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本文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句子說說,歡迎大家分享。
1、文子辟惡逆,去無道,求有道。當(dāng)春秋時,臣陵其君,皆如崔子,無有可止者。
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4、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5、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11、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1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14、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6、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
1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18、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19、當(dāng)仁,不讓于師。
20、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
21、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2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3、德不孤,必有鄰。
24、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2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26、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27、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28、三軍可奪師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9、子曰: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30、子曰: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1、子曰: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32、道不同,不相為謀。
33、故君子入則篤行,出則友賢,何為而無孝之名也。
34、乞之四鄰,以應(yīng)求者,用意委曲,非為直人。
35、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6、孔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7、子食於有喪者之側(cè),未嘗飽也。
3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9、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4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1、在溫習(xí)舊知識后,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憑借這一點就可以當(dāng)老師了。
4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3、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4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4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6、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7、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其取。
48、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于我,我對曰無違。"
49、君子之行也,度于禮。
50、子曰:"甬五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