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wǎng)>好詞>導游詞>徐州導游導游詞
徐州導游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2-05-30 08:44:05
  • 相關(guān)推薦
徐州導游導游詞(通用1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旅游從業(yè)人員,編寫導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游詞事實上是一種對旅游景點進行歷史的、文化的、審美的解讀的文體。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導游詞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徐州導游導游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

  徐州古稱彭城,位于江蘇省西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F(xiàn)轄豐縣、沛縣、銅山縣、睢寧縣四縣,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樓區(qū)、云龍區(qū)、賈汪區(qū)、泉山區(qū)、九里區(qū)五區(qū)。這里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徐州地形以平原為主,低山和丘陵地相間,沂河、沭河、京杭大運河、古黃河穿境而過,駱馬湖、微山湖分布在南北兩緣。

  徐州號稱“百里煤!,煤炭探明儲量36億噸、預測儲量69億噸,還有鐵礦石、石灰石、石英巖(預測儲量8.3億噸)、石膏(探明儲量3.2億噸、預測儲量44.4億噸)、巖鹽(探明儲量5.53億噸、預測儲量21億噸)、鉀長石、大理石等30余種礦產(chǎn)資源。

  景觀:彭城大地上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和名勝古跡不勝枚舉,其中尤以“漢代三絕”--漢兵馬俑、漢墓、漢畫像石為代表的'兩漢文化最為奪目,極具藝術(shù)欣賞和考古價值,每年10月初,徐州還舉辦漢文化國際旅游節(jié)。而以云龍山水、泉山森林公園為中心的風景區(qū)兼有北雄南秀之美,美若西子,秀比江南,是蘇北著名的風景勝地。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2

  一、景區(qū)簡介

  各位游客,歡迎使用51導游講解服務(wù),現(xiàn)在我們來到徐州云龍湖風景區(qū)。云龍湖風景區(qū)位于風景秀麗的徐州市區(qū)南部,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云龍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疊翠,現(xiàn)有水面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5。6平方公里。景區(qū)內(nèi)風光如畫,文物古跡眾多,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有“云湖泛舟”、“水上世界”、“十里長堤”、“湖濱垂鉤”、“荷風漁歌”、“杏花春雨”、“湖山詩廊”、“奇石神韻”、“漢畫像石”、“果樹盆藝”、“金山塔影”、“云龍山索滑道”、“大型沖浪”、“游船畫舫”等著名景點和大型娛樂設(shè)施。云龍湖景點玉綴珠聯(lián),風物如畫。以功能論,東湖游覽區(qū)以水上活動和參觀游覽為主,西湖游覽區(qū)以療養(yǎng)度假為主,南湖則主要以娛樂及賓館為主,以水相劃又有水中景與水邊景為分,景景相望,各有千秋。

  二、濱湖公園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云龍湖景區(qū)內(nèi)的濱湖公園。公園全長

  4038米,寬140米,占地面積約800畝。公園以回歸自然為主題,分為東西兩園,東園以動為主,集休閑旅游與健身娛樂為一體;在青草茵茵與綠樹掩映之間人工作品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各景點高低跌宕,錯落有致,游樂設(shè)施新奇刺激,極富動態(tài)之美,綠化總面積達75%以上;西園以靜為主,歐式建筑和中式園林有機融合,相得益彰,散發(fā)獨特魅力,綠化總面積達90%以上。

  濱湖公園內(nèi)萬人游泳場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內(nèi)湖游泳場,長1500米,寬100米,面積150000平方米,底部以水泥筑基,設(shè)有深水區(qū)、警戒燈、霓虹燈及10500平方米的人造沙灘,可供萬人暢游其中。

  三、音樂廳

  現(xiàn)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徐州音樂廳。音樂廳位于美麗的云龍湖北側(cè),濱湖公園西門,以徐州市市花紫薇花為建筑基調(diào),建筑以8片形如花瓣的玻璃幕墻,層層相疊,到入口處,曲線逐漸展開,形成建筑的入口。幕墻以曲線分隔出透明的玻璃部分和不透明的金屬部分,摹寫出紫薇花富于變化、層次豐富的意向。 八片形如花瓣的玻璃幕墻,宛若在水中盛開的花朵,造型奇特的外觀,極富現(xiàn)代感,獲得了2010年中國鋼結(jié)構(gòu)金獎。

  徐州音樂廳于2011年6月26日正式開幕,音樂廳內(nèi)有三層劇場、一層大廳、衣帽間、服務(wù)寄存處、咖啡廳、藝術(shù)書店、紀念品商店等多項服務(wù)設(shè)施。

  四、水上世界

  離我們位置不遠處的就是云龍湖水上世界。水上世界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云龍湖湖心島上,它造型奇特,象長鯨擊水,又似白豚臥波,洋溢著現(xiàn)代建筑雕塑的.藝術(shù)氣息。艷陽下,在四周山色、萬頃碧波的映襯中。顯得格外秀美。夜幕漸垂,華燈齊放,則變得晶瑩剔透、奪目耀眼,在云龍湖的夜色中閃爍生輝。水上世界建筑造型成為北京人

  民大會堂中央廳二樓“錦繡中華”紫砂浮雕,為全國僅收錄的五個現(xiàn)代建筑造型之一。

  徐州水上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館,于1994年8月18日建成。它由淡水魚館和海洋珍稀生物標本館兩大部分組成。 徐州水上世界還開展各種表演項目,有海獅、海豹表演,人鯊共舞表演,美人魚表演等。新設(shè)立的4D影院,放映高科技動感娛樂電影,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把游客帶入史前恐龍活動、海底探險、火山爆發(fā)等仿真場景的氣氛之中。

  徐州水上世界設(shè)置了游客參與項目。參與者穿上潛水服,背上氧氣瓶,戴上防鯊手套,在專業(yè)潛水教練的保護下,可潛入到模擬海底隧道內(nèi),與鯊魚共舞,和海龜同游。

  五、龍華橋

  即將走入我們腳下的就是龍華橋。龍華橋位于湖南路西段,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17孔連拱橋,其造型與北京頤園十七孔橋一致。全長183米,橋面采用漢白玉飾面,中部橋面隆起,形如彎月。橋形鮮明、生動、富有活力,具有賞心悅目的效果。橋如長龍臥波,陰晴雨雪,紛呈華彩,因珠山即將建龍華寺,橋因寺而名,寺因橋而達,橋寺相映、相得益彰。

  六、清風苑

  在我們位置對面的荷風島上,坐落著清風苑景觀工程。工程面積30畝,該處四面環(huán)水,藕塘荷香。其取意于“清風習習,荷香陣陣”的意境,以此寓意“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表達人們一種淡泊明志、

  返璞歸真的情懷。牌坊兩側(cè)楹聯(lián)為“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釋義“清風苑”名稱的內(nèi)涵。“清風苑”與“荷風島”相互對應(yīng)。荷園為“清風苑”的主庭園,是一組具江南園林特色的建筑群落。取意于周敦頤《愛蓮說》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jié)品格,園內(nèi)有“不染堂”同其呼應(yīng)。

  七、云匯橋

  現(xiàn)在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云匯橋。云匯橋是砌多孔雙道拱結(jié)

  構(gòu),橋頭兩側(cè)有4個亭子,亭內(nèi)設(shè)置石桌、石凳,人休憩、賞湖。整個建筑風格輕盈秀美、玲瓏剔透,帶有明顯的南方拱橋的特橋建于湖南路中段,與云龍湖、云龍山相會,朝輝暮靄、云蒸霞蔚,無不成集;相接,如久別重逢的好友相擁相抱,徐州有海納百川之胸襟;徐州地處四方要千百年來仁人志士風起云涌,多匯集于此,故名云匯橋。

  八、小南湖景區(qū)

  走過云匯橋,往南門望去,那一片秀麗的小湖泊就是小南湖。小是云龍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位于云龍湖南岸,其水全部來自云龍湖,兩者之水從橋下相通,但兩湖之間又被一條道路和綠化帶隔開,所以又可單稱小南湖。

  整個小南湖景區(qū)水面精巧、環(huán)湖布景,以“江南園林”特色的會館藝苑、水鄉(xiāng)人家、小橋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魚藕為主體景觀,形成“靜湖幽園”的中國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觀特色。 來到小南湖,最先吸引你的當然是一池碧水,它靜靜的、柔柔的,到處透著一種江南小家碧玉的溫婉和秀美。最美的時候是黃昏時分,

  夕陽下,它的臉頰有時泛著嬌媚的潮紅,有時像塊透明的潤玉,幾條悠閑的游船從橋下駛過,襯著黛色的遠山,所謂的“如詩如畫”,也只能是這樣的景致了。

  九、解憂橋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位于小南湖鳴鶴洲東的馬鞍橋,名叫解憂橋。這個橋的名字源于西漢時期徐州第二代楚王劉戊之女劉解憂,作為漢家公主和親遠嫁烏孫國,為國家安寧和人民的幸福獻出自己的青春,為此人們用解憂公主命名此橋以表示對她的紀念。

  十、鳴鶴閣

  緩步走進鳴鶴洲,我們可以看到,位于鳴鶴洲的中心和制高點的就是鳴鶴閣,同時也是全景區(qū)的景觀控制點和視線焦點。通過廣場和臺階的設(shè)置,將“鶴鳴閣”與“九皋苑”二者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讓人聯(lián)想起鶴鳴放飛之情,與云龍山上的東坡遺跡“放鶴亭”遙相呼應(yīng)。 十一、泛月橋

  離開鳴鶴洲繼續(xù)往西走,出現(xiàn)在我們前方的這座橋就是百米畫廊的泛月橋。泛月橋為廊橋,位于南湖中部,東連鳴鶴洲,西接蘇公島,形如畫船、彎月。站在泛月橋上,整個小南湖風景盡收眼底,充滿了詩情畫意。此外,這座橋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長廊頂上繪制的精美圖畫。長80米的長廊上共繪制了17幅畫。沿著長廊從東向西依次為徐州的舊八景黃樓玩月、陽春觀荷、戲馬秋風、奎山塔影、石狗湖花、佛寺鐘聲、放鶴春曉、云龍山色,漢皇故里。四座橋貫通南北湖面,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3

  徐州位于江蘇省的西北部,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和“兵家必爭之地”之譽。為東部沿海與中部地帶、上海經(jīng)濟區(qū)與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的結(jié)合部。京滬、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京杭大運河傍城而過。公路四通八達,為全國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和東西、南北經(jīng)濟聯(lián)系的重要“十字路口”。1945年正式設(shè)市,現(xiàn)轄豐、沛、銅山、睢寧4縣,邳州、新沂2個縣級市,云龍、鼓樓、泉山、九里、賈汪5區(qū)。全市總面積11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963平方公里。總?cè)丝?00多萬,年平均氣溫14℃。

  徐州擁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江蘇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國第一個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出生地和發(fā)跡地,數(shù)百年的兩漢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兩漢文化。徐州的兩漢文化遺存,以“漢代三絕”—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代表。除此之外,漢皇祖陵、項羽戲馬臺、楚漢鏖戰(zhàn)的.九里山古戰(zhàn)爭遺址、霸王別姬處、虞姬墓、以及劉邦榮歸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風歌》的歌風臺等。徐州其他的文化遺存還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鶴亭、黃樓、東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關(guān)盼盼的燕子樓、北魏大石佛、蘇北第一寺—興化寺、以明清民居為特色的民俗博物館、淮海戰(zhàn)役烈士紀念塔園林等。

  徐州自然風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氣和南方的鐘靈秀麗。云龍湖水質(zhì)清澈,仿佛一顆明珠鑲嵌在市區(qū)南部。綠波層涌的泉山森林公園、玉帶迴轉(zhuǎn)的故黃河風光帶、臨波倚翠的云龍湖濱湖公園以及多條景觀路工程,使徐州披戴著一襲醉人的錦山繡水。

  徐州市旅游設(shè)施配套完善,旅游綜合接待能力不斷提高,旅游接待人數(shù)和旅游總收入不斷增長,正逐漸成為國內(nèi)外知名的旅游勝地。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4

  徐州擁有承東接西、溝通南北、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zhàn)略區(qū)位優(yōu)勢。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qū),是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中心城市,江蘇省重點規(guī)劃建設(shè)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發(fā)達,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擁有全國第二大鐵路編組站,5條國道、20條省道、5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運河繞城迤邐穿行,觀音機場為國家民航干線機場,魯寧輸油管道縱貫境內(nèi),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通匯流”的立體交通體系。尤其是京滬、徐蘭客運專線在徐交匯,建成后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時間均縮短到兩個多小時,徐州將成為全國重要的高速鐵路樞紐。

  徐州是資源富集且組合條件優(yōu)越的地區(qū)之一。煤、鐵、鈦、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種礦產(chǎn)儲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儲量69億噸、石膏44.4億噸、巖鹽2l億噸、鐵8300萬噸、石灰石250億噸;農(nóng)副產(chǎn)品品種眾多、特色鮮明,銀杏、富士蘋果、牛蒡等20多種農(nóng)副產(chǎn)品享譽海內(nèi)外。徐州年產(chǎn)煤炭2500多萬噸,是江蘇唯一的煤炭產(chǎn)地;全市發(fā)電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是江蘇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以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代表的“漢代三絕”名揚海內(nèi)外。徐州出土了數(shù)量眾多的漢兵馬俑,與秦俑寫實的'風格相對應(yīng),徐州的漢兵馬俑是用寫意的手法,將漢代兵士的神態(tài)、表情,甚至是內(nèi)心活動都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數(shù)以千計生動傳神的漢兵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壯的漢代軍陣穿越了歷史的時空,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除兩漢文化勝跡之外,項羽“戲馬臺”、劉邦“大風歌碑”、蘇軾“放鶴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樓”,以及明清“城下城”遺址等歷史勝跡遍布全市,使徐州這座古城處處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獨特魅力。

  徐州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川形勝,美不勝收。故黃河穿城而過,大運河傍城而流,山圍著城,城環(huán)著山,山城相依,山水相連,形成了徐州獨特而美麗的自然風光。中心方圓60平方公里的云龍山、云龍湖、泉山森林公園園林風景區(qū)將城市裝點得雅致秀麗,成為人們休閑觀光的旅游勝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現(xiàn)代化城市風貌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鮮明個性的城市風格。

  徐州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發(fā)展,城鄉(xiāng)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三個文明建設(shè)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一個繁榮文明和諧的新徐州正在古彭大地上迅速崛起。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5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很高興認識你們!

  戲馬臺是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現(xiàn)存最早的古跡之一。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羽滅秦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于城南里許的南山上,構(gòu)筑崇臺,以觀戲馬,故名戲馬臺,中國歷史風云變幻,戲馬古臺歷經(jīng)滄桑。兩千年來,戲馬臺作為西楚霸王項羽的遺蹤,吸引無數(shù)的志士文人登臨憑吊。

  為紀念推翻中國封建秦皇朝的農(nóng)民英雄項羽,褒揚歷史功績,徐州市政府分別于1986年,1999年,2000年對戲馬臺景區(qū)進行重修擴建。如今戲馬古臺結(jié)構(gòu)嚴謹,布局勻稱,錯落有致,沉雄莊重。前區(qū)為兩組宏偉的仿古皇家建筑群,以豐富的資料展示西楚霸王悲壯的.一生,包括雄風殿、巨鹿大戰(zhàn)、霸王別姬、鴻門宴、定都彭城等展室;后區(qū),依山就勢,設(shè)計為百米長廊,長廊以古來詠臺詩詞,當今書法大家筆跡勒石鑲壁,既能陶冶游人性情,又使人在游覽中受到教益。景區(qū)內(nèi)遍植名木異卉,更有霸業(yè)雄風鼎、重九臺、烏雅槽、系馬樁、項王武庫、人杰鬼雄石等諸景點綴其間,使戲馬臺景區(qū)疏密有致,尉為大觀。開放以來登臺攬勝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它已成為國內(nèi)項羽遺蹤旅游網(wǎng)絡(luò)上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也是徐州市楚漢文化中杰出的代表。

  好了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自由參觀,希望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6

  十一放假時,姑姑帶我和哥哥去彭園玩,那可好了下面聽我跟大家介紹一下。 彭園位于徐州市南郊馬棚山,占地520畝,原為果園,1976年籌建時稱南郊公園。因徐州古稱大彭氏國,又有彭祖這位精通導引、善烹飪的長壽長者,故在1984年擴建時易名彭園,以象征徐州的悠久歷史和古遠的文明。1985年建成開放。

  彭園共有五個景區(qū)二十二個景點。五個景區(qū),即動物園區(qū)、植物園觀賞區(qū)、景武湖區(qū)、游樂區(qū)和山林區(qū)。22個景點為:東大門、駐春苑、日月石、種德堂、戎安亭、鎖云亭、虹橋龍吟石舫、碧峰凝翠水榭、觀鼎橋、彭祖石雕、樂復樂茶社、壽彭茶社、壽彭飯莊、小紅花火車站、八仙石、大彭閣、水禽湖、山水天全、水上世界、彭祖祠、碑園及最近建成的`中日友誼櫻花園。全園建筑面積17527平方米,水面面積17000平方米,是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zhèn),以動物觀賞與植物觀賞為主要內(nèi)容,游覽與休息相結(jié)合的大型綜合性公園。

  動物園位于彭園南部,占地110畝,有造型迥異、風格不同的動物籠舍20余組,動物75種。珍稀動物有東北虎、丹頂鶴、澳洲黑天鵝、袋鼠、鴯鹋等。

  景武湖區(qū)占地70畝,除33畝湖面外,有觀鼎橋、彭祖、石泉壩、玉釣壩、虹橋、鎖云亭、龍吟石舫等景點,其中觀鼎橋最負盛名。觀鼎橋為雙橋,在西大門東側(cè),橋身長32米,橋面寬13米。橋下有一漢白玉鼎。相傳大禹劃天下為九州,鑄九鼎于國都,傳之為國寶。后一鼎沒于泗水,秦始皇遣千余人求之未果。而今 河清波澄,萬民樂業(yè),以斯鼎復出喻祖國蒸蒸日上。

  山林區(qū)包括馬棚山的兩個山頭,面積150余畝,植物以側(cè)柏為主,雜以黃連木、楝樹、火炬樹、銀杏、黃櫨等鄉(xiāng)土色葉樹種,綠化覆蓋率90%以上。景點內(nèi)松濤起伏,苔蘚蔽路,怪石嶙峋,游人可盡情領(lǐng)略森林公園的野趣。今年新建的彭祖祠和修葺一新的大彭閣,為海外彭氏后裔來徐尋根祭祖,提供了場所。

  植物觀賞區(qū)包括駐春苑和櫻花園,占地30余畝,有“水上世界”、“瘋狂老鼠”、“雙人飛天”、“旋轉(zhuǎn)木馬”、豪華碰碰車等50余種游樂項目,為蘇北地區(qū)最大的游樂場。

  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的南郊風景區(qū),有一處山水相間、綠樹掩映、鳥語花香、動物繁衍的綜合園林,這就是有著四千多年文化底蘊的彭祖文化集萃地———彭園。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心動了吧,其實我們徐州還有很多好地方:有能和西湖相提并論的云龍湖,表情豐富的漢兵馬俑,獅子山上的楚王陵......這就是我可愛,美麗的家鄉(xiāng)――徐州。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7

  戲馬臺位于徐州市(中國江蘇省東南的一個省份)中心區(qū)戶部山崗上,是歷史文化名城徐州現(xiàn)存最早的古跡之一。歷史上,徐州戲馬臺、蘇州園林、南京六朝石刻并稱“江蘇三寶”。據(jù)史料記載,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后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徐州),于城南的南山上構(gòu)筑叢臺以觀戲馬、演武和閱兵等,故得名。

  戲馬臺布局依山崗地形,逐步上遞,錯落有致。經(jīng)山門,照壁上有“拔山蓋世”篆刻大字。東側(cè)高臺基上,置有銅鑄巨鼎一座,上鐫“霸業(yè)雄風”。鼎呈長方形,雙耳四足重6.5噸,高2.5米,長1.91米,寬1.51米。鼎腹鑄有歌頌項羽歷史功績的《戲馬臺鼎銘》銘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墻,連接東面兩處古樸典雅的四合院。西院稱“秋風戲馬”院。戲馬堂是該院的主殿,堂周環(huán)以回廊,24根丹柱繞堂排立,四壁為雕花窗欞。堂中屏風為“秋風戲馬”圖;反映當年項羽在虞姬陪侍下,觀看士卒馳馬操練的場景。東配殿的壁畫,由144塊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磚坯雕刻燒制而成,長9米,高2米。項莊舞劍畫面,描述了當年鴻門宴的緊張氣氛。西配殿為一大型壁畫,勾勒了兵敗垓下后霸王訣別愛姬的離愁場景。

  戲馬臺臺頂重檐六角亭的風云閣內(nèi)臺內(nèi)樹有碑名――“戲馬臺”為明代徐州兵備右參政柳城莫與齊所書,筆峰蒼勁遒勁。碑石高過2米。崇臺位于戲馬臺頂、風云閣后。由于地勢較高,登臺四眺,古城盡入眼簾。戲馬臺北側(cè)有曲廊、追勝軒、集萃亭和系馬樁、鳥騅槽等景點。曲廊內(nèi)嵌有歷代文人雅士吟詠戲馬臺的詩詞石刻50余通。

  如今戲馬古臺結(jié)構(gòu)嚴謹,布局勻稱,錯落有致,沉雄莊重。前區(qū)為兩組宏偉的仿古皇家建筑群,以豐富的資料展示西楚霸王悲壯的一生,包括雄風殿、巨鹿大戰(zhàn)、霸王別姬、鴻門宴、定都彭城等展室。后區(qū),依山就勢,設(shè)計為百米長廊,長廊以古來詠臺詩詞,當今書法大家筆跡勒石鑲壁,既能陶冶游人性情,又使人在游覽中受到教益。景區(qū)內(nèi)遍植名木異卉,更有霸業(yè)雄風鼎、重九臺、烏雅槽、系馬樁、項王武庫、人杰鬼雄石等諸景點綴其間,使戲馬臺景區(qū)疏密有致,尉為大觀。開放以來登臺攬勝的游客絡(luò)繹不絕,它已成為國內(nèi)項羽遺蹤旅游網(wǎng)絡(luò)上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也是徐州市楚漢文化中杰出的代表。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8

  你知道徐州嗎?對了,它就是古代的彭城,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

  徐州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優(yōu)美的風景和豐富的內(nèi)涵文化,使之成為蘇北著名的風景勝地。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fā)源地,比如說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都在徐州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走進未央宮,你就會看見很多書畫,未央宮是個皇宮區(qū),傳說漢朝第一功臣韓信就死在這里。

  提起項羽,無人不知。當你站在項羽的雕像前時,腦海中定會重現(xiàn)項羽“破釜沉舟”的滅秦大戰(zhàn),重現(xiàn)“霸王別姬”的.愛情故事,重現(xiàn)“烏江自刎”的悲慘結(jié)局,但他那義氣,雄偉的英雄氣概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卻深深地印在了人們的心中。想到這里,你就會想起李清照夏日絕句里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發(fā)出由衷的贊嘆。

  聽了我的導游詞,你是否心動,那就快快行動去徐州吧!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9

  云龍山山形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云龍山雖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跡眾多,歷來是蘇北的名勝。宋蘇東坡在徐為太守時,常登山覽勝,醉臥山石。他寫并書《放鶴亭記》碑文現(xiàn)存山中。

  從北魏至民國期間,山上留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F(xiàn)在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云閣、云龍書院、杏花村、觀景臺、同心臺等一大批歷史景點。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放鶴亭

  放鶴亭始建于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為文人隱士張?zhí)祗K所建。亭南北長11.95米,東西深4.95米,歇山飛檐,古樸幽雅。張?zhí)祗K自號“云龍山人”,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其結(jié)為好友。山人養(yǎng)了兩只仙鶴,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飛仙鶴,亭因此得名。元豐元年秋,蘇軾寫了《放鶴亭記》,除描繪了云龍山變幻莫測的`迷人景色外,還稱贊了張山人的隱居生活,塑造了一個超凡出群的隱士形象。因此文膾炙人口,被選入《古文觀止》,云龍山和放鶴亭也因此聞名于世。毛澤東曾來此參觀,并背誦《放鶴亭記》佳句:“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望西山之缺而放焉。”此亭為清末重建,匾額上“放鶴亭”三字乃蘇軾手跡。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碑廊

  碑廊位于放鶴亭東側(cè),與興化寺毗連。始建于清朝末年。南北長約30米,加上碑廊背面,總長度接近40米,廊內(nèi)墻壁上鑲嵌著歷代碑碣54塊,書體包括真、行、草、隸四體,大字如斗,小字如蠅頭。另有石刻線描人物和山水畫各兩幅。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飲鶴泉

  飲鶴泉在放鶴亭南側(cè),何時所鑿已無法查考。但此放鶴亭早是可以肯定的,因為北宋以前云龍山叫石佛山,飲鶴泉當時叫石佛井,后人因近放鶴亭,改名為飲鶴泉。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招鶴亭

  招鶴亭是磚木結(jié)構(gòu),小巧玲瓏,因《放鶴亭記》中有《招鶴》之歌,所以叫招鶴亭,此亭位于一節(jié)山最高處。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可廊

  清順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戶部分司丁裕建望湖亭,順治十七年戶部分司徐渭弟又籌資因亭建廊,與亭相通。原廊左右開窗,風雨時可以關(guān)閉,此廊可有而不可無,故名可廊。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觀景臺

  觀景臺坐落在云龍山第三節(jié)山上。臺高6米,占地1500平方米。整個建筑依山就勢,造型古樸端莊,氣勢雄偉。登臺臨欄遠眺,全城美景一覽無余,盡收眼底;入夜,霓虹燈光芒四射。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臥牛泉

  臥牛泉修復工程于1999年7月1日完工,并向游人開放。始建于清末,是由雨水山泉自然匯集而成。因泉池東壁巨石形似臥牛而得名。池長約30米,寬6米,深5米。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三義橋

  三義橋位于臥牛泉泉池中部,呈拱型,橋欄由青石雕刻而成,上有二龍戲珠、麒麟等傳統(tǒng)圖案,縣在橋東面立有三義碑。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唐宋摩崖石刻造像

  云龍山唐宋摩崖石刻造像位于興化禪寺內(nèi),依山而鑿。1993年興建大雄寶殿時發(fā)掘,F(xiàn)存7組、71龕、38題記、游記、195尊造像。上下兩部分有唐宋時期石階相通。造像5厘米至11.52米不等,均為高浮雕。

  徐州云龍山旅游景點之利濟亭

  利濟亭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據(jù)《利濟碑》記載:清光緒年間,彭城義士楊文一等五義士,為方便行人休憩而捐資興建。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0

  徐州古稱彭城,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全市幅員面積11258平方公里,總?cè)丝?76萬人,現(xiàn)徐州市下轄2市(新沂、邳州)、3縣(豐縣、沛縣、睢寧縣)、5區(qū)(云龍、鼓樓、泉山、銅山、賈汪),是國務(wù)院批準的“較大的市”,先后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等稱號。

  徐州是華東地區(qū)重要門戶城市,江蘇省第二大城市,國家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國際性新能源基地,有“中國工程機械之都”和“世界硅都”的美譽,2012年全年實現(xiàn)GDP經(jīng)濟總量為4016億元,入圍中國經(jīng)濟30強城市!2012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顯示,徐州成長競爭力排名全國第1位,是中國未來發(fā)展前景最好的城市。國家商務(wù)部《國家級開發(fā)區(qū)綜合發(fā)展水平評價》顯示,徐州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綜合實力在全國172家國家級開發(fā)區(qū)中排名第20位。國務(wù)院發(fā)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區(qū)域規(guī)劃》中明確了徐州的定位是建設(shè)以工程機械為主的國際裝備制造業(yè)基地、能源工業(yè)基地、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基地和商貿(mào)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成為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中心城市。徐州在1986年曾承辦過江蘇省第十一屆運動會,成為全國第一個舉辦全省綜合性運動會的非省會城市。

  徐州擁有承東接西、溝通南北、雙向開放、梯度推進的戰(zhàn)略區(qū)位優(yōu)勢。地處蘇魯豫皖四省接壤地區(qū),是淮海經(jīng)濟區(qū)的中心城市,江蘇省重點規(guī)劃建設(shè)的四個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交通便捷發(fā)達,素有“五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擁有全國第二大鐵路編組站,5條國道、20條省道、5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第一,京杭大運河繞城迤邐穿行,觀音機場為國家民航干線機場,魯寧輸油管道縱貫境內(nèi),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通匯流”的立體交通體系。京滬、徐蘭客運專線在徐交匯,使得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時間均縮短到兩個多小時,徐州將成為全國重要的高速鐵路樞紐。徐州觀音機場目前是淮海經(jīng)濟區(qū)硬件條件最好、運營規(guī)模最大、輻射范圍最廣的機場,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通22條航線,其中國際(地區(qū))航線有香港、臺北、高雄、曼谷、首爾。

  徐州是資源富集且組合條件優(yōu)越的'地區(qū)之一。煤、鐵、鈦、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等30多種礦產(chǎn)儲量大、品位高,其中煤炭儲量69億噸、石膏44.4億噸、巖鹽2l億噸、鐵8300萬噸、石灰石250億噸;農(nóng)副產(chǎn)品品種眾多、特色鮮明,銀杏、富士蘋果、牛蒡等20多種農(nóng)副產(chǎn)品享譽海內(nèi)外。徐州年產(chǎn)煤炭2500多萬噸,是江蘇唯一的煤炭產(chǎn)地;全市發(fā)電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是江蘇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徐州歷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云集中心。徐州有超過六千年的文明史和四千年的建城史,是著名的千年帝都,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徐州是兩漢文化的發(fā)源地,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勞作。原始社會末期,堯封彭祖于今市區(qū)所在地,為大彭氏國,徐州自此稱彭城;徐州是漢高祖劉邦的家鄉(xiāng);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故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以漢墓、漢畫像石、漢兵馬俑為代表的“漢代三絕”名揚海內(nèi)外。徐州出土了數(shù)量眾多的漢兵馬俑,與秦俑寫實的風格相對應(yīng),徐州的漢兵馬俑是用寫意的手法,將漢代兵士的神態(tài)、表情,甚至是內(nèi)心活動都惟妙惟肖的刻畫出來。數(shù)以千計生動傳神的漢兵馬俑,宛如一支威武雄壯的漢代軍陣穿越了歷史的時空,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除兩漢文化勝跡之外,項羽“戲馬臺”、劉邦“大風歌碑”、蘇軾“放鶴亭”、北魏“大石佛”、唐代“燕子樓”,以及明清“城下城”遺址等歷史勝跡遍布全市,使徐州這座古城處處散發(fā)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獨特魅力。徐州因其擁有大量文化遺產(chǎn)、名勝古跡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也被稱作“東方雅典”。

  徐州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川形勝,美不勝收。故黃河穿城而過,大運河傍城而流,山圍著城,城環(huán)著山,山城相依,山水相連,形成了徐州獨特而美麗的自然風光。中心方圓60平方公里的云龍山、云龍湖、大龍湖、九里湖、珠山宕口遺址公園、泉山森林公園園林風景區(qū)等景點將城市裝點得雅致秀麗,成為人們休閑觀光的旅游勝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和現(xiàn)代化城市風貌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形成了兼得北雄南秀、富有鮮明個性的城市風格。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1

  徐州有座山叫云龍山,她東依鳳凰山,西傍云龍湖,南鄰泉山風景區(qū),昂首向東北,曳尾與西南,因山有云氣,蜿蜒起伏,狀似神龍。

  蘇北山不多,但有山就有故事,徐州云龍山就是一座充滿故事的山。

  索道直接將游客送至觀景臺。山的海拔并不高,只142米,但站在觀景臺上鳥瞰,徐州這蘇北平原上的文化名城風貌一覽無余。

  觀景臺、亭。依山就勢,造型古樸端莊,氣勢雄偉。

  云龍山山形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云龍山雖然海拔只有142米,但文物古跡眾多,歷來是蘇北的名勝。宋蘇東坡在徐為太守時,常登山覽勝,醉臥山石。他寫并書《放鶴亭記》碑文現(xiàn)存山中。

  從北魏至民國期間,山上留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F(xiàn)在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云閣、云龍書院、杏花村、觀景臺、同心臺等一大批歷史景點。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徐州觀摩第十一屆亞洲鐵人三項錦標賽。這項賽事從2000年開始移師徐州云龍湖畔舉行。迄今已是第三次了。。

  鐵人三項運動最初是1972年由美國海軍準將約翰·克林斯提出。是一項戰(zhàn)勝自然,戰(zhàn)勝自我的新型體育運動項目。要求人們一次連續(xù)完成距離不等的游泳、自行車和長跑,它不僅需要運動員有出色的體能和速度,還需要具備相當?shù)募记,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體育愛好者的垂青。

  今天有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名選手參賽。他們將要完成的是的是奧運標準距離,即:1.5km游泳,40km自行車和10km長跑。我們現(xiàn)在是在濱湖公園的月影風帆景點旁觀看這次比賽。我們面前的就是云龍湖東湖的萬人游泳場。

  好,隨著發(fā)令的響起,鐵人們紛紛躍入湖中,平靜的湖水頓時沸騰起來。徐州云龍湖風景區(qū)東西南三面環(huán)山,北面臨城,人稱“三面云山一面城”。湖上煙波浩淼,風光秀麗,是旅游休閑的絕佳去處,其湖面寬闊,水質(zhì)良好,非常適合游泳,劃艇等水上運動的舉行。

  云龍湖原名石狗湖,后因山得名。北宋文學家蘇軾任徐州知府時,情鐘此湖,曾發(fā)奇想:"如能引上游丁塘湖之水……則此湖儼若西湖,而徐州儼若杭州"。然而,蘇軾空有此愿。遺恨千年,直至現(xiàn)今才變成現(xiàn)實,1994年12月11日云龍湖與杭州西湖結(jié)為"姊妹湖"。不過西湖嬌滴,而云湖秀麗;西湖溫和,而云湖莊重;西湖濃裝,而云湖淡抹;西湖幽深,而云湖坦蕩。其水域面積5.8平方公里,一條柳堤將其分為東西兩湖,環(huán)湖共有“云湖泛舟”、“水上世界”、“十里長堤”、“湖濱垂鉤”、“荷風漁歌”、“杏花春雨”、“湖山詩廊”、“奇石神韻”等18景,景點玉綴珠聯(lián),四季異彩紛呈。

  我們對面湖心島上的那座建筑就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淡水魚魚宮“水上世界”;內(nèi)設(shè)名貴魚展廳、模擬生態(tài)廳、熱帶魚展廳、水晶宮和錄像播映廳。這里有被稱為“水中國寶”的中華鱘.揚子鱷;有大鯢魚和胭脂魚;有日本國魚錦鯉和埃及名魚胡子鯰等珍稀魚種。群魚暢游,姿態(tài)萬千;人行其中,如身置仙境之中。好,現(xiàn)在部分選手們已經(jīng)完成了游泳比賽,開始踏上單車,他們將環(huán)湖騎行八圈。他們現(xiàn)在首先來到的是十里長堤“蘇堤”。因為是蘇東坡當年知徐州時為防湖水泛濫發(fā)動人民所筑,故與杭州西湖的“蘇堤”同名。

  堤上兩邊各有一行楊柳間以碧桃,初春時節(jié),柳絲泛綠,桃花緋紅;堤后的西湖,每逢盛夏荷花競開,正是“東岸三春桃紅柳綠,南岸仲夏荷花比艷,西岸深秋楓葉如火,北岸嚴冬青松傲雪”,四時風光鮮明,各自異彩紛呈。不過云湖最美的時光還是夜晚,有道是“夏湖不比春湖,春湖不比雪湖,雪湖不比暮湖”。每當華燈初上,云龍湖流光溢彩,分外妖嬈。中秋之夜,登上云龍山觀景臺,但見天上水中明月對影成雙,環(huán)湖四周燈影璀璨奪目。清風徐來,水波微微蕩漾,燈光月影隨波起伏,如流金碎玉般美麗奪目。

  現(xiàn)在鐵人們來到東岸,掠過水上樂園、金山塔,行進在郁郁蔥蔥的云龍山腳下,他們右邊的山坡種滿了杏花,人稱“杏花村”,蘇東坡“一色杏花三十里”的詩句就是描寫的這里。

  仲春時節(jié),微風拂過,落英繽紛,層林盡染,煞是迷人,F(xiàn)在運動員們經(jīng)過的'是徐州漢畫像石博物館。漢代畫像石是江蘇文物三寶,也是徐州漢代三絕之一。徐州是中國漢畫像石的集中分布地之一,共出土漢畫像石700余塊。該館占地1萬平方米,由一組仿漢唐式建筑群組成,收藏漢畫像石珍品500余塊。從中我們既可觀看神仙世界的歌舞歡騰和富貴人家的奢華,又可見市井百姓的喜怒哀樂和勞作的艱辛。參觀徐州漢畫像石藝術(shù)館,猶如置身于瑰麗的歷史畫廊中,能給人帶來知識的啟迪和藝術(shù)的享受。好,讓我們先進去參觀一番,回頭再來看比賽。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3

  獅子山楚王陵位于徐州市區(qū)以東4公里處,是漢文化景區(qū)內(nèi)最精華的景點。海拔54.3米的獅子山幾乎被掏空,陵墓的宏偉氣勢可見一斑,而種種蛛絲馬跡又顯示出該墓尚未完工,墓主人的身份有點神秘,有可能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尚有爭議),參與“七國之亂”兵敗后,為不牽連家族被迫自殺,匆匆下葬。如果你是漢文化迷或“盜墓”迷,不妨來此一探究竟。

  從漢文化景區(qū)的南門進去,便是獅子山楚王陵,陵前立著楚王騎著戰(zhàn)馬的雕像。陵墓南北走向,進入墓中先看到的是位于南部的外墓道,長27.6米,比起后面的墓道稍微開闊一些,沿著臺階不停向下,到兩側(cè)墻壁陡然變窄形成“一線天”的地方,就是中墓道了。中墓道長20.3米,東側(cè)有一座侍奉楚王飲食的近臣陪葬墓。

  繼續(xù)向北,是內(nèi)墓道,長19.3米,上方天井通向山頂,當年工匠就是從天井挖進來修造楚王陵的。內(nèi)墓道兩側(cè)共有3間耳室,東邊的耳室是庖廚間,有兩扇門,是所有墓室中最大的一間,可以看到里面放置著古代廚具仿制品;西邊靠南的耳室是貯藏禮器和兵器的御府庫,出土過精美的金帶扣;西邊靠北的耳室是放沐浴器具的御府庫。

  再往前,能看見主墓門,為了防止盜墓,當年用16塊塞石封住,之前的三間耳室雖然幸免,可是主墓門后的其余墓室還是被盜了,據(jù)推測是王莽篡位時(公元8年左右)的一場大規(guī)模官盜。主墓門后是通往主墓室的甬道,長33.8米,兩側(cè)共有6間側(cè)室,分別是錢庫,放日常用具的御府庫,放楚王國官印、金器的御府印庫,嬪妃的陪葬墓室等。

  甬道盡頭便是前堂,即主墓室,東側(cè)原先擺放十分罕見的.鑲玉棺槨,挖掘楚王陵時主墓室出土過金縷玉衣,用4000多片上好的和田玉片制成,可惜金絲已被盜墓賊抽走。當然現(xiàn)在在墓室里看到的棺槨、金縷玉衣都是仿制品。

  最后到達最北端的后室,一定要注意一下這里粗糙的開鑿痕跡,是陵墓還沒完工的有力證明。后室中央立著根據(jù)楚王遺骨恢復出來的楚王雕像,兩側(cè)放置在此出土的編鐘和編磬的仿制品,據(jù)推測這里可能是樂舞廳。

  游完獅子山楚王陵后,你還可以去看看漢文化景區(qū)內(nèi)的漢兵馬俑博物館、水下兵馬俑博物館、漢畫長廊,和楚王陵合為“兩漢三絕”。因為獅子山楚王陵里的文物都是仿制品,覺得不過癮,可以去徐州博物館,不少墓中真跡在那能看到。

  徐州導游導游詞 篇14

各位旅客,大家好!

  歡迎來到云龍湖。我們現(xiàn)在位于云龍湖景區(qū)。一湖波光浩渺,三面青山疊翠,形成了三面環(huán)山一面水的自然景色。徐州市云龍湖風景名勝區(qū)是徐州市唯一的AAAAA級景區(qū),也是徐州的城市文化名片。1994年徐州云龍湖就與杭州西湖結(jié)為“姊妹湖”。云龍湖水碧波蕩漾,山水相連,風光無限,為詩人所贊:“一湖碧水青山連,朝暉暮陰景萬千。漁舟唱晚燕歸來,良辰美景在人間”。

  云龍湖景區(qū)內(nèi)云龍湖波光浩渺,風景秀麗,是杭州西湖的姊妹湖;云龍山綿延九節(jié),狀若游龍,位列全國五十座佛教名山之一,地處風景秀麗的云龍湖畔,與云龍湖山水相依,素為徐州名勝之冠。

  山水之城,彭城大地,云龍湖風景名勝區(qū)作為這“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市的掌上明珠,做為淮海經(jīng)濟區(qū)中心城市的核心重要景區(qū),猶如蜿蜒盤旋的龍一樣巍峨壯觀,又猶如飛翔的五彩鳳凰般美麗多姿,集聚著山水靈氣,也集聚著火熱的人氣,引得更多人青睞和熱愛;四季風光皆美麗,春夏秋冬都是歌,國際馬拉松賽事在這里起跑,20xx中國健身名山徐州云龍山登山賽在這里開賽,萬人健步走浩浩蕩蕩的隊伍是一行行健康生活的幸福詩歌,全國各地的游客絡(luò)繹而來,為了一睹徐州云龍山水的風采……

  景區(qū)位于江蘇省徐州市區(qū)南部,規(guī)劃控制范圍面積88。9平方公里,其中規(guī)劃總面積44.7平方公里,核心景區(qū)15.1 km2,水域面積約7.5 km2。它東依云龍山,西連韓山,三面秀峰環(huán)繞,一面長堤橫臥,湖面與山體連成佳境,翔鳥聲聲,峰巒隱映,湖光山色,相得益彰,三月桃紅柳綠、仲夏荷花吐艷、深秋楓林盡染、嚴冬梅花傲雪,四季風光層次鮮明。擁有云龍山、云龍湖、水上世界、果樹盆藝、濱湖公園(音樂廳)、十里杏花、劉備泉、季子掛劍臺、小南湖、珠山、沉水廊道、漢畫像石、漢王拔劍泉等知名景點10余處,擁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達12處,形成了“三面云山一面湖”的自然態(tài)勢。經(jīng)過多年的開發(fā)與保護,已成為一個以云龍山水為自然景觀特色。

  若沿湖而行,岸草如茵,柳綠花紅,四月新春,桃紅綻放,柳抽新綠;到了仲夏,南岸一塘荷花剛剛開罷,石榴樹上又是花紅似火;時至深秋,雖有繽紛落葉,也有漫山紅遍的楓林;到了嚴冬,一場大雪,四野皚皚,更顯這一湖碧波和幾點紅梅生意盎然。

  云龍湖和西湖有很多相似地方, 比如二者都跟蘇東坡有關(guān)。這位大文豪在徐州當過近兩年知事,為當?shù)匕傩兆龀隽撕芏嗾。徐州人為了紀念蘇東坡,在此修建了一座“蘇公塔”,塔高26米,五層八角,金色琉璃裝飾將塔體完全包裹,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極為好看,夜間來臨,塔身被燈光渲染的如夢如幻,自成徐州一景。

  杭州西湖有條蘇堤,徐州也有蘇堤,只不過不在湖中,而是徐州城中的一條道路。那時蘇東坡剛到徐州赴任,黃河決口,徐州被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圍困了70多天。后來蘇東坡筑堤治洪,水退了,這條蘇堤就成了城中的一條大道保留至今。在徐州黃河古道邊,還有一處“下洪”的地方,傳說為了退去洪水,蘇東坡之妹蘇小妹在此投水鎮(zhèn)退洪水。在徐州當了一年又11個月知州的蘇東坡,近千年來人們一直傳誦著他的勤政愛民。在徐州的飯店,也有一道特色菜,叫“東坡肉”,傳說是百姓為了感謝蘇東坡,送來的豬肉都堆成了小山,蘇東坡不得已將肉全部腌制,“回贈”給百姓,徐州的東坡肉又叫“回贈肉”。大家請往這邊看,在我們右邊的這座塔,叫蘇公塔,是為紀念蘇軾而建的。

  蘇東坡不但喜愛西湖,也是喜愛云龍湖的,在執(zhí)政期間多次到此游玩,他曾經(jīng)說過,"若引上游丁塘之水注之,則此湖儼若西湖",在他眼里,云龍湖水只是沒有西湖清一點而已。他和友人一起在云龍山上養(yǎng)了兩只仙鶴,經(jīng)常在一座亭子前放飛,還在醉酒之后臥在山上寫下了《放鶴亭記》“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至今放鶴亭內(nèi)依舊有碑文記載。

  既然是5A級湖泊,光有人文底蘊也是不行的,云龍湖的風景和顏值同樣無可挑剔,和任何一座城中湖相比都不落下風。這里山水交融,云龍山位于東側(cè),珠山位于南側(cè),既可以登高望遠,舒展胸懷,也可以泛舟湖上,感受山河遠闊的自然美感。倘遇到煙雨天氣時,湖面之上時而云霧繚繞,時而陰雨濛濛,如同山水墨畫一般,大有人間仙境之感。

  云龍湖真山真水,山清水秀,湖光山色,相映生輝。一條玉帶般的湖中路把湖面分為東湖和西湖,環(huán)湖路依山順堤,寬闊平坦,綠柳如茵,鎖繞一湖碧水。湖上景景相望,星羅棋布,各有千秋。我想大家游覽完云龍湖,會自然的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堤邊盡是垂楊柳,不比杭州少一湖”。

  在湖西岸,那座形若長鯨擊水,極具現(xiàn)代氣息的建筑是亞洲最大的淡水魚宮“水上世界”。再往前走就是濱湖公園了,它是一座集觀光、餐飲、度假為一體的現(xiàn)代化高科技樂園。它的長度為4038米,寬140米,總綠化面積達80%以上。這里將動與靜、自然天成與人工雕鑿、園林綠地與歐式建筑巧妙的搭配在一起,給人一種風格迥異的審美享受。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云龍湖景區(qū)內(nèi)的濱湖公園。公園全長4038米,寬140米,占地面積約800畝。公園以回歸自然為主題,分為東西兩園,東園以動為主,集休閑旅游與健身娛樂為一體;在青草茵茵與綠樹掩映之間人工作品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各景點高低跌宕,錯落有致,游樂設(shè)施新奇刺激,極富動態(tài)之美,綠化總面積達75%以上;西園以靜為主,歐式建筑和中式園林有機融合,相得益彰,散發(fā)獨特魅力,綠化總面積達90%以上濱湖公園內(nèi)萬人游泳場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內(nèi)湖游泳場,長1500米,寬100米,面積150000平方米,底部以水泥筑基,設(shè)有深水區(qū)、警戒燈、霓虹燈及10500平方米的人造沙灘,可供萬人暢游其中。

  離我們位置不遠處的就是云龍湖水上世界。水上世界坐落在風景如畫的云龍湖湖心島上,它造型奇特,象長鯨擊水,又似白豚臥波,洋溢著現(xiàn)代建筑雕塑的藝術(shù)氣息。艷陽下,在四周山色、萬頃碧波的映襯中。顯得格外秀美。夜幕漸垂,華燈齊放,則變得晶瑩剔透、奪目耀眼,在云龍湖的夜色中閃爍生輝。水上世界建筑造型成為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央廳二樓“錦繡中華”紫砂浮雕,為全國僅收錄的五個現(xiàn)代建筑造型之一。

  徐州水上世界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水族館,于1994年8月18日建成。它由淡水魚館和海洋珍稀生物標本館兩大部分組成。徐州水上世界還開展各種表演項目,有海獅、海豹表演,人鯊共舞表演,美人魚表演等。新設(shè)立的4D影院,放映高科技動感娛樂電影,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把游客帶入史前恐龍活動、海底探險、火山爆發(fā)等仿真場景的氣氛之中。徐州水上世界設(shè)置了游客參與項目。參與者穿上潛水服,背上氧氣瓶,戴上防鯊手套,在專業(yè)潛水教練的'保護下,可潛入到模擬海底隧道內(nèi),與鯊魚共舞,和海龜同游。

  即將走入我們腳下的就是龍華橋。龍華橋位于湖南路西段,為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17孔連拱橋,其造型與北京頤園十七孔橋一致。全長183米,橋面采用漢白玉飾面,中部橋面隆起,形如彎月。橋形鮮明、生動、富有活力,具有賞心悅目的效果。橋如長龍臥波,陰晴雨雪,紛呈華彩,因珠山即將建龍華寺,橋因寺而名,寺因橋而達,橋寺相映、相得益彰。

  現(xiàn)在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云匯橋。云匯橋是砌多孔雙道拱結(jié)構(gòu),橋頭兩側(cè)有4個亭子,亭內(nèi)設(shè)置石桌、石凳,人休憩、賞湖。整個建筑風格輕盈秀美、玲瓏剔透,帶有明顯的南方拱橋的特橋建于湖南路中段,與云龍湖、云龍山相會,朝輝暮靄、云蒸霞蔚,無不成集;相接,如久別重逢的好友相擁相抱,徐州有海納百川之胸襟;徐州地處四方要千百年來仁人志士風起云涌,多匯集于此,故名云匯橋。

  走過云匯橋,往南門望去,那一片秀麗的小湖泊就是小南湖。小是云龍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位于云龍湖南岸,其水全部來自云龍湖,兩者之水從橋下相通,但兩湖之間又被一條道路和綠化帶隔開,所以又可單稱小南湖。整個小南湖景區(qū)水面精巧、環(huán)湖布景,以“江南園林”特色的會館藝苑、水鄉(xiāng)人家、小橋流水、名苑流香、荷塘魚藕為主體景觀,形成“靜湖幽園”的中國古典人文及自然景觀特色。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位于小南湖鳴鶴洲東的馬鞍橋,名叫解憂橋。這個橋的名字源于西漢時期徐州第二代楚王劉戊之女劉解憂,作為漢家公主和親遠嫁烏孫國,為國家安寧和人民的幸福獻出自己的青春,為此人們用解憂公主命名此橋以表示對她的紀念。

  緩步走進鳴鶴洲,我們可以看到,位于鳴鶴洲的中心和制高點的就是鳴鶴閣,同時也是全景區(qū)的景觀控制點和視線焦點。通過廣場和臺階的設(shè)置,將“鶴鳴閣”與“九皋苑”二者緊密地結(jié)合在一起,讓人聯(lián)想起鶴鳴放飛之情,與云龍山上的東坡遺跡“放鶴亭”遙相呼應(yīng)。

  前方映入我們眼簾的一座小塔就是蘇公塔。蘇公塔位于云龍湖東南角一座名叫“金鐙(dèng)山”的小丘上,這座五層八角金琉璃塔,是為紀念原任徐州知事的蘇扶搖可上,F(xiàn)新增了花崗巖石刻蘇公生平行軾而建,取名蘇公塔。蘇公塔為仿宋建筑,高26.17米。每層有觀景護欄,內(nèi)有旋轉(zhuǎn)塔梯,跡圖,再現(xiàn)東坡當年行跡。登塔可俯瞰全湖,夜間塔身霓虹反射,更是璀璨輝煌,倒映成金。

  現(xiàn)在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位于云龍湖東北入口東側(cè)的劉備泉,泉上有三讓亭,以喻陶謙三讓徐州,劉備接任徐州牧,此泉因此而得名。一泓清水倒映陡崖峭壁,巖石上刻有“劉備泉”三個大字,詩云:“苔遙踏新綠,緩步龍山曲。清泉石罅中,澹澹流碧玉。”所以泉又稱流碧泉,以前水旺的時候,一股清流從石隙噴涌而出,過往行人或張口接飲,或裝瓶帶走,絡(luò)繹不絕。如今水源不足了,仍有泉水從石縫間滲出。

  云龍湖風景名勝區(qū)以云龍山水自然景觀為特色,以兩漢文化、名士文化、宗教文化、軍事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集科普、觀光、游覽、休閑、生態(tài)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城市型旅游景區(qū)。

【徐州導游導游詞】相關(guān)文章:

徐州導游詞08-12

徐州概況導游詞07-12

徐州漢文化景區(qū)導游詞03-11

徐州漢文化景區(qū)導游詞5篇12-13

導游導游詞01-18

溫馨導游詞山西導游詞07-02

導游大賽導游詞06-16

寫黃山導游詞-導游詞范文06-09

導游詞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