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可信賴的導游人員,常常需要準備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優(yōu)秀的導游詞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著名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著名景點導游詞1
位于連城縣東郊1.5公里,面積23平方公里。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外直中虛,層巒迭峰,望之若萬蕊菡苕,搖曳于青標翠蓋間,故稱蓮花峰。又因象一頂獬豸冠,又稱冠豸山。素有"三江上游第一觀"之稱。主要勝景有:靈芝峰、五老峰、攀星巖、五姐妹石等20多個景點。北塹雄關峰林密集,一柱石筍高50多米,周長40多米,拔地而起,如紅燭高燒,稱為"照天燭"。山后石門湖海拔427 米為人工與天然合成,水面約800畝,湖中群山倒影,水光粼粼。與山、湖相連的旗石寨,最高點為百丈巖。景內無山不石,無石不拔。還有被稱為摩天嶺的竹安寨,山景以雄、奇、險、絕著稱。
著名景點導游詞2
珍珠灘瀑布寬200米,落差最大可達40米,氣勢非凡,雄偉壯觀。瀑布沖進谷底,吼聲如雷,卷起千堆浪花,向東狂奔而去。這道激流水色碧絳泛白,是九寨溝所有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勢最猛,水聲最大的一段。激流左側棧道,是觀賞這一股碧玉狂流的最佳點。
踩著棧道,在激流的陪伴下繼續(xù)東行,就到了珍珠灘東側。這的斜灘坡度更大,灘面更為凹凸不平,激流跳躍,景象更為壯觀。
珍珠灘海拔2433米,寬約160米,面積9.5萬平方米,是一片巨大扇形鈣華流,清澈的水流在淺黃色的鈣華灘上湍瀉。珍珠灘瀑布海拔2443米,瀑布高21米,寬162米,是九寨溝內一個典型的`組合景觀。上端灘流由臺面上注入下方丹祖溝,形成壯觀的飛瀑。瀑布被型如新月的巖體分割為數股,或銀簾飄飛,或白浪滾滾,或如珠似線,狂奔急瀉匯入澗底,喧騰著奔流而下。
珍珠灘布滿了坑洞,沿坡而下的激流在坑洞中撞擊,濺起無數朵水花,在陽光照射下,點點水珠似珍珠灑落,“珍珠灘”之名由此而來。橫跨珍珠灘有一道棧橋,棧橋的南側水灘上布滿了灌木叢,激流從橋下通過后,在北側的淺灘上激起了一串串、一片片滾動跳躍的珍珠。迅猛的激流在斜灘上前行200米,就到了斜灘的懸崖盡頭,沖出懸崖跌落在深谷之中,形成了雄偉壯觀的珍珠灘瀑布。
著名景點導游詞3
各位游客,您們好!歡迎各位親蒞國防園參觀游覽。
南京國防園始建于一九九二年八月,總占地300畝,F在大家看到門樓上五個鍍金大字是__在建園前專門為公園題寫的園名。
國防園的所在地,遠在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修建的金陵邑城堡;其后,東吳孫權鑒于石頭山地勢險要,為扼守建康門戶,于 昔日的軍事重地,召集已成為南京市著名的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她由國防教育館、軍兵種館、英模館、國防科技館、重兵器場、模擬演練場和軍體娛樂園等組成。國防教育館名有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寫;軍兵種館名由國防部長遲浩田題寫;張愛萍、領導也分別為國防園題了詞。
右側大草坪上的雙擁模范城紀念碑,是南京市1993、1994、1997三年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后,收集了_同志的手跡專門鑄成的。石塑的兩手緊握,象征軍民攜手并進;她像一個嘴巴,象征軍民唇齒相依。
現在,我們看到的展覽館二樓,正是新近對外開放的神舟號飛船展示廳,廳內展出我國發(fā)射回收成功的神舟號載入飛船模型,它按照原物尺寸的三分之一,由國家航天工業(yè)總公司特為南京制作,這是全國首次公開展出的神舟號仿真模型,是尋常人不易看得見的。這個模型與神舟號飛船原物一模一樣,這次可以請大家親眼目睹并仔細參觀拍照留念。這個展覽館內還同時展出了大量的長征火箭和宇宙飛船的大量實物照片及文字資料。這種參觀機會也是不多的。
在展覽館的.后面一座館,正是大家最感興趣,也是最有刺激的新近開放的太空遨游館。它通過國家航天部特制的大型動感平臺和寬銀幕電影,運用高科技的聲、光、電、3D動畫和仿真模擬等手段,使觀眾隨著座椅左右、上下、前后搖擺振動,加上配合默契的銀幕視覺技術,您就仿佛逼真地乘在太空飛船里,進行緊張而又舒暢、驚險而又飄渺的太空遨游,使您產生身臨其境,前所未有的感覺。遨游太空、其樂無窮。各位游客請不要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不妨去親自體驗一下。
著名景點導游詞4
位于永安市城北至西北部。由桃源洞、鱗隱石林兩個相對獨立的'風景區(qū)組成。
桃源洞山水秀麗,有"小武夷"之稱,面積37平方公里。古時有桃林0.067公頃,山澗流泉,桃花夾岸,飄流映紅,因而得名。有丈巖31處,修竹灣11處,拼櫚山31處等4大景區(qū)、73勝景。尤其是一線天,長120米,懸崖斷裂,一隙通明,窄處僅容一人側身而過,被稱為"福建三絕"之一。
鱗隱石林奇石林立,為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包括洪云山石林、翠云洞、壽春巖、十八洞、石洞寒泉6個風景片。千姿百態(tài)的溶洞,有石柱196柱,高度超過20米的有79柱,最高的達36米。
著名景點導游詞5
人們都說我一個幸福的孩子,因為我攀諜那綠樹成蔭的文筆塔,我參觀過那風景壯麗的南寧,我還旅游過荷葉飄香的普者黑,特別是那昆明的大觀樓令我難以忘記。
暑假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去昆明玩,最多要用四個小時才能到那里,到了那里爸爸就帶我去大觀樓里,那里的樹挺立在那清清的小河邊像一個個士兵站在那里守護著小河,那里的草,你踩上去你覺得好像是踩在床上一樣,如果你睡在上面再好也不過了。記得,那里面有一座蕭山你可以鉆進去,就像你在鉆時空隧道一樣,里面還有一個游樂場,游樂場里有許許多多的玩具,我跑進里面就像進入了我的.天堂一樣,我眼里看見好玩的東西,我就想玩,其中我看到好玩的,連忙拉爸爸過來說:“我要玩,爸爸!卑职终f:“好!蔽覀冏隽松先,我們玩完了以后。我看見了過山車,爸爸說:“不敢玩,以后你長大自己來玩!焙髞砦覀兙腿フ屹e館,我們就睡覺了。
啊!難忘的大觀樓,在這里我度過美好的時光,在這里我知道昆明的發(fā)展,在這里我知道了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將用文字記錄下來。
著名景點導游詞6
各位游客,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小邵歡迎各位朋友來到我們美麗的紹興,今天我們要游玩的景點是蘭亭,
知道蘭亭很多人都是因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大家說對不對?其實在1600多年前,蘭亭就是序多文人墨客所云游,談詩論畫的地方了,后來由于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使蘭亭更加聞名于世,甚至聞名于海外,那當然了,游蘭亭,得首先知道蘭亭的主人——王羲之。
今天來到蘭亭。講到王羲之,在這兒,把請允許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王羲之。王羲之,他出生(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東瑯玡人,后居于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于書香門第,七歲時拜書法家衛(wèi)夫人為師,一直到十二歲,起先他練的是正楷,就是用正體的筆劃把文字寫出來,在她年紀較大時,他開始創(chuàng)立自己的風格,后人將他的書法稱之為“如天上的浮云受驚的神龍”被尊稱為“書圣“,王羲之48歲任會稽內史,在公元353年,邀請當時41位有名的書法家舉行了一種活動,稱之為—修契,眾人喝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是即興揮毫,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這也是他書法藝術的`頂峰,一直流傳到今天,此序被譽為中國書法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后因生病辭官,享年58歲,現葬于嵊州金庭。
各位游客大家前面看到就是我們景區(qū)的門樓了,大家把手中的票準備好,我們即將進入景區(qū),大家看到我們比起以往變化蠻大的,
目前,蘭亭的總面積是30000多平方米,距離紹興12公里,不過再過一年可能就是現代蘭亭了,先蘭亭在投資擴建到后來的4—5倍,資金為8600萬元。
蘭亭中有三寶,第一是鵝池碑,當年王羲之在任會稽內史時,曾在這寫鵝池兩字,不過不巧剛寫了一個鵝字,由于圣旨到了,沒法子皇命大于天嗎,擱筆接旨,當時他的兒子王獻之看父親出去了,就提筆寫了一個池字,因此此碑上的兩字各有千秋,鵝字瘦長,池字肥大,由于是出自兩人之手的緣故,現今稱此碑為父子碑,或二王碑。第二寶是蘭亭碑,據說秦始皇到這里來種過蘭花,漢代呢又在這里設過驛站,所以稱為蘭亭,。
很多人看到這路都有一個疑問,就是現在科技這么好,為什么沒有修不完整,原因有二:讓后人明白破壞性,記住這一歷史教訓,另一個是他的兩個字是康熙皇帝所寫,但是現在咱們可以仔細看這兩字,已有明顯的痕跡上來了,這是因為有許多游人聽到這兩個字是康熙寫的,就要去摸一下,單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可以的,由于這個原因碑有被稱為“君民碑”。
在此碑斜對面就是農歷三月初三,王羲之及41位詩人舉行了曲水流觴的地方了。“曲水流觴”之俗它是我國古代把除病根的一種儀式,遠在秦漢、甚至更早就有了到了漢代,才確定是個節(jié)。每逢這一天平民百姓,帝王后妃都要舉行這種活動后來漸漸變成了現在的臨水宴飲。那么當時王羲之舉行的“曲水流觴”就是派生出來的一種習俗,當時42位詩人在活動之后坐在水渠旁邊,在上游放置酒杯,任期隨流而下,杯停在誰的前面那誰就得座詩,故稱之,當時眾多詩人當眾,11人作詩兩首,15人作詩一首,其余都被罰酒,王羲之當年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據傳,過了此活動以后,王羲之也曾想寫出比這序更好的作品但一直無法超越。在流觴亭里面有一幅扇形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活動情景,1981年,三月初三,浙滬兩省的27位書法家云集蘭亭,建議建立“蘭亭書會”82年經浙江文聯批準正式成立一因此現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舉辦蘭亭書法節(jié),中外書法家都要來此,飲酒詠詩。情況更勝當年。
第三寶就是蘭亭的鎮(zhèn)園之寶——御碑亭,此碑正反面都有書文,正面是康熙皇帝寫的《蘭亭序后面是1751年,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寫的一首即事詩,正面《蘭亭序》28行,324字,其中最為精華的是20個之字,各有不同,每個字的筆畫字型都沒有相似之處,此碑完整無缺,在這里原來住著幾個醫(yī)師,是他們的功勞,此碑有兩個皇帝的書文砸了豈不可惜,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涂成白墻。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看到在碑的一邊就是王右軍祠,此祠以王羲之的官銜命名的,在里面分別有廊宋元明清的各個朝代的臨摹本,其中最像的是馮承素所臨摹的神龍本,那么王羲之的真跡現在在哪兒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當年李世民非常喜歡書法,就命令人去盜取,去世的時候下了詔書說死后要一同埋葬,所以我們現在在這看到的是臨摹本。
在蘭亭每年還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蘭亭書法節(jié),同時在景區(qū)附近還專門開設了書法藝術學校,假如您對書法趕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去那邊參觀參觀,當然也可以去學習學習,各位團友,時間過得好快,很快我們的蘭亭書法之行即將結束,但愿各位在這兒旅游同時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修養(yǎng),同時小陽希望各位可以再次來我們紹興玩,祝大家旅途愉快!
著名景點導游詞7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商南縣境內,轄屬商洛市。地處秦嶺南麓連接巴山北坡,居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丹江中游地區(qū)。金絲大峽谷由白龍峽、青龍峽、黑龍峽和石燕寨組成。金絲大峽谷以窄、幽、秀、奇而聞名,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生動物、植物繁多,原始生態(tài)保存完好!耙蝗諝v三季,十里蘭花香”,是休閑度假,尋覓探幽的旅游勝地。
丹江源位于南門服務區(qū)的金絲大峽谷景區(qū)入口處,它既是太子河發(fā)源地,也是丹江的另一源頭。它既是河流發(fā)源地,也是景區(qū)山寨文化發(fā)源地。丹江源處有一龍頭泉眼,泉眼周圍是山寨文化演藝場。周圍山清水秀,秀色可餐。南山門形如舟船,船梆四周的`山上布滿烽火臺。船中有山寨城墻、聚義廳。船頭便是丹江源。無疑這是一處風水寶地,任何人到此都會揚帆起航,一帆風順的。由碳酸鹽鈣化而形成的似菠蘿狀的巖體,水流由上傾力噴灑而出,形成上窄下寬、晶瑩剔透的連線金絲,似白發(fā)魔女凌空飄動的絲絲銀發(fā),如太白金星懷中拂塵抖落的顆顆珍珠,又像三國功臣諸葛亮手中羽扇輕輕一擺,仙風迎面給您送來了智慧。
金絲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內森林資源多彩多姿,處于秦嶺獨特的南北植物交匯區(qū),既有溫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樹種,又有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樹種。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9%。蘭科植物隨處可見,林間的苔蘚、蕨類等低等植物十分豐富,形成獨具特色的峽谷生態(tài)系統。
著名景點導游詞8
俗話說:“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是北京市最大的寺廟,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和“潭柘八寶”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門頭溝區(qū)東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門41公里。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寶珠峰,周圍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馬蹄狀環(huán)護,規(guī)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剎就建在寶珠峰的南麓。這里植被繁茂,古樹名花數量眾多,自然環(huán)景極為優(yōu)美。
潭柘寺規(guī)模宏大,寺內占地2.5公頃,寺外占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晉,至今已有近1720xx年的'歷史,因其寺后有龍?zhí),山上有柘樹,故而民間一直稱其“潭柘寺”。
今天的潭柘寺殿宇巍峨,庭院清幽,殿、堂、壇、室各具特色,樓、閣、亭、齋景色超凡,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墻碧瓦、飛檐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今天的潭柘寺不僅以古跡眾多,風景優(yōu)美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游客,而且還修建有現代化的旅游服務設施,實行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購物的一條龍服務,是京郊一處著名的旅游勝地。
著名景點導游詞9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zhàn)勝“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它由前蘇聯設計師巴吉斯·茲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師李光耀共同設計,塔址由時任哈爾濱市市長呂其恩確定。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坐落在風景如畫的松花江南岸,是 這座英雄城市的象征。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zhàn)勝1957年的特大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紀念塔由立體塔身和附屬的回廊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塊石砌成,意味著堤防牢固、堅不可摧,塔基前的噴泉,象證勇敢智慧的哈爾濱市人民,正把驚濤駭浪 的江水,馴服成細水長流,興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階表示海拔標高119.72米,標志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時的最高水位; 上階表示海拔標高120.30米,標志1957年全市人民戰(zhàn)勝大洪水時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著防洪筑堤大軍,從宣誓上堤 、運土打夯、搶險斗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集中描述了人們在防洪斗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羅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連成弧形相襯托。
塔頂是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圓雕;塔身下 部是群像浮雕,描繪了哈爾濱人民戰(zhàn)勝洪水的生動場面。搭基前有兩層水池:上層標志1957年全市人民戰(zhàn)勝特大洪峰時的最高水 位,它高于下層水位0.58米;下層標志1932年洪水淹沒哈爾濱的最高水位。夏季池內的噴泉象征著英雄的哈爾濱市人民已把洶涌 的波濤馴服成清涓細流。這座塔現在已成為英雄城市哈爾濱的象 征;來哈爾濱的人,無不到這座塔下拍照留念。1957年,英雄 的哈爾濱人民戰(zhàn)勝特大洪災之后,建塔紀念,故名為防洪紀念塔 。該建筑群由塔和古羅馬式回廊組成,塔高22。5米,塔座上、下兩層水池標志著1957、1932年兩次特大洪水的水位。塔身浮雕 再現了戰(zhàn)勝洪水的生動景象,塔頂是防洪筑堤英雄們的主體塑像。松花江水映襯著這座雄偉的防洪紀念塔,與美麗的太陽島構成 了一道馳名于世的壯麗景觀。
哈爾濱防洪勝利紀念塔由基座塔身、噴泉、圍廊和廣場等四部分組成。塔的基座呈方形,上窄下寬,帶有收分,由深綠色花崗碎石砌成,非常堅固耐久。基座上方采用了波浪式水泥桿,鑲嵌著與真人大小一樣的24位古銅色人物浮雕。塔高22.5米,塔身橢圓形,每周由20塊反弧形凹槽的.花崗巖組成。塔身的頂部雕塑著高為3。5米的工農兵知識分子的全身立像,也有俄羅斯人參加抗洪場面。
紀念塔在周圍布局上,以塔后身為中心設有20根科林式圓柱,頂端用一條寬帶將圓柱兩端的畫壁連結在一起,組成一個35米長的半圓形羅馬式回廊。塔基的上下兩層水池,分別標志著1957年和1932年兩次特大洪水的水位。而在水池之上的塔基上,一根金黃的金屬線,標示著“98年特大洪水”在8月22日出現的歷史最高水位。
1990年,哈爾濱市建設部門在防洪紀念塔前的水池里安裝了一組大型音樂聲控彩色噴泉。
20xx年,市政府又對沿江一線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造,防洪紀念塔廣場周圍進行了整治。如今,“一江、一塔、一街”三大景觀已經融為一體,現已成為哈爾濱名副其實的標志性建筑。
著名景點導游詞10
位于福州東郊,閩江北岸,離市區(qū)17公里。在眾多的峰巒巖洞中,尤以白云峰、獅子峰、喝水巖、八仙巖、白云洞、靈源洞、達摩洞等為勝;還有溪洞峽谷,如鱔溪、磨溪、鼓山溪等,典型的峽谷如被稱為"谷中之谷"的.喝水巖、錄源洞。植物種類1000多種,有上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柳杉、馬尾松、香樟、楓香、蘇鐵、丹桂、油杉等,有稀有珍貴植物刺桫欏、香杜鵑以及寄生石斛、冬鳳蘭等。
著名景點導游詞11
掛印封侯成語,漢族傳統寓意,以象征身居高位,封侯,指被封為侯爵,印,指做官的官印。掛印封侯,意即古時帝王賜爵授印予臣下。隱喻高升之意。圖案常以一猴摘取掛印為內容構成,利用"猴"與"侯"同音,以示寓意。
進岱廟正陽門,向北走約15米路東側,岱廟全景圖北頭有一株古柏立于路旁,近前駐足向上望,距樹基八米處的樹杈上生一樹瘤,形似一只小猴,猴頭惟妙惟肖,頸下似乎掛一方印,故名“掛印封侯”。此樹胸圍4.2米,高10.5米,仍旺盛地生長著,它與漢柏院中的漢柏一樣,已歷經滄桑,成為岱廟的`歷史見證。
傳說很久以前,一山西商人在樹下納涼,抬頭上望,看到此景,聯想到三國故事“掛印封侯”,想到他的老鄉(xiāng)關羽,關云長身陷曹營,面對曹操金錢,美女、高官厚祿的威逼利誘,不為所動,義薄云天,聞知兄長去向,掛印封侯,毅然離去,過五關斬六將,成就千古佳話。其情其義怎不叫人感動。商人低頭又想現實商場險惡,人心不古,觸景生情,慨嘆不已。后常到此游玩,此景漸為人知。
另有一戲說,泰山上的“秦松,漢柏,唐槐”,是三兄弟,老大秦松懂禮貌“勁松迎客”,老三唐槐有愛心“唐槐抱子”,老二漢柏豈甘落后,派出代表站在門口迎客吧,此柏便承擔了此任,故此柏又俗稱“迎客柏”。你看它軀干向前傾斜,好一付謙卑溫和好客模樣。
著名景點導游詞12
早上好!歡迎大家來無錫游覽,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進行太湖精華游,我感到很高興。太湖,面積2400平方公里,相當于400個杭州西湖那么大,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位于 澄瀾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明代宮殿式樣建造的,面闊五間,四周游廊,寬敞豁達,氣宇不凡。澄瀾堂的“澄”是指湖水平靜清澈,“瀾”是波瀾起伏之意,取名澄瀾堂,是說在這里可以飽覽太湖多變的天然景色。澄瀾堂位于黿頭渚的高處,居中面湖,視野開闊,遠眺近覽,景色各異。
這里是甘露寺,甘露寺原在鎮(zhèn) 花果山古稱羽山、郁洲山、郁郁山、郁林山、東海山、蒼梧山、云臺山等,一直被人們視為古代傳說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觀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十分厚重。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尚書·禹貢》上,就有關于這里人類活動的記載,五千多年前少昊氏族的遺跡也很多;ü较碌拇笫ズ,就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大村遺址。隋唐以來的古遺址、古建筑以及歷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石曼卿、李清照、吳承恩、吳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則徐的游蹤手跡更是遍布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海內四大靈山”的美譽。明嘉靖年間道教復興,又被譽為“七十一福地”。萬歷三十年(1620_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宮為“天下名山寺院”?滴跞荒(1692年),皇帝為它親題“遙鎮(zhèn)洪流”匾額,以表示對花果山神靈的敬意。昔日的花果山孤懸海上,迷蒙飄渺,海市蜃樓屢屢出現,所以被視為海中的仙山。到了康熙五十年(1720_年)后,海漲沙淤,游人才能“騎馬上云臺”了。
花果山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山里林木蔥蘢、澗水潺潺、花果飄香、獼猴嘻鬧、奇峰異石、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麗。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計有植物種類1700余種,其中中草藥就占了1190余種,眾多的金鑲玉竹、千年銀杏,又是國內罕見的古樹名木,因此成為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究。
名著為仙山揚名,仙山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記》所描述的“孫大圣老家”而著稱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話故事而家喻戶曉,名聞海內外,F實生活中的花果山與《西游記》里的花果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風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耙徊课饔挝闯龃松桨氩健,與《西游記》故事相關聯的水簾洞、媧遺石、南天門、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點,都會給人帶來無限遐想。濃郁的自然風光與燦爛的歷史文化,奇異的山水特色與多彩的神話傳說,使花果山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著名景點導游詞13
翠湖公園位于昆明市區(qū)的螺峰山下,五華山西麓,云南大學正門對面,原名菜海子。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個湖灣,后來因水位下降而成為一汪清湖。亦因湖東北曾有九個出水泉眼,又名"九龍池"。翠湖水光瀲滟,綠樹成蔭,樓現波心,環(huán)境優(yōu)美,是昆明城內的一顆綠寶石。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稱。
翠湖公園內縱貫南北的是阮堤,是1834年云貴總督阮元撥款所筑。直通東西的是唐堤,1919年由時任孫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國聯軍總司令的唐繼堯撥款所筑。兩道長堤,分湖為四。堤畔植柳,湖內種荷,荷柳相映,清翠秀麗。兩道長堤將翠湖分成五片景區(qū)--湖心島景區(qū)以湖心亭和觀魚樓等清代建筑為主;東南面是水月軒和金魚島;東北面是竹林島和九龍池;南邊是葫蘆島和九曲橋;西邊是海心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天有成千上萬只北方飛來的紅嘴鷗在翠湖越冬,嬉鬧戲水,爭搶食餌,給翠湖增添了無限的情趣。這是由于昆明四季溫暖如春,適合海鷗過冬,加之昆明人視鷗如友,愛護海鷗,昆明市政府也規(guī)定不準捕捉海鷗,不準放爆竹驚嚇海鷗。這樣,紅嘴鷗與昆明人結下了"朋友"之情,每年11月份,它們就飛來昆明過冬,第二年3-4月,它們又離開昆明飛往我國東北及西伯利亞等地。
每當這時,逛翠湖賞海鷗便會成為昆明人以及許多外地游客的一大樂趣。冬春時節(jié),上萬只紅嘴鷗云集翠湖,成千上萬的人投食喂鷗,成為春城一大景觀。
“翠湖”面積21公頃,水面就占了15公頃。兩道長長柳堤呈“+”字交匯于園心,把全湖分而為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云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筑,東西縱堤叫“唐堤”,于民國年間修建。兩堤交接處,是湖心小島,以湖心亭為主軸,構成中心游區(qū)。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閣外型美觀,飛檐黃瓦,點綴著翠湖春色,亭內有前后兩個內院,為各種展覽舉辦之地。
湖心亭西側有建于嘉慶年間的'蓮華禪院和放生池,是有名的“濠上觀魚”處,如今禪院變?yōu)橛嗡噷m,“放生池”成了一座水上園林;西北角有“來爽樓”,設有流冰場;西南角是“葫蘆島”;棕櫚挺拔,東南角有一個由三個半島連成的大花園為“水月軒”花木繁盛;東北角有“知春亭”,逢節(jié)便有人聚此對唱山歌,別有一番情趣。如今的翠湖之美,又增添了雪白的紅嘴鷗,從頭年11月到次年3月,成群地從遙遠的北方飛到這兒過冬,一年一度,從不間斷!按浜^鷗”已成為昆明最熱門的景觀之一。
著名景點導游詞14
大家好!歡迎來到杭州著名的西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陳?梢越形谊悓。今天,我將帶你參觀三個景點,即文英六郎山、長橋公園和華鋼觀魚。
現在,我們的車在南山路上行駛,第一站是文英柳浪。為什么要叫它文英柳浪?到了景區(qū),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吧!
你看,這里有柳浪和鶯。河岸上長滿了柳樹。一陣風吹來,那些柳樹像跳舞的人一樣跳舞。它們非常漂亮。聽,“啾啾”是鳥兒歡快的音樂。他們就像柳樹姑娘的音樂人,陪伴著柳樹。如果你想放松,就沿著湖邊走,你會陶醉的。
現在,讓我們繼續(xù)向南走,來到長橋公園。雖然叫長橋,但它的橋其實并不長。長橋公園的小橋格外安靜。如果想遠離城市的喧囂,聽聽鳥鳴,聞聞桂花香,是很愜意的。現在讓我們休息一下。我們可以拍照,但一定不能落后!
現在我們已經離開了長橋,前往著名的`華鋼觀魚,F在是金秋時節(jié),也是菊花盛開的時候。當你走進公園時,你可以享受它,但不要踐踏花草。在華鋼看魚不僅花美,魚也更美。你也可以在那邊買些魚飼料喂這些可愛的魚,F在大家都可以自由走動,下午三點準時在門口集合。請注意安全!
我很高興每個人都能準時回來。今天的游覽結束了,西湖的美景數不勝數。歡迎再次光臨。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著名景點導游詞15
峨眉山雖是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豐富的佛教文化,是峨眉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它早乃是道教盛行之地。因而在稱"佛地"之前曾被稱為"仙山"、"洞天福地",就是現在,人們還叫它"仙山佛國",認為峨眉山是神仙出沒的場所,是修仙煉道適宜的環(huán)境。因為學道者都追求返樸歸真,汲取大自然之靈氣,從而達到"幻?"與"物化"的境界。峨眉山秀甲天下,常有變幻莫測的云海、寶光、暮霞、山虹及散陳于山巒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這就自然地成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騷人修持取靜和追蹤訪勝的理想境地。
遠在秦漢時期,就有方士在山上隱居,到了漢末三國之際,道教開始在峨眉山修建宮觀。峨眉山被道教列為第七洞天,相傳純陽殿旁的千人洞,即是第七洞天的洞府遺址,在洪椿坪寺外山腰處,現今尚有一木坊,上書"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人山至此,即開始進入第七洞天。
公元6世紀后,世界佛教的發(fā)展中心,從印度轉向中國,與中國社會結合產生出多種派別,四川成為禪宗發(fā)展的主要區(qū)域,此時的峨眉山已是高僧云集,開始出現佛教興旺、道教衰退的景象,在宋朝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皇帝拿出三千兩黃金,并派遣大臣張仁贊于成都鑄普賢銅像,運至白水寺供奉,又重建華嚴寺、中峰寺、黑水寺,開始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的四大菩薩(文殊、觀音、地藏、普賢)的.道場,峨眉山已成為佛教名山,后在明清兩代的600多年之中,有二十多位帝王信仰佛教,先后在山上興建寺廟達170多座,并且還鑄造佛象、賜給法器,支持佛教的發(fā)展,道教基本撤退,峨眉山逐步成為佛教圣地。
峨眉武術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早產生于公元前3世紀的戰(zhàn)國時代末期,有個叫司徒玄空的,耕食山中,他摸擬猿猴的動作,在狩獵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了攻防靈活的"峨眉通臂拳",廣收徒眾,后人尊之為白猿祖師。到了公元6世紀,河南高山僧人云縣,將北方的拳法功夫留傳山中,后結合本地武術的特點,取長補短,逐步形成剛柔相濟的"峨眉武術",從此,峨眉山從公元7世紀初至12世紀末的唐宋之際的500余年間,是"峨眉武術"盛行的時期。在這一期間不少僧人創(chuàng)造了許多不同的拳法和武功,便峨眉武術成為中國武術三大流派之一。
四、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各位朋友:現在距雷洞坪車場還有23公里的路程,大約需要40分鐘。目前這里海拔1300米,開始進入峨眉山高山區(qū),不知您是否留意到窗外的景色己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低山區(qū)的樹木茂盛蔥籠,高山區(qū)的灌木叢生,杉樹成林,景區(qū)植物的生長也反映著氣溫的垂直變化。古老而神奇的峨眉山終年常綠,從山腳到山頂景區(qū)氣候可分為亞熱帶、溫帶及亞寒帶氣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山頂與山腳的平均溫差為攝氏14度,加之低云、多霧、雨量充沛,因而它既是瓊花瑤草的王國,又是珍禽異獸的樂園。因此峨眉山又有"天然動物樂園"、"植物王國"之稱。
景區(qū)植被覆蓋率達86%,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200多種,而具有藥用價值的有此1600多種,200多科,如天麻、峨參、川貝、黃連等。特有種屬中尚有距今1億多年到7千萬年的子遺植物,如桫欏、珙桐、洪椿、水杉、銀杏等30多種,屬世界著名的花卉杜鵑、報春、蘭花就有50多種。
這些植物不僅給峨眉山披上了秀色,而且還給各類動物創(chuàng)造了一個天然的樂園,在這山上有2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貓、小熊貓、短尾猴、白鴨雞、枯葉蝶、彈琴蛙、環(huán)毛大蚯蚓等。彈琴蛙是峨眉山中的珍稀動物,它發(fā)出的聲音就象彈奏古箏一樣,非常的優(yōu)美動聽。傳說,唐代萬年寺住持廣浚大師琴藝超凡,李白邀游峨眉山時與之交往甚深,暮夜之際,二人常在寺外席地而坐,撫琴吟詩,琴聲一響,總有一位美貌的綠衣姑娘站在樹蔭下靜聽,后來廣浚圓寂,但手中僧人聽見每夜琴聲不絕,循聲找去,才發(fā)現聲音出自寺內白水池內青蛙之口,于是取?"彈琴蛙"。
大虹蚓:的體徑可達2厘米,體長80——100厘米,在地球上至今尚未發(fā)現比峨眉山環(huán)毛大蚯蚓還要大的蚯蚓。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中山區(qū),每到寒冬季節(jié),能鉆到深達1一2米的土層中避冬御寒,當地人稱它為"透山龍"。
峨眉山有全國的自然生態(tài)猴區(qū),分布在中山區(qū)的一線天和洪椿坪一帶。由于它們見人不驚,與人同樂,與人相親,成為山中獨具特色?"活景觀"而聞名中外。
峨眉山猴尾巴特別短,故稱短尾猴,它們的壽命一般為30歲左右。早在一千多年前,他們就和人類結下了親密的關系,由于它們長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稱"猴居士",又俗稱"山娃兒"說它們是峨眉山的兒子,道出了大自然和動物的本源關系。它們主要活動在海拔800——2100米的中山區(qū),經常停在山道邊等游人拿東西來喂養(yǎng)它們,它們的主食是一些草木的葉、嫩枝、花和果等。
在全山約有猴子幾百只,它們各有自己的"陣地",各有自己的"大王"。因為環(huán)境的關系,每一個片區(qū)的猴子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清音閣一帶的那群猴子,比較起來就顯得文明點,因為那個地方去觀看野生猴的游人非常多,猴子吃的東西也就相應的比較多,肚子也基本處于溫飽狀態(tài),所以它們傷害游人的可能性獻比較少,因此便稱它們?yōu)槲拿骱。而中山上段九老洞一帶的猴群,就顯得比較的野蠻,因為在那個地方,去的游人很少,是處于冷線,這群猴子可能就是肚子常常饑餓的原因,一見游人路過,就攔路索食,有包的搶包,有口袋的翻口袋,就好象強盜一樣,游客稱之?"強盜猴"。
各位朋友,現在已經到達我們行車的目的地雷洞坪停車場。從雷洞坪前行至接引殿,大家就坐纜車直上金頂觀光。我的講解和服務到此結束,希望給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祝您們玩得愉快,再見!來源:
【著名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廣西著名景點導游詞11-16
海南著名景點導游詞03-16
海南著名景點導游詞11-25
重慶著名景點導游詞06-09
天津著名景點導游詞11-14
云南著名景點導游詞02-13
著名景點導游詞13篇01-04
最新的泰山著名景點導游詞09-17
關于北京著名景點導游詞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