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guān)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七顆鉆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八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從水罐里跳出的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個短短的童話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種社會理想: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根據(jù)新課改理念,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個性特征,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會認7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抓住重點語句,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懂得關(guān)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課的重點,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感悟愛的博大。
二、說教法和學法。
1、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弊寣W生在自由寬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圍中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認識,在提升后促進感情朗讀,我想這是對本篇情感味較濃課文增進體驗的合理途徑。
2、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xiàn)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jié)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感受。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3、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zhì)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jié)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三、說教學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以牛郎織女、嫦娥奔月導入感受神話的美麗。導入課題:今天聽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講一個生動的故事。設計這一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為這節(jié)課奠定了一個好的基調(diào)。
2、初讀課文,感知故事大意。
。1)檢查詞語認讀,為學好課文奠定基礎。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能在最短的時間里面感知故事大意。指名說說課文大意,引導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這一設計意在訓練學生快速捕捉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再讀課文,體驗水罐神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畫出讓你覺得非常神奇的地方。
(2)交流匯報:讓你覺得神奇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讀相關(guān)句子。引導讀出神奇的味道。
。4)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W貴有疑,有疑點有問題,才能有思考有創(chuàng)新。此時鼓勵學生質(zhì)疑,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燃起學生思維的火花。)
4、品讀重點,感悟母女博。
。1)快速默讀全文,尋找愛的足跡。
。2)學生交流匯報,教師著重順學而導以下句子。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但又一想,這些水給媽媽還不夠呢,就趕緊抱著水罐跑回家去。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點水,小狗把它舔凈了,變得歡喜起來。
母親說:“我反正要死了,還是你自己喝吧。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遞給了這個過路人。
、俜磸妥x一讀四個句子,從哪些詞語看出小姑娘非常想喝水?
②小姑娘把水給了誰?從中你感悟到什么?
③從母親身上你又見到了什么?
④選擇最讓你感動的一句,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學習的性質(zhì)要求我們既要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有要進行有效的人文教育。此設計從課文整體入手,品析文本的重點句子,使學生明其義,品其味,悟其情,實現(xiàn)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5、引伸拓展,讓愛層層遞進。
學到這兒,學生對課文語言已經(jīng)有了很深的理解。但僅僅是了解文中故事,明白變化的原因是“愛”。對作者的意圖還不甚理解。所以,向?qū)W生提出疑問:
。1)為什么不把鉆石留給小姑娘她們,而讓它飛上天變成了星星呢?
讓學生明白讓愛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中;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發(fā)生奇跡,由愛而生的七顆鉆石化成北斗星,就是告訴人們,讓愛成為你心中光明的指路星。
。2)讀完這篇感人的故事,你想做些什么呢?
(讓學生結(jié)合實際談生活中感人的事,明白愛是真實的奇跡。在我們生活中到處有愛,到處有奇跡發(fā)生。)
四、說板書設計。
七顆鉆石
愛心
關(guān)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2
一、 說教材
《暮江吟》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寫的一首風景詩。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句語言流暢,格調(diào)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的意境。教材選編這首詩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讀中悟詩,體會詩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學的熏陶,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課程標準對中高年級在閱讀詩歌教學中的要求,要讓學生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情感。同時綜合以上教材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吟”“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文。
2、過程目標
。1)通過對關(guān)鍵詞句的理解,體會作者情感。
。2)通過多種讀的方式,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文。
3、情感目標
啟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之情。
三、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難點: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情感,積累背誦。
四、 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jù)課程標準及結(jié)合教材特點,我主要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品評賞析等方法,適時的運用配樂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朗讀、品悟詩文,讓學生在讀中融情,悟中入情。
五、 說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安排一個課時,教學過程我分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我的導入是這樣的:同學們,古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一年級到現(xiàn) 在我們已經(jīng)學過許多寫景詩歌,你們能背幾首聽聽嗎?
當我這樣引導之后,學生自然會背幾首寫景的詩,隨后我順勢說:同學們背的每一首詩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詩《暮江吟》。(板書《暮江吟》)介紹《暮江吟》寫作背景。
2、破詩體,解詩題。
解題是學習這首詩的一把鑰匙,介紹寫作背景后,我讓學生看我板書的課
題,提問:“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這各交代了什么?“吟”是什么意思?“吟”是本課的生字大家讀時注意是前鼻音,書寫時右邊是“今”不是“令”。
3、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分4步完成)
。1)運用錄音范讀詩歌2-3次,并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詩歌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自讀詩句。
古人言“讀書百變,其義自現(xiàn)”,多讀是理解詩意的關(guān)鍵。在這一步我讓 學生把詩讀三遍,要求:第一遍讀準字音,第二遍讀流利,讀的字正腔圓,第三遍畫出節(jié)奏,讀得有板有眼。
。3)課件出示畫了節(jié)奏的詩,采用各種方式讀。如個人讀、齊讀、分男女生讀。
(4)在前面三步的基礎上,我提了這樣的問題:誰試著來說說《暮江吟》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的顏色和形狀都有哪些特點?
4、品讀古詩,體會情感
詩歌語言凝練,不讀不能見其美,不品不能見其意。(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分3步完成)
。1)注重啟發(fā),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如在教詩的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時,我是這樣 進行教學的:問:“殘”是什么意思?“殘陽”的形狀和顏色是怎樣的?“一道殘陽”是指什么時候太陽?“鋪”是什么意思?當學生一一做答之后,我再問:什么時候的太陽斜照在什么地方上?經(jīng)過我這樣問,學生自然就譯出第一句詩的意思。接著我再問:夕陽斜照的江面會是怎樣的呢?“瑟瑟”是什么意思?自然的學生又很快的譯出詩的第二句意思。詩的`后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2)品讀關(guān)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體會情感。
新課標指出:抓好詞句的教學是小學閱讀教學的根本,對詞句的揣摩是培 養(yǎng)學生感悟情感的一種主要形式。 在這一步我讓學生默讀第一句,并想想哪個詞用得好?學生自然找到“鋪” 字,接著我問“鋪”好在哪里?能否把“鋪”換成“照”“射”“灑”等字,為什么?品完“鋪”字后,我順勢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播放《秋思》樂曲,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假如此時此刻你就站在江邊,面對這樣美麗祥和的景色,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你是小畫家,你會畫些什么?假如你是詩人你又會吟出怎樣的詩句?詩的后兩句我也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學。
。3)體會情感
在這一步中我設計這樣的問題:請大家結(jié)合詩的寫作背景和詩句意思并思考:詩人寫這首詩前后的心情有何不同?詩人所寫的這些景物都是大自然中我們常見的事物,他有什么用意呢? 學生自然會把詩人不同的心情說出來,這時我做這樣的一個小結(jié):是的,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詩人通過對 “殘陽”等景物吟誦,表達了對大自然的喜愛贊美之情。
5、聆聽歌曲,積累背誦
請同學們聆聽《暮江吟》這首歌。伴隨著美好的旋律,讓學生跟著唱,進而背誦詩歌。
六、 教學板書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傍晚: 殘陽 —鋪— 江水 “夕陽西沉”
夜晚: 月-----似——-弓 “新月東升”
露珠 ——似—— 珍珠
關(guān)于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的第21課《荷花》(點)。下面我從教材和學生分析、教法和學法、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教后小結(jié)等六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點)
一、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葉圣陶先生的作品。寫了“我”在公園的荷花池邊觀賞荷花并展開想象的事,贊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機盎然的美,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觀景,情景交融,不僅寫出了荷花的豐姿,而且寫出了荷花的神韻,使讀者既賞心悅目,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學生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抒情、移情。課堂教學以情感為紐帶,變得更富誘惑力,使學生的好學精神得到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好學、樂學中逐漸懂得愛,懂得熱愛崇高,追求美好。這對于三年級的孩子來說,具有獨特的吸引力。(點)我所教的三年級的孩子們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鎮(zhèn),對荷花了解甚少。正是考慮到這個特殊原因,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引導學生認識和欣賞荷花那不同尋常的美。(點)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
1、采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3、以讀代講法。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c)
學法:
1、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學生采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2、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后自主探究合作。(點)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根據(jù)學生和教材特點,確定教學目標:
l、學習本課的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觀察畫面、創(chuàng)設情景、深入感知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展開合理想象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在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下有機整合語文教學,將課文重點部分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促進學生借助多媒體自主、個性化的閱讀。從而達到感受荷花之美,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樣的教學目標。
。ㄈ┙虒W準備:CAI課件、貫穿課堂始終的音樂素材。(點)
四、教學過程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設定,我把荷花第二課時的教學設定為四大環(huán)節(jié):
。ㄒ唬╀浵笠,整體感知(在初讀課文和激發(fā)動機中——入情)
葉圣陶先生說:“入境始于親!毙抡n開始,教師要讓孩子情感的河水蕩漾起來,使他們對新課的學習,形成一種期盼的欲望,關(guān)注的心理。為此,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來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先來個謎語“開在炎炎烈日下,長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潔,芳香撲鼻醉人心。”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歡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點)我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把孩子們帶到荷花池。如此激情導入新課,學生的聽覺、視覺、思維、想象,“多頻道”運作,情緒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了,形成了“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的良好的課堂基調(diào)。教學也因為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點)
。ǘ┲北贾攸c,品味美麗(在感受課文描寫的形象中——動情)
在欣賞畫面以后,我將以“作者是怎樣把看到的美景寫下來的'呢?”的這一過渡語讓孩子直接去學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由于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存在著諸多差異,同一種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我提供三種方法讓學生選擇:(朗讀法、畫圖法、討論法)朗讀法:用感情朗讀表達出你體會到的美;畫圖法:用五彩的筆描繪美麗的荷花;討論法:用語言和伙伴交流學習體會。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組合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這樣設計教學,將使學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強,學生的頭腦不再是儲藏知識的容器,而是被點燃的火把,閃出智慧的光芒和個性的亮點。
在學習后交流學習體會時,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覺得美的句子,說說美在哪里,能講出理由更好。(點)借助圖畫,通過自主學習,孩子們一定能大膽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挨挨擠擠”體會荷葉的茂盛之美;從“碧綠、嫩黃”體會顏色之美;從“冒、飽脹、破裂”體會荷花的長勢之美;從“有的……有的……有的……”體會一池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美。
1、在引導學生提出“冒”字后,我將采用以下步驟讓學生深刻理解“冒”
(1)換詞體會“冒”的妙處;
。2)讀課文體會怎樣長才叫“冒”,選一個喜歡的詞填到這句話中,大聲朗讀、用心體會是不是這種味道?這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解讀“冒”,是對“冒”字內(nèi)涵的領悟。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1-11
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說課稿10-25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1-11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4篇10-07
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15篇11-17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精選17篇)11-26
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07-21
語文二年級下冊說課稿01-11
二年級語文下冊說課稿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