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閱讀>詩詞>古詩出塞教案
古詩出塞教案
更新時間:2024-01-02 08:12:30
  • 相關推薦
古詩出塞教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出塞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出塞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課后注釋及及工具書,自學古詩,了解詩的大意。

  2.誦讀古詩,讀悟結合,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悟詩歌博大的人性美。

  3.課內(nèi)外結合,激發(fā)對詩歌的興趣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大體把握詩歌含義,想象詩境,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難點:

  在賞析中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古詩文化,激發(fā)學習古詩興趣,培養(yǎng)自學古詩的能力,提高文化素養(yǎng)。

  教學準備:

  課件資料

  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為主,點播為輔。

  課時:一

  課前游戲:賽詩會,看誰背誦的古詩多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教師激情: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歌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閃耀在文學的王冠上!案褂性姇鴼庾匀A”。讀詩,能夠陶冶我們的情操;讀詩,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浪漫多彩;讀詩,能夠把我們帶入古代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景,F(xiàn)在,我們就隨著詩人王昌齡的筆跡到古代多事的邊塞去看看吧!

  2、導入《出塞》,板書課題,解題,了解“塞”的意思。

  簡介作者:王昌齡(698——757),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進士,授汜水尉。之后又先后擔任過校書郎、江寧令、龍標尉等職,后世稱為王江寧或王龍標。他的詩激昂慷慨,深摯凝練,表現(xiàn)軍隊生活的邊塞詩尤其感人。他特別擅長五言古詩和七言絕句,其中以七言絕句成就為最高。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冻鋈、《從軍行》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詩近180首。

  過渡語:熟讀古詩,初步讀懂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詩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二、自學古詩,了解詩意

  現(xiàn)在誰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學生談說詩的意思。個別字意指導。

  教師小結:我們是怎么初步讀懂古詩的?

  學習古詩的方法:借助課文的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然后通過朗讀,進上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力求在朗讀中表達出這種感情。

  三、感悟詩意,體會詩人情感

  出塞教案

  王之渙的出塞這首詩旨在寫涼州險僻,守邊艱苦。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字典及資料,了解詩意,并能有感情朗讀;

  2,感悟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3,搜集寫邊塞軍旅生活的古詩。

  教學準備:PowerPoint課件

  教學重難點:

  吟誦古詩,想象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導入:

  談話:自古以來,邊疆的戰(zhàn)爭不斷,不少詩人都曾經(jīng)寫過描述邊塞軍隊生活的邊塞詩,而邊塞詩中最有代表性的壓卷之作,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王昌齡的《出塞》。出示幻燈片1(板書課題)

  齊讀題目,解題:塞指什么(邊關,關塞)

  出塞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到邊關去守衛(wèi)邊疆。這是唐代代詩人寫邊塞生活詩常用的題目)

  簡介詩人王昌齡(出示幻燈片2)

  學習詩歌,理解詩意:

  下面,請大家自由讀一讀這首千古傳誦的佳作,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有板有眼;

 。ㄗ杂勺x—指名讀—示范讀—齊讀)(出示幻燈片3,4)

  小組討論學習:再次自由朗讀古詩,借助注釋理解每句詩的意思;

  探討不懂的字詞,如:秦,漢,但使,不教等

  匯報,弄懂每句詩的意思:

  (1)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ㄒ馑际牵哼是秦漢時的明月,還是秦漢時的邊關,從遙遠的家鄉(xiāng)來守邊關的戰(zhàn)士們還不能回到家鄉(xiāng)。)(出示幻燈片5)

 。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意思是:只要有李廣這樣的大將守衛(wèi)邊關,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和戰(zhàn)馬越過陰山南下入侵我們了。)((出示幻燈片6)

  過渡語:要理解詩局的意思并不難,但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一種何等的思想感情呢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體會詩人的情感:

  學習第1,2句詩:

 。ǔ鍪净脽羝7)齊讀詩句,思考:這句詩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腦海里會浮現(xiàn)出怎樣一幅畫面(出示幻燈片8的圖片)

  探討:

  師:古代詩人在描寫邊塞生活的詩歌時,幾乎都會寫到明月和邊關。

  大家想一想:詩人為何要提到明月,邊關呢

 。ㄐ〗Y:大概是守衛(wèi)邊關的將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夜深人靜時,面對這蒼涼的邊關,舉頭望見那明月,就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家鄉(xiāng)和親人來。)

  這句詩有沒有言外之意呢將士們?yōu)楹我恢辈荒芑氐郊亦l(xiāng)

 。ㄐ〗Y:這明亮的.月光仍然像秦漢時期那樣照著邊關,邊關的戰(zhàn)爭從秦漢時期以來,一直沒有停歇過,千百年來,一批又一批的將士被迫告別親人,遠離家鄉(xiāng),來到千里之外的邊關守衛(wèi)邊疆,一直不能回到家鄉(xiāng)。有的老死邊關,有的戰(zhàn)死沙場,還有的葬身與沙漠戈壁上,沒死的還要繼續(xù)鎮(zhèn)守邊關……)

  殘酷的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這句詩包含著詩人怎樣一種感情呢

  (表達了詩人對邊關將士們的同情。)

  指導有感情朗讀1,2句。(悲壯,沉重的語調(diào))小精靈網(wǎng)

  學習第3,4句詩:

  站在這冷清的月色下,望著茫茫的黃沙,耳聽著呼呼的風聲,邊關的詩人和將士們心中會涌起什么怎樣的心情呢

 。ㄒ龑W生答:恨敵人入侵,很想早日打敗敵人,與家人團圓,怨朝廷腐敗……)

  師:是啊,此時此刻,詩人和將士們最渴望的是——(出示幻燈片9)(齊讀3,4句);

  探討:為何詩人和將士們會有這樣的渴望

  小結:因為只有像李廣這樣的大將在,才能使(讓學生答:

  ——邊關的敵人就不敢入侵

  ——就能早日平息戰(zhàn)爭,早日與家人團圓

  ——邊關就會安寧,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

  ……

  3,師:只所以會特別希望有李廣這樣的大將,是因為什么

  這句詩的言外之意是告訴我們什么呢

  小結:當時的將帥不愛護士兵,貪圖享樂,貪生怕死。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這句詩包含著詩人怎樣一種感情表達了怎樣一種愿望

  小結:詩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廣這樣的良將;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戰(zhàn)爭,使百姓過上安定的生活。【灰娚硤稣鲬(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詩人們都有同感!

  指導有感情朗讀3,4句。(激昂,感慨地)

  小結:全詩通過眼前看到的實景,用短短的十四個字就表達了心中的愿望,抒發(fā)了強烈的感情,真不愧為七絕的壓卷之作。讓我們再次來美美地朗讀一下這首佳作。

  進一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要求讀得有聲有色。(出示幻燈片10)

 。ㄖ该x——欣賞課件范讀(點擊幻燈片11)——自由練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

  1,談話引入:王昌齡是一位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寫過不少的邊塞詩。他寫的《從軍行》,也是千古傳誦的佳作(出示幻燈片12,13);

  2,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你從詩中悟到了什么最能體現(xiàn)這種感情的是哪一句詩

 。ㄗ詈髢删渥钅荏w現(xiàn)出英雄氣概和愛國之情)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堅定,豪邁地)

  五,總結:

  1,學習了本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2,像王昌齡這樣的邊塞詩還有很多,你在課外還搜集到哪些呢

 。▽W生匯報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邊塞詩)(出示幻燈片14)

  六,補充練習:

  1,填寫邊塞詩的詩句;(出示幻燈片15)

  1,羌笛何須怨楊柳,。

 。ㄟx自王之渙的《涼州詞》)

  2,醉臥沙場君莫笑,(選自王翰的《涼州詞》)

  3,欲將輕騎逐,。

  2,填寫王昌齡的詩句;(出示幻燈片16)

 。1),秦時明月漢時關,。

  選自王昌齡《出塞》

 。2),黃沙百戰(zhàn)穿甲金,。

  選自王昌齡《從軍行》

 。3),洛陽親友如相問,。

  選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多音字組詞練習。(出示幻燈片17)

  塞sài()

  sāi()

  sè()

  教jiào()

  jiāo()

  將jiàng()

  jiāng()

  結束語:

  讀詩能知史悟情,讓我們今后多讀古詩,一起了解我國優(yōu)秀燦爛的歷史文化。

  附板書設計:

  出塞

 。ㄍ醪g)

  明月,關,人(同情將士)

  但使,不教(渴望國家安定)

古詩出塞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塞、秦、征”等8個生字,會寫“胡、催、醉”等11個生字,理解“但使、飛將、欲飲、人杰”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默寫古詩《出塞》《夏日絕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再明白詩的大意。

  4.體會詩人的思想,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重點

  1.借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思想。

  2.引導學生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掌握抑揚頓挫。

  教學難點

  1.理解詩句的意思。

  2.體會詩人的思想,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

  3.背誦古詩《出塞》。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知詩人解詩題

  課前預熱:以詩會友《靜夜思》。李白在什么情況下會思念家鄉(xiāng)?你有過想家的經(jīng)歷嗎?

  1.知詩人: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三首》。說到唐詩,你們會想到哪些唐代詩人?你對詩人了解多少?我們今天學習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寫的《出塞》。(課件出示2)

  2.讀詩題《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釋?

  (是古代軍歌的一種題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邊塞看看嗎?

  欣賞圖片。邊塞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教師板書:《古詩三首》)

  在學習在這首詩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

  (課件出示3)

  (出示課件——王昌齡照片、生平簡介)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課件出示4)“塞、秦、征、還”

  2.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5)“塞、秦、征”

  指導書寫:(課件出示6)

  “塞”的中間第三橫長;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寬。

  三、再讀詩文,探究詩意

  1.師:學習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寫的《出塞》。

  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讀錯。

  (2)大家跟讀,學習“秦”字。

  (3)提問“但使,飛將,不教,胡馬”等詞的意思。

  2.朗讀古詩:根據(jù)平仄規(guī)律和七言絕句這種詩體的特點來讀。

  師:到底詩人吟了什么詩,我們來聽聽看。

  (生聽課件中范讀)(課件出示7)

  (指名讀,齊讀,師范讀。)

  讀得字正腔圓是學詩的第一步,我們還要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詩的感情,這就是要理解詩的意思。我們來說說學習古詩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師:現(xiàn)在請同學自由朗讀這首詩,通過圖文結合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詩中的字、詞,不懂的字用“△”標出。

  (生自由朗讀學習古詩)

  4.交流學習一、二兩句。

  在這兩行詩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詞可提出來。

  小組合作理解詩意:根據(jù)我們說的學習方法再讀古詩,把理解的詞放入詩中,用我們自己的話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5.反饋交流:在邊塞看到秦漢時的明月,照著秦漢時的邊關,萬里出征的將士們?nèi)晕礆w還。只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還在,決不會讓匈奴的軍隊越過陰山。(課件出示8)

  6.指導第一句的修辭手法“互文”。像這樣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詞這樣的修辭手法叫“互文”,古代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教師板書:互文秦漢)

  7.同桌互說詩意,再讀古詩。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指名說詩句的意思)

  8.指導朗讀朗讀整首詩。

  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

  三、悟詩情

  體會“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我們理解了古詩的意思,現(xiàn)在我們來體會詩中的情感。

  (一)感悟畫面之悲。

  1.師范讀詩句。

  你眼前出現(xiàn)一幅什么畫面?

  (板書:明月關人未還)這樣的畫面給了你什么樣的感覺?

  2.指導讀出感覺。

  小結:古代描寫軍旅生活的詩歌,大都要寫到明月和邊關。“明月”“邊關”已經(jīng)成了戍守邊關將士們生活的兩個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從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書:同情征人)(唐代鎮(zhèn)守邊塞的士兵統(tǒng)稱征人)

  (1)想一想: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山和一輪明月,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途跋涉來駐守邊關的征人們,會想什么呢?(家親人)

  (2)補詩句:(課件出示9李頎詩:“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師:不知何處傳來悠揚的蘆笛聲,引得征人直往家鄉(xiāng)的方向望。他們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邊關。)他們什么心情?體會失望、悲傷。

  讀出語氣。

  (3)激情引讀:回家是千百萬征人縈繞心頭上的夢啊!卻只能化為一句——(引讀)

  課件出示10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2.從親人的`角度感悟

  (1)過渡:征人在萬里之外喋血沙場,在同一輪明月下他們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說話:白發(fā)蒼老的雙親,拄著拐杖,倚在門口,對遠方的兒子說xxxxxxxxxx。勤勞善良的妻子,干完農(nóng)活,站在村口,對遠方的丈夫說xxxxxxxxxxxx。孤苦年幼的孩子,對遠方的父親喊:xxxxxxxxx。(課件出示11)

  指名反饋

  (3)師:多么動情的呼喚,多么強烈的期盼,但他們等來的盼來的卻依然是“人未還”引讀。此時月圓人卻不圓他們會是什么樣的心情?(悲傷)(板書:悲壯)

  (4)指導讀出感情。

  (三)感悟歷史之悲

  師:這樣的思念,這樣的等待,是不是一年,兩年呢?從哪里看出來的?

  自秦漢以來,邊關戰(zhàn)事頻繁,征人死傷無數(shù)。翻開歷史的長卷,朝代變遷:我們發(fā)現(xiàn)從秦代到唐代中間隔著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這是悠悠千年的歷史啊。(課件出示12)

  師:至秦至漢至唐,明月依舊,邊關如故,多少征人盡望鄉(xiāng)啊,依然是——(引讀)

  課件出示13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边@悠悠千年,月圓家不能圓,多少親人望穿雙眼,哭斷心腸,依然是(引讀)

  體會詩人情感:一句“人未還”讓我們嘗盡了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寫下這兩行詩句,詩人王昌齡留下了眼看淚。這是什么樣的眼淚?反饋并讀出語氣。

  師:這是傷心的眼淚更是同情的眼淚。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傷,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親人的悲痛。讓我們帶著感受來齊讀這兩行詩。

  3.征人們?yōu)槭裁床换丶?我們來看一段資料。另外還有許多邊塞詩,也反應了邊塞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

  課件出示14“據(jù)《資治通鑒—唐》記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于成為久戍之役!疤鞂殹币院,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唐—王昌齡《塞下曲》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體會“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看到征人悲慘的生活,看這千百萬妻離子散的家庭,你們想對這無休止的戰(zhàn)爭說什么?所以詩人這樣寫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1)為什么要寫西漢飛將李廣呢?

  (補充:《塞下曲》能騎善射,力大無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讀出豪邁、勇敢、一往無前。

  從這兩行詩中感受到詩人什么樣的希望?(板書:渴求良將,渴望和平。)

  2.激情引讀

  (1)這兩句詩表達了王昌齡殷切的希望,我們來表達下詩人的希望好嗎?(引讀)

  (2)這兩句詩僅僅表達了王昌齡的希望嗎?還表達了誰的希望?是呀,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征人的希望,他們希望(引讀)這也是千百年來征人們親人的希望,他們希望。(引讀)

  3.體會壯的感情

  出示《從軍行》“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體會戰(zhàn)士們的豪情壯志。齊聲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將你今天在課堂上的收獲加上你的想象,將《出塞》這首詩改成一篇記敘文或一個故事。

  五、總結

  1.“人未還”雖說是悲痛的,但也見證了戰(zhàn)士們保家為國的壯烈。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這首詩。從詩中你感受到王昌齡是一個什么樣的詩人?(板書:憂國憂民)

  2.寫法:這首詩的體裁是“七言絕句!边@首詩氣勢雄壯,既寫了征人的哀嘆,又寫出了渴求良將的愿望和報效國家的志向。真不愧為“七絕詩”的壓卷之作。

  同學們,古時戰(zhàn)事不斷,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戰(zhàn)爭從未停止。但歷史卻留下了王昌齡的《出塞》這樣一首渴望和平,關愛所有生命的詩篇。讓我們帶著體會齊誦這首詩。有能力的同學可以不看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詞。

  2.在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李清照崇高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奮發(fā)圖強的精神。

  3.背誦古詩。默寫古詩《夏日絕句》。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我們知道,古詩語言精煉,意境深遠,是悠久的中華文化瑰寶之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外兩首詩。

  2.出示并理解課題。

  (課件出示16:沙漠圖片)西域沙漠,人煙稀少,這,就是唐朝的邊塞重鎮(zhèn),涼州當?shù)馗枨袏A雜有少數(shù)民族的曲調(diào),別具一格,人們稱之為涼州詞,許多詩人都喜歡為它填寫新詞詠唱。今天我們來學習唐朝著名詩人王翰寫的《涼州詞》。(教師板書:《涼州詞》)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感。

  (課件出示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讀音。

  2.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18)“催、醉”

  指導書寫:“詞、催、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催”是左窄右寬;“醉”左右結構勻稱。

  3.教師范讀,指導讀出節(jié)奏。

  4.學生自由讀注意讀出詩的節(jié)奏感,借助注釋說說讀懂了什么。

  5.小組交流讀懂了什么。

  三、學習古詩《涼州詞》

  師:剛才大家通過讀詩初步了解了古詩的內(nèi)容,你剛才說到那盛宴擺滿了葡萄美酒啊,讓我們讀讀這一句(出示詩句第一行)。(課件出示19)

  1.展開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閃著亮光盛滿了香甜的美酒。

  師:同學們,這就是夜光杯,相傳是周穆王時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涼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魯番,那里可是盛產(chǎn)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課件出示20)很多同學發(fā)出了驚嘆聲,誰來讀出這樣驚喜的感覺?

  這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場景?你想想到些什么?

  碰杯聲、歡笑聲,勸酒聲,多么歡快的氣氛啊。這情景使人異常興奮——讀: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滿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很多將士在舉杯歡慶,真是豪華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誰能把這樣盛大的場面讀出來。

  指名讀,女生讀。

  2.將士們剛要舉杯豪飲時,你們聽,什么聲音傳來了?急促的琵琶聲。

  邊聽邊讀,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什么?

  (1)這急促的琵琶聲在催促戰(zhàn)士們趕快奔赴戰(zhàn)場。

  (2)這急促的琵琶聲還在催促什么?還有不同的感受嗎?西域人有騎在馬上彈奏他們特有的琵琶以助興的習俗。

  ——是不是應該從“催”里讀出:

  (1)快盡興暢飲;(2)快奔赴戰(zhàn)場(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戰(zhàn)場。

  師小結:同學們通過邊讀邊想,從這個“催”字中讀出了不同的情懷。

  3.小結:這場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歡快的琵琶聲,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聲鼎沸、酒杯交錯,誰來讀出這樣盛大的場面。指名讀、分組讀。

  4.激越的琵琶聲,讓我們在場所有的將士們興致飛揚,諸位老兄,我有點醉了,想告辭了,你們想對我說什么?這樣難得的盛宴就應該一醉方休。

  展開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臥沙場,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嗎?請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板書:醉)

  指名讀,從“醉臥沙場”中我聽出了你們那份瀟灑從容,小組讀,醉了躺著沙場上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為從古至今沒有幾個人在戰(zhàn)場上能活著回來。

  5.是啊,你抓住“幾人回”讀出了將士的心聲,大家再好好讀一讀這一句,想一想你從幾人回中讀出了什么?小組討論匯報。

  自古以來邊關烽火難息,多少將士血灑疆場!多少母親失去自己的兒子,多悲涼啊,指名讀,從你的朗讀中讓我想到王昌齡《出塞》的一句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多少將士就這樣到了戍邊再也沒回來啊,誰再讀。女生配樂讀,我聽出了母親們的心聲。

  傷人一萬,自損八千,戰(zhàn)爭是多么殘酷啊!x全句沒有幾個人活著回來啊,這里運用反問的句式說出將士們的心聲,在質(zhì)問這場殘酷的戰(zhàn)爭啊。

  小組讀。

  盡管有那樣多的將士們戰(zhàn)死沙場,可仍然有無數(shù)的熱血男兒們奔赴戌邊、前仆后繼,這是為什么?為國戌邊死得其所,是無比悲壯的。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從古至今戌邊的戰(zhàn)士為了國家領土的完整拼死沙場、寸土不讓,他們的死是悲壯的,更是豪邁的。(板書:悲壯豪邁)

  ——男生齊讀。

  正是因為將士們有這樣的豪邁的氣度,才有醉臥沙場的瀟灑從容。全班讀。

  小結:好一個“幾人回”,同學們今天很會學習,通過反復品讀,讀出了幾種不同的感受。

  6. 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涼州詞》短短四行,二十八個字,那盛大的場面讓我們聞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將士們一醉方休、醉臥沙場的那份瀟灑從容,全詩前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抒發(fā)了戍邊將士為國捐軀的悲壯與豪邁。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把整首詩自己試著讀一讀。

  師:從你們這悲壯豪邁的聲音中,讓我們聽到了戰(zhàn)士們的心聲:為國捐軀、視死如歸。

  7.指導背誦。

  師:下面讓我們將這種豪情融化在記憶中,融化在血液里,把這首詩試著背一背。

  學生試背,指名背,小組背,全班齊背。

  四、學習古詩《夏日絕句》

  (一)(課件出示21)全詩內(nèi)容

  1.用多媒體出示,指導朗讀。

  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tǒng)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jīng)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fā)了她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在激昂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xiàn),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同學們聽出老師怎樣的感情讀的這首詩嗎?

  (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2.請三、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課件出示22)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學生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學生讀得非常有感情。)

  3.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1)理解第一句

  學生討論,匯報: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板書:生人杰死鬼雄)

  (2)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學生討論,匯報: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板書:有骨氣有氣節(jié))

  4.思考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課件出示23)秦朝末年,統(tǒng)治者的殘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zhuǎn)戰(zhàn)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zhàn)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己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zhàn),殺敵數(shù)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tǒng)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fā)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tǒng)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tǒng)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5.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床荒芟耥椨鹉菢印鄙又f“南宋的統(tǒng)治者啊!你們?yōu)槭裁础?/p>

  (詩句內(nèi)容較簡單,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思考題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6.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7.配樂朗讀全詩,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課件出示24)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五、作業(yè)

  1.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2.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板書設計:

  21古詩三首

  《出塞》

  互文明月關

  秦漢人未悲壯

  同情征人,渴求良將、渴望和平

  《涼州詞》

  唐:王翰

  醉

  悲壯豪邁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人杰有骨氣

  死鬼雄有氣節(jié)

  教學反思:

  1.在教學詩句時,我首先找出詩句中關鍵和難理解的字詞,掃平障礙,繼而再理解詩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詩朗讀同樣也要讀出感情和抑揚頓挫。除了老師示范,我還利用本課現(xiàn)成的朗讀磁帶讓學生連聽幾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讓學生進行朗讀,朗讀的效果的確好多了,真還有些古人吟詩的味道呢!其次老師還在古詩翻譯的基礎上再加以聯(lián)想和想象,另配上悅耳的輕音樂朗讀給學生聽,讓學生邊聽邊體會詩中的意境,這樣既能把學生帶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為學生后面能順利改寫古詩作了良好的鋪墊,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學古詩大多采用串講形式,這里且不談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為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思維活動,自主合作,帶著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1.學生不能直接釋題,還得逐詞理解后才能釋題。這是四年級的第一首古詩教學,也算是學習古詩的起步,學生理解詩句的方法還要加強。應以解詞串句法作為理解古詩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課堂部分在以學生為主體這一點做得還不夠,不自覺地以教師為主,應讓“教師為導,學生為主體”成為習慣。

  3.詩是要多朗誦的?墒窃诒窘虒W過程的朗誦的成分顯然是比較少的。

【古詩出塞教案】相關文章:

出塞教學反思04-08

小班古詩教案06-12

古詩《元日》教案11-23

古詩《小兒垂釣》教案09-17

古詩《示兒》教案12-04

小學古詩微課教案11-01

古詩《詠鵝》教案優(yōu)秀11-15

幼兒園古詩教案12-31

杜牧古詩《山行》教案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