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么日記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游記日記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記日記 篇1
今年7月24日,我和弟弟一家來到了廈門鼓浪島的大海邊游玩。下午漲潮了,我和弟弟在沙灘上玩沙子、吹海風。突然,感覺腳下濕濕的。我低頭一看,。≡瓉砗K紳q到腳下了,還留下了一地的貝殼。我和弟弟連忙放下手中的'沙子,來到潮水邊撿貝殼。我們彎著腰,眼光在潮水里來回搜索,一看見美麗的貝殼就撿起來放進袋子里。雖然很累,衣服也濕了,但我們感到很快樂。這時許多快艇出現(xiàn)在大海上,它們高速馳騁著,艇尾拉出了長長的波浪線。我對大家提議:“咱們也去坐快艇吧,感受在大海上的滋味!贝蠹叶纪饬。于是我們趕緊買了豪華快艇票。上船后,我們穿好救生衣,抓住護欄,一切準備就緒后快艇開動了,剛開始的時候快艇低速行駛,非常平穩(wěn)。
大家都怡然自得地指點周圍的景物,氣氛非常融洽。過了一會,快艇加速了,速度越來越快,快艇開始左右搖晃,還不時被海浪掀起來。我們大聲尖叫著,呼喊著,盡情地抒發(fā)自我,感覺無比的快樂。半小時后,快艇又減速了。慢慢地朝岸邊駛去。下快艇后,大家的心情還是難以平靜,繼續(xù)熱烈地討論著,開心極了。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美麗的大海被夕陽映紅了,更美麗了。海風呼呼地吹著,我們的衣服隨風擺動,美麗的海鷗停在我們面前捉魚,好像在鞠躬對我們說:“再見了,歡迎你們下次再來!”天色已晚,大家戀戀不舍地回到了賓館。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大海!我有機會一定會再回來看你的!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次的快樂旅游!
游記日記 篇2
今天,我們要去黃賢旅游。車上,大家有說有笑,一會兒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車,就跟微風撞了個滿懷,帶著一絲清涼的氣息,真舒服啊!
黃賢的景色太美了。一座座房子別致而整潔,我們沿著碎石鋪成的小路,一邊走一邊欣賞。
不遠處,有座高大的假山,上面刻著“黃賢森林公園”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我和姐姐歡呼著,飛快地向前跑去,遠望“紅巖飛瀑”直掛在假山的河邊,走近一看,那瀑布像一條潔白的玉帶,又像一個個圓圓的小白球從山上滾下來,一落地又四散地跑開了。
看完了假山該爬真山了。我和妹妹手拉著手,沿著陡峭的階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大家曬著太陽,累得滿頭大汗,互相鼓勵,加油!終于爬上了山頂。山頂上有一座叫“清和門”的`房子,再往前走是一座威風凜凜的“東元塔”。我一口氣走上了最高一層。往下一看,又是一番好景象:方方正正的田野猶如蓋了一條綠色的地毯;河水清澈的“明珠湖”;一個美麗的小公園……
再見,大山!該回家了,我輕輕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
游記日記 篇3
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馬爾代夫度假,這是我期盼已久的旅行。我們坐上大飛機來到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然后坐內(nèi)陸飛機來到另一個機場,再乘快艇到卓美亞JD酒店,已經(jīng)很晚了。我們先住進沙灘別墅,可是我們太困了,來不及仔細參觀,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晨,我睜開眼睛,興奮極了!光著腳丫就跑出去,哇!好大的房子呀!院子就在海灘邊,還有一個游泳池、露天淋浴......然后,我們到海邊的餐廳吃早餐,看見藍天、白云、潔白的沙灘,海水從近到遠顯現(xiàn)各種各樣的顏色,先是淺綠色、深綠色,然后是藍綠色、藍色,一直到很遠才是深藍色。我埋了兩個小珊瑚在沙灘里,想下次來的時候再找到它們。
下午,我們游泳,在沙灘上玩,還看到白色的小螃蟹......
晚上,我們在皎潔的月光下吃燒烤......
住了兩天,我們又乘快艇轉水上別墅,水上別墅更大,很大的休閑廳、臥室、游泳池,從水屋的甲板可以直接下到海里。管家叔叔Naseeh帶著我下海浮潛,我看見了各種各樣的魚,有紅紅的小丑魚、長長的帶魚、白白的`小銀魚......,還有會動的紅珊瑚。
我們在水上屋吃早餐,用吃剩下的面包喂魚。
傍晚,太陽慢慢落下去,紅彤彤的晚霞將云彩映成金紅色,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躺椅上靜靜地觀賞落日,這時我在心里感嘆:太美了!這樣的日子多么幸福啊!
島上所有人都很熱情,非常有禮貌,見面就打招呼。Naseeh很喜歡我,給我彈吉他聽,還唱歌,雖然我聽不懂,但是我知道Naseeh唱得很好。我以后要好好學習英語,下次再來的時候就能和Naseeh交談了。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沙灘上,在皎潔的月光下漫步、蕩秋千、抓螃蟹......
第五天,我們終于要離開了,我依依不舍地和其他人告別,真想永遠留在這個美麗的地方。
再見了,美麗的馬爾代夫,再見了Naseeh,我一定會想念你們的,我一定會再來的。
游記日記 篇4
在今年的暑假里,爸爸、媽媽帶著我一起去云南玩。云南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彩云之南”,聽媽媽說,這個名字最初是來自《云南通志》中:“漢武年間,彩云見于南中”,所以云南有了這個美麗的名字。我們是乘飛機去的,這可是我的第一次喲!當飛機飛到了5000米左右的高空,我感覺有點害怕,從飛機的窗向外望去,地上的馬路像面條一樣細,樓房像米粒一樣小。下了飛機之后我們先到了姨姥家,我看見了小舅有很多玩具,我好喜歡!于是就靈機一動,對姨姥說:“小舅都長大了,不屑玩玩具了,不如我就幫他‘消化’一下吧”。姨姥說:“可以啊,不過你要給我一個吻,作為見面禮”。我就很猶豫,心里想“這好像有點挑戰(zhàn)我的底線”,可玩具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所以思前想后,我給了她一個“飛吻”。
在姨姥家修整了兩天后,我們就出發(fā)去西雙版納游玩。第一站,我們?nèi)チ藷釒в炅止,我在那里看見了原始克木人,他們說的“哈呴”是表示問候的`意思,而如果我們回答反了,說成了“呴哈”就表示挑釁的意思,克木人就要和你展開較量了。那里的植物種類非常多,有18000年的芭蕉王,還有能很快毒死一頭馬的箭毒樹。原始克木人在森林的門口建了一座高塔,在前面還布設了一個“飛天大猩猩”(其實是又黑又壯的克木人) ,他突然跳了出來,嚇了我一大跳。我們第二站到了基諾山寨。那里的人們都是近親結婚,男人都要用竹子殺死一頭牛證明他們的勇氣,這樣他們才能有資格結婚、生孩子。為了展示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他們給我們表演了節(jié)目,有唱歌、跳舞和打鼓。
這次彩云之南旅游非常好玩,我還學到了好多關于少數(shù)民族的知識,感到非常開心。
游記日記 篇5
放假啦。許多附近的景點都博得人們的青睞,城市里的人們紛紛駕車出動,游山玩水,樂在其中。我們也不例外。這次,我們驅車前往宜陽境內(nèi)的花果山一探究竟。
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ü娇刹皇且蛔∩,海拔有一千八百多米高,矗立在豫西群山之中,氣勢非凡,景色壯麗。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光顧這里。只是由于這里太過偏僻,又沒有名氣,所以鮮有人問津罷了。不過這門票也還便宜,一個人只要二十五。
我們把車停在半山腰的一個停車場上,便徒步登山。山上遍植高大蔥郁的樹木,將整座山裝點成活力綠色,遮天蔽日,讓人感覺很清涼。路旁開滿了菊花,有黃色的,還有白色和紫色的。若是你仔細聞聞,菊花的香氣便會讓你為之傾倒。顏色很美,氣味也很美,給花果山增添了許多詩意。
除了菊花,山上還有許多楓樹。時值秋季,點點紅葉點綴林間,十分漂亮。如果站在另一座山上遠遠望去,青山之中夾雜著片片紅色,更加別致。旁邊還有一些小山,整座山都被紅葉覆蓋,有點“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趣味了。
行走在這樣幽靜的山中,你會被路旁別具一格的巨石所吸引。這里的石頭都是白色的,和華山的`一個樣,看上去很是面目猙獰。石頭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成不同的形狀。有一尊像一只臥著的青蛙,正朝向遠處的群山。想象力豐富的人們就聯(lián)想到這是一只青蛙思念遠處的故鄉(xiāng),時間久了,化為石頭。人們給一座座巨石取了不同的有趣的名字,正是他們點綴了這座奇山。還有的石頭上放著人工雕刻的雕像?矗菈K石頭上,孫悟空正翹首而立,似乎對我們的來訪表示歡迎;那里,唐僧和沙僧正站在一塊巨石上,望著遠處的群山,若有所思;深林之處,豬八戒正臥在一塊石頭上,懶洋洋地睡起了覺,幾只小猴子圍著他又轉又跳,似乎不想讓他睡好吧。
水簾洞是花果山的著名景點。我們來到水簾洞前,只見一個不大的石洞,洞口不停地滴著泉水,像下中雨一般;石洞上的崖壁上有水沖刷過的痕跡,看來以前這里水勢很大,只是現(xiàn)在逐漸變小了。有的人冒“雨”沖進洞里看個究竟,我們也跟了進去。里面地方不大,最里面有個更大的洞,幾乎什么都看不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三尊泛著金光的佛像,想必是后人放進去的吧。
天色已晚,而我們還未登頂。只好作罷了。真希望下次還能再來花果山,和孫大圣聚一聚。
游記日記 篇6
【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門大溪候車夫,久之發(fā),已上午矣。南十里,新田鋪。其處山勢漸開,正在西華山之南,回望諸巖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無復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飯于聯(lián)桂鋪。又二十里,過馬鞍山為橫石鋪,于是復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嶺,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對應天山,為張真人上清宮入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對“應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烏姓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巖只二十里,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巖,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巖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定計,明日分靜聞同車一輛待我于上清,余以輕囊同顧仆西從間道向仙巖。主人復言:“仙巖之西十五里有馬祖巖。在安仁界。其巖甚勝,但先趨仙巖亦復稍迂,不若竟竟,直接赴馬祖,轉而東,由仙巖、龍虎以盡上清為最便!庇嘁嫔浦。
二十五日平明,飯而發(fā)。雨絲絲下,不為止。遂別靜聞,彼驅而南,余趨而西。四里,至章源。四里,過一小嶺,至桃源。又過一小嶺,二里至石底。過水二重,俱有橋,三里,至連塘。過一小嶺。二里,過一橋。又二里,鐵壚坂。又三里,過香爐峰。其峰回亙?nèi)B,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結佛廬于上。時雨大作,竟不及登。香爐峰西即為安仁東界,于是又涉饒州境矣。三里,簡堂源。過一里,雨狂甚,衣內(nèi)外淋漓。三里,過新巖腳,而不知巖之在上也。從其東峽穿而北入,見其西崖下俱有橫亙之巖,飛瀑交灑于上,心知已誤,因避雨巖間,剖橘柚為午餐。已而令顧仆先探其北,不見影響既看不到又聽不到。復還探其南,見南崖有戶掩竹間,以為是無誤矣,亟出而趨其上。巖雖高敞,盤亙山半,然石粗竅直,無宛轉玲瓏之致。時已知其為新巖,非舊巖也,且?guī)r僧雖具餐,觀其意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趨下山。又躑躅雨中,西一里,轉而北入山峽。峽口巨石磊落,高下盤峙,深樹古藤,籠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峽而入,其崖東西并峙,北連南豁,豁處即峽口,而連處其底也。馬祖巖在左崖之半,〔即新巖背。〕其橫裂一竅亦大約如新巖,而僧分兩房,其狗竇豬欄,牛宮馬棧,填塞更滿。余由峽底登巖南上,時雨未已,由巖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簾環(huán)映于前,仰視重巖疊竇之上,欄柵連空,以為妙極。及登之,則穢臭不可向邇接近,皆其畜塒shí窩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墻環(huán)堵,黑暗如獄矣。時余衣甚濕,日且就昏,其南房方聚眾作法法事,拒客不納,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臥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殊甚,強索臥石龕之間。令僮以所赍jī攜帶米具就炊,始辭無薪,既以細米易,而成粥竟不見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細米易,姑餐而即行。仍從北連處下,令顧仆先出峽門之口,余獨轉上西崖。其巖亦橫裂如馬祖,而無其深,然亦無其填塞諸穢趣也。從巖畔直趨而南,路斷處輒為開鑿,既竭走完巖端,〔崖壁峻立,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峽而出。既越洞西,遂分兩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而南,兩崖并夾,遂成一線。線中東崖之下,復裂為巖,亦橫如馬祖,而清凈幽渺,忽有霄壤之異。巖外之崖,與對崖俱下墜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中亦橫裂,邃幽深若重樓。惟極北則豁然,以為可通外境,而豁處天光既辟,地險彌懸,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實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稱別有天地者耶?復還至洞門分道處,仰其上層,飛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無可攀。從其南道轉峰側而上,則飛閣高懸,莫可攀躋,另辟一境矣。時顧仆候余峽下已久,乃穿透腹之洞,仍東出崖端,欲覓道下峽口,不可得;循舊沿崖抵北連處下,則顧仆見余久不出,復疾呼而至矣。遂與同出峽口,東南四里,過南吉嶺。遙望東面亂山橫翠,駢聳其北者,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為仙巖,最秀;而近瞰嶺下,一石尖插平疇,四面削起者,為碣石,最峭。下嶺,即見大溪自東而來,直逼嶺腳,〔其溪發(fā)源滬溪,由上清而下!衬藦南彼菹,東南四里,至碣石下。則其石仰望穹然,雖漸展而闊,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撐天之狀。其下有碣石村,是為安仁東南界;渡溪南為瀝水,山溪上居民數(shù)十家,于是復屬貴溪矣。又東五里,直抵排衙石之西,是為漁搪。漁塘居民以造粗紙為業(yè),其地東臨大溪。循溪西南行一里,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東一里,龍虎觀。觀后一里,水簾洞。南出山五里,蘭車渡。三里,南鎮(zhèn)宮。北行東轉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長。東一里,真人府。南渡溪五里,越一嶺,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岡山,金谿縣東界也,是入撫州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鄭陀嶺。七里,連洋鋪。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鋪。有石梁水,出鄧埠。十里,茅田,即往撫州道。下一嶺為五里橋,水始西向許灣橋,南有庵,旁有閣,為迎送之所。東南入金谿城。城徑二里,由東出西,其北門為撫州道。城外東北為黃尖嶺,即出金處,《志》所稱金窟山。在城東五里。其西為茵陳嶺,有岡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岡矣。金窟山之東南,環(huán)繞城南者,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陳,北東南三面環(huán)城,所云“錦繡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許灣始勝舟云。朱于之南有山高聳,亦自東北繞而南,為劉陽寨、牟彌嶺,其東為滬溪,西為金谿之大塘山,疑即《志》所稱梅峰也。又南為七寶山。
二十九日發(fā)自大塘。對大塘者,東為牟彌頂大山也。南十里為南岳鋪,又西南十里為賈源,又五里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為后車鋪,飯。又南十里為界山嶺。一名韓婆寨。下嶺二里,為滬溪分道。又二里為大坪頭,水始南流。又四里為橫坂鋪。五里,七星橋。又五里,潭樹橋。十里,梧桐隘。揭陽無渡,到建昌東門宿。
【譯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仍然渡過西南門外的大溪等候車夫,許久后才出發(fā),已經(jīng)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鋪。那里山勢漸漸開闊,正處西華山的南面,回首望去,眾巖突兀,全都連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別,不再有破裂分開的痕印了。又行十里,在聯(lián)桂鋪吃飯。又走二十里,過了馬鞍山為橫石鋪,從橫石鋪后又進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嶺,下了嶺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對著應天山,是進山到張真人上清宮去的起始處,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對于“應天”而言的。
這天夜里,姓烏的旅店主人告訴我:“這里南面到上清宮二十五里,而西面到仙巖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宮后再去仙巖,也有二十里。不如就從這里前往仙巖然后再去上清宮!蔽液苜澩f的,于是定下計劃,明天讓靜聞坐一輛車到上清宮等我,我和顧仆輕裝向西從小路到仙巖。旅店主人又說:“仙巖西面十五里有個馬祖巖!苍诎踩士h界內(nèi)!绸R祖巖景致極佳,假若先奔赴仙巖后又到馬祖巖也同樣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馬祖巖去,然后折向東,由仙巖、龍虎巖最后游覽上清宮最為方便。”我更加贊同這個建議。二十五日天大亮時,吃了飯就出發(fā)。滿天潦檬細雨,一直不停。告別了靜聞,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過一座小山嶺,到桃源。又翻過一座小山嶺,走二里到石底。渡過兩條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橋,走三里,到連塘。翻過一座小山嶺,走二里,越過一座橋。又走二里,到鐵滬板。又走三里,過香爐峰。這座山峰呈三層旋繞,南面從上直往下破裂開,中間有一塊凹下去的地方,上面構筑了僧人的小屋。當時雨下得很太,竟然沒能攀登。香爐峰的西面就是安仁縣東界,從這里起又步入饒州府境內(nèi)了。走三里,到簡堂攝。走一里,雨下得很猛,內(nèi)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經(jīng)過新巖腳,然而不知道巖就在路上面、從新巖東面的山峽往北穿越,見此巖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橫亙的巖石,巖石上飛瀑交灑,心想已經(jīng)走錯了路,于是到巖石間去避雨,并剝開橘子、袖子當午餐吃。旋即叫顧仆先到巖北面探尋,但沒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尋,見到南面山崖間有戶人家掩映在竹叢中,我以為那是馬祖巖無誤了,趕忙走出避雨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巖洞雖然高而寬敞,盤亙在半山間,然而石質(zhì)粗糙,洞穴平直,缺少曲折玲瓏的意態(tài)。這時已經(jīng)弄清它是新巖,不是舊巖,并且看出居住在巖洞間的僧人雖然備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離開的樣子,于是我們趕忙出了巖洞,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時走時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進入山峽中。山峽入口處眾多大石頭雜沓地堆疊著,自高處到低處盤結聳立,深樹古藤籠罩在上面,很是雅致,由峽口進去,東西兩邊崖壁對峙,山峽的北端山崖連接而南端敞開,敞開處就是峽口,而山崖連接處是峽底。馬祖巖在左邊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巖的反背。崖壁間橫向裂開一個洞,也大略如同新巖的那個洞一樣,僧人分住在兩間房子中,巖洞中狗窩、豬欄、牛圈、馬棚,填塞得滿滿的。我從峽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巖,當時雨未停止,從巖下行走,潔玉般的水流交相飛舞在巖外,潔玉般的水簾環(huán)繞輝映在眼前,仰視重疊的巖洞上面,柵欄飛架在空中,以為必定美妙至極。等登上去,卻坑臟腐臭得不可接近,J'L乎都是些牛馬豬雞的棲息處所,而人居住的地方,狹小簡陋,黑暗得如同地獄。當時我衣服很濕,而且天將要黑下來,巖洞南邊的房子中正匯集眾人作法術,拒絕接納客人,北邊的房子也是一樣,要找一個躺臥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許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個石完躺臥在其間。叫童仆用隨身帶來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飯,僧人先是推辭說沒有柴禾,后又用細米換了我們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見不到一顆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時起來,又拿米做飯,那僧人仍用細米調(diào)換、我們將就著吃了些就出發(fā)。仍然從山峽北端時山崖連接處下來,我讓顧仆先走出峽門口,自己一個人轉往西登上山崖。巖洞也如馬祖巖一樣橫向裂開,但沒有馬祖巖深,不過也沒有馬祖巖那樣各種污穢之物到處填塞的情景。我從巖洞邊一直奔向南面,路斷絕的地方崖壁被鑿開,到了巖的邊緣處,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有個洞貫通山峽顯露出來。越過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兩條,‘條順山崖往北去,一條順山崖往南去,兩邊崖壁夾峙,中間便形成了一條線。那條線中間的東邊崖壁下面,又破裂開形成巖洞,它也如馬祖巖一樣呈橫向,然而清新潔凈,深邃幽遠,我忽然覺得兩者間有天壤之別。巖洞外面的崖壁與對面的崖壁,都下墜百丈,上插千尺,兩邊相隔僅有咫尺,而且都是橫向裂開,如重重高樓一樣深邃。只有最北面很開闊,我以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開處雖然露出天空的光明,地勢卻更加高峻險要,陡峭彎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實在是大自然中非常僻靜險要的一處地方,而這不就是所說的“別有洞天”的那種地方嗎?又回到洞門口分路處,仰頭觀看洞的上層,凌空飛突的巖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無法攀援。我從洞南邊的路轉到山峰側面往上爬,飛閣高懸,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塊天地。當時顧仆已經(jīng)在山峽下邊等了我許久,于是穿過那個貫通山崖內(nèi)部的洞,仍然往東到了山崖邊緣,想尋找道路下到峽口,然而沒有找到路;順來時的路沿山崖抵達北端山崖連接處時,顧仆見我許久未走出山峽,又大聲地連連呼喊著找了過來。于是和顧仆一同出了峽口,往東南走四里,經(jīng)過南吉嶺。遙望嶺東面,亂山橫翠,那并列聳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為高峻,那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巖,最為秀麗;而從近處俯瞰嶺下,那尖峭地插立在平坦的田塊中,四面筆直向上聳起的,是喝石,最為峻峭。走下南吉嶺,就看見一條大溪從東面流來,直逼嶺腳孟這條溪發(fā)源于滬溪縣,經(jīng)過上清街往下流。于是從溪北岸溯溪流,向東南走四里,到達竭石下面。仰望這塊石頭高大彎隆,雖然它向上逐漸伸展而變得寬闊,然而卻更加陡直,顯出孤柱撐天的態(tài)勢。它下面有個褐石村,此村在安仁縣的東南邊界;渡過溪往南走為瀝水,這條山溪的岸上住著幾十家居民,從這個村莊開始又屬于貴溪縣地。又往東走五里,直抵達排衙石的西面,這里是漁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紙為業(yè),村子的東面瀕臨一條大溪。順大溪向西南行一里,為蔡坊渡,于是停下來投宿在這里。二十七日從蔡坊渡渡過溪水往東走一里,為龍虎觀。從觀后走一里,為水簾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為蘭車渡。再走三里,為南鎮(zhèn)宮。往北而后折向東走一里,渡過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長。往東走一里,為真人府。往南渡過溪水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嶺,那嶺叫胡墅嶺。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岡山,它是金勤縣的東界,從這里便進入了撫州府境內(nèi)。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居民都姓江,這天就投宿在這里。
二十八日從孔坊走三里,為鄭陀嶺。七里為連洋鋪。十里為葛坊。十里為青由鋪!灿幸粭l石梁水,流往鄧埠!呈餅槊┨,這里就是到撫州府的路。下一座嶺為五里橋,從此處起水才向西流往許灣,橋南有座庵,庵旁邊有個閣,是人們迎來送往的場所。再往東南走,進入金勤城。城東西長兩里,我們由東往西走出城,城北門是到撫州府去的路。城外東北面為黃尖嶺,它就是出產(chǎn)金子的地方,志書上所稱的金窟山!苍诔菛|面五里〕黃尖嶺的西面是茵陳嶺,茵陳嶺的一條山岡往西延伸,是五里橋北面的分水山岡。位于金窟山東南邊、環(huán)繞在域南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這座山上。如今稱朱干山。〕金窟山、茵陳嶺從北、東、南三面環(huán)繞縣城,就是所說的“錦繡谷”。只有縣城西南面略微缺開些,一條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許灣橋才能夠航船。朱干山的南面有山峰高高聳立,也是從東北繞往南面去,那是劉陽寨牟滁嶺,它的東面為滬溪,西面是金黔縣的大塘山,我懷疑就是志書上所稱的梅峰。〔再往南為七寶山〕
二十九日從大塘出發(fā)。對著大塘的,東面是牟稱頂大山。往南走十里為南岳鋪,又往西南走十里為賈源,又走五里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為后車鋪,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為界山嶺!灿纸许n婆寨!诚铝藥X走二里為到滬溪縣和建昌府的分路處。又走二里為大坪頭,從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為橫坂鋪擴又走五里為七星橋。又走五里為潭樹橋。再走十里為梧桐隘。揭陽沒有渡口,到建昌府東門才投宿。
游記日記 篇7
西安,十三朝古都,雖說它的土地不肥沃,但它的歷史悠久,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
希拉克曾經(jīng)說過:“世界原有七大奇跡,秦皇兵馬俑的發(fā)現(xiàn),稱得上第八大奇跡!苯裉煳矣行夷慷昧说诎舜笃孥E。
兵馬俑分成了三個坑,分別是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一號坑是的。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一號坑里,一個個兵馬俑整齊的排列著。它們的頭發(fā)是一根根刻出來的;鎧甲非常精細,上面的鱗片清晰可見;就連指紋都非常清楚。經(jīng)導游一說,我才知道,原來,兵馬俑挖出來時,是有顏色的.?上У氖潜R俑因為在地下存放了很多年,一碰到空氣,顏色就氧化了。
二號坑只是一個未開發(fā)的深坑。因此,我直接到了三號坑。三號坑雖然比一號坑小了很多,但它是總部,是必不可少的。坑里,兵馬俑有的站著;有的跪著;有的微笑著;有的皺著眉。它們每個人的神情各不相同。中央位置是四匹馬兒,后面有一個駕馬的人。駕馬人留著短短的胡子,遮住了嘴,分不清這人是喜悅還是憤怒。
看完兵馬俑,我真切的感受到它的雄偉、它的壯觀,第八大奇跡果真名不虛傳。導游又補充道:“相傳秦始皇當年是想用人陪葬的,這時,一位大臣提出了觀點:‘如果以活人殉葬,那肯定會引起公憤,甚至可能有人起兵造反,到時,整個王朝將會走向沒忘啊!’秦始皇聽了,一想,這也有道理,但不用活人,用什么呢?這些大臣就有提出了燒制泥人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兵馬俑!
兵馬俑的印象,留在了我心里,也印在了看到兵馬俑的人心里。它的規(guī)模之大,做工之精細,都向我們說明了古人的智慧,也說明了西安這塊地上的寶物很多。
【游記日記】相關文章:
精選游記日記3篇04-30
精選游記日記集錦9篇05-18
精選游記日記匯總六篇06-02
【精品】游記日記三篇05-26
游記日記模板7篇05-09
精選游記日記匯編五篇03-29
【必備】游記日記四篇03-29
【實用】游記日記四篇03-29
【必備】游記日記三篇04-04
實用的游記日記3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