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菜根譚》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感悟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菜根譚》讀書筆記好句摘抄及感悟賞析:
雖屬禪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學(xué),實有隱隱相發(fā)明者!斐跆弥魅诵
這本書想看許久,如今總算如愿,但未達預(yù)期之驚艷,主要還是因為內(nèi)容過于偏向佛家唯心思想,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落后性。
但其中為人處世之言以及教人向善之語,還是有頗多積極意義的,佛學(xué)重在悟,寫的都是簡單的道理,但是自己不經(jīng)歷卻是很難悟的,紙上得來終覺淺吧。
書中涉及為人處世、修身養(yǎng)性、人心善惡、因果報應(yīng)等方面內(nèi)容,有一定的哲理,其中部分精彩文段耐人尋味,但總的來說還是太多無趣的說教,既不合時宜,也經(jīng)不起推敲。
書中全是小段的言論,詞語句式多為對仗,使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比喻,有一些段落讀起來非常優(yōu)美,作為個人修養(yǎng)類的書籍還是值得一看的。
部分摘抄:
好動者云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
須定云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這句是喜歡“云電風燈、死灰槁木、定云止水、鳶飛魚躍”這樣的用法,我一直覺得四字短語是中文里面非常優(yōu)美的一種的表達。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這句話還是讓我有所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行為的,我們經(jīng)常肚子里懷著波濤洶涌的理論想給人說,無論是批評別人的罪惡,還是教導(dǎo)別人一些道理,經(jīng)常達不到效果。但其實你的批評如果超過了別人的可接受范圍,或者指導(dǎo)從善的期望過高,其實最后都變成了過猶不及,《圍爐夜話》中也提到過“惡惡太嚴,終為君子之病。”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風來梳竹,風過而竹不留聲。
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
風來梳竹,雁渡寒潭,雖說竹不留聲,潭不留影,但如果你是風而不是竹,是雁而不是潭呢,風要行遍千山,雁要飛過萬里,世界在心中,就不存在現(xiàn)與空之說了。這就是我提到的部分經(jīng)不起推敲的段落了,但是語言很優(yōu)美我很喜歡。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電影《劍雨》中用到了這一句,稍有改動,用來命名打敗最后反派的四招武功,現(xiàn)在回過頭仔細想想,這四句跟整個電影的故事也隱隱相合,可謂精妙,一直覺得《劍雨》是近年來最好看的武俠片之一,除了大S有點出戲之外……
君子宜凈拭冷眼,慎毋輕動剛腸。
書中有很多可以跟這一句關(guān)聯(lián)起來的,大致是講為人處世要多看多想,不要魯莽沖動。其實中國人很多處世的智慧已經(jīng)融入自己的生活了,我們經(jīng)常會去強勢圍觀、熱切關(guān)注、積極轉(zhuǎn)發(fā)……但真要落實到實質(zhì)的行動上,大家又會變得“凈拭冷眼,慎動剛腸”,所以人民群眾不是沒有大智慧的,關(guān)切自身利益損害的時候,簡直智慧無窮。
飽后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
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則性定而動無不正。
吃飽了就覺得啥好吃的都不吸引人了,不可描述之后就開啟了賢者模式。于是作者就說,你們要是事前就知道這些悔悟,不就不至于動心亂性,干的事不都是正確的事了嗎?講道理我是不同意作者的,首先這個比喻用得不是很恰當,雖然用到了食色兩個生動的例子,并且說得十分有道理,但是這個道理并不能支撐后半段的論述。而且,無論事后如何,那過程不都是很享受的不是: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其實大部分相關(guān)段落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打總結(jié):圓滑。
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無了時。
我們經(jīng)常說要戒一個東西,戒了無數(shù)次,但總是說欸我把什么什么弄完或者等什么什么時間到了就戒了,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而真正戒了,其實就是說沒了,就沒了。休去便休去,非要找什么了結(jié)的時候,那就真的是沒完沒了了。這個道理我想很多人還是體會過的。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意思很簡單,對仗工整,語句優(yōu)美,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簡直讓人向往。作者:良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