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作為一名旅游從業(yè)人員,編寫導(dǎo)游詞是必不可少的,導(dǎo)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導(dǎo)游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1
秀峰原是秀峰寺的簡稱。秀峰又是以香爐峰、文殊峰、鶴鳴峰、獅子峰、姊妹峰的總稱,寓群峰競秀之竟。其實,秀峰不僅峰秀,而且瀑秀、潭秀、峽秀、林秀。如果說群峰聚集營造了秀峰的陽剛之美,那么,泉瀑溢趣孕育了秀峰的陰柔之美。大漢陽峰涌泉密布,趵突播流,涓涓而聚,成奔流之勢,向東涌入秀峰二瀑。其一在鶴鳴峰、龜背峰之間奔瀉而出,因崖口窄隘,懸空而瀉,墜入數(shù)十丈的深壑之中。這就是李白筆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水”。同源異流的瀑布水與馬尾水,各自在山澗中喧囂著奔騰而下,然后合流于青玉峽,聚勢而沖,直注“龍?zhí)丁保端叹G不見底,深不可測,以致于盛傳潭通東海。
狼奔冢突的澗峽水,在“龍?zhí)丁敝芯奂骄彽貜囊坏阑缬竦氖吨幸绯。有人悟得此景如“漱玉”,于是在龍(zhí)杜越ㄓ小笆裢ぁ,以彰其義。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游秀峰時,曾長佇亭中,細(xì)細(xì)品味這潭亭互映,水石相磨,動靜交替的妙境,有《青玉峽漱玉亭》為記:高巖蔽赤 日,深谷來悲風(fēng)。擘開青玉峽,飛出兩白龍。亂沫散霜雪,古潭搖清空。余流滑無聲,快瀉出玉谷。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闕,沉沉水晶宮。愿從琴高生,腳踏赤鯇公。手持玉鞭蕖,跳入青泠中。山不同則水各異。群峰競秀,泉瀑溢趣,鑄就了秀峰自然美的主旋律。這旋律傾倒了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而其中也不乏王侯將相。五代十國時的南唐中主李景,就認(rèn)定此地“仙靈咸棲”,便依山筑起由“蕓閣花宮”構(gòu)成的讀書堂,經(jīng)年攻讀于此。
公元943年,他即帝位,不久將書堂舊址擴建為寺院,賜名“開先”,取開國繼先祖之意。由于開先寺來歷特殊,頗受宋代以后各朝重視,或擴建,或修葺,使之一直保持了壯觀宏大的規(guī)模,而與歸宗、棲賢、萬杉、海會并稱“廬山五大叢林”。及至清代康熙年間,名僧超淵入主開先寺,因寺院管理得法,深得朝遷賞識。1703年康熙手書《般若心經(jīng)》一卷命大臣張志棟專程送至寺內(nèi)供奉,不久,又書賜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1707年春,康熙皇帝南巡時,開先寺主持超淵前往淮安接駕,并一路陪同至松江?滴醺杏X到超淵對自己的赤誠,便取開先寺景致神韻,御書“秀峰寺”以示撫慰。當(dāng)時的太子胤祁也賜書 “灑松雪”三字,一并刻碑存于寺中,為光耀寺宇,昭示皇恩,超淵與當(dāng)時的江西巡撫郎廷極,主持修建了御書樓、御碑亭、松雪亭。開先寺從此稱作“秀峰寺”。寺后有高出寺院數(shù)丈的李景讀書臺。
層層書臺故壘的石亭中,殘存有紫石雕花欄桿,屬南唐風(fēng)格,附近尚有宋代書法家、詩人黃庭堅手書的“七佛偈 ”“明代王守仁題識”記功碑;還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手書“大唐中興頌”碑刻。秀峰寺于搞日戰(zhàn)爭期間被日軍炮火破壞,仿尚存雙桂堂,堂前兩株千年老桂,仍然香飄四處。龍?zhí)都澎o且潔凈,步入其中,如若走進了一部蘊藏豐富的巨著,令人怦然心動,那一幅幅古樸的題刻,便是一頁頁精美的'篇章。米芾勒于潭旁巨大上的“第一山”、“青玉峽”摩崖大字,雄強勁逸,渾厚挺拔。宋代南康守朱端章的“廬山”兩字,氣勢恢宏,字徑2米*1.50米,“山“字每豎均可容一人臥睡,游人至此,都喜歡以身臥量,寓意“身在此山中”。龍?zhí)度肟谔帲小褒垺薄ⅰ盎ⅰ眱勺帧氨P踞”似乎昭示著青玉峽那湍急的泉流,如龍騰虎躍一般的威猛。“龍”字系宋代南康太守李亦所書,“虎’字則為元代丞相刺不花所題。
兩字一左一右,扼住青玉峽奔向龍?zhí)兜陌冢瑹o怪乎,急流入潭后,變得那么柔和馴順。還有明代喬宇的“瀑布泉”,清代宋犖的“漱玉亭”,彭玉麟的“天河垂象’等到數(shù)十處題刻。如此名家薈萃、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題刻集于一處,猶如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將政治、宗教、民俗、民風(fēng),融合成優(yōu)美的和弦。登上文殊峰,可覽秀峰群峰秀色。那形如鳴鶴飛翔的鶴鳴峰,那挺拔鋒利的雙劍峰,那面目猙獰的獅子峰,那飄飄欲仙的姊妹峰,那眇履蹣跚的龜背峰,一一盡收眼底。難怪有人一到這里,就會產(chǎn)生“行者當(dāng)茅屋,長伴此峰居”、“但偕夙所好,永愿矢人間”的念頭。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2
廬山瀑布?xì)v史悠久,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贊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題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
廬山聳峙于長江中下游平原與鄱陽湖畔,多峭壁懸崖,瀑布飛瀉。余邵詩云:“長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廬山風(fēng)景妍;峭壁陡崖飛瀑布,奇峰秀嶺繞云煙”,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
瀑布最著名的'應(yīng)數(shù)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舊有“未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三疊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緩慢流淌一段后,再過五老峰背,經(jīng)過山川石階,折成三疊,故得名三疊泉瀑布。
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舉目望去,但見全長近百米的白練由北崖口懸注于大盤石之上,白練懸掛于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級如飄云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倍谒黠w濺中,遠(yuǎn)隔十幾米仍覺濕意撲面。
現(xiàn)在大家可以去盡情的游玩了,玩完后記得到大門口集合。在景點不要亂扔垃圾、煙頭。祝大家玩得愉快。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3
剛走進廬山風(fēng)景區(qū),你便會覺得這里的空氣是那么清新無比,令人心曠神怡。走著走著,瀑布聲若隱若現(xiàn),好像在逗弄著我們,我們也不自覺地加快了步伐。我們離瀑布越來越近了,先是“嘩嘩”的流水聲,緊接著便像狂風(fēng)巨浪向我們襲來,那聲音響徹云霄,蓋過了人喧馬嘶,像大合唱一般振奮人心。
不知不覺,我們便來到了瀑布的腳下。瞬間,涼絲絲的小水花像一個個頑皮的孩子,飛落到水面上卻依然蹦跳著,好像在開心地玩耍著呢!抬頭望去,一條潔白的.絲帶正從懸崖峭壁上撲了下來,像小獅子一樣,令人贊不絕口。
你瞧,那瀑布在峭壁上迸裂出來的小水珠,不正是在銀河中失散的“星星”?它們像小精靈一樣隨風(fēng)飛舞,漫天浮游,真是無比壯觀的景象啊!我情不自禁地張開雙臂,盡情地漂浮在聲浪之中,感覺身體的每一個細(xì)胞都充滿了活力。這里,所有人都陶醉在這美如畫的仙境中,我的心也醉了......
雨過天晴后的瀑布更美,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道亮麗的彩虹,真是幸運啊,這彩虹給廬山瀑布增添了夢幻般的感覺。透過七色彩虹,廬山瀑布仙氣彌漫,光芒萬丈。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4
朋友們,能和大家一起游廬山秀峰,共同分享秀峰的山水秀趣。是好開心的事唷!
古往今來這里就享有“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的說法。秀峰的山,秀峰的水,姿態(tài)萬千,你不想被她感染,都不成嘍!這里的山有形似展翅欲飛的(鶴鳴峰),像烏龜在爬行的(龜行峰),有形如香爐狀的(香爐峰),以及似屠天寶劍的(雙劍峰)、姐妹相嬉的(妹妹峰)、在憩息的睡女山……等;在這山峰之間流動的山溪,竟然奔騰出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瀑布。這里的山峰青秀,瀑布悠美、林木蔥綠、潭水生媚,自然天成了一幅幅群峰競秀的美麗景色。
秀峰是個讓歷代中國人生情眷念的地方。天才詩人江淹一首《從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的詩,點醒了趨仙若騖的天下人。廣成愛神鼎,淮南好丹經(jīng)。此峰具鸞鶴,往來盡仙靈。
一時間,天下人都愛到這里感受天地間的仙靈之趣。到南唐的時候,南唐中主皇帝李景,在做沒有皇帝以前曾到這里來買了地蓋起房子依山讀書。中主當(dāng)皇帝以后,就將他少時在秀峰讀書的地方,送給和尚們做寺院了。并賜了寺名“開先寺”,這大概是李景 認(rèn)為這里是他開國立業(yè)預(yù)先祥兆的緣故吧。
開先寺于公元951年建成后,當(dāng)年,中主李景親自挑選當(dāng)時的高僧紹宗大師,到開先寺當(dāng)住持。在南唐中主皇帝的直接支持下,開先寺的僧從此就成了中國佛教禪宗青原系云門宗的重要道場。
以后的宋元明清時期,開先寺在廬山的影響越來越大。清朝康熙年間,開先寺中好事相繼而來,寺院發(fā)展達到了空前的大規(guī)模時期。超淵大和尚自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來開先寺當(dāng)家以后,與外界的聯(lián)系、交往日益增多,也將這里仙靈神韻帶洪給了天下人。當(dāng)時的康熙皇帝非常向往秀峰的山水,卻無緣親臨。只好將他親筆御書的《般若心經(jīng)》、江淹的詩《從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等賜給開先寺,以慰籍自巳想念的心緒。
康熙皇帝在第六次南巡時,特別要開先寺住持超淵大和高奉圣旨在準(zhǔn)安迎駕。這次康熙皇帝給開先寺賜了新寺名“秀峰寺”,就連隨行太子也受到感染,為秀峰揮毫留下了“灑松雪”的激情。
我們還未走進秀峰景區(qū),那廬山瀑布的秀姿已早撞入了我們的眼簾,在我們前面山崖上出現(xiàn)的兩道較寬長白色布狀的下墜物,那就是廬山瀑布。因為距離較遠(yuǎn),現(xiàn)在我們感覺她還是靜止?fàn)顟B(tài)的,此刻此景就是大詩人李白筆下“遙看瀑布掛前川”的詩境。李白筆下的廬山瀑布是東瀑馬尾水和西瀑黃崖組成,隨著我們與瀑布間的距離的逐步拉近,我們將會一步步的領(lǐng)悟“飛流直下”的動感,“下九天”的快暢……我們就可以全面感受到李白詩中的山之魂、水之靈的真神趣。
朋友們,跟著我!我們一同走進秀峰吧!
走進秀峰中,看那林中的小溪正向我們問好,從林蔭道向右轉(zhuǎn),就轉(zhuǎn)出了一座門,門楣上掛著宋代大書家米芾的書跡“第一山”的大匾。這是到了歷史上廬山五大叢林之一的秀峰寺舊址了。
觀音大家都熟悉,常言說家家觀世音。請問各位:你見過長胡子的觀音像嗎?見過的請舉手……
好了,秀峰的觀音像就是長著胡子的,大家請看那長著胡子的觀音像正在那兒等我們呢!這里的觀音為什么會長著胡子呢?請大家想一想,等游完秀峰時,請大家告訴我答案。
雙桂堂是當(dāng)年秀峰寺的方丈室、堂前這兩棵飽經(jīng)滄桑的桂花樹,就目睹了這里許多歲月風(fēng)情。雙桂堂的后面有一口老水井,這井里的水依然甘甜,他也叫“聰明泉”,聰明泉這三個字還是黃庭堅的墨寶。我們沿著聰明泉的小路西行右上后山,就來到了南唐中主李景當(dāng)年的讀書的舊地---李景讀書臺,臺邊上的圍欄依然是當(dāng)年中主李景依欄讀書的舊物,真可謂雕欄玉砌應(yīng)尤在,只是朱顏改了。那清代康熙皇帝御賜給秀峰寺的御筆書就《從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所刻的碑,仍還立在讀書臺的中央。
這塊御碑有三個絕妙的地方,第一,江淹這首描寫香廬峰的詩好,第二,宋代大書家米芾書寫的字妙,第三,康熙皇帝親自臨摹的。真是好詩、好書法,好心境啦。
在讀書臺下的摩崖間還散布著許多的歷代摩崖碑刻。最出名的有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作品《大唐中興頌序》,宋代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七佛偈》,明代王守仁的'《記功碑》……我們欣賞完這些名家大作后,右下右行就走入了青玉峽龍?zhí)丁?/p>
青玉峽龍?zhí)妒菑]山瀑布兩處瀑布水匯聚的地方。這兩股瀑布水分流下垂,合流而入,原本急奔的水流,在龍?zhí)吨徐o下后,方緩緩的從圓潤的石頭間的空隙處流走,這就叫“漱玉”。在漱玉亭上,品漱玉是一種妙高境界。這里被蘇東坡認(rèn)為是廬山的兩處絕美景色之一。龍?zhí)兜乃谋诜ι峡虧M了自宋以來的歷代摩崖石刻壹佰多處,宋代米芾書寫的“第一山”、“青玉峽”,宋南康太守李亦的“龍”、宋南康守朱端章的“廬山”……在此間,龍?zhí)蹲屛覀冊谶@近的距離來感受山水,與古人交流,來共同分享天地的真趣!你的心會是什么樣的……
在瀑布下面昂頭看瀑布,只見瀑水飛瀉而下,仿佛與天相接,凝視銀河落人間。
寄情于山,您會情滿于山;付情于水,你將會情溢于水!山水可以給人啟悟,也讓人心升華……所以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我們享受了秀峰的山美,也親近的秀峰的水秀!接下來就到了回答問題的時候了,秀峰的觀音像為什么會長著胡子呢?還先來說一下秀峰的觀音像吧,秀峰的觀音像是唐宣宗時期一位高僧所畫的一幅半身觀音像,后來在元代時被畫匠姜月境補畫成全身立象,從畫法上看頗似唐代畫家吳道子的畫風(fēng)。整幅畫像采用流暢的線條來勾畫出體態(tài)豐滿莊重的觀音形象,充滿盛唐時期的風(fēng)韻,欲稱“鐵線觀音”。鐵線觀音像用星子出產(chǎn)的青石刻制的,碑高四米,寬二米。觀音是隨佛教一同傳入中國,開始進入中國還是男人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化,適應(yīng)中國的文化的要求,逐步從男人的形象,向女人的形象轉(zhuǎn)化。又根據(jù)各時代的審美時尚要求,逐步由盛唐的豐滿型,進化到明清至到今日的苗條型。
秀峰的觀音像的頭部唐宣宗時期的作品,依然有這時代的特點,人們在改變觀音男性大的特征時,還沒未得及去了胡子,這才給了我們看到長著胡子觀音的機會。
朋友們,在秀峰只需多坐那么一會兒,你的心會跟著飛流直下的瀑布水一起奔騰流淌,在低頭抬眼之間,四時的美景都跑到了你的眼前,太陽真的西下了,不知去那兒了,可那龍?zhí)独锏聂~、山林中的鳥都會讓你不忍心離去的。這里的一切真能讓天地人得到一種清新的感受!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5
“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峰在廬山西北部,因其峰尖圓,狀如博山香爐,加上峰頂終年云霧如香煙繚繞,頗具香爐之神。這句詩是寫香爐峰的奇麗景色,為瀑布勾勒一幅壯美雋逸的背景圖畫。香爐峰上之山石多為紫褐色,兼有云母頁巖,山頭常年云霧升騰,在陽光的照耀下,云蒸霞蔚,氣象萬千,因此遠(yuǎn)遠(yuǎn)望去會有“紫煙”繚繞之感。這里的“香爐”、“紫煙”無疑是景物名稱的偶然巧合,但是經(jīng)過詩人似乎漫不經(jīng)心的一筆巧借、點化,卻增添了動感。這里的勾勒環(huán)境,其實并不單純?yōu)榱嗣枥L美景,而是借此來寄情托意,將自己的性格、理想寓于追求香煙縹緲的仙境的志趣之中。唯其如此,才更能顯示出“謫仙人”李白那飄逸、豪放的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遙看瀑布掛前川”,把遙望中開先瀑布的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這里的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突現(xiàn)了遠(yuǎn)望中瀑布的靜態(tài)感、其燦若珠簾、潔如白練的壯美感。這樣,在雄闊的背景中勾出珠簾垂空、直瀉潤底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詩歌景中有聲、以靜顯動的氣韻。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句,詩人扣緊瀑布的噴涌,通過“飛流”、“直下”兩個極有氣勢的動詞和“三千尺”這個富于夸張的數(shù)量詞,把瀑流之湍急、沖力之猛烈、聲勢之宏大,展現(xiàn)于讀者眼前。在這突如其來的氣勢面前,第四句妙筆的'生發(fā)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疑是銀河落九天”一句中,詩人巧借銀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飛動的氣勢。此處的“疑”字分外傳神,它既真切地傳達了詩人仰觀飛瀑時一剎那間的心靈感受,又符合開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實際。它在青玉峽之上游約二華里處,位于香爐峰之左前側(cè),其正后方?jīng)]有峰巒遮擋,瀑流自開先峰脊直瀉而下,游人在瀑布前仰望,大有瀑布之水“天上來”的感覺。
李白是積極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大師,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他豪放不羈的精神、激奮的愛國熱情和橫空飄逸的才氣。詩人積極浪漫地調(diào)動想象、夸張、比喻等藝術(shù)手法來突現(xiàn)廬山開先瀑布的變幻多姿和雄奇壯觀,把瀑布描繪成了獨具個性的藝術(shù)形象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簡單】相關(guān)文章: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12-05
廬山瀑布導(dǎo)游詞11篇09-08
廬山瀑布作文12-21
廬山的瀑布作文02-29
望廬山瀑布01-20
描寫廬山瀑布的詩句07-20
游廬山瀑布作文09-28
《望廬山瀑布》說課稿10-28
望廬山瀑布古詩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