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额仠Y》本文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收集的論語警句說說,希望大家喜歡。
1、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4、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5、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6、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7、君子上達(dá),小人下達(dá)。(憲問)
8、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9、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0、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墩撜Z·公冶長》
1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12、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wèi)靈公》
1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論語》
14、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15、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6、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17、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缎l(wèi)靈公》
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妒龆
2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朽也!豆遍L》
21、辭達(dá)而已矣!墩撜Z·衛(wèi)靈公》
22、乘肥馬,衣輕裘!墩撜Z·雍也》
23、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
2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出處:《論語》
2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出處:論語
26、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處:論語
28、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29、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0、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31、智者不惑,仁者不優(yōu),勇者不懼。出處:論語
3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出處:論語
33、孔子語錄: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34、言必信,行必果。
3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出處:論語
36、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3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3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出處:論語
39、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墩撜Z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40、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1、我則異于是,是無可無不可。
42、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4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4、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論語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論語
4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論語
47、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48、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49、民無信不立。
5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