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一):
主持人:xx
參加人員:xx
討論資料:
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意見或提議:
周金榮: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必須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保證,就成為空中樓閣。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但由于時間不足,學生的思維還未充分打開就往往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現(xiàn)象。對策:要真正實現(xiàn)小組有效合作,確實使學生人人從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得,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尤其是涉及思維發(fā)散訓練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獨立觀察、思考。
高珊:教師指導不及時。對策: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并參與,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進取,有的學生合作不夠,這時教師就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學會表達自我的想法,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
解格聯(lián):評價不全面。對策:來自同學的鼓勵,比來自教師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評價,如對問題的分析是否正確,是否有條理,是否表達簡練等等,另一方面把學生個人的競爭引向小組團體的競爭,我們不僅僅要表揚合作有成果的小組團體,并且要表揚分工合理,協(xié)作成功的小組團體,要多肯定團體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教師還要調整好教學過程,實現(xiàn)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姚憶微:規(guī)則不明。在課堂中,經常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立刻就會出現(xiàn)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則,“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策: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2)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二):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過程記錄
活動時間:2012年9月10日
活動主題:《畫圖》教學過程及反思
活動過程摘要:
一、研討:
要想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作為教師還需要在很多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例如:學生分組的技巧;依據教學資料選擇不一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策略;課堂上組織語言的使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等方面還需進一步的探討。
二、活動過程;
《畫圖》教學過程及反思
1、教材分析:
《畫圖》是西安交通出版社《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下冊)的資料.學生經過學習,熟練使用"畫圖"的各種工具.,本課對于學生來說有些工具應當是較容易掌握的.教材主要是介紹使用"矩形"和"圓"工具畫樓房和氣球,這些學生應當比較容易掌握.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使用先畫出圖形,再用"顏色填充"工具進行填充的方法來畫樓房,就完全能夠的,教師應加以肯定.
綜上分析,我發(fā)現(xiàn)本課知識點較易,學生掌握應當不是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安排足夠的練習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
2、學情分析:
盡管"矩形"和"圓"是本課新介紹的兩種工具,可是由于已經熟練掌握了工具,本課的教學,能夠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教師只需作少許概括總結即可.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可能根據課堂實際情景,讓掌握得比較好的同學幫忙掌握得比較慢的同學.
3、教學目標:
學習"矩形"、"圓"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經過畫樓房,讓學生感受一個整體圖形的完成過程.
讓學生了解圖形組合的奧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4、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重點:"矩形"、"圓"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能運用矩形和圓組合出一些基本圖形.
設計思路:
情景創(chuàng)設,激活課堂
先請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樓房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指名生匯報:是由圓、橢圓、長方形、等組成的.
在數(shù)學里面我們把長方形和正方形都叫做矩形,今日我們就來一齊學習畫矩形.
出示課題:畫矩形
設計意圖:
書本教材對學生來講是枯燥的.就小學三年級學生心理特點而言,傳統(tǒng)的指導方式更是最枯燥的學習方式.那么我們對教材的開發(fā),首先重點就是要經過各種新奇的方式將學習資料趣味化.我結合多媒體將整個直觀的圖形展示與學生面前.使學生增加了好奇感,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學的關注的目光.仔細觀察所出此刻大屏幕上圖形結構組成.
提出任務,共同探究
會畫長方形和圓角的同學舉手.此刻我們來比賽,分別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圓,并涂上自我喜歡的顏色,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學生動手操作,獎勵畫得快、好的學生.
指名學生上臺演示: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圓形.
師:是不是只要會畫這個基本圖形,我們就能很快地畫出樓房呢答案是……
出示圖片:
我們的教學樓
設計意圖:
為了讓學生在學習畫圖的過程中,熟練運用鼠標,進一步熟悉windows窗口程序的各種常規(guī)操作.但只要掌握這些技巧,就足夠了嗎這樣的看法肯定是片面的.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技巧的教學,更為重要的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交流.
師:好,此刻我們自我來畫出自我想象中的教學樓房.
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困難,能夠從書中找解決辦法,也可尋求會畫的同學的幫忙.
指名學生上臺演示操作,學生給予評價、教師評價.
技巧鞏固,實踐提高
好了,樓房畫好了.那么這么大的樓房能放什么呢
生答:桌子、椅子、黑板、垃圾箱.
師:小組內說一說這些物品分別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學生小組內交流,團體匯報.
師:請大家選擇兩幅自我喜歡的物品,動手畫一畫.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教材后安排的實踐園.也是大部分課后都有的實踐題.很多學生在技巧掌握后,對于鞏固提高并不是很感興趣.在前一階段的自我探究過程中,學生的興奮點已經漸漸消退,如何進一步激發(fā)其探究的興趣.這時,"教學樓放"的再次出現(xiàn),猜猜用來做什么,又起到了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
個性創(chuàng)新,拓展練習
請小朋友們充分發(fā)揮自我的想象力,把畫上再添加一些你認為應當有的東西.
學生先說說自我準備添加的物品.
學生1:我準備在垃圾桶下頭添加畫四個輪子.
學生2:我準備在黑板上添加氣球.
學生3:我準備在書桌添加畫一個鬧鐘.
……
學生動手操作.
展示學生作品,學生給予評價,之后教師評價,及時給予鼓勵和贊揚.
師生共同評選出今日的優(yōu)秀作品,給予表揚.
設計意圖:
學生作品展示,讓學生自評、互評,然后教師給予肯定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間的互相比較、品評,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有利于學生正確看待自我的長處和弱點.給予鼓勵和贊揚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而對于那些暫時落后的學生也起到了激勵作用.
(四)回顧總結感悟升華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分享: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三):
主持人:xx
參加人員:xx
討論資料:
小組合作學習的反思
意見或提議:
周金榮:學生的合作學習如果沒有必須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保證,就成為空中樓閣。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拓展學生思維。但由于時間不足,學生的思維還未充分打開就往往被別人的觀點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現(xiàn)象。對策:要真正實現(xiàn)小組有效合作,確實使學生人人從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有所得,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尤其是涉及思維發(fā)散訓練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獨立觀察、思考。
高珊:教師指導不及時。對策: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要進行巡視并參與,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進取,有的學生合作不夠,這時教師就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學會表達自我的想法,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想法。
解格聯(lián):評價不全面。對策:來自同學的鼓勵,比來自教師的更有效果,一方面加強組內成員之間的評價,如對問題的分析是否正確,是否有條理,是否表達簡練等等,另一方面把學生個人的競爭引向小組團體的競爭,我們不僅僅要表揚合作有成果的小組團體,并且要表揚分工合理,協(xié)作成功的小組團體,要多肯定團體的智慧和力量,同時教師還要調整好教學過程,實現(xiàn)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姚憶微:規(guī)則不明。在課堂中,經常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后立即讓學生討論,教室里立刻就會出現(xiàn)一片熱烈討論的場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假熱鬧”,實際上“活而無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組合作學習的規(guī)則,“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策: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規(guī)(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2)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四):
一、概念認識: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基于這個意義的理解,應當有三層含義:
第一是小組合作分工學習。即將某一大問題或大任務分割成必須數(shù)量的小問題或小任務,小組成員各自承擔必須量的小問題或小任務,在各自完成的基礎上,再進行合作總結。
第二是小組合作討論學習。即小組成員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討論,發(fā)表自我的意見和提議,最終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第三是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即針對某一問題,小組成員在各自研究的基礎上,在小組內進行交流,相互學習,互相幫忙,共同發(fā)展。
二、具體策略:
1、(1)小組人數(shù)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2)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3)小組成員應是動態(tài)的。
2、把握好合作學習的時機
較復雜、綜合的學習資料,則能夠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1)在學生思維受阻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2)在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3)在問題的答案不唯一時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迪,思路得到開闊,訓練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但一節(jié)課中不宜安排過多的小組合作學習次數(shù)和時間,防止隨意性與形式化。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規(guī)則
小組內應設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各一名。小組長應選有較強的組織本事和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對本組成員進行分工,組織全組人員有序地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資料記錄下來。匯報員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景進行歸納總結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匯報。教師應根據不一樣活動的需要設立不一樣的主角,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進取承擔個人職責,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4、營造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參與熱情,采用多種形式鼓勵學生尤其是后進生進取地參與活動。同時還要給學生供給充裕的合作學習時間。沒有必須的時間,合作學習將會流于形式。所以教師要給學生供給充分的討論、交流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和相互交流時間。在合作學習之前,還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為合作的前提是獨立,當一個問題提出,如果學生沒有自我的觀點,合作就沒有基礎。這是導致學生合作時無言以對的原因之一。
5、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最有效的合作學習應當是學生學習的自發(fā)性行為,成為學生的一種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而不是僅有在教師的要求下才進行的,所以要想在課上課后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舉辦學習方式專題講座,在班級中利用必須時間開辦學習方式專題講座,向學生宣傳各種先進的學習方式,介紹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優(yōu)點,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學生產生合作學習的欲望。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開展一些小組合作學習競賽活動,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評優(yōu),激發(fā)學生合作的進取性,逐步將合作學習內化為學生的學習品質。
6、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本事
自主、合作、探究是目前學校進取提倡的有效學習方式,其中自主應當是基礎。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幾個人合作開辦公司,各合作者自我必須要有必須的經濟基礎或本事基礎,也就是他們的合作必須建立在個人努力的基礎上才能進行。
7、教師要異常關注合作學習中的弱勢群體
?吹絻(yōu)生活躍的身影,聽到他們獨特的見解,儼然成了主角。而后進生總是靜靜地旁聽,成了配角,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個局外人,處于被動地位。這樣學生之間并沒有進行真正的合作,不利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教師應異常關注合作中的弱勢群體。在分組時關注弱勢群體。然后在小組討論、交流時多采用輪流發(fā)言的形式,使每個學生不得不參與思考、討論。
8、教師的正確主角定位
大多數(shù)的教師往往是走到哪個小組跟前,就指導哪個小組,這樣的指導就過于隨意,缺乏目的性。教師要放手但不放任,相信學生但不失控,要同時做好顧問、參謀與合作者的主角。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五):
主持人:xx
參加人員:xx
討論資料:
小組合作學習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提議
周金榮:存在問題:沒有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提議:小組合作學習應首先教會學生傾聽,僅有學會傾聽,才能聽取別人對同一問題的見解,再結合自我的見解,解決問題。可采用圓桌會談法到達這一目的:第一步:學生1采訪學生2,同時學生3采訪學生4;第二步:主角互換,由學生2采訪學生1,學生4采訪學生3;第三步:每一個采訪者輪流匯報他們在自我的采訪中學到了什么;第四步:如果時間許可,小組成員能夠互相繼續(xù)提問。
高珊:存在問題: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提議:在實施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相當一部分學生表現(xiàn)的極不主動,具體表此刻不主動發(fā)言,不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應鼓勵學生進取發(fā)言,并學會與小組其他成員合作,這才能到達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也可采用三部談話法:1、學生分為兩人一組,然后兩人一對一實施單向談話。2、對換主角,談話者成為受話者。3、每個學生輪流在談話中分享信息
解格聯(lián):存在問題:小組成員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務被個別學生包攬,學生參與不平衡。提議:應將每個小組的問題在進行分解,簡單的問題由學習較差的學生解決,復雜的問題由需誒較好的學生解決,使每個小組成員都有事可干。
姚憶微:小組學習經常出現(xiàn)“搭車“的現(xiàn)象,既小組中的成員各行其是或合作任務被個別學生包攬,學生參與不平衡。對策:對于任何一個小組來說,忽視小組中任何一名成員的做法,都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學習時應使學生各自為他們的學習負責,教師可使用發(fā)言卡,小里的學生,每個人擁有不一樣顏色的發(fā)言卡5—6張,上課時,每人每發(fā)言一次,就要投卡一張,以表示自我的發(fā)言數(shù)量,直到這些卡用完為止,這樣一來,同學們就會珍惜自我的發(fā)言機會,本事強的同學也會幫忙組內不進取活動的同伴,小組內沒有了逃避職責的人,也沒有了“自由乘客”
【小組合作學習記錄】相關文章: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06-24
黨小組考察記錄02-28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反思04-22
小組合作學習工作總結12-15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精選23篇)02-16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11-02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15篇07-29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15篇)11-14
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精選15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