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好詞>導游詞>洛陽導游詞
洛陽導游詞
更新時間:2024-11-02 00:56:38
  • 相關推薦
洛陽導游詞15篇

  作為一名樂于助人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注重口語化、精簡凝練、重點突出的特點。那么應當如何寫導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洛陽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洛陽導游詞1

  各位游客朋友們,我們將乘坐這輛大巴游覽云臺山風景區(qū),在車上將有很專業(yè)的景區(qū)的講解員為大家的游覽提供講解。

  歡迎大家乘坐YTS,我們大家的講解員ZZ,今天將有我?guī)ьI大家游覽北國的名山勝水—云臺山,因為它是屬于太行山山系,所以又稱為太行云臺山,現已建成55平方公里的云臺山風景區(qū),現在對外開放的景區(qū)有:溫盤峪、子房湖景區(qū);老潭溝、小寨溝景區(qū);茱萸峰景區(qū);疊彩洞景區(qū),那我們先去溫盤峪、子房湖景區(qū)。

  沿公路而上,過了迎賓洞,我們看見的就是溫盤峪景區(qū)了,它是地質歷史學上因為地殼讀斷裂運動而遺留下來的斷裂構造痕跡。峪深80余米,峪長1公里,寬為3到10米,峪深群山環(huán)抱,使得峪內的空氣不能很好的與外界交流,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小氣候,這里冬暖夏涼,常年處于溫暖當中,故名“溫盤峪”。在溫盤峪的南端有一“白龍瀑”,落差50余米,峪內的“泉、潭、瀑、溪”的水,都是通過白龍瀑而傾瀉在白龍?zhí)吨械,但是奇怪的是在白龍(zhí)断掠挝覀儏s看不見流水,這是為什么呢?原因還是因為水的侵蝕和腐蝕作用,使得潭下有一地下通道,使得水表為地下水,潛流在30公里以后的五里源鄉(xiāng)的海蟾宮再次轉化為地表水。這里的九龍?zhí)冻税執(zhí)吨猓有眠龍?zhí),蒼龍?zhí)丁⒆育執(zhí)、青龍(zhí)丁⒑邶執(zhí)、黃龍灘、臥龍?zhí)、首龍(zhí)兜鹊,在這里無論你是蕩舟潭中,還是徒步前行,每走一步都會使您流連忘返的,在這里的溫度常年都是10度左右,在夏天水涼刺骨不宜游泳,但是冬天確實冬泳的好去處。

  朋友們請看公路左邊的這個湖,它是子房湖,是湖面長1公里,寬為300米,湖底最低處是100米,是焦作市人民在原子房湖的基礎上加高岸邊而得到水容量為1億立方米的中型水庫。大家請看對面的山巒,靠做的是達摩峰,與達摩峰遙遙相對的是佛龕峰。大家再看車窗的正前方環(huán)繞子房湖東西而建的兩個村莊,他們是子房村,可能有些游客會問,為什么這里的湖泊、村莊都冠以子房二字呢?原因還得從張良說起,張良等人幫助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可謂是功高震主,但是張良看透了劉邦的本質,唯恐遭到毒害,于是就告老還鄉(xiāng),但是他還是感到不安,于是就偷偷的微服出宮,躲在云臺山中,又因為張良字子房,所以這里就叫子房湖,張良的后裔繁衍的村莊當然就成了子房村。

  好了朋友們,現在在我們車窗的前方有兩條公路,一條是通往山西的修陵公路,一條就是我們要去老潭溝、小寨溝景區(qū),由于我們景區(qū)內彎道很多而且很急,所以請各位游客抓緊、扶穩(wěn)。謝謝大家!

洛陽導游詞2

  嵩山少林寺景區(qū)范圍較廣,涵蓋景點較多,是中原地區(qū)著名的旅游勝地之一。其中,主要以少林寺、嵩陽書院、中岳廟等景點為主體,依托茫茫嵩山,以自然和人文的雙重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

  【天下名剎--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一座寺院,因其建在少室山下的叢林茂密之處,故名少林寺。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5年),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從南天竺國來到中國,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首創(chuàng)禪宗,少林寺遂被尊為“禪宗祖庭”。唐初,少林十三棍僧救駕唐王李世民有功,寺院獲得了空前的發(fā)展,博得了“天下名剎”的美譽。而少林寺功夫甲天下,美名遠播世界各地,每年吸引著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游覽學習。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群,是僧人進行佛事活動的地方,1963年被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往來游客必去的景點之一。還有塔林、二祖庵、三皇寨等景點,也吸引著眾多的游人。山門門額上懸掛的“少林寺”匾額,是清康熙皇帝親筆書寫的。山門后大甬道和東西小馬道旁立有碑碣數十通,稱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兩通碑刻是留學我國的日本禪僧撰寫的。在少林寺西約300米處的山腳下,有一片塔林,為唐以來少林寺歷代住持僧人的葬地,計250余座,是中國最大的塔林之一。塔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大都有雕刻和題記,反映了各個時代的建筑風格,是研究我國古代磚古建筑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道教圣地--中岳嵩山(中岳廟)】

  中岳廟是道教勝地,歷代名道士曾在此著書講經。中岳廟位于太室山東麓的黃蓋峰下,始建于秦,原名“太室祠”。漢武帝時增修“太室祠”,北魏時改名為中岳廟。今日中岳廟基本上保留了當時的宏偉規(guī)模,具有明清官式建筑規(guī)模格局和風格特點。中岳廟占地十萬平方米,廟院南北長650多米,東西寬160多米。青石板鋪成的大甭道是中岳廟古建筑群的中軸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為中華門、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zhèn)坊、化三門、峻極門、崇高峻極坊、中岳大殿、寢殿、御書樓,共十一進。

  天中閣后面的六角亭,配天作鎮(zhèn)坊與崇圣門之間的六角亭,峻極門和化三門之間的'四岳殿臺基,大殿院的兩座御碑亭和廊廡,寢殿院的廊房以及御書樓兩端的東西順山房,分別位于中軸線的兩側。中岳廟的東西兩路,還分別建有太尉宮、火神宮、祖師宮、小樓宮和龍王殿等獨立成體的小院落。中岳廟內有330株古柏、一百通石碑,及神鼎、鐵人等眾多文物。

  中岳大殿又叫峻極殿,是中岳廟中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歇山式殿頂,黃琉璃瓦頂,七踩和九踩斗拱,透花欞子門窗,金碧輝煌,素有“臺閣連云,甍瓦映日”之稱。中岳大殿內吊游龍?zhí)旎ò,下鋪磨光青石地面。中岳大殿內正座為五米高的中岳大帝塑像,即殷朝“聞騁”,經歷代帝王加封為“祟圣大帝天中王”。塑像兩邊有使臣侍者和鎮(zhèn)殿將軍方弼、方相塑像,高七米,執(zhí)斧荷鉞,威風凜凜。明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大殿毀于火。清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重建。

  【四大書院之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是我國創(chuàng)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嵩陽書院始建于北魏,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嵩陽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中軸建筑共分五進院落,其建筑群布局嚴謹,反映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從總體建筑格局到每座單體建筑,都遵循往常禮教的秩序。

  嵩陽書院的將軍柏,是中國最古老的柏樹,人稱“原始柏”,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據傳漢武帝于元封年(公元前110年)游嵩山時,見二株柏樹非常高大,一時高興,將其封為“將軍”。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年間(約公元525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磚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筒體建筑。嵩岳寺塔是中國建筑藝術與兩域建筑藝術交流結合的完美見證,代表了東亞地區(qū)同類建筑的初創(chuàng)與典范,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洛陽導游詞3

  老君山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南3公里處,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00米,原名景室山。后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并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

  老君山形成于十九億年前的大陸造山運動,造就了其千姿百態(tài)、群峰競秀,拔地通天、氣勢磅礴的景觀,塑造了“華夏綠色心臟,世界地質奇觀”的主題形象。老君山集自然景觀與道教文化于一身,山頂景觀密集,美不勝收。贊曰:“天下名山、道教圣地、山景雄奇、生態(tài)完美”,“老君山滑脫峰林舉世無雙!”。

  云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觀,而中鼎云海當為老君山云海之首。云海出現時,放眼望去,云遮千里,霧鎖萬峰。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之中,翠峰隱現似動若靜,恰似千帆竟渡,百舸待發(fā)。在上晴下陰的云海奇觀出現時,“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峰。”

  5月——6月和10月——11月是游玩老君山的最佳時節(jié)。每年的5、6月間杜鵑花的花期時來老君山的最佳時節(jié),秋季的10月左右,老君山的風景也很不錯。但是最好不要在雨季前往老君山,會有許多不便。

洛陽導游詞4

  龍門石窟可謂西山著名的風景名勝。它位于西山風景區(qū)終端,北起三清閣,南至達天閣,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龍門勝景”以“奇、絕、險、幽”為特色,雄居昆明西山眾多的名勝之首,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大凡到昆明的'游客都會來此游覽。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龍門只是白跑一趟西山”之說。

  龍門石窟開鑿于公元1781年至1853年,歷時72年,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

  這條石窟,是沿懸崖絕壁由人工一錘一鑿完成。它包括石刻、平臺、龍門石坊、石室、楹聯、神像、天棚、室壁、神案、香爐、燭臺、供品等。其結構布局優(yōu)美,刻工精細,室內的魁星、文昌、關圣皆就石巖鑿成,巧奪天工。登上龍門,在入口處有一圓柱石坊,上書“龍門”二字,并刻有“元寶”,據說能保佑人發(fā)財發(fā)達,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歡用手摸一下。入門有一石欄轉護的半圓形小月臺,站在月臺眺望,人見上迎天風,下臨絕壁,五百里滇池煙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白帆點點,鷗飛燕舞。

洛陽導游詞5

  白云山國度叢林公園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南部伏牛山要地原始林區(qū),總面積168平方公里。有動物204種,植物1991種,叢林包圍率達95%以上,被專家學者譽為“天然博物館”。

  境內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個中玉皇頂海拔2216米,為華夏第一峰,是看日出觀云海的最佳處。這里奇峰俊秀,白云悠悠,瀑布飛跌,林深谷幽。整個景區(qū)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鳥、獸為一體,雄、險、奇、幽、美、妙交相生輝,形成各具特色的`白云峰、玉皇頂、小黃山、九龍瀑布、原始叢林五大參觀區(qū),成為華夏地域集參觀旅游、度假避暑、科研演習、尋古探幽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區(qū),被譽為“人世瑤池”、“華夏名山”。

  顛末10年開拓建樹,公園起源形成吃、住、行、游、娛、購配套旅游處事系統,籌建10大賓館,完美階梯及處事辦法,建成玉皇頂高山滑道和“亞洲第一跳”——白云山云飛蹦極,形成萬人日迎接手段。今朝已成為華夏地域旅游新熱門和洛陽南線重點旅游區(qū)。

洛陽導游詞6

  有300余個高中低檔次不同的農家賓館,住宿總接待量已達萬人以上。原始古樸自然的農家賓館別具特色,大家置身于充滿了田園氣息的農家賓館中,可真正體會“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純樸的民間生活風情。游客朋友,您會問重渡溝這個地名的由來嗎?重渡溝地名的由來眾說紛紜,其中流傳較廣的與劉秀有關,讓我簡要地告訴您吧。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奪位,建立新朝,天下大亂,劉秀率兵討伐,在南陽白河灘被王莽打敗。王莽得知劉秀是漢王朝的后裔,便追殺劉秀,劉秀逃至伏牛山伊河(現潭頭盆地南緣)被伊河擋道。劉秀率部下兩次渡過伊河,見一無名溝口。便派部下尋找當地人,卻不見人煙。劉秀說,我們兩次渡過伊河來到這里,這條溝就叫做重渡溝吧。金口玉言,沿襲至今沒有變過。重渡溝因此而得名,F在的重渡溝已開發(fā)成為綠色休閑會所、生態(tài)快樂車間、自然健康家園;來休閑度假的游客年年重渡,所以重渡溝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重渡溝了。注意事項:

  1、由于風景區(qū)內山高路遠景點較多,請大家一定要跟好隊伍,在游覽時統一行動,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沒有防護設施的地方千萬別去,以免發(fā)生危險。

  2、對景區(qū)內的花草、樹木、景點介紹標志或其它附屬物不要損壞。

  3、為了保護和美化環(huán)境,用過的各種飲料瓶及其它的污染物,要放入固定的垃圾箱內。

  4、防火安全,進入景區(qū)也是洗滌心肺的場所,愛抽煙的男士也要暫時的停止您這項特長工作了。景區(qū)是綠色無污染的無煙區(qū),謝謝合作!

  5、為了保護重渡溝的生態(tài)旅游資源,做文明游客,請您不要帶走重渡溝的一花一草一石,只帶走您在重渡溝的靚麗留影和永久的回憶。

  風波橋游客朋友,您現在已站在風波橋上。這里翠竹環(huán)抱,清流嘩嘩,是重渡溝金雞河與滴翠河的交匯處。為什么將這座橋名命“風波橋”?與當年開發(fā)重渡溝時新舊觀念的碰撞密切相關。原來這里并沒有橋,兩頭也沒有路,是成片的竹林,有一條簡易公路順河延伸。

洛陽導游詞7

  老子騎牛石雕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叫救苦殿洼,大家看到的老子騎牛石雕是根據司馬遷在《史記》當中對老子的描述,在被漢武帝譽為“雕刻之鄉(xiāng)”的河北曲陽用青石雕刻而成。整個像高3.8米,長4.5米,重18噸,因為老子得道成仙了,所以他騎的青牛也是神牛,是有靈性的,因此在這里流傳著一句話:“摸摸青牛頭,一輩子不發(fā)愁,摸摸青牛頸,一輩子不生病,從頭摸到尾一輩子無后悔!绷硗獯蠹铱梢岳@著老子坐騎轉圈,傳說“正轉三圈升官,倒轉三圈發(fā)財”,大家不仿一試。

  從救苦殿洼到山頂老君廟是二公里,一般需要四十分鐘左右。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下游覽道教文化區(qū)的注意事項:1、安全問題:人們常說安全重于泰山,安全第一,大家出來旅游時刻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由于山上臺階比較多,因此大家一定要記。骸白呗凡豢淳,看景不走路”,也就是大家說游覽過程中遇到好景色時,就停下腳步專心的去領略景色的神韻,不看景時就腳踏實地的去趕路;2、進殿的規(guī)矩:無論進佛教的廟宇或道教的府觀,進殿的時候一定要一步跨進殿,不要站在門檻上,因為那不僅是對神的不尊重,另外也有寓意門檻就像我們生活道路上的坎坷,我希望大家在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時都能一步跨過去,不希望任何一個朋友停留在坎坷上過不去;3、要記。骸吧谎孕,道不言壽”,就是大家在和師父們攀談時不要問師父的年齡俗稱;4、團體步調一致:在游覽的過程中,走在前面的朋友就請腳步稍微慢一些等一下后面的`朋友,走在后面的朋友就請腳步適當快一些盡量跟上前面的朋友;5、“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峰”。今天對大家來說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希望都能好好把握,做一個征服老君山的成功者。

洛陽導游詞8

  洛陽麗景門被贊譽為中原第一樓,有詩曰“麗景城樓世無雙”,是洛陽古城歷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標志,被評為洛陽市新八大景之一。麗景門再現了古都洛陽的風貌,其規(guī)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堪居首位。如今,重新規(guī)劃后的'城門樓結合老街等,形成洛陽唯一一處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景區(qū)。可以說,不到麗景門,枉來洛陽城。

  景點分布:

  麗景門座落在老城中心,倚護城河。景區(qū)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墻、麗景橋和護城河等部分組成,城門樓上設有天后宮、九龍殿、賢良廟、觀音閣、城隍廟等大型號宮殿,城內是云集老字號商鋪的文化街。許多博物館、藝術館等,也在麗景門周圍。

  景區(qū)特色:

  休閑、訪古、朝拜、購物、美食、城市地標、古建筑、文化街、宗教

洛陽導游詞9

  三瀟娘娘傳說她們女媧娘娘身邊的三只金孔雀,即云宵、瓊宵、碧宵三姊妹。后來下界到巴國,是為三公主,招趙公明為附馬,趙公明逃回蜀國后,遂投入截教修成正果,因為趙公明復仇死于非命。三姊妹被封為主管人間生育之廁神。

  玉皇頂道觀中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人們心目中是最高天神天帝,也就是人們經常提到的“老天爺”。

  亮寶臺亮寶臺傳說是太上老君展示寶貝的地方。有一年四月初八,各路神仙來景室聽老君講經,之后神仙們要求看看老君的震山之寶,老君上到峰頂拿出了陰陽扇、太極圖、煉丹爐。三件寶物金光閃閃,繞老君飛旋三周落到老君手上,眾仙贊不絕口。道觀內供奉的是財神,財神分為武財神趙公明、關羽和文財神比干、范蠡。這里供奉的`是武財神趙公明。民間所供趙公明財神像皆頂盔披甲,著戰(zhàn)袍,執(zhí)鞭,黑面濃須,形象威猛。周圍常畫有聚寶盆、大元寶、寶珠、珊瑚之類,以加強財源福輳之效果。而姜子牙在《封神榜》里卻是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宮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南天門是南陽人上山拜老君的唯一一條道路,在山下觀望老君廟如在天上,此門形容其高。當初修南天門天梯時,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數位民工正在施工,天突降暴雨,還夾著狂風。民工們躲也沒處躲,藏也沒處藏,新架起但未焊接好的鐵梯也有被大風吹倒的可能,萬般無奈之中,有個民工喊:“我們?yōu)槭裁床磺笄罄暇隣斈?”于是他們一齊跪下來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霎時,風停雨止,云開霧散。民工都說,老君爺顯靈了,老君爺顯靈了。這一現象,是偶然的巧合,還真是太上老君施了法術?大家到老君廟里,拜一拜老君就知道了。

洛陽導游詞10

  老君山,位于洛陽市西南方約150公里處,是伏牛山脈的主峰,相傳是道教始祖李耳(著名的“老子”)的歸隱修煉之地,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明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從洛陽的錦遠汽車站(也就是長途汽車站),乘坐開往欒川縣城的班車,在“老君山路口”下車后,再換乘當地的摩的,就可以到達景區(qū)售票處了。

  老君山是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qū)之一,記錄了十九億年前造山等地質構造的演變過程,山中具有獨特的“滑脫峰林”地貌、壯觀的石林景區(qū)等景觀群,非常震撼心靈。山中樹木茂盛,風景如畫,處處都能看到山泉從山石縫隙中溢出,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中隱藏著十幾處瀑布,清澈的激流從數十米高的崖頂跌落下來。雨后的老君山,云霧環(huán)繞在各個山峰中,如果你去山頂,還有機會觀賞到極美的云海和日出。

  老君山風景區(qū)面積龐大,主要分為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區(qū)、西部的追夢谷景區(qū)和東部的寨溝景區(qū)。一般游客會用一天的時間游玩居中的老君山主景區(qū),這也是整個老君山風景區(qū)開放最為完善的區(qū)域。老君山主景區(qū)內包括了中天門、金頂、老君廟、南天門、玉皇頂以及馬鬃嶺等主要景點。老君廟自北魏始建以來,就是中原香客朝拜的中心;玉皇頂的道觀中供奉著玉皇大帝,這里也是山中觀景的'絕佳地;金頂和馬鬃嶺則是觀看日出和云海的好地方。

  行程推薦:

  一日游

  用一天的時間,游玩老君山的主景區(qū),是大多數游客的選擇。大致線路:

  靈觀殿-山腳下的老君像-淋醋殿-中天門-林蔭步道-臥云松-菩薩殿-老君廟、金頂-玉皇頂,然后原路返回。

  游客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全程步行或者“步行+索道”的方式游玩老君山。在山下的靈觀殿與山腰的中天門之間,有景區(qū)的中靈索道;在中天門之上的臥云松與山頂的玉皇頂附近有景區(qū)的中天索道。

  大部分游客會選擇乘坐第一階段的中靈索道,然后從中天門步行登上山頂的玉皇頂,中天門至山頂的道路不是很陡峭,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可以走完。

  二日游

  如果你時間充裕,可以用兩天的時間游玩老君山,大致線路:

  D1:游覽老君山主景區(qū),當晚住宿在山中。

  D2:從老君山山頂,選擇西面的追夢谷或者東邊的寨溝景區(qū)下山,分別到達景區(qū)的西大門和東大門。

  老君山主景區(qū)內,在山腰的中天門和山頂老君廟附近都可以住宿,中天門附近有賓館,住宿條件比較好,老君廟周邊住宿條件比較差。如果你是準備第二天清晨去山頂看日出,那么你可以住宿在老君廟周邊。

  追夢谷相比較東邊的寨溝景區(qū),山中道路更加的平緩一些,游客可以根據自身喜歡選擇其中一個下山。

  整個景區(qū)有多處可以為游客提供餐飲服務,但景區(qū)內部分路段指示牌目前還不是很完善,游客游玩時需要多留心!

洛陽導游詞11

  一、洛陽市概況

  1.洛陽簡介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是聯合國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麥加、洛陽、雅典)之一,絲綢之路東方起點之

  一。 (配洛陽在中國地圖、河南省地圖上顯示的地圖)

  洛陽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又稱洛邑、雒陽、神都。[1]境內山川縱橫,西靠秦嶺,東臨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面環(huán)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稱。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十三個正統王朝在洛陽建都,擁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跨度最大的城市,"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并雄"。先后100多個帝王在這里指點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稱,與西安、南京、北京并列為中國四大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為神都的城市,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與核心,河圖洛書在此誕生,儒、釋、道、玄、理肇始于此。絲綢之路與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中國的國名便源自古

  洛陽,國花牡丹因洛陽而聞名于世,被世人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洛陽是中國的特大城市之一,國務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權的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中部城市第五,非省會第一。

  2.區(qū)劃洛陽轄6個區(qū)、1個縣級市、8個縣、:澗西區(qū)、西工區(qū)、老城區(qū)、瀍河回族區(qū)、洛龍區(qū)、伊濱區(qū)、吉利區(qū)、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洛寧縣、宜陽縣、伊川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洛陽下轄經濟功能區(qū):伊濱區(qū)、洛陽新區(qū)(正廳級)、洛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獨立享有管轄權)、國家洛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配洛陽城區(qū)圖,顯示出各個縣區(qū))

  主城區(qū):澗西區(qū)、西工區(qū)、老城區(qū)、瀍河回族區(qū)、洛龍區(qū)、伊濱區(qū)、吉利區(qū)、伊濱區(qū)(開發(fā)區(qū))

  環(huán)城轄區(qū):偃師市、孟津縣、新安縣、宜陽縣、伊川縣

  遠郊轄區(qū):洛寧縣、嵩縣、欒川縣、汝陽縣

  經濟功能區(qū):洛陽市伊洛產業(yè)聚集區(qū)、洛陽市洛新產業(yè)聚集區(qū)、洛寧

  縣產業(yè)聚集區(qū)、欒川縣旅游產業(yè)聚集區(qū)、嵩縣產業(yè)聚集區(qū)

  3.人口市統計局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xx年年底,我市總人口688.5萬,常住人口659萬。

  4.氣候洛陽位于暖溫帶南緣向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光照充足,屬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熱多雨,秋季溫和,冬季寒冷。年均氣溫14.86℃,熱量分布因受地貌影響,各地差異較大。黃河、洛河、伊河等河谷地帶及其附近的'丘陵和緩坡山地。洛陽的氣候和土壤非常適合牡丹花的生長,這也是洛陽牡丹名滿天下的原因。游洛陽的最佳季節(jié)是秋天,“九月九日登高日”,秋高氣爽,登山賞菊。4月也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天氣有些干燥,但可以欣賞無數牡丹爭芳斗艷的奇麗景象。

  5交通概況

  機場:洛陽北郊國際機場

  鐵路:隴海鐵路(新亞歐大陸橋):洛陽火車站,洛陽東站鄭西高鐵(徐蘭客運專線):洛陽龍門站

  焦柳鐵路(大湛通道):洛陽北站,關林站

  蒙中鐵路(洛陽市洛寧縣)

  軌道交通

  洛陽軌道交通1號線:全長20.3公里,共設17座車站,其中3座

  換乘站。1號線為一條東西方向的直徑線,西起谷水西,經中州西路、武漢路、西苑路、牡丹廣場、延安路、中州中路、中州東路,至瀍東(中州東路與二廣高速交叉口東)。

  洛陽軌道交通2號線:起點位于北環(huán)路紅山鄉(xiāng)楊冢村,之后沿北環(huán)路向東,到國花路向南,穿越隴海鐵路到洛陽站,再沿解放路向南,從牡丹橋側面穿越洛河到達隋唐城路,然后向西行至王城大道,再向南到牡丹大道,從景觀大道(興洛西街和興洛東街之間)向南到高鐵龍門站北廣場,最后向東進入伊濱區(qū)(終點),全長33.8公里。

洛陽導游詞12

  老君山有兩千多年道教文化歷史。傳說老子傳《道德經》后,告別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著青牛而去,《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另有記載稱老子歸隱于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景室山因老子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老子。唐貞觀年間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明萬歷十九年(1591)頒賜老君山道經詔諭,封為“天下名山”。

  老君山有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其中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道教信眾的拜謁圣地。這些宮館從北魏至當代毀毀修修,現存廟宇中頂峰老君廟規(guī)模最大。

  金頂道觀群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頂建筑,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筑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的三座金頂,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太清宮山頂太清宮始建于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jiān)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陜、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圣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臺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洛陽導游詞13

  金雞在繼續(xù)引路。您經過的這條狹谷叫金雞谷。面前這狀若雞胸的水繡石叫金雞石,相傳為金雞化成。當金雞飛到這里時,見一絕壁擋住去路。金雞想到:劉秀到此肯定上不去絕壁,若王莽追至,劉秀必遭全軍復沒。玉帝派給我的任務完不成,咋回天庭交差?天下生靈涂炭的日子何時結束?我不若化做石頭,幫劉秀人馬避過此難吧!金雞隨即頭碰石壁,一聲慘叫,化做一塊松軟的水銹石。劉秀率隊正行間,忽聽前面一聲雞的慘叫,又見一朵五色祥云升起,急忙趕到此處,審視兩邊絕壁,再看這塊松軟的石頭,心中已經明白,對著石頭三叩九拜,吩咐眾將士用鐵器在石頭上剜起腳窩,上了絕壁。游客朋友,您看這瀑布從洞內涌出,裝在金雞的胸腔之內,極象少女扭動著婀娜的身姿,配之于瀑底清潭,又叫玉女出浴。

  劍插泉、象吐泉游客朋友,歡迎您來到金雞河的發(fā)源地劍插泉、象吐泉處。相傳劉秀人馬出了金雞谷走到這里,眾將士饑腸轆轆,疲困至極點,不由分說,撲通通都倒在這半坡之上。人饑餓到極點的時候往往變成了渴。眾將士這時是嘴唇干裂,喉中冒煙。劉秀也照樣如此。要是有點水該多好啊!他環(huán)視四周,又來回察看了幾步,抽出寶劍,對準此地,猛插進去,在抽劍的.同時,大喝一聲“來水!”。果然,劍一拔出,真的涌出一股泉水。就在這里涌水的時候,離此不遠的下面狀若象牙的石根也涌出了泉水。眾將士立馬起身,跑到泉眼處,搶喝起來。誰知時候不大,泉水突然中斷。劉秀又環(huán)顧四周,透過叢林發(fā)現南邊有一道黑色峭壁,又一深思,得知里面肯定有妖作怪。劉秀又抽出寶劍,隨著一聲大喝,將劍拋向空中,直刺黑色峭壁。

洛陽導游詞14

  洛陽博物館,位于洛陽新區(qū),比鄰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博物館目前免費對公眾開放,游客在大門領票處領取參觀券后,進入館內參觀。博物館與主樓和輔樓組成,游客參觀的主要是主樓內的展品。在主樓一層的入口處有電子瀏覽機,介紹了一些鎮(zhèn)館之寶,可以先瀏覽一下了解大概。

  博物館主樓共兩層,一樓一般是通展,二樓是博物館的精品展,博物館的專題宮廷文化展也位于二樓,雖然一樓是通展,但展覽的文物也會讓你大為贊嘆,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的獨特地位,館藏文物中自然不乏國寶級稀世珍寶。當你進入主樓游覽時,可以從一樓的基本陳列《河洛文明》起步,從這里開始回眸洛陽千年古都文明變遷的歷程,再前往二樓的《精品陳列展》和宮廷文化展等專題展覽參觀。

  在洛陽博物館內,你可以看到有著“中國第一爵”之稱的夏代的青銅酒器“乳釘紋銅爵”,它雖然其貌不揚,然而它卻是我國目前發(fā)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酒器;戰(zhàn)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這件青銅鼎以金銀作為裝飾,使用了鎏金、錯金銀等工藝,嵌金銀對稱和諧,裝飾華麗;北魏時期的“泥塑人面像”,這座佛像雖然因為大火,原有的彩繪也損失殆盡,但這些卻絲毫沒有影響她的美麗;而唐代的三彩燈和三彩馬,色彩鮮艷,造型獨特,三彩燈的`外形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內涵,三彩馬在造型上遵循著“圓方圓”的傳統構成法則,體現了唐帝國奔放向上的風范。

  除了本地出土的文物外,洛陽博物館還接受了一批故宮博物院調撥的珍品,所以你在這里還能觀賞到來自故宮的藏品,如:尼泊爾風格的“鎏金銅觀音”,這座佛像高越1米,體形較大而且坐姿較為罕見;還有“銀鎏金宗喀巴造像”,造像的鑄造、鎏金、鏨刻、鑲嵌等工藝都很精湛,材質又選用珍貴的黃金和白銀,是清代皇室禮佛的佛像。

  博物館藏品的陳列位置有時會做調整,具體位置可現場咨詢工作人員。游客還可以在博物館的一樓租借講解器或者聘請講解員。講解器(中英文)租金20元(3小時使用時限,每超過一小時,加收10元),押金300元;講解員費用:20元/層(20人以內)。

洛陽導游詞15

  洛陽是一座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的發(fā)祥地,也是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我國八大古都當中歷史最久遠的一個,素有“九中腹地”之稱。

  洛陽是位于河南省西部,橫跨黃河中游兩岸,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它是由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自20年以來,洛陽先后被評為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等稱號。一直以來洛陽市都是以“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山水洛陽”為主的重要旅游城市。

  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么洛陽則是這個搖籃的中心,所以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王朝都先后的在此建都。據歷史文獻記載,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晉、后唐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作為都城,前后歷時1500多年,是中國八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古都。洛陽在歷史上曾先后6次進入了世界大城市之列,從商周到隋唐時期,洛陽曾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與歐洲、北非和亞洲各國有著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廣泛交流。

  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qū)的政治中心。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劃分天下為九州,并鑄造了九個大鼎。到了商周時期,九個大鼎成了傳國之寶,誰要想統治天下,就要先奪取九個大鼎。后來武王伐紂成功,想把代表權力的九鼎運到當時的國都鎬京,但是九鼎非常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了洛陽城時,無論怎么搬,大鼎都不動。周武王就想,是不是上天暗示我把都城遷到洛陽呢,于是就決定把九鼎安放在洛陽,不料周武王卻不幸病故,后來兒子周成王在叔叔周公旦的幫助下,在洛陽舉行了隆重的定鼎儀式,表明已經完成了滅商大業(yè),取得了天下。“定鼎中原”一詞即是由此而來,F在洛陽城內的周公廟就是為了紀念周公旦輔佐周成王建立大業(yè),定鼎洛陽而建的,周公廟前的路也稱為“定鼎路”。

  據記載,先后曾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那么在這么多的朝代中呢?最為興盛的就是唐代了,唐朝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經濟繁榮,國力也非常的強盛,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登上皇位年齡最大的的一位皇帝在她67歲才登上皇位,年終時82歲,唐高宗時是皇后,中宗時是皇太后。中宗在位7年,后來她自立為武周皇帝,執(zhí)政15年,改“唐”為“周”,史稱“武周”時期,定都洛陽。在705年退位。

  武則天14歲在長安入宮,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也就是正五品)當時唐太宗非常的寵愛她,并賜名“武媚”,沒過多久就把她晾在了一邊,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間,他與唐太宗的兒子李治,也就是后來的唐高宗建立了感情,在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則天和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一起入長安感業(yè)寺為尼姑,但她一直以新皇帝唐高宗藕斷絲連,李治的皇后本來就不是武則天,是王氏,那么他為什么后來又進宮了呢?就是因為當年王氏與蕭淑妃爭寵,掙得比較厲害,王后就招武則天入宮,企圖以毒攻毒,那么后來武則天入宮之后,也確實的打敗了蕭淑妃,在入宮后的第二年就升為了昭儀,也就是二品,后來還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李弘,后來武則天對昭儀這個位置又滿意了,于是就動了當皇后的念頭。后來王皇后和蕭淑妃結成了一派,但最終還是被武則天給陷害死了。

  洛陽是一個四處飄香的地方,尤其是在牡丹花會期間,滿城皆是牡丹,到處彌漫著牡丹的花香。那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座美麗的城市。

【洛陽導游詞】相關文章:

洛陽概況導游詞01-16

洛陽導游詞范文03-02

洛陽水席導游詞12-24

洛陽導游詞(精選18篇)07-05

河南洛陽導游詞13篇01-10

洛陽龍門石窟導游詞08-26

洛陽木扎嶺導游詞05-12

洛陽老君山導游詞12-08

洛陽木札嶺景區(qū)導游詞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