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實用文>日記>游記日記
游記日記
更新時間:2024-08-30 15:54:32
  • 相關(guān)推薦
游記日記十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jié)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么了呢?讓我們一起認(rèn)真地寫一篇日記吧。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游記日記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游記日記 篇1

  今天,金風(fēng)送爽,陽光明媚,是一個游玩的好日子。正巧那天又是張夢依的生日。老張就說想去新昌玩,經(jīng)商量,我、張張、老黃、小呂一起去新昌我外婆家玩。

  我們坐上了新昌到嵊州的車。一路觀賞著美麗的風(fēng)景,心情又激動又高興。

  一眨眼,就到了新昌兔毛市場,因我們早飯沒吃,我們就在那買了春餅,一邊吃一邊找車坐到我外婆家。我們坐上了“大市聚”車。經(jīng)將近20分鐘,我們便到了我外婆的小鎮(zhèn)上。我們踏上了鄉(xiāng)間的小路,四周除了幾座紡織廠和幾戶人家之外,就只剩下花草樹木、鳥語花香和小溪了,美不勝收的風(fēng)景是我們留連往返。

  我們經(jīng)過了一座石橋,在石橋上,我們休息了一會兒,感覺著美好的風(fēng)景線;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橋上,我為她們講起了俞文浩的故事。

  不知不覺,我們就到我外婆家,可家里沒人。我們放下東西后,我就帶領(lǐng)她們?nèi)フ椅业男』锇橥媪恕?/p>

  找到了小伙伴,經(jīng)過我的一番介紹,她們互相認(rèn)識了,并成了好朋友,建起了一座跨越兩省市的友誼橋。當(dāng)然,我和嵊州新昌兩邊朋友的友誼是不會變的,因為兩邊都我的至交朋友。不平凡的朋友使我經(jīng)歷了許多的事,酸甜苦辣使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朋友之情和友誼。

游記日記 篇2

  今天,是我們來到草原玩的第一天。我和媽媽早早的起了床,一起跟著團(tuán)隊坐車來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

  草原上藍(lán)天白云,陽光明媚,空氣也很新鮮。導(dǎo)游阿姨說,這里的空氣都開始罐裝拍賣了呢,55元一罐!哇,我趕緊深深地吸口氣,我要洗洗肺。我們在草原上看見了牛群和羊群,我本以為可以看到“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可是這里的草太短了。導(dǎo)游阿姨笑著說:“如果把牛羊趕到山下去,應(yīng)該可以看到了,因為敕勒川,陰山下”。

  我和媽媽在欣賞草原美景的同時,還騎了馬,看了馬術(shù)表演。馬術(shù)表演是這樣的:游客們拿出錢,放到草地前方,幾位叔叔騎在馬上,朝著錢飛奔過去,當(dāng)馬跑到離錢很近的時候,誰先彎腰撿到了錢,誰就贏了。有一個“打醬油”的叔叔,每次都撿不到錢。

  草原上還有許多玩耍的項目,例如:滑草、騎越野車……等,我和媽媽玩的很興奮。

  這真是開心快樂的一天啊!

游記日記 篇3

  原文

  作者:徐弘祖

  十三日 (缺)白赤丸如輪,平升玉盤之上,遙望日下,白氣平鋪天末,上有翠尖數(shù)點,則會仙諸峰也。仍從頂北下,十里,至空屋岐路處,遂不從東而從西下,里許而得混元觀,則軍峰之北下觀也。其地已屬撫之宜黃!猜勆侥宪嚤P來道亦有下觀云。〕循水北下,兩山排闥tà門,水瀉其中,無甚懸突飛洄之態(tài)。又下五里,始至澗底,此軍峰直北之水也。既下山,境始開。又山一層橫列于外,則魚牙山也。又有一水自西南來,此軍峰西壑之水,至此與北澗會。循水東北又五里,過袈裟石。綰兩澗之口,水出其間,百家之聚在其外,曰墟上。又有一水亦自西南來會,則魚牙山之水也,與大溪合而北,西轉(zhuǎn)下宜黃,為宜黃之源云。自墟上東北岐,路溯一小溪,十里至東源。東向上嶺,三里而登其上,曰板嶺。其水西流入宜,東南流入豐,東北流亦入宜,蓋軍峰北下之脊也。越嶺而東,一里,復(fù)得坪焉。山溪瀠洄,數(shù)家倚之,曰章嶺。竟塢一里,水東出峽間,下墜深坑,有路隨之,想走南豐道也。其水東南去,必出南豐,則章嶺一隙其為南豐屬明矣。水口墜坑處,北有一徑亦漸下北坑,則走下村道矣。亦漸有溪北自下村出七里坑,達(dá)楓林而下宜黃,則下村以北又俱宜黃之屬。是水口北行一徑,即板嶺東度之脊也,但其脊甚平而狹,過時不覺耳。下脊,北五里,至下村。又北二里,水入山夾中,兩山逼束形容兩山相距很近,擠緊收斂,使中間非常狹窄甚隘,而長水傾底,路瀠盤繞山半,山有凹凸,路亦隨之,名曰十八排,即七里坑也。已而下坑渡澗,復(fù)得平塢,始有人居,已明月在中流矣。又北二里,水復(fù)破峽而出。又一里,出峽,是為楓林內(nèi)村。又一里,山開水轉(zhuǎn),而西度小橋,是為楓林,一名陳坊。乃宿。

  十四日 平明飯,行,即從小橋循小溪北上。蓋楓林大溪西下宜黃,而小溪則北自南源分水而來者也。溯北上五里,入南灣坳,上分水嶺,南為宜黃,北為南城,西南境逾嶺為南源。五里至八角莊,為洪氏山莊。有水東下,舍之。北上黃沙嶺,二里逾嶺,下巾兒漈,水亦東下,又舍之。北溯一小水,三里,上欄寨門,平行嶺上,為李家?guī)X。又一里,始下,下一里,則磁龜在焉。磁龜者,羅圭峰玘qǐ之所居也,在南城西南九十里,據(jù)李文正《東陽記》,北阻芙蓉,西阨連珠峰,南望軍峰,東則靈峰迤邐,有石在溪橋之下,而不甚肖;其溪亦不甚大;自西而東,夾溪而宅,甚富,皆羅氏也。問有花園坑,景亦沒,無可觀。遂東北逾嶺而下,溪自東南下坑中,路不能從也。東下三里,山峽少開。又循一水,有橋跨之,曰云陽橋,水亦東南下,又舍之。東逾一嶺,又二里,曰乘龍坳,水亦南下。復(fù)東上二里,曰鵝腰嶺。平行嶺上又二里,而下一里,曰鉏chǚ源,其水始東行。始至磁龜,以為平地,至此歷級而降,共十里而至歪排,皆循東下,始知磁龜猶在眾山之心,眾山之頂也。歪排以上多墜峽奔崖之流,但為居民造粗紙,濯水如滓因水被污染而混濁骯臟,失飛練懸殊之勝。然鉏chǚ源小水已如此,不知滋龜以東諸東南注壑者,其必有垂虹界瀑之奇,恨路不能從何。出歪排,其南山塢始開,水亦南去。又東逾黃土嶺,共三里,則下岐東行平疇中。五里,一溪自西北東去,有橋架其上,曰游真觀前橋。又東五里,則盱江自東南而北。是時日才下午,不得舟,宿于溪西之路東,其溪之東即新豐大市也。

  十五日 路東不得舟,遂仍從陸。右江左山,于是純北行矣。六里,為大安橋。又三十里,則從姑在望,入郡南門矣。

  十六日 過東門大橋,即從橋端南下。隨沙岸,叢竹夾道,喬松拂云,江流雉堞右映,深樹密篝左護(hù),是曰中洲。有道觀,今改為佛宇。前二石將軍古甚,劉文恭鉉為之記,因程南云盱人,與劉同在翰苑故也。是日再醉于夏調(diào)御處。

  十七日 靜聞隨二擔(dān)從麻源大路先往宜黃,余作錢、陳、劉諸書。是晚榻于調(diào)御齋中。

  翻譯

  十三日(有缺文)一輪光芒四射的紅日,緩緩升起在玉盤似的天幕上,遙望太陽底下,白色的云氣平鋪天際,云氣上面聳出幾個青翠的峰尖,那就是會仙等山峰。仍從軍峰山頂北面下山,走十里,到有空屋子和路分岔的地方,便不從東邊而從西邊下去,一里左右到混元觀,它就是軍峰山北面的下觀。那里已經(jīng)屬于撫州府的宜黃縣。聽說軍峰山南面從車盤嶺來的路上也有個下觀。順?biāo)魍毕氯,兩山對聳如門,水從中間傾瀉出來,然而沒有多少山石懸空突立和水流飄墜瀟回的景象。又往下走五里,才到達(dá)山澗底,這是軍峰山正北面的水流。下了山,地勢才開闊,遠(yuǎn)處又橫列著一層山嶺,那是魚牙山。又有一條水從西南面流來,這是軍峰山西南山谷中流來的,到這里便和北面流下來的山澗水匯合。順?biāo)魍鶘|北又走五里,經(jīng)過架裝石。它盤結(jié)在兩條山澗水交匯的水口處,水從石頭中間流出,有一個百來戶人家的村子坐落在它外側(cè),叫墟上。又有一條水也從西南邊流來匯合,那是魚牙山的水,它與大溪匯合后往北流,然后折往西流下宜黃縣,為宜黃水的上涼。從墟上岔向東北,溯一條小溪而行,十里到東源。往東爬上山嶺,三里登上嶺頭,那嶺叫板嶺。板嶺的水西面的流入宜黃縣,東南面的流入南豐縣,東北面的也流入宜黃縣,大概它是軍峰山往北延伸下來的山嶺的嶺脊。越過板嶺往東一里,又見到一塊平地。山澳繞流在平地周圍,有幾戶人家居住在其間,地名叫章嶺。從平坦的山塢中直走一里,水往東面流出山峽,向下墜入深谷中,有路沿水流而去,我想那是到南豐縣的路。那條水往東南流去,一定是流到南豐縣,那么章嶺這塊狹長平地屬于南豐縣是很明顯的了。水流墜入谷中的水口的北面,有條山路也是漸漸下到北面的山谷中,那就是去下村的道路了。同樣漸漸有溪流從北面的下村流出七里坑,再流到楓林而后流下宜黃,這樣下村以北又都是宜黃縣的轄地。這條從水口往北走的路,就是板嶺往東邊越過來的嶺脊,只不過它很平坦而狹窄,經(jīng)過時不覺得罷了。下了嶺脊,往北走五里,到下村。又往北走二里,水流入山峽中,兩山緊夾,中間很狹窄,而長帶似的水流斜貫向峽底,道路盤繞在山半腰,山時而凹陷時而凸起,路也隨山勢延伸,地名叫十八排,即七里坑。不久下到谷中渡過山溝水,又見到一個平坦的山塢,這才有人家居住,旋即,明月倒映在流水中了。又往北二里,水流又破峽而出。又走一里,出了山峽,這里是楓林內(nèi)村。又走一里,山巒分開,水流曲繞,往西經(jīng)過一座小橋,就是楓林,〔又叫陳坊!秤谑潜阃端拊诖逯。

  十四日天大亮?xí)r吃飯,出發(fā)后,就從小橋處沿著小溪北上。大概楓林的.大溪向西流下宜黃,而小溪卻是從北面的南源分流來的。溯溪往北走五里,進(jìn)入南灣坳,登上分水嶺,嶺南面為宜黃縣,嶺北面為南城縣,西南方翻過一座山嶺為南源。走五里到八角莊,〔這是一個洪姓人的山莊。〕有條水往東面流下,我們沒有順?biāo)。往北上了黃沙嶺,二里后翻過嶺,下到巾兒滌,那里的水也是往東流下,我們?nèi)詻]有順?biāo)。往北溯一條小水,行三里,登上欄寨門,然后從嶺上平平地向前走,那嶺為李家?guī)X。又走一里,才往下,下行一里,到磁龜。磁龜是羅紀(jì)(圭峰)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在南城縣城西南九十里,據(jù)李文正《東陽記》的記載,此地北面被芙蓉峰阻隔,西面被連珠峰障塞,向南望是軍峰山,東面則是曲折連綿的靈峰。有塊石頭在溪流的橋下邊,但不很象龜;那溪也不很大;自西向東,溪兩岸房屋相連,家家都很富裕,居民都姓羅。打聽到有個花園坑,景物也已埋廢,沒有可觀賞的。于是往東北越嶺而下,溪流從東南流下深谷中,路不能順溪走。往東下去三里,山峽稍微變得開闊些。又順著一條水而行,水流上有座橋橫架著,叫云陽橋,橋以下水也流下東南方,我們又沒有順?biāo)摺M鶘|越過一座山嶺,又走二里,叫乘龍坳,水流也是流下南面去。又往東朝上走二里,叫鵝腰嶺。從嶺上平平地又走二里,而后下行一里,叫鈕源,此處水才往東流。剛到磁龜時,以為那里是平地,到此處逐級向下走,共十里到歪排,而且都是沿東面下行,這才知道磁龜仍然在眾山環(huán)拱之中,仍然在眾山頂上。歪排以上有不少傾墜于峽谷中、奔瀉在崖壁上的水流,只是因為附近居民造粗紙,水被污染得污黑臟穢,失去了飛練懸珠的優(yōu)美景象。鈕源來的小水流已是這樣,卻不知磁龜以東往東南流注溝谷中的那些水流情形如何,我想一定有彩虹垂掛、飛瀑相間傾瀉那樣的奇景,遺憾的是不能沿著這些水流走。出了歪排,它南面的山塢才開闊起來,水也往南流去。又往東翻越黃土嶺,共走三里,下到岔路中,往東從平坦的田野中走。五里,一條溪水從西J曬往東去,有座橋架在溪水上,叫游真觀前橋。又往東五里,吁江從東南流往北去。這時才下午,沒有找到船只,于是投宿在溪水西岸的路東村,溪水的東岸就是新豐大市。

  十五日在路東沒有找到船,于是仍從陸路走。右面是江左面是山,從這里起盡是直向北走。行六里,為大安橋。又行十三里,已經(jīng)可以望見從姑山,隨后進(jìn)了建昌府南門。

  十六日跨過東門大橋,就從橋端南下。沿著沙岸走,叢密的竹子夾在路側(cè),高大的松樹拂掠著云彩,城墻上排列如齒的矮墻倒映在右邊江流中,左面有深樹密著攔護(hù),這是中洲。原來有座道觀,如今改為佛寺。寺前的兩尊石將軍像很古老,劉茲(文恭)為它們作了記,這是因為程南云是建昌府人,與劉茲共同在翰林院供職。這天再次在夏調(diào)御處喝醉酒。、

  十七日靜聞隨同兩個擔(dān)夫從麻源大路先往宜黃縣,我給錢、陳、劉等寫信。這晚住宿在夏調(diào)御的書房中。

游記日記 篇4

  早晨的公園,空氣清新,環(huán)境優(yōu)美,鳥語花香,是個晨練的好地方。

  你看,草坪上的小草從甜美的夢中醒來,它嫩嫩的、綠綠的,露珠在它的身上一閃一閃的,像一粒粒透明的珍珠。五顏六色的花兒露出笑臉,在跟人們揮揮手,好像在說:“早晨好!”樹上,百鳥爭鳴,好像正在吊嗓子呢!

  那一片空曠的綠地上,一群人在晨練。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有的在跳扇子舞,手中的扇子不停地舞動著,像一對對起舞的蝴蝶;有的在練武術(shù),那樣子真像個功夫高手;有的在跳繩,手中的.繩子像彩環(huán)似的飛舞起來,繩影閃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的揮舞著寶劍,干凈利落的劍法讓人嘖嘖稱贊……瞧,那爺孫倆多會鬧中取靜,在樹下擺起了棋局,你一步我一步,步步為營。就連小蝸牛也不愿偷懶,早起做做“慢跑”……

  !公園的早晨真熱鬧!

游記日記 篇5

  在南粵大地上高高地矗立著一座雕塑“五羊獻(xiàn)穗”這就是有歷史悠久的廣州城市標(biāo)志。相傳,楚庭因連年災(zāi)害,有一天.天空出現(xiàn)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分別騎著五只不同顏色的仙羊,仙羊各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降落在這座城市。仙人把稻子贈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這里永無饑荒,然后騰空而去。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之稱。在這個神話傳說背后,還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nèi)涵。廣州這塊土地面臨南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天時地利給予廣州一定是一個美麗而又發(fā)達(dá)的城市。經(jīng)過勞動人們千百年的不斷努力,今天廣州發(fā)展在騰飛,上有盤龍似的天橋、立交橋,下有地鐵,路路如蜘網(wǎng)織,大廈林立,珠江兩岸風(fēng)光無限。勞動之余,廣州有許多休閑的地方,———廣州海珠廣場、友誼、吉之島、中華廣場等等。廣州的公園有越秀公園、流花湖公園、曉港公園等等,其中越秀公園很美,一進(jìn)門就是寬大而又平靜的東秀湖,里面有一群小金魚,每當(dāng)人們喂它們時,就會一群地游過來爭東西吃,一直往前走就是金印金印游樂場,這里是小朋友的天地,也是我的天地,里面有飛天椅、碰碰車游樂場里到處都是小孩子的歡樂笑語。廣州除了有美麗的景色之外,還有一些有歷史的地方,如黃埔軍校、鎮(zhèn)海樓、陳家祠、六榕寺、光孝寺、黃花崗、烈士陵園、魯迅紀(jì)念館,等等,其中陳家祠有很多歷史遺跡,在這里有許多有文化的工藝品:精美的刺繡、栩栩如生的'剪紙、畫等等。為迎合20xx年廣州開辦“亞運”,廣州的許多人行道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人行道上還種滿了花草樹木,花草樹木的中間還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還有一些石排椅。廣州——美麗的城市,是一個旅游勝地。我愛你廣州。

游記日記 篇6

  幾天前,我們?nèi)チ吮本。因為媽媽忘帶電腦,所以一直沒能寫下這片日記。

  到北京的那天晚上,我們吃了一頓必勝客,我覺得真是太好吃了;刭e館以后,媽媽和嬸嬸讓我和弟弟早點睡覺。因為第二天要去新科技館,據(jù)說要用1天的時間才能看完呢。我對弟弟說,我一定能睡整整12個小時。

  第二天到了新科技館,那里真是太好了。有2層4個展館,可惜媽媽和嬸嬸都沒能全看完。嬸嬸2樓的1展館沒看,媽媽是2展館沒看,真可惜呀。最讓我驚奇的是新科技館里有一棵2550歲了。

  第三天我們?nèi)チ吮贝蠛颓迦A,那兩個地方都好大呀,我們差不多用了1天的時間。到了下午,我們抽了60分鐘去了一趟圖書大廈,我還買了兩本書呢;厝サ腵時候,我和弟弟都已經(jīng)筋疲力盡了。恨不得馬上飛回去睡覺。到了賓館,我和弟弟連買來的書都顧不得看。吃完晚飯就睡覺了,我們太累了。

  第四天我們干了一趟廟會就回去了,廟會還不錯。這次來北京我玩的很開心,1是因為弟弟來了,2是因為這次去了很多地方,這次來北京實在是太開心了!

游記日記 篇7

  一到清明節(jié)我便想起了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寫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節(jié)又叫寒食節(jié),是古人踏青,祭奠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的日子,這個時節(jié), 春天已經(jīng)悄悄來到了,很適合全家人一起出去采風(fēng),感受春天,捕捉春天的氣息,今年的'清明小假期我們家商量好了一起出去游玩,感受春日的溫暖。

  4月3日,我早早就起床了,因為我們和弟弟一家去“花水灣磁療溫泉度假村”游玩。開車一小時到了目的地。

  當(dāng)天上午,我們來到度假村附近的七彩蝶園參觀。我們看了好多好多蝴蝶,還去了蝴蝶世界,又聽到了一個叫“蝴蝶總理”的故事。

  下午,我們在賓館休息、活動。

  晚飯后,我們?nèi)タ刁w中心玩了,我們玩了沙壺球、臺球、籃球,沙壺球我?guī)退{(lán)隊,弟弟幫紅隊,最后我們藍(lán)隊贏了。我和弟弟是用手玩臺球,可是弟弟手被夾了,幸好沒有流血。我和爸爸比投籃,我贏了。玩完這些我就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吃完早飯,我們就去泡溫泉了,我還去了“石火房”,我和弟弟用水澆石火,熱煙直往上冒,我又泡了會兒溫泉就回去吃飯了。

  午飯前我們玩了會兒三個字游戲,玩完之后說聲再見就各自回家了,我玩得非常開心!

游記日記 篇8

  今天,陽光明媚,晴空萬里。我和媽媽一起去日湖公園游玩。蔚藍(lán)的天空漂浮著朵朵白云,鳥兒在枝頭上歡快地唱著歌兒,好像在進(jìn)行一場歌唱比賽。

  進(jìn)入日湖公園,迎面就是翠綠的草。草地上,偶爾有幾只歡快的小蚱蜢在草地上跳來跳去。五顏六色的花兒換上了鮮艷的衣裳。再往里走,幾條彎彎曲曲的小河映入我的眼簾,那幾條小河清澈見底,成群的魚蝦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戲、玩耍。

  我們來到了黃金沙灘。只見沙灘上人山人海,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我的遙控船,讓媽媽幫我把電池裝好。接著,我把它放到水面上。一按遙控器,遙控船飛快地在水面上行駛起來,水面上濺起了水花。這時,幾個小朋友看見了我的遙控船,跑過來跟我跟我一起玩。遙控船在水面上飛快地行駛起來。那幾個小朋友一會兒把它遙控到左邊,一會兒又把它搖控到右邊。我們玩得正高興時,突然遙控船撞上了一塊石頭,我用遙控器把它往后退,再向左轉(zhuǎn)一個彎,最后向前直走。遙控船又在水面上飛快地行駛起來。好像有幾個人坐在船上,欣賞著日湖公園美麗的景色。

  我們又來到了觀魚池。池里的魚兒自由自在地嬉戲、玩耍。魚兒們可真漂亮,有紅色的錦鯉,有白色的'錦鯉,還有黃色的錦鯉……讓人一看就覺得賞心悅目。

  美麗的日湖公園,我不會忘記你的。下次有機(jī)會,我還要來這里游玩。

游記日記 篇9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就來到了這美麗的黃山!

  剛來到黃山腳下,我就被那磅礴的氣勢給震住了!那高聳入云的“蓮花峰”,像是一位衣帶飄飄的仙女;那游人如織的“光明頂”,像是一位安靜慈祥的老人……..我們乘坐纜車來到了玉屏樓,只見那迎客松站立在懸崖邊,揮舞著手臂在向我們問好呢!我也伸出了手臂,向那已站立了幾百年的迎客松”老人家”揮手問好!

  接著,我們就開始“蓮花峰”的攀爬,那“蓮花峰”看起來溫柔秀美,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征服的`。旁邊的護(hù)欄只有我的大腿那么高,90度的臺階,耳邊呼呼的風(fēng)聲,搖晃著的身體…….嘖嘖,聽了就令人直打寒戰(zhàn)。邁上了“蓮花峰”的第一個臺階后,我心中有些后悔。后悔什么呢?我也說不清楚。隨著攀爬的時間越來越長,“蓮花峰”也越來越陡峭,看著已在頭頂上飄動的云彩,我不斷的提醒自己:“加油!加油!就快到了!”每當(dāng)想到這兒,感到無力地身體像是充了電一般,迅速的手腳并用向上爬。已經(jīng)爬到云里了!我看到了山頂上的石頭碑,已經(jīng)看到了勝利的光芒!

  終于到山頂了!看著下面飄動的云彩,看著下面若隱若現(xiàn)的人群,我才意識到,我成功了!我成功的征服了這座1864.8米的高峰!

  在這個鼠年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不斷的努力、堅持、才能成功!最后,我想大家都可以去黃山玩一玩,可以爬上那“蓮花峰”,體會一下“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吧!

游記日記 篇10

  初九日 寫十二詩付崑即昆石上人,已上午矣。即從草塘左循崖南下,路甚微削,伏深草中,或隱或現(xiàn)。直下三里,則溪自簫曲之后直從東南,與外層巨山夾而成者。蓋此山即閩界,其東北度而為簫曲,西北度而為應(yīng)感峰、會仙峰,兩腋溪流夾而西去,猶屬新城也。簫曲南溪之上,有居民數(shù)家,燕通“藝”,種植山種姜芋茶竹為業(yè),地名坂鋪。由此溪渡,東南上嶺一里,則平轉(zhuǎn)山腰。又南二里,復(fù)直上山頂。又二里,南下而東上,至應(yīng)感巖。其巖西向,巨壑矗峭,環(huán)成一窩,置室于中,自下望之,真憑虛綴壁也。石崖之頂尚高一里,崖僧留飯后,即從崖側(cè)躡蹬而登,以為諸峰莫高于此;既登而后知會仙之更高于眾也。應(yīng)感二峰連起,東屬于大山,其屬處過脊甚峭。北流之水出于坂鋪,南流之水即從會仙峰北向而去,自應(yīng)感、會仙西流之水止此。余蓋從應(yīng)感南下三里,過此一水復(fù)南上,則會仙北屬大山之脊也。脊東之水西出會仙之南,其南又有大山,東北而屬于應(yīng)感后之大山,夾此水西去,其中塢落為九坊,乃新城之五十一都也。對會仙之山名迷陽洞,南即為邵武之建寧,其大山東南為泰寧,其西南為建昌之廣昌,則會仙南之大山,乃南龍北來東轉(zhuǎn)之處也。自過脊至?xí),〔望之甚近,而連逾四峰皆峭刻!称湎聛y壑縱橫,匯水成潭,疑所云金龜湖即此水也。〔四下四上,又四里而登會仙絕頂,則東界大山俱出其下,無論簫曲、應(yīng)感矣。自會仙西至南豐百里,東南抵建寧縣亦百里。其側(cè)有數(shù)家斜界迷陽洞南,為大山寥絕處。〕

  初十日 由會仙峰西下,十里過溪,即應(yīng)感西南來溪也。又五里為官公坳。又五里,下埔。應(yīng)感溪自東而西,會仙南溪自南而北,俱會于下埔而北去!沧韵缕叶希瑧已缕俨,隨處而是,亦俱會于下埔!陈酚上缕夷隙,逾一嶺,五里為黃舍。又西南逾二嶺,五里至章村,山始大開,始有聚落阛闠kuán kuì街市。〔有水自南而北,源自建寧縣邱家?guī)X,去章村南十五里,又五十五里始抵建寧云!澄魑謇镏寥萏铮治魅镞^長江嶺。又三里,烏石。有卷石橋。又二里,上坪。隨溪西南四里,有大溪自西南向東北,復(fù)溯之。西三里,過木橋,溯北來小溪,渡小石橋,北上嶺。三里,為茶塢坳。又西三里,為何木嶺。越嶺,西南二里,宿梅源。

  十一日 東方乍白,自梅源溯小流西上一嶺。路應(yīng)度谷梅源至黃婆三十里,黃婆至縣三十里。而西,因歇店主人言,竟從北直上嶺。三里,逾嶺北,天漸明,問之途人,始知其誤。乃從嶺側(cè)徑道轉(zhuǎn)而南,越嶺兩重,共四里得一村塢,詢之,曰:“此嶺即南豐界也。嶺北水下新城,嶺南下永豐此處‘永豐’恐為‘南豐’之誤,因為永豐離此地甚遠(yuǎn),但隨小水南行一里,可得大道。”從之,至漈jì指水邊,閩方言稱瀑布亦為漈上塢始與梅源大道合。其處平疇一環(huán),四山繞壑,以為下土矣。已而流忽下墜,搗級而下,最下遂成一瀑,乃知五泄、麻姑之名,以幸而獨著也。是名漈山灶,去梅源始五里,余迂作十里行矣。水上人家為“漈上”,水下人家為“漈下”。又五里,夏家橋,又五里,尼姑坳,途中有兩小水自北來合。又五里,乾昌橋,已勝筏。又五里,滄浪橋。又五里,黃婆橋。有一溪自北來,橋梁北溪上,水自橋南出,與漈上之水合,共下南山去;而陸路由北嶺入山,迂回嶺上。北行五里,曰藏石嶺。又三里,又過一小溪,亦自北而南。越而西,二里,為思久鋪。鋪有小橋,橋下細(xì)流始西向行,路復(fù)隨之。五里,西至來陂橋。又一溪頗大,自北來會,同過橋下;而漈上大溪亦自南來會,遂同注而北。又一里,溪之東有獅山,西有象山,獅山石獨突兀,而象山半為斧斤所鑿。二山緊束水口,架石梁其中,曰石家橋,溪自橋下俱北去,路自橋上西向府。渡橋一里,又有小溪自南而北,亦有石梁跨其上。又三里,上艾家?guī)X。又十里至南豐,入城東門。三里,出西門,則盱江自西南抵西門,繞南門而北轉(zhuǎn),經(jīng)東門而北下,想與漈上之水會于城北之下流也。西門外瀕溪岸,則石突溪崖,鑿道其間,架佛閣于上。瀕江帶城,甚可眺望,以行急不及登。又西五里,一溪自北來,渡其橋;又一溪自西來,即溯之行。有數(shù)家在溪上,曰三江口,想即二溪與盱江合,故名也。

  十二日 東方甫白,從三江西渡溪,循左路行,路漸微。六七里,日出,入山口,居舍一二家,去路頗遙。先是,有言三江再進(jìn)十里,有山口可宿者,余既訝其近,又疑其居者之寡。連逾二嶺,三里,遇來人詢之,曰:“錯矣!正道在南,從三江渡溪已誤也!敝赣嗄涎÷忿D(zhuǎn)。蓋其嶺西北為吳坑,東南為東坑,去三江已十里矣。乃從南轉(zhuǎn)下一坑,得居民復(fù)指上嶺,共五里,至后阿大山。從其西北小路直上二里,則一小廟當(dāng)路岐。從廟西北平循山半陰崖而行,又二里而至一山過脊處,南北俱有路,而西向登嶺一路獨仄,遂躡之行。既登一峰,即轉(zhuǎn)入山峽。其峽有溪在下,自西而東,東口破壁而下;綰wǎn口一峰,西南半壁,直傾至底,石骨如削鐵;路在其對崖。循峽陰西人,〔自過脊登嶺至此,〕共三里。一石飛突南崖,瞰溪撐日,日光溪影,俱為浮動。溪中大石矗立,其西兩崖逼豎如門,水從崖中墜壁而下,〔瀠回大石而出,蓋軍峰東溪源也!逞孪滦录芤粯颉6啥,又登嶺半里,山回水聚,得岐路入一庵,名龍?zhí)菱。有道人曰:“西有龍(zhí)叮芳豢扇!钡密鴐ǐng茶,食點數(shù)枚。出庵,從左渡小溪,遂復(fù)直上嶺。二里,復(fù)循山北陰崖而行,屢有飛澗從山巔墜下,路橫越澗上〔流者五、六次,〕下復(fù)成溪。又三里,得橫木棧崖。又二里,直轉(zhuǎn)軍峰之北,仰望峰頂猶刺天也,有石澗自峰頂懸凹而下,蓋北溪之源矣。

  渡溪〔二百步,〕復(fù)上一嶺,始與北來大路合,遂高南向峰頂,而上無重峰之隔矣。自東北路口西上一里,至北嶺度脊處,有空屋三間,中有繩床土灶而無人居,其西下〔為〕宜黃之道,東即所從來大道也。自此南上,鑿蹬疊級,次第間出,蹈空而上,道甚修廣,則進(jìn)賢金父母所助而成者。金名廷璧,自此愈上愈高,風(fēng)氣寒厲,與會仙異矣。〔自分道處至絕頂,悉直上無曲墜,共四千三百步,抵軍峰巔。〕登頂下望,五六尖峰自西南片片成隊而來,乃閩中來脈也。至絕頂之南,圓亙?yōu)橹宸澹ねで拖,非他峰所及!采w自南豐來,從車盤嶺南面上,不及北道之辟;然經(jīng)著棋峰棧石轉(zhuǎn)崖,度西峽中,躡蹬攀隙,路甚奇險。余從北道望見之,恨不親歷!潮逼馂榻^頂,則石屋中浮,丘、王、郭三仙像共列焉。其北度之脈,則空室處。其北又起一峰,直走而為王仙峰,東下而為麻姑,東北下而為云蓋,以結(jié)建昌者也。自著棋峰夾中望,下有洞穹然,攀箐掛石而下,日尚下午,至洞已漸落虞淵天色黃昏,亟仍攀躡而上,觀落日焉。

  注釋

  翻譯

  初九日給昆石上人寫了十二首詩,便已經(jīng)到上午了。于是從草塘左面順山崖往南朝下走,路很細(xì)小而且陡直,隱沒在深草叢中,或隱或現(xiàn)。直往下三里,有條溪從簫曲峰后面一直自東南方流過來,這是簫曲峰與它外層的大山夾峙而形成的。大概這大山就是福建省省界,它往東北延伸而形成簫曲峰,往西北延伸而形成應(yīng)感峰、會仙峰,兩條溪夾在山的兩側(cè)而向西流去,溪流仍屬于新城縣。簫曲峰南面的溪岸上,有幾家居民,他們以在山上種植姜、芋、茶、竹等為業(yè),地名叫坂鋪。從坂鋪渡過溪,往東南朝嶺上走一里,就平平地繞到了山腰。再往南二里,又直往上爬到山頂!肿叨铮厦嫦铝松蕉鶘|上,到應(yīng)感巖。巖洞朝向西邊,下面是長而寬的深谷,崖壁高聳峻峭,壁上形成個圓狀洞穴,洞穴中建有室屋,從下面望上去,真像懸空補(bǔ)綴在崖壁上似的。石崖的頂端還高在巖洞一里以上,居住在崖間的僧人留我們吃飯后,我們便從崖側(cè)踩著石瞪往上登,當(dāng)時以為周圍其它山峰都沒有此峰高;登上峰頂后才知道會仙峰更高于眾峰。應(yīng)感峰的兩個山峰接連聳起,東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連著,連接處山脊越過來的地方很陡峭。山脊北面的水流往坂鋪,南面的水就從會仙峰向北流去,從應(yīng)感、會仙兩峰流往西面的水到山脊為止。我大約從應(yīng)感峰南面朝下走了三里,渡過那一條水后又往南向上爬,就到了會仙峰北面和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相連的山脊處。山脊東面的水往西面繞流出會仙峰的南邊,此水的南面又有一座大山,它往東北延伸而與應(yīng)感峰后面的大山連接,又與會仙峰夾在此水的兩邊,水流向西流去。兩山間的山塢中坐落著的村子為九坊,屬于新城縣的五十一都地。對著會仙峰的山叫迷陽洞山,山的南面就是邵武府的建寧縣,東南面為泰寧縣,西南面為建昌府的廣昌縣,會仙峰南面的這座大山,是南面的主山脈往北延伸過來而折往東去的地方。從作為福建省界的那座大山的山脊越過來的地方到會仙峰之間,望過去很近,卻要接連翻越四座山峰,峰峰都峻峭陡直。山脊下面亂壑縱橫,水流匯集成潭,我懷疑所說的金龜湖就是這潭水。四下四上,又走四里便登上會仙峰最高頂,東面的大山都低伏在它下面,更不用說簫曲峰、應(yīng)感峰了。從會仙峰往西到南豐縣有一百里,往東南抵達(dá)建寧縣也是一百里。分界處有幾戶人家呈斜向坐落在迷陽洞南邊,偏僻荒涼,是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初十日從會仙峰往西朝下走,十里后渡過一條溪水,它就是從應(yīng)感峰西南面流來的那條。又走五里,為官公坳。又走五里,到下埔。從應(yīng)感峰西南面流來的溪水自東而西,從會仙峰南面流來的溪水自南而北,都匯合在下埔而往北流去。從下埔以上,懸崖間的瀑布到處可見,也都匯合在下埔。路從下埔南面往西走,翻過一座嶺,行五里為黃舍。又往西南翻越兩座嶺,走五里到章村,山才遠(yuǎn)離開,才有村落街市。有條水從南向北流,它發(fā)源于建寧縣邱家?guī)X,流經(jīng)章村南面十五里的地方,又流五十五里到達(dá)建寧縣。往西走五里到容田,又往西三里經(jīng)過長江嶺。又走三里,到烏石!材抢镉凶硎瘶蛎秤肿叨,到上坪。順一條溪往西南走四里、有條大溪自西南向東北流,又溯流而行。往西三里,過一木橋,溯從北面來的一條小溪走,跨過一座小石橋,往北上了嶺。走三里,為茶塢坳。又往西三里,為何木嶺。越過嶺,往西南走二里,投宿在梅源。

  十一日東方剛白,就從梅源溯一條小水流往西上了一座嶺。路本應(yīng)越過山谷〔從梅源到黃婆有三十里,從黃婆到縣城有三十里!惩髯,因聽了歇店主人的話,竟然從北面直往嶺上走。三里后翻到嶺北,天逐漸亮開,向過路的人打聽,才知道路走錯了。于是從嶺側(cè)的小路折往南,越過兩重嶺,共走四里見到一個有村子坐落在的山塢,向村人詢問,回答說:“這座嶺就是南豐縣界。嶺北的水流下新城縣,嶺南的水流下南豐縣,只須順著小水往南行一里,就可以見到大路!蔽覀儼茨侨怂f的走,到滌上塢才與從梅源來的大路相合。那地方是片圓形而平坦的田地,四周山環(huán)溝繞,我以為是地勢低下的地方了。隨后見水流忽然向下墜落,從一層層石臺坎上沖瀉而下,最下面便形成一條瀑布,這才知道五泄、麻姑的名字,是因為幸運才獨自聞名。此地名叫潦山灶,距離梅源才五里,我們卻繞了十里。水流上面居住的人家稱為“潦上”,水流下面居住的人家稱為“滌下”。順?biāo)饔肿呶謇,到夏家橋,又走五里,到尼姑坳,途中有兩條小水從北面來匯合。又走五里,到乾昌橋,溪中已能夠行船。又走五里,到搶浪橋。又走五里,到黃婆橋。有條溪流從北面流來,溪上架有橋,水從橋南面出來便與滌上塢流來的水匯合,共同流下南山中去,而陸路由北面山嶺進(jìn)入山中,在嶺上曲折盤繞。往北行五里,叫藏石嶺。再走三里,又渡過一條小溪,它也是自北向南流。越過溪水后往西走二里,為思久鋪。那里有座小橋,橋下的細(xì)流才往西流,路又傍溪而去。走五里,往西到了來阪橋。又有一條溪水比較大,從北面流來相匯,一同流過橋下;而滌上塢流來的大溪也從南面流來,匯合后一同流往北去。又走一里,溪水的東面有座獅山,西面有座象山,獅山上的石頭分立突兀,而象山的一半已被刀斧鑿削過。兩山緊夾著水口,一座石橋橫架在兩端,它叫石家橋,溪水從橋下向北流,路從橋上往西朝府城去。越過橋一里,又有條小溪自南往北流,也有石橋架在溪上。又走三里上了艾家?guī)X。又走十里,到南豐縣,進(jìn)入城東門內(nèi)。三里,出子城西門,便見吁江自西南面流到西門外,又繞流到南門外而后向北折,經(jīng)東門外而往北流去,我猜想它與潦上塢來的溪水在城北面的下游處匯合。西門外溪岸邊的山崖上,怪石突兀,崖壁間鑿出道路,上面建有佛閣。那山崖瀕臨溪流,屏繞城池,遠(yuǎn)望上去景色十分美好,但因為行程急而來不及攀登。又往西走五里,有條溪水從北面流來,我們越過溪上的橋;軍峰溪從西面流來,于是溯溪走。有幾戶人家住在溪岸邊,地名叫三江口,我猜想就是兩條溪水與吁江在此匯合,所以叫這個名。

  十二日東方剛白,就從三江口往西渡過溪流,順左邊的道路前行,越走路越小。走了六七里,太陽升起,進(jìn)入一個山口,有一兩戶人家住在離路較遠(yuǎn)的山上。原先,有人說從三江口往前走十里,有個叫山口的地方可以投宿,我既因為這里離三江口路近而感到詫異,又懷疑居民太少。接連越過兩座山嶺,走三里遇到對面來的一個人,向他詢問,他說:“路走錯了!正路在南面,從三江口渡溪就已經(jīng)錯了!彼附o我往南邊順小路轉(zhuǎn)往正道。大概那嶺的西北面為吳坑,東南面為東坑,距離三江口已經(jīng)有十里遠(yuǎn)了。于是從南面轉(zhuǎn)下一個深谷中,遇到當(dāng)?shù)鼐用瘢种附o我們上嶺的路,共走五里,到后阿。從后阿西北面的小路直往上走二里,有一小座廟立在岔路邊。從廟西北面平平地順著山半腰的北側(cè)山崖而行,又走二里到達(dá)一座山的山脊穿越過來的地方,山脊的南北邊都有路,而往西攀登山嶺的一條路最狹窄,于是便沿著那條路走。剛登上一座山峰,就轉(zhuǎn)進(jìn)山峽中。那山峽下面有一條溪水,自西向東流,到東面峽口處破壁而下;峽口盤結(jié)著一座山峰,它的西南半壁直向下斜插到底,崖壁上尖峭如骨的石頭如削鐵一般;道路在山峰對面的崖壁間。我們順著山峽北面往西進(jìn)去,從山脊穿越過來的地方登上山嶺到這里,共三里路。有一塊石頭從山峽南面的崖壁上飛突出來,下臨溪流,上撐天日舊光溪影都同時在它的上下飄浮晃動。溪中有塊大石頭矗立著.它的西面兩座山崖緊相迫近而向上直立起,如同一道門,水流從中間的石壁上墜落下去,瀟繞那大石頭周圍而后流出去。這水大概是軍峰山東面溪流的源頭。山崖下新架著一座橋。越過橋到了北面,又登上嶺半里,山巒回環(huán)水流匯聚。見到一條岔路通到一座庵中,那庵叫龍?zhí)菱帧S袀道人說:“庵西面有個龍?zhí),但路中荊棘叢生,不可能進(jìn)去。”我們得到庵中道人給的一些茶水,于是吃了些點心。出了庵,從左面渡過一條小溪,便又直往上攀登山嶺。爬了二里,又順山北面的北側(cè)山崖而行,不時有飛灑的山澗水從山頂墜落下來,道路五六次從山澗水上橫越過,到了下面澗水又匯流成溪。又走三里,見到一根橫木架在山崖間。又走二里,直轉(zhuǎn)到軍峰山的北面,仰望峰頂猶如刺穿了青天一般,有一條山澗水從峰頂順著凹陷處懸流下來,它大概是軍峰山北面的'溪流的源頭。渡過溪走二百步,又上了一嶺,道路才與北面來的大路交合,于是往南向著高高的軍峰山頂爬去,而上面不再有層層峰巒的阻隔了。從軍峰山東北路口處往西朝上走一里,到達(dá)軍峰山北面山嶺等的山脊越過來的地方,有三間空屋子,屋中有繩床土灶但無人居住,從空屋西面下去是到宜黃縣的路,東面就是上來時所走的路。從此處往南朝上走,人工修鑿出的級級石瞪,次第涌出,從半空中攀越而上,石階路很長很寬,它是進(jìn)賢縣一個姓金的人的父母資助而修成的。〔那姓金的名西金廷璧!硰氖A路上越往上走地勢越高,并且氣流寒冷,與會仙峰不一樣。從分路處到軍峰山的最高頂端,盡是一直往上,沒有彎曲和向下折的地方,共走四千三百步,抵達(dá)軍峰山山頂。登上山頂往下望,五六座尖聳的山峰從西南方向連綿不斷成隊地奔涌過來,那是從福建省內(nèi)延伸來的山脈。它們到了軍峰山最高頂端的南面,形成圓形橫貫的著棋峰,它高峻陡削,不是別的山峰所能比得上的。大略從南豐縣來,自車盤嶺南面上軍峰山,不如北面的道路那樣通暢;然而經(jīng)過著棋峰上山,則必須走石棧,繞崖壁,穿越山峰西面的峽谷,踩著石瞪攀著石頭間的縫隙而上,道路非常奇險。我從北面道路中望見著棋峰上那條路,后悔沒能親歷。軍峰山頂?shù)谋辈柯柶馂樽罡叻,石屋中列置著浮丘、王、郭三個仙人的像。最高頂往北越過去的山脈,就是有三間空屋子的地方。那里往北又聳起一峰,它一直向北綿延而成為王仙峰,向東延伸下去而成為麻姑山,向東北延伸下去而成為云蓋山,從而與建昌府城的山交錯盤結(jié)在一起。從著棋峰的山峽中望過去,峰下有個洞高高隆起,攀著竹木抓著石塊往下行時,還是下午,到那洞時天色已經(jīng)黃昏,于是趕忙仍舊攀著草木踩著崖石上到山頂,觀看落日景象。

【游記日記】相關(guān)文章:

新加坡游記日記12-26

游記日記(精選38篇)10-30

精選游記日記3篇07-16

【實用】游記日記3篇04-06

【實用】游記日記四篇03-29

游記日記匯總5篇04-07

【精華】游記日記三篇04-07

有關(guān)游記日記三篇04-06

【必備】游記日記四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