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拿著3500塊錢的工資卻操著月入過萬心思的重度影迷。
春節(jié)假期結束,你是否已經(jīng)每逢佳節(jié)胖三斤了呢?
雖然過年的氣氛不如小時候濃厚,但該吃的還是要吃,該拜的年還是要拜。
當減肥已經(jīng)發(fā)展成一個產(chǎn)業(yè)時,也就意味著整個社會的肥胖比例正在日益上升。
去年由北京大學和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共同發(fā)布的《中國兒童肥胖報告》中,中國7歲兒童的肥胖率到達了7%。
這也就意味著在100名適齡入學的兒童當中,有7個人就是“胖子”。
過年了,家長們嘴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多吃點”。
但事實卻是,很多人能吃飽,卻不能吃好。
日益繁忙的工作,讓很多上班族在顧不上做飯時,就去附近的快餐店里幾分鐘就能搞定一頓。
有時候還會帶著孩子一齊去,甚至還將吃快餐轉成一種親子間的獎懲機制。
“表現(xiàn)得好就帶你去”,“考得好就帶你去”,如果有人提出質疑,家長們往往還會用“偶爾吃一次不要緊”來反駁你。
但日漸隆起的腹部,堆積在腰間兩側的贅肉……或許漢堡和可樂的背后,不是輕描淡寫的“不要緊”,而是事關身體健康的“十分要緊”。
關于這個問題,遠在美國的好萊塢導演摩根最有發(fā)言權,因為他曾做過一場實驗,那就是不間斷連續(xù)吃了整整一個月的漢堡和可樂。
而且還拍成了一個紀錄片,《大號的我》。
他做這個人體實驗的目的就是更為直觀的證實,快餐到底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在實驗之前,摩根先給自己來了個全面體檢。結果各項指標顯示摩根的身體健康狀況良好。
接下來他嚴格規(guī)定了菜單,那就是只能點某快餐店里菜單上的食物,包括水。
快餐店的菜單咱們太熟了,不管名字怎樣變,新品怎樣推出,基本來說就兩樣,肉堡和甜飲。
于是,導演的實驗就從那天清晨的“漢堡加可樂套餐”開始了。
在這個人人都去過快餐店的國家里,民眾對消費者狀告快餐品牌事件也都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采訪的結果十分有意思,凡是支持快餐店的,都是重量級吃貨;凡是支持消費者的,或者持觀望態(tài)度的,大部分都是正常體型。
摩根一邊采訪一邊專注地進行著自己的漢堡計劃。
多日的觀察讓他發(fā)現(xiàn),每次點餐時,服務人員都會推薦點套餐,而且還會用“多加一點錢就能換成BigSize”的優(yōu)惠活動強行推銷給消費者。
在后面的采訪中,服務人員承認,這些都是上崗培訓前的必修課。
其實在最初,所有的快餐店帶給的杯子只有一個size,但隨著商業(yè)模式的運作,商家為了多營利,逐漸推出了M號,L號,XL號。
殊不知,所謂的BigSize除了糖含量多了,其他什么都沒有改變。
在美國,快餐行業(yè)是餐飲界的絕對領軍人物。你想吃炒飯,可能要走到華人街才能買得到,但如果想吃漢堡,遍地都是。
在最密集的商業(yè)區(qū),每隔幾米就會有一個醒目的“M”出現(xiàn)。
在你餓,但又找不到適宜的就餐地點時,隨處可見的快餐店就是最好的選取。
最夸張的是,快餐店還能開到醫(yī)院里。
在摩根拜訪的學者中,有人就直指快餐食品正在腐蝕那些還無法做出正確選取的孩子們。
其實在美國,對快餐行業(yè)的批判聲一向不絕于耳。但在財大氣粗的快餐巨頭面前,這些聲音猶如隔靴搔癢,根本無法真正傳入孩子們的耳朵里。
什么是卡路里?
街頭采訪中,還有人能隱約說出它是熱量單位。
但放在學生群里,一臉懵逼。
摩根探訪了校園,他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午餐基本都是漢堡和碳酸飲料。
為什么不帶給一些健康的食物給孩子們吃呢?耶魯大學的專家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緣由。
這些食物公司投入了超多資金來贊助校園,說難聽點,這些都是校園的金主。
哪有校園會把金主往外趕的道理?
如今,肥胖問題還帶動了新產(chǎn)業(yè)的誕生——減肥產(chǎn)業(yè)。
但那里面,運動減肥卻占到了極小一部分。更多的是減肥藥,減肥茶以及懶人減肥器材。
人們消費了超多的金錢在快餐上,如今又要消費超多的錢在減肥藥上。
到頭來,折騰的只有自己的身體。
為什么肥胖人數(shù)日益增多,還是有那么多人選取高熱量快餐呢?
其實那里面還包含了一些心理上的原因。
很多快餐店會針對兒童推出兒童套餐,并以各種活動吸引孩子們的加入。
而有些家長也為了方便省力,經(jīng)常帶著孩子去湊合一頓。然而長此以往就會給孩子們灌輸“品牌意識”。
在大眾消費品競爭日益激烈的這天,當各家競爭對手帶給的產(chǎn)品和服務的品質差別不大時,消費者會傾向于根據(jù)品牌的熟悉程度來決定購買行為。
如果家長從小就帶著孩子去某個固定品牌消費,長大了就會在他心里構成一個意識:
去到某某地方,我會感覺快樂,我會更加舒暢。
一旦這個意識根深蒂固扎根在消費者心里,哪怕后期調查顯示這些東西不健康,不衛(wèi)生時,他們往往就是不屑一顧,根本聽不進去。
正所謂早期的品牌意識嚴重影響未來的購買欲。
上癮了,根本戒不掉。
聽完專家們的看法,摩根突然開始后怕起來,怎樣阻止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呢?
為此他想了個絕招。
整個漢堡實驗中,摩根在吃到第12天時,就進入了一個瓶頸階段。
因為他已經(jīng)將菜單上的食物重復吃了一遍又一遍。而且中間直接引發(fā)身體不適直接吐了。
身體狀況的改變讓他決定回到醫(yī)院重新做個體檢,結果短短十二天,摩根胖了15斤。
短時間內的激肥讓摩根變得呼吸急促、精神不振,連注意力都跟著下降了。
而到了整個紀錄片的后半段,摩根幾乎已經(jīng)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徹夜難眠、身體燥熱、就連呼吸也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吃完了第30天的晚餐之后,摩根宣布他的快餐計劃到此結束。第二天他就趕緊去了醫(yī)院,進行了徹底全面的檢查。
最為明顯的是體重,一個月長了20斤肉。
其次是他的膽固醇和脂肪肝數(shù)值飆升,冠狀動脈心臟病風險增加了一倍,心力衰竭的幾率也增加了一倍。30天時間就把自己吃出了一身!
你們猜摩根甩掉這些肉,將指標恢復到正常水平用了多久?
整整2年零一個月。
一個小小的漢堡而已,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或許我們能夠從多方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肯定有人說,摩根的實驗方式不科學,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不會有人真的吃一個月漢堡的。
雖然這也是整個實驗的詬病點,但了解完漢堡的構造后,你就會明白,問題不在吃的頻率,而在于吃的資料。
漢堡,上下為面餅,中間夾著肉餅和芝士(沙拉),偶有少量蔬菜。
思考到外型和烘焙難度,所以快餐品牌都會選用精致白面粉。
但精致面粉較普通面粉比,雖然口感更佳細膩,但在篩選過程中流失了超多纖維物質和礦物質,比如鐵、錳、鋅。
更別提還要進行高溫烘焙,因此營養(yǎng)大打折扣。這也為什么最近幾年營養(yǎng)學家總在倡導多吃粗糧的原因。
肉餅雖然滿足了人體對營養(yǎng)(主要是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求,但油炸過的肉卻讓脂肪含量大大增加。
再配上的高熱量的芝士和黃油,除了脂肪,還是脂肪。
而唯一能稱贊的蔬菜,卻只有可憐的一兩片。
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跟不上,不需要的脂肪和熱量卻被一口口的吃進肚子里。
再配合高糖的碳酸飲料和純油炸的薯條,再連續(xù)吃上30天,不出問題真的不正常了。
垃圾食品都是沒有營養(yǎng)的,其實這句話并不正確,還有很多是不能被人體吸收的過剩營養(yǎng)。
最為重要的是,人體真正需要維持健康的微量元素根本無法從中獲得。
所以,摩根最后的實驗結果就是,增加了一身肉,還得了一堆病。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垃圾食品,只有不會合理搭配的人。
如果說摩根在吃漢堡的同時,每一天搭配適量的蔬菜和水果,以及蛋類和牛奶,然后換掉碳酸飲料,或許整個實驗的結果就又大不一樣了。
但事實是,很多人圖省事,直接在快餐店里用過一個漢堡解決午飯。
從營養(yǎng)學家?guī)Ыo的膳食金字塔圖能夠看出,谷物類依然是整個結構的最強根基。
從上到下,越是下面的越就應多吃,越到上面越就應少吃。
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很多人選取蔬菜沙拉作為減肥餐。
但問題是,蔬菜很健康,但沙拉卻不那么健康了。100g沙拉醬的熱量在700千卡左右,它的熱量是薯條的兩倍,等于一個中等漢堡。
而要完全消耗掉這些熱量,至少要游泳一個小時,或者慢走兩個小時。
摩根的實驗雖不能給漢堡定罪,但至少他用犧牲身體健康的代價告訴我們了營養(yǎng)過剩和營養(yǎng)失衡的可怕。
然而回頭看看四周,很多人吃飯靠快餐,喝水靠飲料,減肥靠藥物。
這不是生活,這是自殺。
【吃漢堡惹出的禍】相關文章:
【精選】吃漢堡作文300字三篇03-19
漢堡包作文04-03
關于寫禍的作文05-11
我惹了禍作文03-18
是誰惹的禍作文03-17
都是粗心惹的禍作文03-07
都是好奇惹的禍作文06-18
都是看書惹的禍作文05-06
都是游戲惹的禍作文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