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山水的古詩,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山水的古詩1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____蘇軾《后赤壁賦》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____劉楨《贈從弟》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____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____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____王之渙《送別》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____杜甫《哀江頭》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____杜甫《登樓》
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____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山黛遠(yuǎn),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____蔡松年《鷓鴣天·賞荷》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____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____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____李白《將進(jìn)酒》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陽猶在小橋西。____沈周《題畫》
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____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____王維《桃源行》
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____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____劉禹錫《望洞庭》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____方岳《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____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行人無限秋風(fēng)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____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____王勃《滕王閣序》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山無陵,江水為竭。____佚名《上邪》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____李白《行路難三首》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____李白《贈裴十四》
相呼相應(yīng)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____鄭谷《鷓鴣》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____李白《妾薄命》
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____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____杜甫《曲江二首》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____賈島《尋隱者不遇 / 孫革訪羊尊師詩》
欸乃一聲山水綠;乜刺祀H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____柳宗元《漁翁》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____杜牧《長安秋望》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____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____佚名《木蘭詩 / 木蘭辭》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____李白《送友人》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____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____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____王維《終南別業(yè)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yuǎn)。____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____杜甫《飲中八仙歌》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____李白《長歌行》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____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____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____蘇軾《水龍吟·閭丘大夫孝終公顯嘗守黃州》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____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____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____王勃《山中》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____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____張旭《桃花溪》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____洪升《雪望》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yuǎn)常遺寒。____王令《暑旱苦熱》
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鏡臺。____劉過《六州歌頭·寄稼軒承旨》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____張籍《成都曲》
江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____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____王禹偁《村行·馬穿山徑菊初黃》
還與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蘇軾《卜算子·感舊》
描寫山水的古詩2
《渭川田家》
唐·王維
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當(dāng)夕陽的余暉灑向鄉(xiāng)村時,農(nóng)夫們?nèi)齼蓛煽钢z頭歸來,在田間小道上偶然相遇,絮絮地說著話,那么親切。
一位老爺爺,靠著柴門緊張的等候著,放牛的小孫兒還沒回家呢?
王維是那么羨慕鄉(xiāng)村生活,因為表面風(fēng)光的一些人也未必有農(nóng)家的愜意。
與友對飲,閑談農(nóng)務(wù)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鄉(xiāng)村的人,總是特別熱情。孟浩然受邀到一戶農(nóng)家做客。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青山橫斜在城郭外。推開窗戶正對著農(nóng)家的打谷場,孟浩然與友人共飲美酒,閑談著農(nóng)務(wù),是那么自在。
人的身心,便在這樣的敞圃之中,獲得一份自在的饜足,如池中魚,如堂前風(fēng),如天上月,自在隨心,明凈隨意。
風(fēng)景無限,狗吠雞鳴
《南鄉(xiāng)子·秋暮村居》
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
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
一片煙籠十里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乍逐橫山時近遠(yuǎn),東西。
家在寒林獨掩扉。
納蘭容若一路行來,也被鄉(xiāng)村的風(fēng)景迷住:寒冷的溪流上飄滿紅色落葉,一路上山林寂靜無人,樹木整齊劃一。
狗吠聲夾雜著雞鳴,燈光閃爍,找不到回去的路,他沿山而行,知道家呀,就在那林木深處,正掩著門的就是。
走在田野間,等一場夕陽西下,仿佛時間都變慢了。
躬耕田畝,怡然自得
《歸園田居(其三)》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決然地返回家園,心甘情愿地扛起了鋤頭,辛勤地躬耕壟畝。
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山徑狹窄草木叢生,夜間露水沾濕了我的衣裳。
即便勞累,陶淵明依然覺得這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秧苗青青,白鷺飛翔
《橫溪堂春曉》
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輕煙漠漠雨冥冥。
東風(fēng)染盡三千頃,白鷺飛來無處停。
天上細(xì)雨霏霏,地上綠茵一片,農(nóng)民們正在彎著腰插秧,田野上白鷺飛翔,這就是詩人描繪的一幅江南田園風(fēng)光圖。
大地好像用綠色染過似的.,到處都充滿了無限的生機,白鷺飛來,望著那無涯的青翠,竟找不到落腳的地。
無事之時,到鄉(xiāng)村田園中,看一看那青青的麥苗,心中會充滿希望。
雨過天晴,空氣清新
《新晴野望》
唐·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初夏的鄉(xiāng)村,雨過天晴,放眼望去,經(jīng)過雨水的洗刷,空氣中沒有一絲灰塵,空氣那么明凈清新。
田野外面,銀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為雨后水漲,晴日輝映,比平時顯得明亮。如此美景之下,農(nóng)人們正辛苦在田間忙碌著。
勞動是田園中最美的風(fēng)景。
花果飄香,蝴蝶翩翩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初夏的田園,有花有果,生機盎然。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白天長了,籬笆的影子隨著太陽的升高變得越來越短,沒有人經(jīng)過;只有蝴蝶和蜻蜓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誰沒有在鄉(xiāng)村摘過果子呢?誰沒在田園追過蝴蝶呢?童年的愜意生活,都和田園鄉(xiāng)村中。
棗花飄落,繅車聲響
《浣溪沙》
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走在鄉(xiāng)間的路上,棗花紛紛飄舞,飛落在詞人的衣巾之上,村南村北響起了繅車的聲音,這是豐收的象征,更添喜悅。
走在路上,不知不覺口都渴了,便走近路旁的人家,敲門討杯茶喝。
快討一碗茶來吃吧,解一解游子的饑渴,那入喉的溫柔,讓你心頭一熱,正是家的感覺。
花開燕歸,生機勃勃
《春中田園作》
唐·王維
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yuǎn)揚,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
田園的春天,總是格外的熱鬧。
春天來了,斑鳩在屋上不停地鳴叫,村中的杏花也爭先開放。燕子回來了,在房梁上呢喃地叫著,春天來了,農(nóng)民是閑不住的,他拿起斧子,整理桑樹那長長的枝條,查看地下的泉水。
對山水田園的依戀是不是人類永遠(yuǎn)的鄉(xiāng)愁。
和風(fēng)垂柳,細(xì)雨池塘
《村行》
唐·杜牧
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
娉娉垂柳風(fēng),點點回塘雨。
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
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
這是一幅美麗的農(nóng)村風(fēng)景畫。仲春季節(jié),南陽之西,一派大好春光。
和風(fēng)吹拂著依依垂柳,點點細(xì)雨滴在曲折的池塘上。披著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著紅裙的少女隔著籬笆偷偷張望。我走進(jìn)農(nóng)家脫下半濕的衣裳,主人擺出豐盛的飯菜招待我。
田園里,不僅風(fēng)景美,鄉(xiāng)親父老的熱情,更讓人覺得溫暖。
描寫山水的古詩3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
憑軒涕泗流。
《絕句》
兩只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青溪》
言入黃花川,
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zhuǎn),
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
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
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
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
垂釣將已矣。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山瞑聽猿愁,
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
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
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
遙寄海西頭。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
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
但馀鐘磬音。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
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描寫山水的古詩4
1、<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6、<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9、<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13、<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1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6、<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7、<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shù)峰巒遠(yuǎn)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18、<江上>
清·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19、<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0、<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學(xué)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山水的古詩5
(譯文)江南大地鳥蹄聲聲,綠樹紅花相映,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都籠罩在風(fēng)煙云雨之中。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花語吾本是,荷花女,衷腸未訴淚如雨。君若看到荷花淚,可知荷花幾多苦?吾本是,荷花女,只是與君心相許。今宵為君把歌唱,句句都是傷心曲。吾本是,荷花女,朝朝暮暮為君舞?幢M人間多少事?知己只有吾和汝。吾本是,荷花女,夢里與君做詩侶。但愿天下有情人,總有一天成眷屬。吾本是,荷花女,一片芳心請記取。他年荷花盛開日,朵朵帶去吾祝福。
這些美妙的詩組在一起,詩人仿佛帶我們一起走進(jìn)美景里
閑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飛。
半生已分孤眠過,山枕檀痕稹!衫夾緣隆隊菝廊恕で簧畬χ叵嗉/p>
把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沙洲旁,日落時新愁又涌上了心頭。原野無邊無際,遠(yuǎn)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fēng)飲露;乘云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莊子—逍遙游)
夕陽山外山,春水渡邊渡。
(譯文)很少有人活動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里一片靜謐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光輝照耀驚動了山中棲鳥,不時地高飛鳴叫在這春天的溪澗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拼畎住肚锏切侵x北樓》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獜埲籼摗洞航ㄔ乱埂
山煙涵樹色,江水映霞暉。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描寫山水的古詩6
《遇清風(fēng)急雨》
四州環(huán)一島,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
此生當(dāng)安歸,四顧真途窮。
眇觀大瀛海,坐詠談天翁。
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
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fēng)。
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
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
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
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
夢云忽變色,笑電亦改容。
應(yīng)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
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鑒賞】
本篇是紹圣四年(1097)蘇軾在流放海南途中所寫的奇景、奇想、奇氣融合一體的一篇杰作。哲宗親政后,投機新法的分子連續(xù)迫害元祐舊臣,他們把蘇軾放逐瘴鄉(xiāng)惠州仍不解恨,又于紹圣四年再次把他貶到海南的儋州(今海南儋縣)。蘇軾只身攜帶幼子蘇過垂老投荒,與全家人在江邊痛苦訣別,之后便飄然浮海而南。蘇軾登上海南島,在從瓊州赴儋州的途中遇上了風(fēng)雨,遂即興吟就此詩。詩題原為:“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X而遇清風(fēng)急雨,戲作此數(shù)句!
前八句紀(jì)行興感。瓊州、崖州、儋州、萬安州(今萬寧縣)環(huán)列分布,洞穴盤結(jié)的五指山雄踞海南島中心。作者由瓊州(今?谑校┤藣u往西經(jīng)澄邁再向南折往儋州,在海南西北方走了一個弧形的路線,奔赴貶所。于此島國登高北望,一派汪洋,水天無際,不禁凄然感傷,發(fā)出了“途窮”、“安歸”之嘆。開端八句勾畫了全島的.地理形勢,記述了個人的行程和路線,寫出了自己初登荒遠(yuǎn)海島的感受和心情。寫景爽利,抒感凄婉。
本篇體現(xiàn)了東坡明達(dá)的識度和曠放的襟懷。作者初登當(dāng)時極為荒僻的海島,環(huán)視水天無際,不免凄然傷神,“此生當(dāng)安歸”?這種前路蒼茫的悲嘆,正在情理之中。然而,詩的調(diào)子并沒有就此低沉下去,而是經(jīng)過對宏觀世界的哲理思辯,使詩人自我以昂首天外的超邁姿態(tài)俯視人間困厄,從而飛翔起理想的健翮,閃耀出希望的曙光。隨著詩境由現(xiàn)實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轉(zhuǎn)換,詩的格調(diào)也由凄婉而轉(zhuǎn)為雄闊激昂。這首詩也以聯(lián)想豐富、意象奇詭、鍛句精切而著稱。作者由四面環(huán)水的瓊州島,而聯(lián)系到滄海、九州乃至寰宇的無限空間;由巖谷天籟,聯(lián)想到天廷的仙樂,群神的宴會;并把急雨閃電這大自然給予遠(yuǎn)行人的突然襲擊,想象成群龍催詩,云、雷歡顏迎客。構(gòu)想何等奇警而出人意表!詩中寫浮云變幻著一“夢”字,寫雷電發(fā)聲著一“笑”字,寫巖穴聲響交作著一“酣”字,且山有“鱗甲”,“云”能“變色”,電可“改容”,詩人筆下的森羅萬象無不帶上靈性,動蕩著生命力,體現(xiàn)著人情味。尤其“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一聯(lián),更加傳誦千古,膾炙人口。蘇軾晚年多有清曠平淡詩作,但毫無衰颯景象,且雄健奔放、逸態(tài)橫生的氣格并未衰減。本篇正是明證。紀(jì)昀說此詩是“以杳冥詭異之詞,抒雄闊奇?zhèn)ブ畾狻保ā短K詩紀(jì)批》)。汪師韓《蘇詩選評箋釋》亦曰:“行荒遠(yuǎn)僻陋之地,作騎龍弄鳳之思,一氣浩歌而出。天風(fēng)浪浪,海山蒼蒼,足當(dāng)司空圖‘豪放’二字。”可為此詩定評。
描寫山水的古詩7
《登永嘉綠嶂山》
朝代:宋代
作者:謝靈運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徑轉(zhuǎn)遠(yuǎn),距陸情未畢。
澹瀲結(jié)寒姿,團(tuán)欒潤霜質(zhì)。澗委水屢迷,林迥巖逾密。
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
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
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九疑浚傾奔,臨源委縈回。
會合屬空曠,泓澄停風(fēng)雷。
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
茲辰始澄霽,纖云盡褰開。
天秋日正中,水碧無塵埃。
杳杳漁父吟,叫叫羈鴻哀。
境勝豈不豫,慮分固難裁。
升高欲自舒,彌使遠(yuǎn)念來。
歸流駛且廣,泛舟絕沿洄。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朝代:宋代
作者:辛棄疾
舉頭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斗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fēng)雷怒,魚龍慘。
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描寫山水的古詩8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品鑒
古人說曹操詩歌具有“霸氣”,其實所謂“霸氣”,正是他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的流露。曹操通過觀滄海所體悟出的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境界,是含納萬物、吞吐日月的英雄胸襟,具有揮灑酣歌、剛健挺拔的陽剛之氣。
2.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謝朓
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
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
品鑒
詩的基本內(nèi)容在題目中已經(jīng)傳達(dá)了出來,詩人在黃昏時分,居高臨下,還望京都!鞍兹铡倍鋵懢┮匚《氲膶m殿,“麗”顯示出光澤感!坝嘞肌彼木鋵懢┮亟纪饩爸,為小謝名句。輪廓清晰,音節(jié)圓轉(zhuǎn),屬對精工,秀氣成采,故李太白詩云:“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苯Y(jié)尾數(shù)句抒發(fā)去國懷鄉(xiāng)的惆悵之情,從中折射出謝跳等士族文人內(nèi)心深處的危懼與苦悶。
3.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品鑒
真實、生動地呈現(xiàn)了塞北草原遼闊蒼茫的北國風(fēng)光,與江南水鄉(xiāng)的秀美迥然不同!帮L(fēng)吹草低見牛羊”一句,簡潔空靈,“風(fēng)”是動力,有了“風(fēng)”,由靜態(tài)的美轉(zhuǎn)化為動態(tài)酌美。風(fēng)格渾樸自然,悲壯激越,折射出北方游牧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特征。
4.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 歸雁洛陽邊。
品鑒
“青山”、“綠水”對仗工麗,“潮平”、“風(fēng)正”恢宏而新奇!皯摇弊置!昂H铡眱删涿罱^千古,殷蹯云:“詩人已來,少有此句。”(高棅《唐詩品匯》)“生”、“人”二字寫活了“海日”、“江春”。尾聯(lián)透出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
5.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凡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品鑒
清人王閶運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競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曲,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湘綺樓說詩》卷一)聞一多先生譽之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題中五字皆為名詞,是五種自然美景,五景組合成為一幅幅動態(tài)的畫面,其中以“月”為主體。在空靈而迷茫的月色中,詩人展現(xiàn)大自然的奇麗景色、馳騁神思于天人之際,詠嘆游子思婦的離別相思,將澎湃的詩情與深邃的哲理水乳交融般地結(jié)合為一體。
6.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品鑒
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fēng)骨。詩雖不協(xié)律,但音節(jié)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大為折服。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眹(yán)滄浪也說唐人七言律詩,當(dāng)以此為第一。足見詩貴自然,縱使格律詩也無不如此。歷代描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崔顥的一首七律,人稱最佳。此詩寫得意境開闊、氣魄宏大,風(fēng)景如畫,情真意切。且淳樸生動,一如口語,不能不令人嘆為觀止。這一首詩不僅是崔顥的成名之作、傳世之作,也為他奠定了一世詩名的基礎(chǔ)!短圃娙偈住肥呛笕藢μ圃姷倪x集,就把崔顥這首詩列為七律詩中的第一首?梢妼Υ嗽姷钠髦。
7.臨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品鑒
在盛唐諸公中,盂浩然年歲較長,又被時人視為飄逸之高士,然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二句,沉雄空曠,足以顯示盛唐氣象。
8.山居秋瞑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品鑒
“空山”非山空也,實為心空!靶目铡辈⒎切闹袩o景,心中無情,而是心中無俗景,心中無俗情!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幽清明凈,毫無纖塵!爸裥鷼w浣女,蓮動下漁舟”,浣女清純?nèi)缢,漁翁返樸歸真!冻o·招隱士》曰:“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反其意而言之,“空山”不空。
9.終南山
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睛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品鑒
首聯(lián)是遠(yuǎn)眺之景;次聯(lián)寫登山所見,詩人拋開了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只抓住“白云”、“青靄”來寫,一切景致都籠罩在煙云霧靄之中,令人似乎如入仙境。第三聯(lián)是詩人登臨絕頂、游目四周時的所見之景,俯瞰群山,尺幅萬里。尾聯(lián)交代出詩人已下至山谷,盡管天色已晚,但游興未減,意欲借宿一夜,明日再游。從側(cè)面透露出詩人對山水的癡迷和山水對詩人的魅力。全詩清逸挺秀。
10.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品鑒
詩人以動顯靜,以聲襯靜,通過桂花飄落、明月東升、山鳥夜驚顯示了春天夜晚恬靜幽美的自然景色,也顯示出大自然的生命律動。
11.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品鑒
沒有詩眼,沒有警句,只是自然的寫實,但它足以打動人心。景是清幽的景,幽深的竹林,皎潔的明月;人是閑逸的人,獨坐幽篁,彈琴長嘯。在平淡自然的外表下,給人以幽靜絕俗、超然物外、神安氣清的感覺。
12.辛夷塢
王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品鑒
詩人的筆下芙蓉花不像一種花,它似山中高士,高雅、圣潔、孤獨、寂寞。同時,它昭示出即使是在沒有人跡的地方,自然、生命依然在按照自己的規(guī)律不停地推移運行。
13.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 復(fù)照青苔上。
品鑒
空山寂寂,偶聞人語,林深苔青,斜陽復(fù)照。寫空山偏從有聲有色處著筆,愈見其空;寫幽暗偏從返影復(fù)照處寫,愈見其暗。在空山、在深林、在黃昏,一抹夕陽使幽暗的背景中注入了一道金光,畫面因有這道金光而充滿了生機活意。
14.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yuǎn)荊門外, 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
品鑒
全詩明麗如畫,次聯(lián)氣象壯闊,自與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王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不同。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云:“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狈且。詩人故無人送別,然有水送別,“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豈非送別意?山可以相看“兩”不厭,水自然也與詩人難舍難分。
15.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品鑒
眾鳥飛盡,孤云悠悠。孤獨苦悶的詩人,與孤寂傲岸的敬亭山,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不期而遇,一見傾心。
16.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品鑒
黃鶴樓是天下名樓,揚州是天下名市,兩位“風(fēng)流天下聞”的著名詩人正在離別。一二句敘事,寫出了送別的地點、時間及孟浩然的目的地!盁熁ā敝笩熕鼥V、繁花似錦的迷人景色。深受李白敬重的孟浩然即將前往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李白的心中有羨慕,也有惜別。表面上看后二句純粹寫景,但景中含情。孤帆遠(yuǎn)影已經(jīng)消失在碧空之中,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時光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但李白依舊巋然屹立。深情如流水,伴君到天涯。
17.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品鑒
全詩圍繞“望”來寫,首句似與瀑布無關(guān),實則為瀑布繪出了闊大的背景,“泉自峰頂而出,故以香爐發(fā)端!(唐汝詢《唐詩解》)!皰臁弊稚鷦樱蚴沁b看,只見其形,不聞其聲,故曰“掛”。第三句寫山之高,水之急,讀之如在目前。因是“望”,有一定的空間距離,故“三千尺”之長度盡收眼簾。末句想落天外,自是李白之語,夸張,奇特,也有童趣在其中。蘇軾詩云:“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弊阋娞K軾對此詩的推重。
18.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品鑒
“斷”、“開”、“流”、“回”、“出”、“來”,皆是常見常用的動詞,一經(jīng)李白入詩,便化作神語奇言。
19.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品鑒
這是老杜現(xiàn)存的最早的一首詩,寫于24歲時。詩中雖無“望”字,句句與“望”扣合。結(jié)尾兩句波瀾壯大,富有啟發(fā)性與象征性。清人浦起龍說:“杜子心胸氣魄,于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zhèn)!(《讀杜心解》)
20.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品鑒
劉克莊曰:“岳陽樓賦詠多矣,須推此篇獨步,非孟浩然輩所及!(《后村詩話》)其實孟、杜各有所長,同為神品!皻庹粼茐魸,波撼岳陽城”,側(cè)重寫洞庭空曠無際之氣象,“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側(cè)重寫洞庭博大深沉之襟懷。前四句寫景,氣勢博大;后四句抒情,字字流血,聲聲含淚。
21.登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品鑒
明人胡應(yīng)麟推此詩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他說;“杜‘風(fēng)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深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后無來學(xué)。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dāng)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詩藪》)首聯(lián)寫具體景象,頷聯(lián)寫秋天氣象!奥淠尽薄跋隆、“長江”“來”,平淡無奇,加上“無邊”、“蕭蕭”、“不盡”、“滾滾”四詞后,面目迥異。頸聯(lián)寫詩人自己的感情,上句著眼于空間,下句著眼于時間。尾聯(lián)慨嘆時世艱難,個人潦倒,透出無限悲涼意緒。
22.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皆寂,惟聞鐘磬音。
品鑒
超妙精工,清幽深微。讀之使人精神純凈,忘情塵俗。
23.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品鑒
喧囂的鬧市終于安靜了,只有江邊客船上的詩人對愁難眠。月落、霜濃、楓樹、漁火是詩人所見之景,烏啼、鐘聲是詩人所聞之聲。從“月落烏啼”到“夜半鐘聲”,時光在點點滴滴地流逝,詩人一直在輾轉(zhuǎn)反側(cè),城外古寺隱約的`鐘聲也沒有逃脫他敏感的耳朵。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諸景,景色凄冷,使旅人生愁;夜半之鐘聲,則使他愁上加愁。
24.滁州西澗
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品鑒
有聲有色,有靜有動。短短四句,畫出了互相銜接的三幅畫面。澗邊幽草叢生,樹卜黃鸝輕唱,第一幅畫;黃昏時刻,風(fēng)雨人作,春潮暴漲,第二幅畫;風(fēng)雨過后,河水平穩(wěn),野渡無人,孤舟自橫。若是風(fēng)雨飄搖之時,孤舟斷不可“自橫”。在三幅圖畫的背后,有一個人,一個“,冷”草、“,冷”澗、“憐”鳥、“憐”樹的人!按撼睅в辍币u來時,他沒有離開,“野渡舟橫”時他依然沒有離開。一、二句幽靜而富有生機,三句繁音促節(jié),風(fēng)起云涌,四句再度回到幽靜,不過,此時的幽靜含有稀疏荒涼的意味。
25.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品鑒
千山萬徑,無鳥無人,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在此荒寒中,竟然還有孤舟獨釣者!全詩清新峭拔,造景巧妙。胡應(yīng)麟《詩藪》評曰:“‘干山鳥飛絕’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輞川諸作,便覺太鬧!焙沃^“太鬧”?莫非是說王維山水詩乃天人合一之“無我之境”,柳宗元此詩則為天人對峙之“有我之境”?
26.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品鑒
這首詩寫暮色中的秋江。前兩句寫殘陽映照江面,受陽光照射的一半江水閃動著紅光,另一邊江水則愈加碧綠,色彩濃重,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反差。后兩句寫隨著時間的推移,夜幕降臨了,詩人俯視地面草木上滾動著如同珍珠的露水,抬頭望見一彎月牙如同一張弓,此情此景怎不讓人愛憐?這首小詩玲瓏剔透,色彩鮮明,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珍品。
27.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品鑒
首句連用二“籠”字,寫出晚上秦淮河畔岑寂朦朧的景色。次句關(guān)題,“近酒家”三字引出商女之唱歌。后兩句將歷史、現(xiàn)實與未來融為一體,感慨既深,寄托亦遙。取象優(yōu)美,造景綺麗。
28.山 行
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品鑒
“霜葉紅于二月花”,造語自然,又出人意表,擺脫了歷代文人悲秋情結(jié),呈現(xiàn)出一種熱烈向上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29.江南春絕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品鑒
“煙雨”既是春景的寫實,又是詩人心緒的再現(xiàn)。
30.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品鑒
黃昏之時,獨登古原,百感交集!跋﹃枱o限好,只是近黃昏”,是寫實,也是自嘆身世之遲暮。也有許多人認(rèn)定,此句憂慮大唐之衰微。四句二十字,竟肩負(fù)起如此巨大的歷史重任。今天的史家在論及晚唐時代時,常引用后二句。
31.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品鑒
洪邁《容齋續(xù)筆》卷八云:“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為‘過’,復(fù)圈去而改為‘人’。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边@條記載,常被人視作“文字頻改,工夫自出”的例證。“綠”字寫出了春風(fēng)吹拂的效果,寫出了春風(fēng)的精神。全詩既描繪了江岸明媚秀麗的景色,同時寫出了詩人在仕與隱之間微妙復(fù)雜的心態(tài)。
32.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品鑒
前兩句先寫湖上“初晴”時的水光山色,后寫“后雨”時縹緲山影!扒绶胶谩、“雨亦奇”表明了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下文。后兩句用了一個空靈又貼切的妙喻刻畫出西湖的神韻。此后西湖又被人稱為“西子湖”,這一妙喻“遂成為西湖定評”。(陳衍《宋詩精華錄》)
33.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yuǎn)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品鑒
這支小令被稱為“秋思之祖”(見周德清《中原音韻·小令定格》),直接以名詞性意象組合而成,前三句九種意象,皆采用偏正結(jié)構(gòu)。首句色調(diào)凝重,次句明麗,第三句蕭瑟。后二句寫在夕陽西下時,旅人彷徨悲苦的心情。
描寫山水的古詩9
1、《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6、《泰山吟》
南朝·謝靈運
泰宗秀維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觸石輒遷綿。
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
石聞何噸藹,明堂秘靈篇。
7、《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8、《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早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0、《題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瓊臺,圣祖琳宮鎮(zhèn)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云雷。
玉光白橘相爭秀,金翠佳蓮蕊斗開。
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rèn)巢來。
11、《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知,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2、《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13、《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4、《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15、《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6、《登高》
唐·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7、《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
19、《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fēng)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20、《黃河二首》
唐·杜甫
之一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鐘天下聞。
鐵馬長鳴不知數(shù),胡人高鼻動成群。
之二
黃河西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
愿驅(qū)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21、《詠史詩·黃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復(fù)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22、《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描寫山水的古詩10
1、《寄揚州韓綽判官》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2 、《古風(fēng)其一》
李白
黃河走東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發(fā)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豈長在。
吾當(dāng)乘云螭,吸景駐光彩。
3、《將進(jìn)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4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 、《金陵酒肆留別》
李白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6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描寫山水的古詩11
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踔疁o《涼州詞》
2、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樫e王《詠鵝》
3、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钋逭铡断娜战^句》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K軾《題西林壁》
5、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Z島《尋隱者不遇》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鸥Α洞和
7、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Α锻馈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踔疁o《登鸛雀樓》
9、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憶江南》
10、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1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12、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13、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拍痢渡叫小
14、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鸥Α督戏昀铨斈辍
1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1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9、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鸥Α洞阂瓜灿辍
20、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諟Y明《歸園田居》
21、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畎住对绨l(fā)白帝城》
22、泉眼無聲惜細(xì)流,樹陰照水愛晴柔!獥钊f里《小池》
2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獜埨^《楓橋夜泊》
24、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醪g《芙蓉樓送辛漸》
2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畎住抖汕G門送別》
2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畎住锻扉T山》
27、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28、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29、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30、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31、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翖壖病镀兴_蠻·書江西造口壁》
3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懿佟队^滄海》
33、三萬里河?xùn)|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懹巍肚镆箤猿龌h門迎涼有感》
34、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耐甏尽秳e云間》
35、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哌m《別董大》
3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描寫山水的古詩12
【篇一:《宿建德江》】
孟浩然(唐)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篇二:《飲酒·結(jié)廬在人境》】
陶淵明(晉)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篇三:《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篇四:《七里瀨》】
謝靈運(晉)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yán)子瀨,想屬任公釣。
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diào)。
【篇五:《過故人莊》】
孟浩然(唐)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篇六:《山居秋瞑》】
王維(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描寫山水的古詩2
【篇一:《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唐)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篇二:《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篇三:《登岳陽樓》】
杜甫(唐)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篇四:《望廬山瀑布》】
李白(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篇五:《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唐)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篇六:《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孟浩然(唐)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游。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描寫山水的古詩13
1、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____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湖口望廬山瀑布水》
2、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____杜甫《登樓》
3、莫遣只輪歸?,仍留一箭射天山。____李益《塞下曲》
4、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____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5、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____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guān)懷古》
6、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____王維《終南別業(yè)/初至山中/入山寄城中故人》
7、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____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8、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____吳均《山中雜詩》
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10、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____白樸《天凈沙·夏》
11、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____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2、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____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13、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____陸游《沈園二首》
14、山無陵,江水為竭。____佚名《上邪》
15、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____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16、江頭未是風(fēng)波惡,別有人間行路難!____辛棄疾《鷓鴣天·送人》
17、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____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18、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____杜甫《哀江頭》
19、江上春山遠(yuǎn),山下暮云長。____葛長庚《水調(diào)歌頭·江上春山遠(yuǎn)》
20、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____杜甫《水檻遣心二首》
21、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____李白《贈裴十四》
22、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____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2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24、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____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25、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____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26、惟有樓前流水,應(yīng)念我、終日凝眸。____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27、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____賈島《尋隱者不遇/孫革訪羊尊師詩》
2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____蘇軾《后赤壁賦》
29、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____李白《妾薄命》
30、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fēng)。____劉楨《贈從弟》
31、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臨洞庭》
32、荷笠?guī)标枺嗌姜殮w遠(yuǎn)。____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33、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____李白《送友人》
34、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____佚名《木蘭詩/木蘭辭》
35、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____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36、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____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
37、江湖多風(fēng)波,舟楫恐失墜。____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二》
38、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____王勃《山中》
39、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____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40、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____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____劉禹錫《望洞庭》
42、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43、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____洪升《雪望》
44、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____張旭《桃花溪》
45、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____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46、江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____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7、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____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48、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____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49、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50、日暮長江里,相邀歸渡頭。____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描寫山水的古詩14
【篇一:《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馀鐘磬音。
【篇二:《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篇三:《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唐)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篇四:《黃鶴樓》】
崔顥(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篇五:《絕句》】
李清照(宋)
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篇六:《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篇七:《山居秋暝》】
王維(唐)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篇八:《望洞庭》】
劉禹錫(唐)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篇九:《江南春》】
杜牧(唐)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篇十:《竹里館》】
王維(唐)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篇十一:《江雪》】
柳宗元(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篇十二:《山行》】
杜牧(唐)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描寫山水的古詩15
1、《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6、《山行》
唐·杜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9、《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10、《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11、《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1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4、《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15、《望洞庭》
唐·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16、《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shù)峰巒遠(yuǎn)近間。
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17、《江上》
清·王士禛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1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9、《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學(xué)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20、《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1、《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22、《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23、《山中》
唐·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24、《山居秋瞑》
唐·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5、《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6、《飲酒》
東晉·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yuǎn)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7、《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
重巖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
入夜分明見,無風(fēng)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28、《滁州西澗》
唐·韋應(yīng)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9、《飲湖上初晴后雨》
宋·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30、《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31、《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32、《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hù)江堤白踏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33、《南湖早春》
唐·白居易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34、《山中留客》
唐·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35、《黃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
吹沙走浪幾千里,轉(zhuǎn)側(cè)屋閭無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