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導游,通常會被要求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作為一種解說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1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
懸壁長城的門票:
31元(含郵資明信片1元)。如需講解,另外收費,全程(登頂)10人以下50元,10人以上多1人加收5元,半程(不登頂)10人以下25元,10人以上多1人加收5元。
懸壁長城交通路線:
位于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cè)的黑山北坡,從市區(qū)乘車直達懸壁長城,約14公里。從嘉峪關城乘車,直達懸壁長城,約7公里。
小貼士:
懸壁長城最佳旅游時間08:30——20:00(夏秋季);08:30——18:00(冬春季)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2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萬里長城!我很榮幸做你們今天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小黃”或“黃導”。不再多說了,下面我們就一起登上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吧!
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正漫步在八達嶺長城上。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起嘉峪關,全程約長21196千米。以前,修筑長城是為了保衛(wèi)國家,防御敵國的入侵。最早在春秋時期,各個國家修筑烽火臺,后來用城墻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因為后代的君王,幾乎都有增修長城,所以使長城越來越長。
朋友們,我們繼續(xù)上路。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你會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朋友們,長城之旅這么快就結(jié)束了,希望你們能把這次的長城之旅做為一個留念,也希望你們還能再來游臨覽長城,長城永遠歡迎你們的到來,下次我一定再做你們的導游。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3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
懸壁長城位于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cè)的黑山北坡。公元1539年(明嘉靖20xx年),為了加強嘉峪關的防御,肅州兵備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峽南側(cè)的山頭上開始,監(jiān)筑了一條長15公里的片石夾土墻。工程完成于公元1540年(明嘉靖20xx年),使關城防御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 因城墻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從山上陡跌而下,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懸壁長城原墻現(xiàn)只余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米--6米不等。片石層厚10厘米--15厘米,土層厚10厘米--12厘米,F(xiàn)存750米長城經(jīng)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墻懸掛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墻頭增筑垛墻和宇墻,首尾各添筑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筑臺階式饅道。游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贊云:“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20xx年6月27日一行兩人到此一游。門票30元。
石關峽:又名水關峽,它的南面是白雪皚皚的祁連山,北面是高聳入云的黑山。斷壁長城和懸壁長城是嘉峪關西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斷壁長城居于黑山峽口之南,為東西走向。懸壁長城在峽谷的北面,為南北走向,城墻陡峭直長,氣勢雄偉,垂若懸臂,有“西部八達嶺”之稱。這兩條長城形成拱衛(wèi)之勢,共同扼守黑山峽口。
石關峽懸壁長城:距嘉峪關關城8.4公里。景區(qū)的主題是古絲綢之路文化和長城文化。景區(qū)內(nèi)參觀的主要內(nèi)容有體現(xiàn)長城文化的懸壁長城,有體現(xiàn)古代絲路文化的“絲綢古道”雕塑群和嘉峪關古代兵器展覽等。
石關峽古絲路文化長廊區(qū):貫穿整個景區(qū),有“絲綢古道”雕塑群。懸壁長城軍事防御體系區(qū)有懸壁長城、水門和古代兵器展覽等內(nèi)容。水門為三層仿古式建筑,長48米,高13米,占地面積為345.6平方米。新建長城,就是懸壁長城與水門之間的這段長城,全長158米,為黃土片石夾沙夯筑而成。
這里可以領略渾然天成的彌勒山景觀,報國寺里佛鐘聲聲,梵音裊裊,呈現(xiàn)一派祥和景象。
古絲綢之路雕塑群:雕刻了中國古代在嘉峪關地區(qū)有過記載的張騫、霍去病、班超、玄奘、馬可波羅、林則徐、左宗棠7位主要歷史人物造像及5名隨從、2匹馬、2峰駱駝和1架馬車塑像組成,借以展示石關峽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人文內(nèi)涵。張騫兩次出使西使,霍去病率軍攻伐匈奴,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東入中原都在這里留下過他們的史跡。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4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
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關城防御更加嚴密,古稱“斷壁長城”。 因城墻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鐵壁懸空,封鎖了石關峽口,俗稱“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原墻現(xiàn)只余一截,底闊4米,上寬2米,高0.5-6米不等。片石層厚10-15厘米,土層厚10-12厘米,F(xiàn)存750米長城經(jīng)1987年重修,其中有231米城墻懸掛于高150米,傾斜度為45’的山脊上,高達6米,片石、土層厚度如舊。在墻頭增筑垛墻和宇墻,首尾各添筑一墩臺,在首墩和山坡上筑臺階式饅道。游人拾級而上,平坦處如履平地,險峻處如攀絕壁。頗似北京八達嶺長城。有詩贊云:“萬里長城萬里關,迭障黑山暗壁懸”。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5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環(huán)球旅行社的一名小導游,我叫常舒升,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游覽這萬里長城。
游客朋友們我們現(xiàn)在位于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一段長城。他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總長有13000多千米。大家現(xiàn)在低頭往下看,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條石頭,一塊就有3000多斤重,那時候什么工程車也沒有,還有這些方磚組成的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可以相互呼應。就靠著勞動人們的手,才抬起這陡峭的山嶺。下面由我在向大家介紹一下這里的萬里長城。
明長城更長于秦長城。這一萬多千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數(shù)省、自治區(qū)之間的明長城烽魑隨處可見。此后,隋朝,北魏都有修筑長城的'記載。公元5~7年世紀,金代也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部至貝加爾地區(qū)修筑長4000多千米。明代為防止元代北逸勢力南下侵擾,也不斷修筑北方長城。明朝修筑長城的工程延續(xù)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祁連山麓,全長7300多千米:中葉以后經(jīng)過修繕的自山海關至嘉峪關一線的長城比較完好,被人誤認為是歷史上的長城起點、終點。實際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許多諸侯國以及后各朝代修建的長城長度相加超過50000千米。所以長城堪稱是“中華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偉大工程奇跡。如用來鋪筑寬10米,厚35米的道路,可以繞地球兩周有余。朋友們,長城是不是非常長啊?
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修筑長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的周代。當時周宣王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略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臺。公元前7世紀,許多諸侯國如齊、魏、趙等國北部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加以增筑、擴建,筑成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秦長城。漢武帝時也曾數(shù)次修筑長城,用來保護河套,擾西等地以及東西往來的交通。
游客朋友們,下面的兩個小時請自己游賞長城吧,不能隨地吐痰等不明行為,兩個小時后在大門里集合。謝謝。
長城旅游導游詞范文6
大家好我是石導游,今天我們?nèi)サ氖情L城。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嵩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快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開始順勢走下長城。游客們!踏著這方磚,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就是萬里長城。
【長城旅游導游詞】相關文章:
長城旅游的導游詞01-24
長城旅游導游詞12-23
長城的導游詞12-16
長城的導游詞12-16
長城導游詞12-03
《長城》導游詞07-04
導游詞長城07-24
長城導游詞12-05
【精】長城的導游詞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