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天的圖畫》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1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艷麗的圖畫,作者運用了比擬的手法描繪了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海、燃燒的火把所構成的豐收的熱鬧情景及人們的喜悅之情。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孩子來說,他們更喜歡童話故事、小兒歌之類的課文,對這種寫景的散文不感興趣。根據(jù)學生的學情和本課教材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定位在通過朗讀感受秋天。
課堂上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多層次的朗讀訓練。
比如,讀課題時,我這樣引導,如果你想強調是“什么季節(jié)”,該怎么讀這個課題?
如果想突出秋天的“美麗”,該怎么讀?
朗讀課文第二句時,我按照一下的步驟進行:
1.指名讀,聽:他讀出了什么樣的感情?
2.指名評價,教師點評,指出這位同學朗讀的特點。(將表示顏色的詞語重讀)
3.模仿讀:誰還要強調秋天的色彩?讀一讀(必要時,教師可范讀)
4.點撥:你想強調什么,就將什么重讀。
5.變式讀
如果想強調是“什么景物”,該怎么讀?
指名讀,點撥方法,模仿讀
6.你還可以強調什么?怎么讀?
這兩層次的朗讀訓練,使學生初步明白了朗讀時,不要和別人一樣,要讀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來讀。你想強調什么,就將什么重讀。
朗讀第一句時,我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悄悄的告訴大樹、小鳥秋天來了;大聲的告訴小朋友們秋天來了等)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表達同樣的喜悅情感。
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當然還要采取多種形式,比如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大聲讀、齊讀、師生配合讀………
通過這樣大量的多層次的反復讀文,使學生即理解內容,又受到本文優(yōu)美文字的熏陶,還了解了秋天的美麗,實現(xiàn)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2
【教學目標】
。、認識“圖、梨”等八個生字,會寫“波、浪”兩個生字。
2、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勞的人們使秋天更美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將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教學用具】
1、課文插圖的放大掛圖。
。、課件。
(包括生字、詞以及句子練習。)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薄⑿∨笥褌,秋天來啦,天空是那樣藍,白云是那樣美,老師特別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豐登、瓜果飄香,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
。ǔ鍪緬靾D)
。、看圖說說是誰告訴我們秋天來啦?怎么告訴的?
對,它們告訴小朋友們秋天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身邊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圖畫嗎?
板書課題:
秋天的`圖畫
。场⒅该x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薄⒆杂勺x全文。要求讀準課文中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書中的紅蘋果幫忙。
。、讀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課文第一句就告訴我們美麗的秋天來啦,想想該怎么讀?
秋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禮物,不過得先過生字關。
3、熟悉生字:
梨──梨樹籠──燈籠
粱──高粱燃──燃燒
浪──波浪
(見過大海的波浪嗎?是什么樣子的?)
頰──臉頰
(摸摸自己的臉頰。)
勤──勤勞
(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勤勞的?)
4、書中有一句話把這里的好多詞都裝進去了:
。ǔ鍪菊n文第二句。)
、胖该x,猜猜秋姑娘帶來了什么本物?
、颇銈冇袥]有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
師:這多有趣呀,燈籠變成了金黃色的梨,臉頰變成了紅紅的蘋果,波浪變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變成了紅紅的高粱,這么好的句子誰來讀讀?
、侵该x、齊讀:
這時候,如果你走到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誰使秋天這樣美麗?
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說了些什么?從書中找一找,讀一讀。
、却笱阏f得對嗎?為什么?
勤勞的人們,你們真了不起!
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蓭煟菏悄銈儼亚锾熳兊眠@樣的美麗、神奇。梨樹、蘋果、稻海、高粱都會感謝這些勤勞的人們,讓我們問問它們吧!
誰使你這樣美麗?
⑹梨樹說:“是__________把我變成金黃的燈籠。”
蘋果說:“是勤勞的人們讓我____________!
稻海說:“____________!
高粱說:“____________。”
三、學寫“波、浪”兩個生字
四、總結全文
今天大家在山野里玩得高興嗎?由于時間關系,我們馬上就要離開這兒了,不過我們相信明年這里會變得更美麗!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3
各位老師,上午好。1.播放課文插圖)大家請看,這是一幅色彩艷麗的課文插圖。圖上有金黃的梨、紅紅的蘋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紅的高粱。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蛟S您已經(jīng)猜到,這篇課文名字叫《秋天的圖畫》。今天,我要介紹的就是這一課的教學設想——徜徉在如畫的秋天里。(2.出示標題)
。3.教材簡析)《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場景。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辈粌H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給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提供了極好的訓練點。
(4.學情分析)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學生,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每個班級也有屬于自己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注意到學生的學情,根據(jù)班級的特點對教學做相應的變動。
經(jīng)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我班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自覺預習課文,愿意大聲朗讀,能主動探究識記生字的方法,并且有了初步質疑、釋疑的能力。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剛積累《識字1》中有關秋天的詞語,對秋天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為本文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但是,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決定了他們不能長久地集中注意力學習,需要老師不斷地用各種形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5.教學目標)根據(jù)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耪J識8個生字,能正確書寫8個字。
、屏骼、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勞的人們使秋天更美麗。
、悄軌蚍抡照n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愿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秋天。
。6.教學重難點) 其中,教學重點是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難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感悟秋天的美好。
。7.教學方法)本節(jié)課主要以“看、讀、說、寫”為教學主線,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形式,運用“觀察和語言”兩種遷移方法,帶領學生走進秋天,觀察秋天,表達感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現(xiàn)在我重點說說這一課的教學過程:
一、走近美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于是,課的一開始,我出示幾張有關秋天的圖片,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季節(jié)?在學生猜出是秋天以后,我又出示一系列秋景圖,這樣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置身于美景面前,在教師為其營造的美麗秋天意境中,拉近與課文的距離,為接下來的學習課文奠定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初識美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起點,也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梢哉f,識字是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任務。
因此,在本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秋天的美,然后,我設計了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
1.以個人讀、齊讀、賽讀等方式認讀生字并組詞,使學生對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個整體的認識。2、對對碰。在學習生字“頰”時,同桌互相拍手,邊拍邊說“趣味對對碰,我來碰一碰,‘夾’和‘頁’一碰,頰頰。”借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漢字重組,提高學生的識字樂趣。2、編順口溜。我用這樣的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勞”:戴草帽,花力氣,去勞動。記憶“圖”字,則可以說:框住冬天就是圖。對于“燃”,就可說成:突然起火,燃燃燃。3、給字配畫。生字“梨”和“粱”筆畫比較多,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識記,我出示相應的圖畫,再結合分結構講解,使學生生動地識字,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4、適時書寫。在指導學生識記本課生字的同時,我適時插入“波”“浪”兩個生字的寫字教學。這兩個字同偏旁,同結構,而且都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來學習。然后指導學生觀察它們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寫一寫。
這樣的安排,不僅讓學生在讀文中感受秋天之美,也讓學生在識字中感受漢字之美,于無形中受到了雙重美的感染。
三、品讀美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 最好能讀出感情。為了達成閱讀教學的這一重要要求,我分了三步來實施教學:
第一步: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掉字,不添字,然后采取開火車朗讀的方式,讓學生一人讀一句,注意字音,比一比誰讀得最正確。
第二步:以分小組的朗讀方式,每個人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小組的成員聽,然后每個小組選出讀得好的同學讀給全班同學聽。這一次讀,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并互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直至把課文讀通順,流暢。第三步:老師范讀課文并提問:1、課文主要描繪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3、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說出喜歡的原因。
多種形式的朗讀使文字轉化成畫面,將學生帶人文字所描述的意境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秋天的豐收、喜慶之美。
四、徜徉美
通過前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對秋天的美已經(jīng)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如何將這種感覺深化,并在其中滲透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呢?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活動,讓學生自由徜徉在如畫的秋天美景中。
1、讀與寫結合
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好基礎。盡管是低年級,也要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為中高年級習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這篇課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寫載體。在看圖讀文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句式規(guī)律,也能輕松地理解句意。于是,我又設計了比較句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初步懂得如何把句子寫得更生動形象。最后,我提出要求:你能像這樣仿寫一句話嗎?如此一來,學生對秋天的感悟在語言訓練中更加透徹了。
2、讀與思結合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币虼,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當學生還沉浸在美麗的秋天里時,我提出問題:誰使秋天這樣美麗?勤勞的人們是指哪些人呢?你覺得大雁的回答對嗎?然后,讓學生以讀促思,借思悟文,并聯(lián)系生活,最后得出答案。
3、讀與說結合
如果 “讀”是對信息的輸入,那么“說”就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yǎng)學生 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并加強訓練。當學生思考“誰使秋天這樣美麗?”時,我指導朗讀文中的重點句,然后轉換角色,以梨樹、蘋果、稻海、高粱的語氣來說一說。最后還以其
他事物的語氣說一說。
在以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徜徉在字里行間,學生的心靈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五、豐富美
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光靠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因此,在課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尋找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秋天的贊美。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那么板書就應該是教師傳授知識的"窗口","主陣地",學生能否攻下知識的堡壘,板書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課的板書設計,我主要以文中的重點句為主,以“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的答案為輔,層次分明,脈絡清晰,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以上是我對《秋天的圖畫》這篇課文的一些個人想法,歡迎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4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辈粌H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薄⑶锾焓敲利惖、可愛的、喜悅的,為了孩子們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盡興地、愉悅地學習課文,我對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⑴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文的過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濃郁的秋色,針對富陽的氣候特點,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將第一單元的課文后置到了十月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邊學文一邊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頌秋天,真正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同步發(fā)展的目的。
、七m量的從課外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描寫秋天的古詩、兒歌和散文,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
、桥c音樂老師商量是否能與此同時教一些贊美秋天的歌曲,讓孩子們多維的.感受秋天美麗與喜悅。
2、根據(jù)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⑴會認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企w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⑶能夠仿照課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韧ㄟ^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⑸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秋天。為了突破重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
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春秋公園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贊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執(zhí)教的是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預設要幫助學生達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目標。為了能較好的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采用今天這樣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我就這個設計來談談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反思。整個課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俚谝徊剑阂栽妼,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李吉林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情感對于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學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后,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yōu)美語句的喜愛。課后我反復地研讀了課文,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這篇散文讀起來更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于是我以中間四句為主基調對其他的幾句進行了修改,果然讀來更朗朗上口了,而且這樣的修改也突出了重點句式,便于學生的朗誦和仿寫。后來我便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當舒緩優(yōu)美的鋼琴曲響起時,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如果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為老師鼓掌,當老師問:“想讀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像老師一樣去朗誦詩歌,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fā),因為他們朗誦時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詩人的。在讓學生反復地動情地朗誦之后,再讓學生來談讀后的感受就比較到位了。
、诘诙剑嘿p讀重點句,發(fā)揮想象,指導朗讀:
如果說前面的教學是朗讀指導的第一步,學生通過仿讀對課文的朗讀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那么朗讀教學的第二步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一些朗讀技巧,來品味經(jīng)典語句,體味文本意境。所以在前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動情朗讀和談感受之后,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了這份快樂?”將學生的思維從感性逐漸帶入理性,孩子們很聰明很快就找到四個重點句。這時問題出現(xiàn)了,孩子們整首詩都已經(jīng)讀得很有感情了,接下來我又該如何指導朗讀這四個句子,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呢?這時我想到了愛因斯但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睂,動用學生的想象,讓學生眼中的文字活起來,不僅能幫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麗的圖畫,而且還能潛移默化滲透比喻句的教學,為學生奠定寫的基礎。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再讀讀這四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從今天的課堂教學看來,這一環(huán)節(jié)確實還是挺出彩的,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所以后面讀這四句的時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愛。
、鄣谌剑喊l(fā)現(xiàn)規(guī)律,欣賞文外景,讀寫結合: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要切實把握好語言訓練的點,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這篇課文中的四個重點句,句式整齊,對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寫載體。在第二環(huán)節(jié)想象朗讀的基礎上,學生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四個重點句的句式規(guī)律。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秋天的美麗圖景,讓學生在感嘆之余,用手中的筆,模仿課文的句式盡情書寫一番,可謂水到渠成。針對一些中下學生即興訪寫難度教大的特點,我采用了小組合作,選擇其中的一幅或幾幅寫一寫,讓孩子們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愉悅地學習知識。
、艿谒牟剑和卣归喿x,走出課堂,豐富積累:
語文專家指出: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孩子僅僅學會課本上的幾篇文章,這些文章再怎樣經(jīng)典,它也不過是學生學習語言的一個摹本,要真正的學好語文必須閱讀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和習慣,指導他們做個細心觀察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所以我在課的最后一環(huán)節(jié),將學習語文的觸角伸向了課外,不僅插入了課后的選讀課文學習,讓學生在不同文章的比較中,感受語言表達的多樣性,秋天景物的神奇有趣。還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尋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贊美秋天。這一活動將安排在第三課時,希望到時孩子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文章來源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5
一、導入
1、復習舊知引入:
同學們,在開學的時候秋姑娘就來到我們的身邊,今天,秋姑娘請老師為大家?guī)韼追鶊D片,可是忘了取名字,你愿意幫秋姑娘給這些圖起個貼切的名字么?
2、口語訓練:
圖片美,大家起的名字更美。秋姑娘為了感謝大家,又用神奇的畫筆為大家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大家想知道她畫了什么?
3、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第四頁,你在秋天的圖畫中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
秋姑娘又是怎樣介紹這幅美麗的圖畫的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四人小組學生字:
教師看到大家已經(jīng)把不認識的生字畫了出來,也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預習做得不錯。現(xiàn)在請同學們發(fā)揮四個小組的作用,互相幫助。把秋姑娘帶來的這些生字都變成自己的好朋友。
(教師積極的參與小組內的交流,有困難幫助學生解決。)
3、教師出示單個的生字,讓學生認讀,(有讀不準的地方,教師要出示拼音,通過組詞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生字的認識,也可以用猜一猜、想一想、連一連的辦法提高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你還有好的記字辦法與大家分享么?
4、教師總結:
秋姑娘的陣陣掌聲,看來她已經(jīng)徹底相信了大家。同學們已經(jīng)把生字真的變成了自己的好朋友。
5、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生子,請你再把課文讀一讀,如果有難讀的地方一定要多讀幾遍,看誰把課文讀的最正確、流利。
6、指名讀課文:
發(fā)現(xiàn)難讀的地方,教師一定要反復地指導學生讀,指導能讀正確、讀流利。
三、精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的美好
過渡:
大家把生字當成了自己的好朋友,秋姑娘為了感謝你們,為大家每人發(fā)一張精美的貼畫。
1、秋姑娘這么熱情,我們再來進一步的認識她好么。同學們剛才讀了幾遍課文了,我已經(jīng)讀了幾次了為了公平請大家再讀一記。好么?請同學們再自由讀一遍文,想一想,課文中的那些句子寫了圖畫中的景物?看看課文中的那句話寫了圖上的內容,有不明白的嗎?
2、你最喜歡哪種景物,為什么?你就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3、你在讀的時候,能加上這句話么?
秋天來了,秋天來了。
、 這里在指導學生讀課文時,一定引入評價,讓學生自評,互相評:
評價時一定要具體的如何讀好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好的大家都效仿,不好的提醒大家都克服。
、 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采用一些激勵措施,比如:
男女生賽讀、組與組之間的賽讀等等。
、 注意學生讀不好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范讀。
、 難讀的地方不只是讓一兩個學生讀,還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讀一讀,注重整體學生的提高。四句合讀,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景物,老師也有呢。不過教師四種都喜歡,所以想四句連讀,可以么?
① 還有同學喜歡這四種景物的么?我們一塊來讀一讀吧!
、 面對這么美的情景,你現(xiàn)在想說些什么呢?
③ 如果這四句改成:
梨樹掛著燈籠,蘋果露出臉頰,稻海翻起波浪,高梁舉起火把。
、 你再讀一讀,有什么感覺呢?
4、設問:
、 是誰使秋天的景色這樣美麗?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最后兩句。
、 勤勞的人指的是誰?你現(xiàn)在想對勤勞的人說什么呢?聯(lián)系自己。
、 同學們是聰明的,秋姑娘想讓你們也來說一說:是誰使秋天這樣美麗?看,好像在說,勤勞的人們畫出了秋天的圖畫。
四、回歸整體,擴展思維
1、回歸全文:
讓我們帶著對勤勞的人的感激和贊美,想像著秋天美好的景色,再美美的讀一遍課文吧!
2、擴展:
能告訴大家,你的眼前還有哪些秋天的景色呢?我們還可以用什么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的美呢?
五、學習生字
1、秋姑娘也被你們的熱情感染了。又帶了幾位生字朋友,問問你們能不能寫得正確美觀?你們能么?
2、誰來讀一讀呢?想怎么讀。
3、這幾個字按結構可以分成幾類呢?
4、學習左右結構的字,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每個個字在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5、你們認為哪個字最難寫,需要老師來幫忙呢?
6、師范寫、生寫、展臺展字、師生共評。
六、小結
同學們請坐好。秋天的景色很美,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秋天的兒歌,古詩,短文呢?
請大家課下收集一下,下節(jié)課,我們來交流一下,可以么?好,那我們就暫時和秋姑娘說再見吧!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6
活動目標:
1.看圖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學習用“金黃色”、“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等詞語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2.能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用繪畫和講述的形式表現(xiàn)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能耐心傾聽同伴的講述,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熊貓手偶一個。與幼兒欣賞秋天景色的圖片。
2.幼兒人手一張紙,人手一盒油畫棒(水彩筆)。
3.教學掛圖:《秋天的圖畫》。ppt《秋天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手偶,引出話題。
1.教師出示熊貓手偶,播放PPT行賞秋景:小朋友好!我是熊貓老師。熊貓老師帶著小動物要去秋游了,我們也跟著一起去吧。
2.教師:上圖畫課了,熊貓老師要求小動物們畫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請小朋友猜猜小動物會畫些什么圖畫?請小朋友仔細看圖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畫出了哪些秋天的圖畫?
二、幼兒自由觀察畫面,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1.教師出示ppt第二頁,讓幼兒猜想4個小動物畫的秋天的圖畫的內容。
2.教師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并要求其他幼兒注意傾聽同伴的發(fā)言。
三、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入講述經(jīng)驗,幫助幼兒有序地講述畫面的主要內容。
1.教師:熊貓老師要求小動物畫什么景色的圖畫?
2.教師:小猴畫得是什么?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顏色的?饞不饞?有的小朋友口水都流出來了。
3.教師:小松鼠畫得是什么?樹葉是什么顏色的?你們是小葉子風吹來一起像蝴蝶一樣從天上飄落下來吧。
4.教師:小兔子畫得是什么?菊花是什么顏色的?你們來表演菊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這就是千姿百態(tài)。
5.教師:小花貓畫得是什么?有哪些農作物?是什么顏色的?
6.教師:熊貓老師看見這些美麗的圖畫,會說些什么呢?
7.教師:教師帶領幼兒逐一討論講述,并逐一豐富幼兒的詞匯,如“金黃色”、“金燦燦”、“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等。
四、教師完整地講述畫面,并帶領幼兒一起講述。
五、戴頭飾,分角色講述散文。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7
[說設計理念]
法國偉大的雕塑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薄肚锾斓膱D畫》是一篇很美的課文。要讓低年級兒童在讀中感悟秋天,關鍵是要創(chuàng)設情境,給他們發(fā)現(xiàn)美的時空,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
[說教學目的]
認識“圖、梨”等八個生字;會寫“波、浪”兩個生字。
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勞的人們使秋天更美麗。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將自己的情感通過朗讀體現(xiàn)出來。
[教學用具]
課文插圖的放大掛圖。
課件(包括生字、詞以及句子練習)
[說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秋天來啦,天空是那樣藍,白云是那樣美,老師特別喜歡秋天,因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豐登、瓜果飄香,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掛圖。)
2.看圖說說是誰告訴我們秋天來啦?怎么告訴的?
對,它們告訴小朋友們秋天已經(jīng)來到了,我們身邊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圖畫嗎?(板書課題:秋天的圖畫。)
3.指名讀并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全文。要求讀準課文中的字音,不認識的字請書中的紅蘋果幫忙。
2.讀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課文第一句就告訴我們美麗的秋天來啦,想想該怎么讀?
秋姑娘還給我們帶來了好多禮物,不過得先過生字關。
3.熟悉生字(課件展示)。
圖-圖畫 梨-梨樹 籠-燈籠
浪-波浪(見過大海的波浪嗎?是什么樣子的?)
粱-高粱 燃-燃燒 頰-臉頰(摸摸自己的臉頰)
勤勞-(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是勤勞的?)
4.書中有一句話把這里的好多詞都裝進去了(出示課文第二句)。
。1)指名讀。猜猜秋姑娘帶來了什么本物?
。2)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
師:這多有趣呀,燈籠變成了金黃色的梨,臉頰變成了紅紅的蘋果,波浪變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變成了紅紅的高粱,這么好的句子誰來讀讀?
。3)指名讀、齊讀。
這時候,如果你走到梨樹、蘋果樹、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誰使秋天這樣美麗?
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說了些什么?從書中找一找,讀一讀。
。4)大雁說得對嗎?為什么?
勤勞的人們,你們真了不起!
(課件出示)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______的圖畫。
師:是你們把秋天變得這樣的美麗、神奇。梨樹、蘋果、稻海、高粱都會感謝這些勤勞的人們,讓我們問問它們吧。ǔ鍪菊n件)
誰使你這樣美麗?梨樹說:“是把我變成金黃的燈籠!
蘋果說:“是勤勞的人們讓我____!
稻海說:“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說:“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寫“波、浪”兩個生字
四、自由表達,贊美秋天
1、 背誦課文。
2、 同學們想不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秋天呢?請自由組合,贊美秋天。
你可以畫秋天,可以說秋天,也可以唱秋天,還可以背秋天的古詩或兒歌,說秋天的句子,寫秋天。
五、總結回讀,享受秋天
同學們,你們用多姿多彩的形式給我們大家展現(xiàn)出了一幅秋天的美麗圖畫。希望你們在這個美好的秋天里都能有所收獲,畫出自己最美的圖畫,F(xiàn)在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課文吧,享受享受秋天的美麗。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秋天的圖畫》。下面,我分六大塊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二、說目標。三、說教法。四、說學法。五、說過程。六、說板書。
一、說教材
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
二、說目標
根據(jù)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會認“圖、梨”等八個生字生字,會寫“波、浪”等八個生字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圖文結合,想象秋天的美景。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從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中,感受秋天景象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心情,激發(fā)學生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喜歡秋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繪秋天。
突破方法:采用圖文結合、讀畫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把句子讀成畫,讓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畫一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察秋天、欣賞秋天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贊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三、說教法
按照以學生為主體的策略,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代講、以讀促學。培養(yǎng)學生主動地、積極地積累詞語的習慣。讀畫結合,展開想象,感受秋天的豐收景色,體會人們的喜悅心情,激發(fā)學生對勤勞的人們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四、說學法
要求會認的字,通過借助拼音、同桌合作等進行鞏固;通過觀察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知道秋天是個美好的、收獲的、喜慶的季節(jié)。在此基礎上,邊讀邊想,感悟秋天的美好以及帶給人們的喜悅;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xiàn)秋天。
五、說過程
為突破重點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第二課時,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波、浪”等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F(xiàn)在我重點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夏天已經(jīng)過去了,秋天來到了我們身邊,你是否感受到了我們周圍的一切在發(fā)生變化?(天氣涼了、樹葉黃了等----)天氣、動植物都在變,F(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幅秋天的圖畫。隨機板書課文題目:秋天的圖畫(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二)觀察圖畫,了解圖意
1、出示課件,創(chuàng)設秋天的情境。(讓學生按順序觀察,并說說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2、這么美麗的景色,小作者把它寫了下來,我們一起去欣賞吧。
(三)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1、首先讓學生借助“蘋果里”的拼音自由讀課后生字。
2、小組合作認讀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4、自由讀課文。(要求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四)細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體會秋天美麗的景象。
2、自由讀課文,想象秋天的圖畫。
(1)說說你都想象到了什么?
(2)課文中是怎樣描繪這幅圖的.呢?誰來讀讀?再出示重點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利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進一步升華學生對秋天美景的喜愛,和對文中優(yōu)美語句的喜愛。)
(3)接著我設計了填空題來加深學生對文中優(yōu)美語句的積累運用。(幻燈片展示)
過渡:是誰讓秋天變得這么美麗的?
3、讓學生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小結:正是勤勞的人們用汗水換來了這美麗的季節(jié)和豐收的喜慶。齊讀課文,看誰讀得最美。
4、看著畫面,和同桌說說自己眼中的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拓展活動,借助圖片,讀寫結合
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秋天的美圖,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寫一寫。秋天的美景就在學生的腦海中有了深刻的映象。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在版書過程中我及時將重點內容板書在黑板上,以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掌握課文內容。
1、秋天的圖畫
金黃的梨
勤勞的人們畫出紅紅的蘋果秋天的圖畫
金色的稻田
火紅的高粱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9
《秋天的圖畫》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教材中的一篇描寫秋天豐收美景的散文。作者用色彩濃艷的筆墨為讀者勾勒出了秋天山野中的豐收、喜慶和熱鬧。整篇課文句式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很適合低段兒童的朗讀訓練。特別是中間四句:“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辈粌H讀來有滋有味,它整齊對仗的句式,更是孩子們進行模仿說話寫話極好的訓練點。
秋天是美麗的、可愛的、喜悅的,為了孩子們能感受真正的秋天,投入地、盡興地、愉悅地學習課文,我對教材做了如下處理:
。、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學文的過程中能真切地感受濃郁的秋色,針對富陽的氣候特點,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將第一單元的課文后置到了十月份,這樣我們就可以一邊學文一邊帶孩子們去大自然中找秋天,畫秋天,寫秋天,頌秋天,真正達成情感目標和知識能力目標同步發(fā)展的目的。
。病⑦m量的從課外引進一些學生喜愛的描寫秋天的古詩、兒歌和散文,在拓寬學生的閱讀面的同時,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
3、與音樂老師商量是否能與此同時教一些贊美秋天的歌曲,讓孩子們多維的感受秋天美麗與喜悅。
根據(jù)文本的語言特點和孩子們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贂J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隗w會秋天的美麗和喜悅,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③能夠仿照課文中的一些句式,寫一寫秋天的其他景物。
、芡ㄟ^拓展閱讀,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的特點,積累更多的語言表達形式。
、菰诶蠋煹膸ьI下走進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秋天。為了突破重難點,我結合教學目標,計劃用三課時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理解了課題,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學會了生字,并理解了部分詞語,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三課時帶學生走進春秋公園觀察秋天、欣賞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贊美秋天:如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等。
今天我所執(zhí)教的是第二課時,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我預設要幫助學生達成的是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目標。為了能較好的達成這些教學目標,我采用今天這樣一個教學設計,下面我就這個設計來談談我的設計理念和課堂教學的反思。整個課可以分為四大部分:
以詩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秋天的圖畫》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切地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迅速走入文本成了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李吉林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情感對于兒童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學生在完成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后,對秋天的美麗和喜悅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讓這種感受進一步升華,讓他們不僅有對秋天美景的喜愛,更有對文中優(yōu)美語句的喜愛。課后我反復地研讀了課文,讀著讀著,我發(fā)現(xiàn)這篇散文讀起來更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于是我以中間四句為主基調對其他的幾句進行了修改,果然讀來更朗朗上口了,而且這樣的修改也突出了重點句式,便于學生的朗誦和仿寫。后來我便在課堂上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當舒緩優(yōu)美的鋼琴曲響起時,教師開始動情地朗誦小詩,將學生帶入那幅詩意的秋天的圖畫中,如果孩子們的情感已完全投入,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為老師鼓掌,當老師問:“想讀嗎?”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像老師一樣去朗誦詩歌,這時學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發(fā),因為他們朗誦時的表情是投入的、幸福的、詩人的。在讓學生反復地動情地朗誦之后,再讓學生來談讀后的感受就比較到位了。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相關文章:
《秋天的圖畫》說課稿01-02
秋天的圖畫10-28
秋天的圖畫作文02-22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11-11
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08-21
關于秋天的圖畫作文06-16
語文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09-13
【必備】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07-09
秋天的圖畫作文300字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