書所見【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6、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8、馬詩【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9、天凈沙·秋思【元】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0、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

  11、登高【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2、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3、夜雨寄北【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4、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5、潼關(guān)【清】譚嗣同

  終古高云簇此城,秋風(fēng)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guān)不解平。

  16、野望【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17、飲酒(其五)【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8、雁門太守行【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9、相見歡【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

  風(fēng)吹淚過揚(yáng)州。

  20、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dú)破受凍死亦足!

秋天的古詩5

  1、《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yuǎn)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入望鄉(xiāng)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dú)自今。

  3、《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5、《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6、《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7、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8、《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9、《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0、《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1、《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yuǎn)不知。

  12、《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天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13、《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4、《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15、《秋日》

  【唐】耿瑋

  返照入閭巷,憂來誰共語?

  古道少人行,秋風(fēng)動禾黍。

  16、《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17、《秋夜曲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試登高,心飛逐鳥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舟如月。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18、《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9、《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20、《秋波媚》

  【宋】陸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

  描寫秋天的詞語

  金風(fēng)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

  一葉知秋、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秋風(fēng)過耳、秋風(fēng)蕭瑟、秋雨綿綿、

  一叢金黃、一叢火紅、秋意深濃、秋蘭飄香、

  秋風(fēng)過耳、丹楓迎秋、楓林如火、秋風(fēng)習(xí)習(xí)。

秋天的古詩6

  1、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杜牧《秋夕》

  2、相思黃葉落,白露濕青苔!畎住堕L相思三首其三》

  3、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fēng)!]鞏《秋夕》

  4、秋風(fēng)萬里動,日暮黃云高!瘏ⅰ鹅柋鼻锱d寄崔明允》

  5、漸霜風(fēng)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dāng)摟!馈栋寺暩手荨

  6、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7、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diǎn)芭蕉一點(diǎn)愁,三更歸夢三更后!煸偎肌端勺印ひ褂辍

  8、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鸥Α肚镆拔迨住

  9、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醪渡街小

  10、秋景有時飛獨(dú)鳥,夕陽無事起寒煙!炙佟豆律剿露松先朔繉懲

  1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鸥Α兜歉摺

  12、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畎住蹲右箙歉琛で锔琛

  13、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懹巍肚锼肌

秋天的古詩7

  早秋

  唐代:杜牧

  疏雨洗空曠,秋標(biāo)驚意新。

  大熱去酷吏,清風(fēng)來故人。

  樽酒酌未酌,曉花顰不顰。

  銖秤與縷雪,誰覺老陳陳?

  生查子·秋社

  宋代:吳文英

  當(dāng)樓月半奩,曾買菱花處。愁影背闌干,素發(fā)殘風(fēng)露。

  神前雞酒盟,歌斷秋香戶。泥落畫梁空,夢想青春語。

  三五七言/秋風(fēng)詞

  唐代:李白

  秋風(fēng)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

  漁家傲·秋思

  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月夜憶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邊秋一作:秋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蘇幕遮·懷舊

  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留人睡一作:留人醉)

  山行

  唐代: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山中

  唐代: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子夜吳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唐代: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題衡翁扇頭鞋書秋聲賦

  明代:彭年

  碧梧庭院露華清,一葉翻階鶴夢驚。

  綠發(fā)方瞳玉堂客,蠅頭燈下寫秋聲。

  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登高

  唐代: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唐代:錢珝

  遠(yuǎn)岸無行樹,經(jīng)霜有伴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江上寄元六林宗

  唐代:李白

  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dá)。

  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

  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

  夜分河漢轉(zhuǎn),起視溟漲闊。

  涼風(fēng)何蕭蕭,流水鳴活活。

  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

  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渴。

  勖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

  幽賞頗自得,興遠(yuǎn)與誰豁。

  三堂東湖作

  唐代:韋莊

  滿塘秋水碧泓澄,十畝菱花晚鏡清。

  景動新橋橫螮蝀,岸鋪芳草睡欮洝

  蟾投夜魄當(dāng)湖落,岳倒秋蓮入浪生。

  何處最添詩客興,黃昏煙雨亂蛙聲。

  江上寄元六林宗

  唐代:李白

  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

  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dá)。

  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

  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

  夜分河漢轉(zhuǎn),起視溟漲闊。

  涼風(fēng)何蕭蕭,流水鳴活活。

  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

  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渴。

  勖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

  幽賞頗自得,興遠(yuǎn)與誰豁。

  秋夕清泛

  宋代:武衍

  弄月吹簫過石湖,冷香搖蕩碧芙蕖。

  貪尋舊日鷗邊宿,露濕船頭數(shù)軸書。

  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唐代:任希古

  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露泫低珠佩,云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空接靈臺下,方恧辨支機(jī)。

  秋曉風(fēng)日偶憶淇上

  清代:王闿運(yùn)

  秋云洗晨光,庭樹碧已散。

  風(fēng)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憶曉涉,塵慮得初盥。

  日色馬上明,波痕鷺邊淺。

  淪漪自然綠,空秀不可限。

  樵汲帶清景,望望使步緩。

  自從閉門來,屢見王路蹇。

  澤衰懷綠猗,道難懼蓬轉(zhuǎn)。

  情閑地仍幽,物擾理自遣。

  誰謂山水深,方從寸心遠(yuǎn)。

  朝天子·秋夜吟

  元代:李致遠(yuǎn)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guī)涼月半簾風(fēng),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齊天樂·竹深不放斜陽度

  宋代:吳文英

  竹深不放斜陽度,橫披澹墨林沼。斷莽平煙,殘莎剩水,宜得秋深才好;耐ば龗摺U坪p,弄花春小。障錦西風(fēng),半圍歌袖半吟草。

  獨(dú)游清興易懶,景饒人未勝,樂事長少。柳下交車,尊前岸幘,同撫云根一笑。秋香未老。漸風(fēng)雨西城,暗欹客帽。背月移舟,亂鴉溪樹曉。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秋日登揚(yáng)州西靈塔

  唐代:李白

  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

  頂高元?dú)夂,?biāo)出海云長。

  萬象分空界,三天接畫梁。

  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鳥拂瓊簾度,霞連繡栱張。

  目隨征路斷,心逐去帆揚(yáng)。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黃。

  玉毫如可見,于此照迷方。

  湘江秋曉

  清代:劉道著

  爽氣薦金風(fēng),新涼入衣袂。

  朝露流青桐,旭日光生媚。

  軒窗坐臨江,煙影浮輕翠。

  竹樹帶飛嵐,荇藻俱明麗。

  雙鷗浴回波,蹴蕩晴光墜。

  風(fēng)帆云外來,隱見都深致。

  漁網(wǎng)次第張,釣餌各呈技。

  茍得亦偶然,貪求本無謂。

  遠(yuǎn)雁下平沙,嘹亮遺凄唳。

  幽懷本不窮,況當(dāng)心目費(fèi)。

  淡淡橫朝煙,脈脈深秋思。

  秋至懷歸詩

  南北朝:江淹

  帳然集漢北,還望岨山田。

  沄沄百重壑,參差萬里山。

  楚關(guān)帶秦隴,荊云冠吳煙。

  草色斂窮水,木葉變長川。

  秋至帝子降,客人傷嬋娟。

  試訪淮海使,歸路成數(shù)千。

  蓬驅(qū)未止極,旌心徒自懸。

  若華想無慰,憂至定傷年。

  塞上曲

  宋代:田錫

  秋氣生朔陲,塞草猶離離。

  大漠西風(fēng)急,黃榆涼葉飛。

  襜襤罷南牧,林胡畏漢威。

  藁街將入貢,代馬就新羈。

  浮云護(hù)玉關(guān),斜日在金微。

  蕭索邊聲靜,太平烽影稀。

  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

  唐代:李白

  我隨秋風(fēng)來,瑤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黃葉向人飛。

  敬亭愜素尚,弭棹流清輝。

  冰谷明且秀,陵巒抱江城。

  粲粲吳與史,衣冠耀天京。

  水國饒英奇,潛光臥幽草。

  會公真名僧,所在即為寶。

  開堂振白拂,高論橫青云。

  雪山掃粉壁,墨客多新文。

  為余話幽棲,且述陵陽美。

  天開白龍?zhí),月映清秋水?/p>

  黃山望石柱,突兀誰開張?

  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東南焉可窮,山鳥飛絕處。

  稠疊千萬峰,相連入云去。

  聞此期振策,歸來空閉關(guān)。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當(dāng)移白足,早晚凌蒼山?

  且寄一書札,令予解愁顏。

  雨后秋涼

  唐代:白居易

  夜來秋雨后,秋氣颯然新。

  團(tuán)扇先辭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難與簟相親。

  此境誰偏覺,貧閑老瘦人。

  秋夜

  唐代:王建

  夜久葉露滴,秋蟲入戶飛。

  臥多骨髓冷,起覆舊綿衣。

秋天的古詩8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yuǎn)不知。

  《已涼》

  唐·韓翎

  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fēng)畫折枝。

  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

  《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夜書所見》

  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風(fēng)》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清平樂》

  宋·張炎

  候蛩凄斷,人語西風(fēng)岸。

  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guān)情。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秋天的古詩9

  1、《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2、《望洞庭》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4、《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5、《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6、《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7、《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8、《登高》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9、《中秋月》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yuǎn)不知。

  11、《蘇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2、《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3、《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

  14、《秋月》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16、《秋風(fēng)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17、《秋詞》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贈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fēng)暮雨天。莫怪獨(dú)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yuǎn)行客,夢魂多在家。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21、《子夜秋歌》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22、《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23、《秋風(fēng)引》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24、《秋日·其二》宋·秦觀

  月團(tuán)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25、《風(fēng)》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26、《念奴嬌》宋·黃庭堅(jiān)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fēng)笛。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27、《秋晚江上遣懷》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yuǎn)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28、《野望》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29、《望秦川》唐·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遠(yuǎn)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陀袣w歟嘆,凄其霜露濃。

  30、《秋波媚》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

  31、《山行》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2、《秋思》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33、《河西送李十七》唐·高適

  邊城多遠(yuǎn)別,此去莫徒然。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門看落日,驅(qū)馬向秋天。高價人爭重,行當(dāng)早著鞭。

  34、《立秋日登樂游園》唐·白居易

  獨(dú)行獨(dú)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蕭颯涼風(fēng)與衰鬢,誰教計(jì)會一時秋?

  35、《秋思》唐·白居易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lán)。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36、《客亭》唐·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fēng)。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zhuǎn)蓬。

  37、《秋蕓有春綠》宋·范成大

  秋蕓有春綠,疏籬照孤芳。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寧當(dāng)念衰落,政爾事容光。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

  3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9、《不第后賦菊》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40、《秋風(fēng)辭》兩漢·劉徹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jì)汾河,橫中流兮揚(yáng)素波。簫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41、《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42、宋·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43、宋·張孝祥《西江月·阻風(fēng)山峰下》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xì)浪。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zhǔn)擬岳陽樓上。

  44、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fēng)。

  45、唐·王昌齡《塞下曲四》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fēng)似刀。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46、李白《長相思·其一》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長相思,摧心肝!

  47、清·曹雪芹《殘菊》

  露凝霜重漸傾欹,宴賞才過小雪時。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半床落月蛩聲病,萬里寒云雁陣遲。明歲秋風(fēng)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48、清·顧彩《相見歡·秋風(fēng)吹到江村》

  秋風(fēng)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一葉落,數(shù)聲角,斷羈魂,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

  49、《秋登蘭山寄張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5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天的古詩10

  1、山行(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望洞庭(唐)劉禹(yǔ)錫(x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5、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7、《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恰

  8、《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9、《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難望王師又一年。

  10、《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11、《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12、《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1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4、《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5、《中秋月》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16、《中秋月》

  唐·白居易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yuǎn)不知。

  17、《蘇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8、《漁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

  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9、《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宋·陸游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

  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yīng)待人來。

  20、《秋月》

  宋·程顥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21、《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22、《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23、《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24、《秋雨中贈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紅葉青苔地,又是涼風(fēng)暮雨天。

  莫怪獨(dú)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25、《初秋》

  唐·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jié)u長,清風(fēng)習(xí)習(xí)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26、《秋晚江上遣懷》

  唐·杜牧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

  貧病遠(yuǎn)行客,夢魂多在家。

  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

  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27、《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28、《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fēng),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9、《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適

  邊城多遠(yuǎn)別,此去莫徒然。

  問禮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門看落日,驅(qū)馬向秋天。

  高價人爭重,行當(dāng)早著鞭。

  30、《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白居易

  獨(dú)行獨(dú)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fēng)與衰鬢,誰教計(jì)會一時秋?

  31、《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lán)。

  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

  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

  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32、《客亭》

  唐·杜甫

  秋窗猶曙色,落木更天風(fēng)。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霧中。

  圣朝無棄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殘生事,飄零似轉(zhuǎn)蓬。

  33、《秋蕓有春綠》

  宋·范成大

  秋蕓有春綠,疏籬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黃?

  寧當(dāng)念衰落,政爾事容光。

  及時且自好,來日殊未量。

  34、《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35、《秋登蘭山寄張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36、《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37、《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38、《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唐·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曉望晴空。

  雨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

  39、《攤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xì)雨夢回雞塞遠(yuǎn),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40、《秋日·其二》

  宋·秦觀

  月團(tuán)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fēng)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41、《風(fēng)》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42、《念奴嬌》

  宋·黃庭堅(jiān)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

  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

  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

  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fēng)笛。

  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43、《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44、《野望》

  唐·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45、《望秦川》

  唐·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yuǎn)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46、《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47、《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yuǎn)眺》

  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

  野寺來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dú)自吟。

  48、《長安秋望》

  唐·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秋天的古詩11

  1、《秋詞》

  唐·劉禹錫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如果給秋天畫一幅畫,你的畫里會出現(xiàn)哪些素材,又會選什么樣的顏色呢?

  在劉禹錫的筆下,秋天是一片山明水凈,是一片深紅夾雜著淺黃。在明亮的顏色中,又流淌著幾分閑情雅致。

  不信的話,你試著登上高樓,憑欄遠(yuǎn)眺,便能感受到秋的清澈、秋的透亮。

  勝過那嬌艷的春色,只會讓人覺得輕浮若狂。

  2、《石榴》

  唐·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shí)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石榴太好了啊,你看碧綠的石榴樹在風(fēng)中婀娜多姿。鮮紅的石榴掛滿枝頭,石榴內(nèi)膜輕透明亮,石榴籽鮮美異常。

  有這么好的石榴,那瑤池的碧桃樹又有什么值得羨慕呢?

  碧桃結(jié)果要?dú)v經(jīng)千年,但石榴樹長在人間,每年秋天都能給小院帶來陣陣歡聲笑語呀!

  石榴走過春、走過夏,到了秋天時,它已經(jīng)醞釀了整個季節(jié)的滿腹甜蜜,剝開時,你會遇到生命飽滿的內(nèi)核。

  3、《贈劉景文》

  宋·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入秋之后,荷葉凋零,紅花翠減,只有菊花還在枝頭傲然凌立。

  這可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時節(jié)啊,你看那枝頭碩果累累,橙子黃了,橘子綠了。

  詩人在秋天看到了凋零,詩人也在秋天看到了收獲。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如此,蕭瑟中孕育著希望,凋零中依然藏著美好!

  4、《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幾年前,有一個秋天的晚上,一個人坐在小區(qū)的草坪上,望著天空點(diǎn)點(diǎn)繁星,腦海里就浮現(xiàn)了這首詩中的畫面。

  清冷的秋光,清冷的月,夜色涼如水,一個美麗的女子孤寂地臥看著一閃一亮的牽牛和織女星。

  有人說這是一個被遺忘的宮女,我不否認(rèn),但是在我的感覺中,這個女子生活在一個美麗的空間里。

  在那個懷著夢想的空間里,清冷又安靜,高冷又純粹。

  5、《秋涼晚步》

  宋·楊萬里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瑟瑟的秋風(fēng),瀟瀟的秋雨,總讓人覺得秋氣中帶著悲涼,但在我看來真的未必,這帶著清寒的天氣,正是舒適可人!

  在那池塘中搖曳的荷花已經(jīng)凋落,可是仔細(xì)一看,水面上漂浮著的圓圓小荷葉,正冒著蓬勃的生機(jī)呢!

  一個樂觀的人,總能在樂觀中發(fā)現(xiàn)悲觀,而一個悲觀的人,卻總能從悲觀中找到樂觀,楊萬里就在一片枯黃的殘荷中,發(fā)現(xiàn)了新生的小荷葉。

  6、《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在八月為錢塘江寫過一首詩“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苯o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大氣磅礴,壯麗激昂的錢塘江。

  而他在這首詩中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個九月優(yōu)美的暮江。

  夕陽西下,晚霞映照下的暮江,一半深紅,一半碧綠。

  你還沉浸在這新奇的景色中,又驀然發(fā)現(xiàn),江水中一彎如弓的新月升起,周邊的綠草尖上掛滿了珍珠般晶瑩透亮的露珠。

  7、《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千古傳誦的名篇,從小被我們熟知。

  據(jù)說唐武宗特別酷愛這首詩,命人刻制《楓橋夜泊》詩碑。在他去世后這塊詩碑一同葬于武宗地宮。

  據(jù)說日本人也很喜愛這首詩,1929年在青梅山寒山寺,立石碑一座,刻上了《楓橋夜泊》一詩,又建造“夜半鐘聲”鐘樓一座,還在附近的清流處架起一座“楓橋”。

  如果張繼泉下有知,他那一晚上無處排遣的愁緒被古今、中外人士共通共鳴,該有多么欣慰。

  8、《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天最好的詩,自然少不了劉禹錫的`這首《秋詞》,“詩豪”的豪情沖天從這首詩中可見一斑。

  劉禹錫在33歲的大好年華被貶朗州,年少就有盛名的他,在人生的青年時期,遭遇事業(yè)的重大滑坡。

  一般的人都滿腔幽憤,苦悶難解,而他卻在朗州為秋天寫下一首最美的詩。

  再大的挫折,也擋不住我心中的豪邁詩情,有如一鶴沖天,那爽朗高邁的心情亦隨著云鶴竟抵萬里晴空。

  9、《落葉》

  唐·孔紹安

  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

  秋天是葉落的季節(jié),一葉落,而知秋。

  早秋的落葉讓人驚心,它就像那飄零在他鄉(xiāng)的客人,非常不情愿離開樹枝,就算離開了,也還在訴說著它對樹枝的深情。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詩人在這里用樹葉比擬自己,看到片片落葉飄零,思考著自己生命的飄零。

  不知是落葉化成了自己,還是自己化成了落葉?

  10、《暮秋獨(dú)游曲江》

  唐·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這首秋天的詩,美在哪里呢?美在它的無限深情。

  曲江:即曲江池,在現(xiàn)在的陜西省西安市東南,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園林。

  詩人一個人在暮秋中孤寂地游覽曲江,內(nèi)心的傷感有多重。

  春天荷葉生長,春恨已存在荷葉之中,秋天荷葉枯萎,那秋恨已然生成。

  而在那個風(fēng)雨飄搖的晚唐,能感受到這份凄美、這份悲涼的只有李商隱。

  只有他才能寫出“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這樣深情無限的詩句。

秋天的古詩12

  秋天無處不在。秋天在金黃的稻田里,秋天在積滿落葉的小道上,秋天在爭奇斗艷的菊花里……然而,秋天還在詩歌里。什么?你不信?那就跟我去瞧瞧吧!

  秋天的天空碧藍(lán)碧藍(lán)的,像一塊沖洗干凈的藍(lán)寶石,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倍加純潔。在秋天,秋風(fēng)可不像夏天一樣仿佛有一股熱浪襲來,也不像冬天那樣冷得似乎鉆進(jìn)了骨頭里,而是很舒服的?矗≌{(diào)皮的秋風(fēng)在跟云朵玩耍,那一朵朵白云,有的懶洋洋地趴著,看著地上發(fā)生的一切。忽然,風(fēng)兒掠過,天變成了一個個大拇指,因?yàn),它們要為秋姑娘點(diǎn)贊。有的白云看見了秋姑娘,立刻紅了臉!因?yàn)樗鼜臎]見過那么美的秋天。有的白云變成了一座大火山,看見秋姑娘,竟然噴起了“火焰”……一群群大雁時而組成“八”字形,時而變成“一”字形,在湛藍(lán)的天空中飛翔……這不正是“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中的'景色嗎?

  “櫚庭多落葉,慨然已知秋!背鲎詴x代陶淵明的《酬劉柴!。是啊,落葉是秋的使者。秋天到了,一片片碧綠的樹葉就逐漸地變成了金黃色,再由金黃色的落葉變?yōu)橐黄蔹S的葉子,我拾起一片落下的銀杏葉,它比我的巴掌小,可還沒有完全枯黃。它是扇形的,遠(yuǎn)看,許多銀杏葉鋪成了一張黃黃的地毯。

  秋天的果園也十分美麗。蘋果是果子中最害羞的啦,因?yàn)樗鼈冋斓椭^,而且紅著臉。石榴是水果中最喜歡笑的了,它們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笑得撐開了肚皮,露出了晶瑩剔透的果實(shí)。正所謂“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秋天的稻田很美,一個個飽滿的稻子,組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風(fēng)吹稻田,“稻!毖鹆瞬憽TS多農(nóng)夫歡笑著走進(jìn)稻田,歡樂地收割著稻子,又滿載而歸。正如詩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我愛秋天,我更愛古詩里的秋天!

秋天的古詩13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yuǎn)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早寒江上有懷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xiāng)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唐·岑參

  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

  涼州七里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琵琶一曲腸堪斷,風(fēng)蕭蕭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秋夜曲

  唐·張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芳心苦·楊柳回塘

  宋·賀鑄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dāng)年不肯嫁春風(fēng),無端卻被秋風(fēng)誤。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櫥 通:廚)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西江月·阻風(fēng)山峰下

  宋·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xì)浪。

  明日風(fēng)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里奏霓裳,準(zhǔn)擬岳陽樓上。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diǎn)芭蕉一點(diǎn)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fēng)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只道是尋常。

秋天的古詩14

  1、經(jīng)不起紅葉青苔,涼風(fēng)習(xí)雨。 ——(唐)白居易《秋雨禮元九》

  2、沒想到初秋的夜越來越長,微風(fēng)變得凄涼。 ——(唐)孟浩然《初秋》

  3、天青,葉黃,秋色,海浪寒煙。 ——(宋)范仲淹《蘇木哲》

  4、袁翁模折秋蓮,以魚遮晚霞。 ——(宋)周密《西山棄園》

  5、銀珠秋光冷畫屏風(fēng),輕羅小扇螢火蟲。 ——(唐)杜牧《中秋節(jié)》

  6、移船系泊燕渚,日落時客人愁。 ——(唐)孟浩然《蘇建德江》

  7、一夜青蓮霜切,使他落雨無珠。 ——(唐)來湖《晚詩兩首》

  8、一年的好風(fēng)景一定要記住,最多的就是橙綠。 ——(宋)蘇軾《給劉敬文的禮物》

  9、半夜醒酒,荷葉滿池秋風(fēng)。 ——(唐)竇公的《秋夜》

  10、毛齋靜烈日炎炎,叢沙暴露。 ——(唐)孟浩然《初秋》

  11、林外蕭小遠(yuǎn),半山秋色伴夕陽。 ——(宋)寇準(zhǔn)《亭壁河書》

  12、秋天的憂郁氣息,年輕人都懂。 ——(唐)白居易《秋思》

  13、小薩涼風(fēng)落廟,誰教一時秋計(jì)?——[唐]白居易《初秋秋秋》

  14、相約回家別著急,明天黃蝴蝶會著急。 ——(宋)蘇軾《王公韻九日》

  15、萬里清明無比,為末世增添悲憤。 ——(唐)白居易的《中秋月》

  16、萬歷悲秋常來,百余年病后獨(dú)登臺。 ——(唐)杜甫《攀登》

  17、出門聽松散的泉水聲,幾排秋雁飛來。 ——(元)沙圖猜《夢爬山的兩首詩》

  18、傍晚乘寒潮過河,林中雁蕩黃葉甚多。 ——(清朝)王時珍《在江上》

  19、停車坐愛楓林夜,霜葉紅二月花。 ——(唐)杜牧《山間漫步》

  20、天水碧綠,染成一江秋色。 ——(宋)周密《文卻兮·巫山館陶》

  21、天界的夜涼如水,坐看牛郎星織女星。 ——(唐)杜牧《秋夜》

  22、紅腐爛綠,萬物開花。唯有長江無聲無息地流淌。 ——(歌曲)劉勇《贛州八聲》

  23、山隨落日而明暗,河水日夜流轉(zhuǎn)秋聲。 ——(清朝)宋碗《九日與江如龍、王羲樵、程慕卿,清代諸侯鼎徽光閣飲竹園分韻》

  24、門。 ——(歌曲)秦官《滿庭芳》

  25、江東入海三萬里,五千脊上天。 ——(歌曲)陸游《夜將軍出籬門迎涼情》

  26、贊美秋天的兩首詩

  27、秋天的景色不同,衡陽的雁行漫不經(jīng)心。 ——(歌曲)范仲淹《漁夫的`驕傲》

  28、人寒以橙柚,秋色古梧桐。 ——(唐)李白《秋鄧宣城解調(diào)北塔》

  29、秋云有春綠,疏籬放如孤香。 ——(歌曲)范承達(dá)《秋云有春綠》

  30、秋陰不散,霜飛遲,留干蓮聽雨。 ——(唐)李商隱《索洛閣送崔勇崔公情》

  31、秋夜月色勝春夜,萬里寒日靜寂。 ——(唐)容羽《戲中秋月》

  32、野人秋山醉酒醒,半月百尺宋仙。 ——(唐)石建武《秋夜山居》

  33、芙蓉園秋色蒼老,草上霜花齊齊。 ——(曲)秦官《玉蘭花》

  34、秋風(fēng)憂傷難免,輕寒是人間天堂。綠色的池塘里長滿了紅色的藤蔓,落葉還是賺到了最小的錢。 ——(歌曲)楊萬里《秋涼夜行》

  35、秋色有時獨(dú)飛,落日無錯。 ——(宋)林肅《男房孤山寺》

  36、秋風(fēng)不息,常玉關(guān)情。 ——(唐)李白《午夜秋歌》

  37、秋風(fēng)吹白浪,秋雨敗蓮。平湖三十里,路過的感覺更像是秋天。 ——(元)撒都刺《郭高郵射陽湖九雜歌》

  38、秋天,我在邊城的角落里哀悼,燈塔照亮了高臺。 ——(歌曲)陸游《秋波》

  39、秋窗依舊明媚,林更涼風(fēng)習(xí)習(xí)。 ——(唐)杜甫《客閣》

  40、碧山頭清溪流,秋空水清清。 ——(歌曲)程昊《秋月》

  41、早晚清霜,草為何不黃?——(歌曲)范承達(dá)《秋云有春綠》

  42、慕云將溢出的寒氣全部收齊后,殷寒默默轉(zhuǎn)動玉盤。 ——(歌曲)蘇軾《中秋月》

  43、沫沫輕寒上小樓,小音流氓如秋秋。 ——(曲)秦官《宛溪沙》

  44、別怪念念不忘,念念不忘,比君派大近兩分錢。 ——(唐)白居易《秋雨禮元九》

  45、西風(fēng)一落,青山上人都瘦了——(宋)辛棄疾《昭君怨》

  46、洛陽城見秋風(fēng),我要作者看書。 ——(唐)張驥《秋思》

秋天的古詩15

  1、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疃恕睹晟叫信沩f金部》

  2、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3、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拙右住赌掀謩e》

  4、含情不得語,頻使桂華空!獜埦琵g《秋夕望月》

  5、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獥钊f里《秋涼晚步》

  6、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翖壖病稘M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

  7、秋風(fēng)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_都刺《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8、氣冷魚龍寂,輪高星漢幽。他鄉(xiāng)此夜客,對酌經(jīng)多愁。——無可《中秋夜南樓寄友人》

  9、蕭蕭遠(yuǎn)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

  10、落時西風(fēng)時候,人共青山都瘦!翖壖病墩丫埂

  11、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瘏ⅰ吨链罅簠s寄匡城主人》

【秋天的古詩】相關(guān)文章:

秋天的古詩09-12

秋天經(jīng)典古詩01-28

(精選)秋天的古詩05-19

有關(guān)秋天的古詩03-29

關(guān)于秋天的古詩03-26

描寫秋天的古詩06-27

寫秋天的古詩12-08

秋天的古詩【通用】01-20

秋天經(jīng)典古詩大全03-31

(優(yōu)選)秋天的古詩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