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本文是小編特意為各位讀者整理的孔子語錄說說,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1、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2、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人能宏道,非道宏人。
4、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5、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6、君子之道四焉,強(qiáng)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
7、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8、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9、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qǐng)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11、不遷怒,不二過。
12、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
1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4、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yuǎn)之則怨。
1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
16、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1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損矣。
1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朽木不可雕也。
20、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21、道不同,不相為謀。
2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23、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24、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
27、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28、"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
29、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3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31、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jié)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32、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3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4、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5、子曰: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36、孔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37、孔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
38、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9、父母,唯其疾之憂。
40、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41、以約失之者鮮矣。
4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43、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44、道不同,不相為謀。
45、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46、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7、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8、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dú)夥絼,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dú)饧人,戒之在得?/p>
49、誠(chéng)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1、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52、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mèng)見周公。
53、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54、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5、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
5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jiān)強(qiáng)。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jiān)強(qiáng)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57、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58、苦求不得,從吾所好。
59、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6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zhí)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