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幫助的導游,時常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那么一遍條理清晰的導游詞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景德鎮(zhèn)導游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景德鎮(zhèn)古窯廠,我是你們的導游xx,F在我利用路上的時間給你們講一些陶瓷知識。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而食就需要器,可見陶瓷與人類文明息息相關。我們人類早在五六千年前就發(fā)明了陶器,而瓷是在陶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瓷與陶相比,比陶更細膩。光滑。堅硬。燒制的溫度也要求更高,還有一點就是瓷是以瓷礦石為原料而陶是以陶土為原料的。瓷器在國外與中國齊名是中國的另一種解釋。而最具代表性的瓷器是在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素有瓷都之稱,就連”景德鎮(zhèn)”也是來由與瓷器的。在古代,因景德鎮(zhèn)地處昌江之南,所以稱之為昌南鎮(zhèn),后又有新平鎮(zhèn),浮梁鎮(zhèn)之稱。直到北宋年間宋真宗趙恒因看中影青瓷的產地將它定為御瓷,工匠們每制一批瓷都燒上“景德年制”,于是朝廷將這種瓷器的出處地叫“景德鎮(zhèn)”。而讓景德鎮(zhèn)人自豪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和薄胎瓷!彼鼈兙哂小鞍兹缬,明如鏡,聲如磬,薄如紙”的特點。
好,現在我們來到了西市區(qū)的蹯龍崗,這一片樹木掩映,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古窯瓷廠,象眼前這樣的瓷廠,當今世界據我所知僅只一個。大家有誰知道它為什么叫“古窯”瓷廠嗎?因為這個廠采用的是景德鎮(zhèn)明清時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制瓷工藝,工具,作坊和窯都是古老的,產品也大多是仿古的,所以稱之。
下面請隨我進去參觀。進入這一幅坯房大家可以看到古代的制瓷作坊是由正間,廒間,泥房和內院四個部分組成,正間與廒間南北相配,兩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間為長方形內院。其中正間是坯房的主體,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席全在這里完成,著是轆轤車是制瓷坯的主要設備,廒間就是倉庫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場所。泥房里面存放的是經過精制的泥料,而內院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地方,在內院的中間有一個曬架塘,這是古老作坊內最重要的.設備,而且非常的巧妙,有誰知道它的妙處在哪嗎?它的妙處在于水池和曬塘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間減少了占地。
過來看這位師傅,他正在轆轤車頭放一團泥,他雙手相桴,隨著車盤的旋轉,一個碗的雛形就出現了,這就是“做坯”俗稱拉坯。再來看這里,這位師傅正在聚精會神地旋坯,拉制的初坯至一定程度再在轆轤車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體,俗稱“旋坯”或“利坯”當然古窯瓷廠的工藝流程還包括畫瓷,上釉,入窯,看這些師傅就在這畫瓷,大家看一下表畫一個碗要多久,對,只要10秒鐘的時間,碗坯上就布滿了色彩豐富的茶花。
大家跟我往這邊走,我們現在去看一下把瓷坯變?yōu)榇善鞯母G房吧!用窯房燒制瓷器靠的是工人們的實踐經念,嚴密的勞動組合和精細的分工。全窯有一位技術總監(jiān),稱之“把莊師傅”。說到把莊師傅就不能說到童賓了。他是萬歷年間著名的把莊師傅,他技術高明為人正直,深受窯工們的敬仰。他當時受命燒制特大號的青花龍缸,童賓和瓷工們想盡一切辦法多次燒制都沒有成功,眼看交貨期逼近皇命難違,為了瓷工們的身家性命他在再一次的燒制過程中的關鍵時刻毅然跳進了熊熊大火。
說來也奇怪這次真的成功了,人們說是因為童賓顯靈,后來人們封他為“風火仙”這是關于把莊師傅的傳去故事——童賓跳窯。把莊師傅是柴窯燒制工藝的總負責人,燒制過程中的個種技術難題都由他全權處理,在瓷器的燒至將熟而又未熟的時候;饡r機最為關鍵,燒制時間過頭瓷器會燒黃甚至會出現倒窯的現象,火侯不到又會燒不熟,這時就完全靠把莊師傅的一雙眼睛。
先生們,女士們,今天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了,希望以后能有機會為你們導游。謝謝!
景德鎮(zhèn)導游詞2
景德鎮(zhèn)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歷史悠久。史籍記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可見早在漢代就開始生產陶瓷。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zhèn)監(jiān)制
1985年9月26日,景德鎮(zhèn)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為景德鎮(zhèn)市市樹。景德鎮(zhèn)的樟樹干粗枝壯,冠大葉茂,體健壽高,蒼勁古樸,姿態(tài)雄偉,它象征著瓷都歷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鎮(zhèn)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茶花定為景德鎮(zhèn)市市花。景德鎮(zhèn)市的茶花,品種計有60多種以“赤丹”、“西施面”最為名貴,屬中國稀有之品種。
景德鎮(zhèn)素有“瓷都”之稱,瓷器造型優(yōu)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其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稱景德鎮(zhèn)四大傳統名瓷。
歷史上的景德鎮(zhèn)瓷器,不但海內擅聲,而且海外亦廣為流譽。據有關史書記載,古代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qū)的`人十分喜歡中國瓷器,特別是景德鎮(zhèn)的瓷器。明永樂三年(1405年)開始,鄭和七次下西洋,攜帶的大量瓷器,景德鎮(zhèn)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陳志歲《景德鎮(zhèn)》詩:“莫笑挖山雙手粗,工成土器動王都。歷朝海外有人到,高嶺崎嶇為坦途!痹姌銓嵉丶o載了“瓷都”的歷史形跡,且寫出了景德鎮(zhèn)瓷器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后來,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學家三上次男率學者在東南亞、非洲考察了中國古代陶瓷輸出亞非各國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書,稱海上絲綢之路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鎮(zhèn)陶瓷的國際貿易之路。
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陶瓷工業(yè)非常繁榮。
景德鎮(zhèn)導游詞3
瑤里,古稱“瑤里”,因是景德鎮(zhèn)陶瓷的發(fā)源地而得名。早在唐朝中期,這里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瑤里位于世界聞名的瓷都東北端,世界三大文化遺產(黃山、廬山、西遞村、宏村)的中心。被譽為“瓷都、茶鄉(xiāng)、林!,是江西省省級風景名勝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目前規(guī)劃面積195平方公里。景區(qū)氣候宜人,終年森林茂密,覆蓋率達94%以上。該地區(qū)有180多種珍稀動植物,如紅豆杉。市長、銀杏樹、香榧、豹子和娃娃魚。中國最高峰五花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鎮(zhèn)長江東線的源頭。
瑤里何瑤河流域是景德鎮(zhèn)陶瓷工業(yè)的.發(fā)祥地,景德鎮(zhèn)陶瓷的主要原料高嶺土產于瑤里附近的高靈山。在姚河沿岸的山川之間,有許多瓷器生產基地——礦山、窯址和作坊,為它們服務的交通系統——水運碼頭和古驛道,以及由瓷器工業(yè)及其貿易支持的定居系統——商業(yè)碼頭、城鎮(zhèn)和村莊,幚,原名窯,以窯命名。近代以后,瑤里因為地處山區(qū),遠離任何現代交通線路——公路、鐵路,進一步衰落。她曾經擁有的輝煌歷史逐漸被固化和封存,被世人遺忘。但正因為她被遺忘了,她的自然環(huán)境和聚落風貌保存完好,極具觀賞性。怪石瀑布、原始森林、江南古剎、明清建筑、古窯遺址、革命老宅,都讓你流連忘返。
瑤里古建筑:瑤里村古建筑規(guī)模巨大,明清商業(yè)街、祠堂、金石地、大夫地、翰林院、老房子、石崗勝蘭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步嶺建筑群最具代表性,集中在步嶺牌樓、老房子、大夫底、石崗勝蘭等,幚锸菤v史上景德鎮(zhèn)陶瓷材料的產地之一,是皖浙贛邊區(qū)米、柴、茶、茶油的集散地,是景德鎮(zhèn)通往浙皖的古道。1938年,陳毅同志在瑤里組織改編著名新四軍,幚飴{谷有一處雄偉的高積山瀑布。一個30米寬的瀑布從60米的懸崖上傾瀉而下。銀紗飄渺,云蒸騰,聲悔谷。水石相斗,珠玉飛濺,風光萬千,幚镆彩欠攀罴俚暮玫胤。這里生產的堯堯仙芝綠茶是中國十大文化名茶之一,瑤里雅玉綠茶是’94北京中國國際飲料科技博覽會金獎。
景德鎮(zhèn)導游詞4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小謝,歡迎大家來到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素有瓷都之稱,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位于瓷都大道一號的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
我先利用坐車的時間介紹一下古窯民俗博覽區(qū)。古窯民俗博覽區(qū)集中再現了景德鎮(zhèn)千年的制瓷歷史,尤其是15~16世紀景德鎮(zhèn)制瓷業(yè)的風貌,被譽為一座“活的陶瓷歷史博物館”、“陶瓷文化知識經典景區(qū)”。
說了這么多,還不如親自去看看,古窯民俗博覽區(qū)就在前面那片寧靜秀麗的.小樹林里,大家請有序下車隨我進去參觀吧!
首先我們來到陶瓷制作展覽區(qū),快來看這位師傅,他正在轱轆車上放一團泥,看,他雙手輕觸著泥團,轱轆車旋轉起來,不久,一個大肚子花瓶的形狀就做好了,這一個步驟就叫“拉坯”,瞧,那個師傅拿著刀片,正在給剛出來的泥坯休整合適的形狀,F在到了施釉的環(huán)節(jié),師傅正拿著小刷子施釉呢,這白白的一層就是釉,F在到最后一步了,這一步叫“畫坯”,就是在潔白的泥坯上,畫上喜歡的圖案。為了讓大家親自體驗一把“畫坯”,這里特意設置了一個工作區(qū),我們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工作人員會把它燒制好寄給你喲。
下面,大家請跟我來,這個黑乎乎的拱洞就是專門燒制陶瓷的窯洞,說到燒窯,就不得不提起童賓,童賓就是古代的以為陶瓷工匠,在一次燒制的時候,為了燒制出滿意的瓷器,他奮不顧身的跳入了火海,葬身于此地。后人把他尊為“風火仙”。燒制陶瓷最難掌握的就是火候,如果沒有掌握它,那么一窯的陶瓷全都會變成殘次品,然后摔碎,全都扔掉,非?上。
參觀完陶瓷制作工藝展覽區(qū),我們要去陶瓷藝術品展覽中心,咱們邊走邊說。景德鎮(zhèn)最有名的四大陶瓷是青花瓷、粉彩、顏色釉和青花玲瓏瓷。陶瓷藝術品展覽中心就在這里,這兒有兩個成年人那么高的巨大花瓶,有大象的身體那么粗的水缸,還有精致的瓷碗,瓷碟……大家趕快進去看看吧。這些碗可是會說話的喲,只要沾一點水抹在碗巖上,不停地劃就行了,你們聽,聲音多美妙呀!如果想要,可以買一個帶回家做紀念品呢!
游客朋友們,上午的參觀就到此結束,下午我們再繼續(xù)領略景德鎮(zhèn)的悠久文化吧!接下來,請大家隨我去品嘗當地的各種美食吧!
景德鎮(zhèn)導游詞5
女士們、先生們:
瓷器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相信大家見得很多。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鎮(zhèn),我們就不能不去探尋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請各位去參觀古窯瓷廠,這個瓷廠為什么用"古窯"二字來命名呢?等會兒到了,我再作解釋,F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時間,向各位介紹一點陶瓷知識。
俗話講:"民以食為天。""食"就需要"器",所以陶瓷的發(fā)明,也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在原始社會,由于雷電常引起森林大火,大火燒過的土顯得很硬。據說就是這個現象給人類以啟示,人們用粘土加水涂抹在籃子上,然后在火中燒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們用這種器皿來盛水,存放糧食、食品。陶器的發(fā)展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我國大約在五六千年以前就發(fā)明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而成的。瓷和陶相比,瓷比陶細膩、光滑、堅硬;瓷以瓷礦石為原料,陶則以陶土為原料,瓷的燒成溫度在1300攝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攝氏度。
瓷器是中國人民的偉大發(fā)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我國勞動人民就在燒制白陶和印紋陶器的實踐中,不斷改進原料和制作工藝,提高燒成溫度,創(chuàng)造出了原始瓷器。傳說在古代,中國瓷器第一次傳到歐洲時,那美妙、堅硬的器具令人驚訝,人們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更不知道如何稱呼,只知道是來自中國的,于是就稱這奇妙的物品為"中國",即CHINA;這是為什么在英語中"瓷器"又是中國國名的一種解釋。
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來景德鎮(zhèn)視察時,寫下了一首詩,開頭兩句是這樣的:"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yè)高峰是瓷都。"景德鎮(zhèn)以產瓷享譽世界,素有瓷都之稱。它古稱新平,文獻記載;"新平冶陶,始于漢世"。這就是說景德鎮(zhèn)在漢代開始燒制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鎮(zhèn)"這個名稱也是因瓷而起。這里的制瓷業(yè)發(fā)展到宋代已相當興盛,影青瓷都是當時的一大發(fā)明,在海內外影響深遠。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年),真宗皇帝趙恒特別看重這影青瓷的產地,他下令這里的瓷工燒制宮廷用瓷,即御瓷。經能工巧匠們的精心制作,這批御瓷尤為精美,而且燒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樣,于是普天下的人稱這批瓷器為"景德瓷",朝廷把這種瓷器的產地也改名為"景德鎮(zhèn)"。當然,現在這個城市遠比昔日的景德鎮(zhèn)大得多,是一個擁有100多萬人口的中等城市。在1953年,景德鎮(zhèn)被列為江西省轄市。討論名稱時,有人建議改稱為"景德市",但"景德鎮(zhèn)"三個字是歷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認可,分開不妥當,最后還是定名為"景德鎮(zhèn)市"。
在景德鎮(zhèn)這塊土地上,1000多年來,窯火連綿,制瓷業(yè)代代相傳,發(fā)明創(chuàng)造層出不窮,如南宋末年創(chuàng)造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礦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創(chuàng)燒了青花和青花釉里紅瓷;明代發(fā)明了顏色釉、斗彩、釉上五彩瓷;清代發(fā)明了玲瓏、粉彩瓷等等。經過長期的錘煉,景瓷形成了自身鮮明的特色。古窯瓷廠到了,有關景德鎮(zhèn)瓷器的情況請允許我在以后的參觀中再作進一步的介紹。
我們現在來到了昌江區(qū)的蟠龍崗,這一片樹木掩映,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冷凍將要參觀的古窯瓷廠。瓷廠,尤其現代化瓷廠,在國內,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鎮(zhèn)當然也不少。但像眼前這樣的瓷廠,據我所知,當今世界,只此一個。這個廠是采用景德鎮(zhèn)明、清時期的方法制造獎品的。制瓷工藝工具、作坊和窯洞都是古老的,產品也大都是仿古的,所以這個廠被稱為"古窯瓷廠"下面請隨我進廠參觀。
大家可能已經覺察到了,這里沒有隆隆的機器聲,道路用青石板鋪成,電線桿、電線等現代設施被藏起來了,我們是滯有脫離現代城市喧囂的清新之感呢?這個廠的目的是為了保留和繼承明朝以來景德鎮(zhèn)的傳統手工制瓷技術,再現明、清官窯制造皇宮用瓷的過程;同時也為了集中保護當時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時期的作坊和柴窯,把它們按照嚴格的程序搬遷,復原于此?梢哉f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遺產。建成后,工廠按古代方式進行生產,制造瓷器,同時對國內游人開放,現在成了來景旅游者的必到之地。這一字排開的四幢古作坊和為坯房,每幢占地約600平方米,外形和內部布局基本一樣,但制作的產品不同,工藝和設備也有差異。請進這一幢坯房,里面的工人正在緊張地工作呢。
請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這樣,它由正間、廒間、泥房和內院四部分構成。正間和廒間南北相配,兩相平行;泥房居西,中間為長方形的內院。各間均向內院敞開,組合成一個封閉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操作工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正間是坯房的主體,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這里面完成。這是轆轤車,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設備,它們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種操作崗位環(huán)環(huán)相扣,嚴謹而且協調。請往上看,那個被稱為坯架,用木料托著一排排瓷坯半成品,這樣的設置使正間的上部空間得到充分利用。
廒間即倉庫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場所,它近東門,方便原料運進。
請大家看西面的泥房,這里很陰涼,里面是經過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還細膩。工人師傅正在用腳踩,以后還要存放一段時間,再拿去做坯。請各位考慮一下,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好!這樣先生講得很好,是為了消除夾雜的泥料中的有機物和空氣,因為這些東西都影響瓷坯的質量,所以泥料存放時間越長,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質量。
現在我們來看看內院,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場地,中間有一個長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個木架子,統稱為曬架塘,這可是古老作坊內的重要設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解釋它妙在何處?請這位小姐講一講,很好!謝謝您。水池和曬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間,減少了占地。池內的水大部分是下雨天儲存起來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用意。我們知道水分是會蒸發(fā)的,而蒸發(fā)量又隨氣溫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大氣炎熱干燥之時,池內水分蒸發(fā)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曬坯區(qū)域的水分,也就是說這部位的氣候得到調節(ji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體的干燥速度,坯體干燥緩慢,收縮就均勻,到高溫燒成時,就可以減少或消除成瓷出現裂紋的毛病。
瓷坯大部分是在這些轆轤車上完成的。你們看,工人師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勁攪車盤,車盤快速轉動,這時即進行做坯或旋坯,工作中車盤轉動逐步變慢。慢到不能作業(yè)時,又使勁攪幾圈。就這樣,慣性維持車盤運轉,所以沒有馬達的轟鳴,顯得安靜、和諧。這位年輕師傅正在車頭放一團泥,他雙手相捋,隨著車盤的旋轉,一個碗的雛坯出現了,這就是"做坯",俗稱"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這樣拉出來的,可見做坯師傅的雙手是多么靈巧,真可稱得上是"萬能模具"!
請看!這位師傅正在聚精會神地旋坯,拉制出來的初坯至一定的程度,再在轆轤車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體,稱為"旋坯"和"利坯"。坯體放在中心的木樁上,師傅根據壞體的'外形及尺寸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來旋削坯體的多余部分。他基本沒有什么測量工具,控制坯體的外形、高低、厚薄等幾何尺寸,得是眼觀、手摸、耳聽。"眼觀"、"手摸"似乎還可以理解,但耳聽是怎么回事呢?所謂耳聽就是用"彈指聽音"的方法來確定坯體的厚薄。旋坯師傅根據坯體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彈后發(fā)出的不同聲音,來決定何處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經過旋坯師傅高超手藝,一絲不茍,一刀一刀地旋削,變成一個形狀規(guī)整,厚薄得當的半成壞。當然,彈指聽音,聽其音而知其厚薄,決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藝人長期豐富經驗的結晶。清代督陶官司唐英說:"款式粗細,關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為緊要之工。"
這幾個師傅在畫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鈷,在坯胎上畫好青花紋樣后,再上一層透明釉,入窯一次燒成,。這些年輕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筆,筆尖很細,但筆頭是鼓鼓的,飽蘸著青花料。碗坯在她們左手上轉動,右手下筆灌酒自如,輕重粗細恰到好處。大家可看一下表,畫完一個碗需多長時間?對,10多秒鐘,只需10多秒鐘,碗坯上就布滿勻稱、豪放、帶有豐富色彩的茶花。
從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個坯房內完成。看完了景德鎮(zhèn)這種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總的說來,它外觀簡樸,工藝布局緊湊通暢,既經濟又實用,而且方便管理,達到了組合狀態(tài),實現了功能、結構、風格三者和諧的統一。
瓷坯如何變成瓷器呢?這就要把它們送到窯房,裝進匣缽,放到窯爐內,經過1300多攝氏度的高溫的燒煉。下面就讓我們去窯房看看吧!
只有景德鎮(zhèn)才有的柴窯就在這座古樸的屋子里,請大家留意一下那根煙囪,它們頂部不是圓形,而是鋼筆尖形,與眾不同。為什么呢?有專家講是為了減少風力對煙囪的影響,使煙囪抽力時不會時大時小,比較的均勻。柴窯又稱鎮(zhèn)窯,是古代制瓷重而關鍵的設備。這座柴窯已被列為省級文物。它以松柴為原料,是燒制某些特色傳統瓷,尤其是顏色釉瓷最合適的窯爐。柴窯長達18米,呈長錐形,猶如俯臥的半個蛋殼。尾部直接砌筑高約21米,壁厚80-90毫米的薄壁煙囪。令人費解的是煙囪砌接泥縫呈8°的傾斜,這又與普通煙囪兩樣,為什么呢?原來8°的傾斜縫可以大大增強煙囪的牢固度。
柴窯是景德鎮(zhèn)瓷工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運用了熱工學、力學、材料學等學科知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它容量大,一次可裝燒8-15噸日用瓷,燒制的品種多,以顏色釉為例,一窯能同時燒造出100多和中成色離奇的瓷器它熱效率高,燒1公斤瓷器僅耗松柴2-2.4公斤。
請看這窯房,也很獨特。構架是99尺的方形柱網。梁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樹皮的自然軀干,工匠巧妙地利用彎曲的木材作為構架,使房屋結構大為提高。二樓用于堆放松柴,樓面負荷每平方米超過1噸。據說明代時景德鎮(zhèn)發(fā)生一次地震,許多房屋倒塌,而這窯房卻巍然不動。
這里窯工們正要滿窯。演窯就是將裝有各種瓷坯的匣缽按預先設計放入窯內。20余名工人配合默契,緊張有序。要裝滿全窯,大約需8小時;然后封上窯門,點火燒煉,需延續(xù)24小時左右;接著熄火冷卻,至少一晝夜以上。最后從窯內取出的就是各種成品的瓷器了。開窯是最激動人心的事情,進窯一色,出窯萬彩,這是智慧和汗水的成果,這成功的喜悅令人陶醉。各位,這次由于時間關系,不能看到燒窯和開窯,有點遺憾,希望以后有機會再來,能補上這次的不足。
在同一窯爐內要同時燒出10余噸瓷器,其工藝之復雜是可以想象的。但自古至今,這種窯爐從不使用什么測試儀器,沒有任何設備幫助工人控制燒煉過程,直到本世紀60年代初,照明還是用煤油燈。用柴窯燒制瓷器,得是工人人們的實踐經驗,嚴密的勞動組合和精細的分工。全窯有一位技術總管,稱之為"把樁"師傅。他是柴窯燒瓷工藝的總負責人,燒瓷過程中的各種技術難題,由他全權處理,在瓷器燒至將熟而又未熟的時候,;饡r機的把握最為關鍵,燒煉時間過頭,瓷器會發(fā)黃,甚至出現倒窯,倒窯即窯內裝坯的匣缽被燒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燒熟。這時完全把樁師傅的一雙眼睛。他除了從窯的望火口觀看火焰顏色外,還借助于唾沫,向窯棚望火口吐適量唾沫,根據唾沫在火中瞬間變化的情況,來作出判斷。柴窯燒瓷的確有幾分神秘色彩,有關把樁師傅的傳奇故事也不少,其中"童賓跳窯"的故事廣為流傳。
童賓是明萬歷年間的把樁師傅,他技術高明,為人正直,深受窯工們的敬仰。他當時受命為皇宮燒制特大號青花龍缸;始邑暺,不僅件頭大,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疵點,即瓷器表面須"萬里無云",這在當時是極難做到的。童賓和瓷工想盡一切辦法,多次燒造均未成功。眼看交貨期逼近,皇命難違,瓷工們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脅。身負重任的童賓為了瓷工們的活路,在燒造龍缸的關鍵時刻,乘人不備,毅然縱身跳入熊熊的窯火。說也奇怪,這次果然把龍缸燒成功了。直徑3尺,高達2尺多的大龍缸,確實萬里無云,白瓷如玉,青龍騰去駕霧,呼之欲出。真出謂世間奇珍。人們說,這次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為童賓顯靈。后來童賓被嘉封為"風火仙"。自此,景德鎮(zhèn)世代供奉風火仙,香火不斷。真是"千年窯火承天錦,十里陶歌動地詩"。
現在,我們去參觀一下這里的產品陳列室,也讓我們對景德鎮(zhèn)瓷器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來到這個琳瑯滿目的瓷器陳列室,不知道大家有何感想?人們買東西都講究正宗,這里的瓷器可說是最為正宗的景德鎮(zhèn)瓷。對景德鎮(zhèn)瓷器的特點,人們用四句詩一般的話來描述,即:"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景德鎮(zhèn)人最引以驕傲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和薄胎瓷",在這個陳列室里景瓷的特點有充分的反映,上述品種也有全面展示,請大家欣賞。
女士們、先生們,古窯瓷廠的參觀就到此為止。有一位來自英國的研究工業(yè)史的專家,在參觀這個廠后對我說:"到這里我仿佛回到了16世紀的景德鎮(zhèn),這里的作坊、柴窯、窯房、工具等都是有價值的文物,而更有意義的是:這里按古代的方式制造瓷器。所以可以講,古窯瓷廠是名副其實的'陶瓷業(yè)活博物館'"。
景德鎮(zhèn)導游詞6
各位游客,大家好!下面我將帶大家參觀繞南陶瓷主題園區(qū)。繞南陶瓷主題園區(qū)是一個以陶瓷文化為主要特色的景區(qū),這里保存了多處宋、元、明時期的.古窯遺址,以及大量的古礦洞、古水碓等瓷業(yè)遺跡。被評為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繞南坐落在繞南村旁,位于瓷茶古鎮(zhèn)游覽區(qū)和梅嶺休閑度假區(qū)之間,距古鎮(zhèn)3公里,離梅嶺有7公里。繞南村也同樣因為其東河環(huán)繞村莊蜿蜒而過,而取名繞南。
繞南人大多姓詹,從宋代開始到現在,一直都在從事著釉果的加工生產,歷史已有千年之久,正是這些老一輩人遺留下來的文化財富,給后代人研究景德鎮(zhèn)古代瓷業(yè)的生產狀況有著重要的價值,其中,繞南堆積物就是世界上已發(fā)現的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生產斷面特征遺址。大家可以在那里看到最古老的陶瓷手工制作工藝和古水碓、古礦洞、古釉果作坊、龍窯遺址等古代陶瓷生產遺跡。
景德鎮(zhèn)導游詞7
現在我們的旅游大巴車已經啟動,我們的首站將要到達的,便是中國瓷都景德鎮(zhèn),為什么我要說景德鎮(zhèn)呢?或許大家都知道,我來自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就像我的母親一樣,我對她擁有非常深的情感。
千年不熄的窯火成就了景德鎮(zhèn)這樣一座奇特的城市,她的山丘是由匣缽堆成,她的河流從碎瓷片的河床上流淌,她的里弄由窯磚頭砌就,她的城市雕塑全與火有關……火與土構成的陶瓷文化是這座城市的靈魂。
悠悠古城,千年瓷都。只有到了景德鎮(zhèn)你才能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瓷都,只有到了瓷都你才能知道瓷器的真正魅力。景德鎮(zhèn)用他的千年窯火,延續(xù)了恒久不衰的藝術魅力。絲綢之路上,景德鎮(zhèn)將瓷器送往世界各地,也造就了千年瓷都,也正是這樣一步步這樣走來,才有了“工匠四方來,器成天下走”“中華向號瓷之國,瓷業(yè)高峰是此都”的美譽。
那么說到這里,怎么判斷我們到達了景德鎮(zhèn)呢?我看過很多導游詞是這樣描述的:“當你感受到一種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zhèn)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巷處處散發(fā)的陶瓷信息這樣一種感覺,你便到達了景德鎮(zhèn)”。這種說法可能比較夸張,但是作為景德鎮(zhèn)人,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不錯的經驗:當你看見兩旁的路燈變成了瓷器做的,你就差不多已經進入了景德鎮(zhèn)的土地了。是的,景德鎮(zhèn)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城市,它能將關于瓷器的一切抒發(fā)的淋漓盡致。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
今天,我們在這里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為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后,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臺,一個窗口,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為之驚嘆的文化之城,陶瓷之都。
景德鎮(zhèn),是因為公元1020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制的陶瓷,作為貢品而得名。景德鎮(zhèn)漢稱新平鎮(zhèn),近代叫昌南鎮(zhèn)。在發(fā)展了1020年以后,景德鎮(zhèn)已經成為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著名城體。說到古老,我們不得說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China的大寫意為中國,小寫意為瓷器,而China的得名便是由來自昌南鎮(zhèn)這個名字。在景德鎮(zhèn)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里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為之叫絕的特產,青花瓷、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是我們的四大精品。
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著這里的一幕一幕。昌江屬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后入注東海。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在河岸的兩邊,你或許還能看到一條條瓷路,一點點陶瓷的碎片。這些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里的繁華,當你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景德鎮(zhèn)陶瓷民俗博物館的時候,你還可以問問景德鎮(zhèn)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館內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里曾經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著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為他真的不象長江那么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著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里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么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說現在景德鎮(zhèn)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的就是大量的民工挑著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zhèn)。在這里,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為景德鎮(zhèn)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
據說,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zhèn)是這樣說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說的這句話里到底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為景德鎮(zhèn)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里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纯唇瓋蛇叺母邩牵倏床瓋砂兜拇善鞅诋,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zhèn),屬于亞熱帶氣候,它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為此,森林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xù)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里還缺少什么?對了,我們的旅游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zhèn)的標志: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后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瑤里等等,我就不一而足了。所以,景德鎮(zhèn)也被評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35個王牌旅游景點之一和中國最值得向外國人推薦的50個地方之一。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我們常說: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在短暫的介紹了一下景德鎮(zhèn)之時,我想套用這句話而形容美麗的景德鎮(zhèn),因為景德鎮(zhèn)的美麗不在于它的歷史悠久,而在于文化深厚,景德鎮(zhèn)的可愛不在于它的瓷器精致玲瓏,而在于它的秀外慧中。如果你在旅游完景德鎮(zhèn)后有同感,那么就把這份美長留在心中吧。別忘了,有空常來。謝謝大家!
景德鎮(zhèn)導游詞8
水碓主要由水輪、傳動軸、扳頭、碓桿、碓頭和碓坑等部分組成。水輪下面是排水溝,設閘板來控制水流,水輪在轉動過程中通過傳動軸將動力傳到同步運動的扳頭,扳頭與碓桿的一頭相搭,依靠其下壓力量將碓桿扳起。扳頭隨水輪軸轉動,將碓桿扳至一定高度后與之脫離,碓桿前端則自由下落,頂端的碓嘴落入碓坑,靠由重力作用所引起的沖擊力將碓坑內的瓷石擊碎。碓桿和碓頭均為木制,碓嘴是套在碓頭下端的,由河石制成,重約10公斤。碓臼四壁的外面三方都用石塊垂直砌成,而里面一方用的是栗木板斜打入土中。木材比石材容易發(fā)生振動,碓嘴上下運動成弧線形總是向碓臼里面一方撥動石塊,每舂下一次,里面一方的石塊受到了反作用力,向碓臼中心推一下,就這樣使石塊上下翻動,最后全部被舂細。將瓷石舂成粉狀大約需要12小時,陶工們稱之為“熟土”。通常一天可以出兩次熟土。我們還可以看到傳動軸非常長,于是陶工們只要在傳動軸的中間用木架控制,可是木架和傳動軸長期摩擦會摩擦生火,于是在用上面的竹子從水輪處引水長期滴在木架和傳動軸接觸的地方,一為了降溫,二為了加強潤滑度。這整個工序溶合了水利動力學、機械學、力學、液體力學和陶瓷工藝學等諸多學科巧妙結合的產物,讓我們不得不佩服當時陶工們的聰明智慧。
工人們把“熟土”挑至對面的釉里作坊,經過淘洗池、沉淀池、稠化池和泥床制作成釉不子。說的這么簡單,到底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這位老師傅是怎么做的吧。瓷石舂細后,陶工用閘板截住水流,使水碓停止工作,然后用鏟子將舂細后的瓷石粉鏟入淘洗池中攪拌淘洗。由于不同大小的顆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不同,大顆粒如石英顆粒等很快沉到池底,而瓷石細顆粒則水化為乳白色的懸濁液,這里要提到的是,為有利于瓷粉沉淀,在舂碎瓷石時陶工們已在碓臼中加入了0.05%的石膏。淘洗后,用木桶舀入排砂溝,其中較粗的顆粒再次沉降在排砂溝底。懸濁液流入沉淀池,經過一定時間沉淀以后,上部清液放回淘洗池淘洗,然后把沉淀池中的漿體舀入稠化池進一步沉淀濃縮,上面的清液放回沉淀池。再將稠化池中濃縮的稠漿舀到泥床上,待水分揮發(fā)至一定程度后,再用腳踩踏,這樣做是為了排除泥料中的空氣,同時進一步使泥料中的'水分分布均勻。踩完泥,用鐵鏟將其鏟切成塊狀,再將瓷石泥分別放入預制好的一定規(guī)格的具有磚形內壁的木制模具內,制成形似磚狀的泥塊,俗稱“不子”,又叫“白不”。然后放在通風架上陰干,一般至五成干就可以了。每塊不子約重2公斤,六面光滑,棱角分明。在這樣的作坊里每天大約可以做出80個不子,即160公斤釉果。
在生產瓷器時為便于瓷器表面施釉,還要將釉果配制成釉漿,其配制方法一般是先將釉灰用水淘細,再配以釉果調和成漿狀。釉灰也是一種傳統的制釉原料,由石灰石與狼萁草或鳳尾草燒煉而成,主要起助熔作用。俗話說:“無灰不成釉”。并且,加多少釉灰也是非常有講究惡的,適量釉灰的加入可以使釉面透明光滑,但過多則會使釉面發(fā)青甚至發(fā)灰,有損制品的美觀;而用得過少,又會使釉面出現波浪紋等毛病。一般的十盆細泥、一盆灰稱為上等釉,而七八盆泥、兩三盆灰就稱為中等釉了,泥灰各半或灰較多則稱為下等釉。瓷石是不是制釉的唯一原料呢?不是的,不同的釉需要不同的物質,有的還需要像長石,石英,高嶺土這樣的制釉原料。并且,釉果本身也會因環(huán)境變化而各有不同,釉果一般為石英巖風化而成,粉碎加水調制后才具有可塑性,它們因產地、種類及風化程度的差異,化學組成便不盡相同,用途也不一樣。打個比方,如果一種瓷石中的氧化鉀(K2O)、氧化鈉(Na2O)含量高,它一般用于制釉,又稱釉石;而二者含量低的就會用來
制瓷胎。當然,不只是用單一的瓷石制瓷胎了,它還要加入一定的高嶺土,兩者混合之后,即可做瓷了。
看完我們的古水碓跟古釉果作坊我將帶大家去參觀我們的古龍窯遺址,去往龍窯遺址的途中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座龐大的窯柴垛,遠看就象埃及金字塔。之前我已經給大家介紹過燒造瓷器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想必大家還記得吧。其中一個條件就是要有充分的燃料資源,而現在看到的就是松柴,我國古代燒窯用的燃料,主要是松柴和槎柴,統稱窯柴。之所以建成這種形狀,是為了使落在柴垛上面的雨水迅速流走,且不滲入柴垛里面,這樣柴不易濕,干燥起來也很快,燒窯時就能提高熱效率。
在景德鎮(zhèn)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里窯,十里焦。”意思是說燒一窯瓷器,要耗費十里的樹林,由此可見燒窯的不易。據有關文獻記載,明代窯小,一窯要用柴180擔(約合9噸);清代窯大,一窯燒掉的柴竟達500擔(約合25噸)。經過我們的金字塔形柴垛我們可以看見兩處未經開發(fā)的龍窯遺址,它們都是元代的斜坡式龍窯。
現在我們參觀的是一號龍窯遺址,這座龍窯為了有效保護,還沒有發(fā)掘。該窯也是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從一側的護坡和堆積的物表上看說明當時的瓷業(yè)是多么的繁榮。該窯為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總長19.2米,坡度18.5度,分為火膛、窯床和煙口三部分。窯床斜長18.6米,寬1.9米。窯壁厚0.3米,窯壁內面有一層厚0.05米左右的燒結窯汗,窯壁殘高平均為1.3米。窯床底部用碎石塊鋪就而成。煙口為梯形。
龍窯的西側是一個古窯造型的茶樓——龍脈茶樓,坐在茶樓里,背后是大片的古陶瓷依存,對面是奔騰不息的瑤河,在這里所品嘗的不是一般的茶,而是生長在千年窯址上的茶,這茶吸收了陶瓷的精華,飽含著悠久陶瓷文化,品這樣的茶,可以充分領會古園、古窯、古風和古韻的意境。
往前走的圓亭子下面就是我們的二號龍窯遺址,它燒窯始于南宋后期,終止于明代中葉,是瑤里境內至今發(fā)現的燒造年代最長的瓷窯之一。曾經一度被盜墓分子懷疑成寶藏古墓,因而被挖走部分瓷器,不盡完美。該窯為南宋時期的斜坡式龍窯。據了解,它總長11米,坡度20度,分為火膛、窯床和煙口三部分。窯床斜長9.5米,寬2米。窯壁殘高平均為1.5米,該窯床不大的原由是龍窯向馬蹄窯轉型的小型龍窯。
我們可以看到龍窯四周到處都是破損的瓷片,而這些瓷片的內底部都有一個
沒有上釉的圈,叫澀圈。它的形成是將器物重疊在一起裝燒,其優(yōu)點是產量高、成本低。為了防止器物之間發(fā)生粘結,于是陶工們在碗或盤的內心刮去一圈釉,這樣碗盤重疊的部位就不會粘在一起。才形成澀圈,澀圈疊燒法即由此得名,其缺點也恰恰在于有一個澀圈。在澀圈的中間還可以看到有“福、祿、壽”之類的字或數字,因這些窯都是幾戶人家共同燒用的,為知道窯內的瓷器是誰家的,而寫上了這些字來區(qū)分。
景德鎮(zhèn)導游詞9
景德鎮(zhèn)古窯民俗博覽區(qū)位于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瓷都景德鎮(zhèn)的西區(qū),占地面積83公頃,離市中心約3公里;緊靠206國道,距離皖贛鐵路線上景德鎮(zhèn)南火車站2公里,離景德鎮(zhèn)市羅家機場約6公里,水、路、空交通運輸十分便利。
博覽區(qū)集陶瓷文化游覽、陶瓷制作及娛樂休閑為一體,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全國百家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江西園林綠化單位、景德鎮(zhèn)市消費者協會誠信單位、景德鎮(zhèn)市旅游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是聞名中外的景德鎮(zhèn)陶瓷文化旅游首選的.王牌景區(qū)。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0
瑤里,古名"窯里",因是景德鎮(zhèn)陶瓷發(fā)祥地而得名,遠在唐代中葉,這里就有生產陶瓷的手工作坊。瑤里位于舉世聞名的瓷都東北端,地處三大世界文化遺產(黃山、廬山、西遞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鄉(xiāng),林之海"的美稱,是江西省級風景名勝區(qū)、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目前規(guī)劃面積195平方公里。景區(qū)四季氣候宜人,森林茂密,覆蓋率達94%以上。區(qū)內有南方紅豆杉、銀杏樹、香榧樹、金錢豹、娃娃魚等國家珍稀動植物180多種。境內最高峰五華山海拔1618.4米,是景德鎮(zhèn)昌江的東河源頭。
瑤里瑤河流域是景德鎮(zhèn)瓷業(yè)的發(fā)祥地,景德鎮(zhèn)瓷器的主要原料――高嶺土就產于瑤里附近的高嶺山。在瑤河沿岸的山水之間,既有多處瓷業(yè)生產基地――礦坑、窯址和作坊,又有為之服務的交通體系――水運碼頭、古驛道,還有由瓷業(yè)及其貿易支撐起來的聚落體系――商業(yè)碼頭、集鎮(zhèn)、村落,幚镌G里,正由窯而得名。近代之后,由于地處山區(qū),又遠離任何一條現代交通線――公路、鐵路,瑤里進一步衰落,她曾經有過的.那一段輝煌歷史逐漸被凝固和塵封,被世人所遺忘。但正因為她被遺忘了,她的自然環(huán)境和聚落風貌都保存得較為完整,非常具有觀賞性。奇巖飛瀑,原始森林,江南古祠,明清建筑,古窯遺址,革命舊居無不讓你流連忘返。
瑤里古建筑群:瑤里村古建筑群規(guī)模龐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明清商業(yè)街、宗祠、進士第、大夫第、翰林第、老屋、獅岡勝覽等。其中以一步嶺建筑群最具代表性,這里集中了一步嶺牌樓、老屋、大夫第、獅岡勝覽等,幚餁v史上是景德鎮(zhèn)制瓷原料的產地之一,又是皖,浙,贛邊境大米,木柴,茶葉,茶油的集散地,還是景德鎮(zhèn)通往浙江,安徽的古道。村中敬義堂是瑤里新四軍留守處1938年陳毅同志在此組織了著名的新四軍瑤里改編。在瑤里峽谷有氣勢磅礴的高際山瀑布。寬30米的瀑布,從60米的峭壁上傾瀉直下。銀紗飄渺,云霧蒸騰,聲憾山谷。水石相搏,珠玉飛濺,景色萬千,幚镞是避暑的佳處。此處所產浮瑤仙芝綠茶為中國十大文化名茶之一,瑤里崖玉綠茶則為:94北京中國國際飲品及技術博覽會金獎。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1
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小李。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景德鎮(zhèn)是中外著名的瓷都,與佛山、漢口、朱仙鎮(zhèn)并稱中國四大名鎮(zhèn),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甲類對外開放城市,F轄一市一縣兩區(qū),即樂平市、浮梁縣、珠山區(qū)、昌江區(qū),面積5256平方公里。景德鎮(zhèn)是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重要組成,也是國家重要的山水生態(tài)歷史文化名城。
景德鎮(zhèn)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XX年以來更是加速崛起,預計到20xx年,人均生產總值將超越10000美元,基本實現現代化。景德鎮(zhèn)由于制瓷歷史悠久,瓷器產品質地精良,對外影響大,“瓷都”兩字成了景德鎮(zhèn)的代名詞。到20xx年,景德鎮(zhèn)已經獲得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生態(tài)園林城市,全國文明衛(wèi)生城市,江西省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不僅在江西省的此類記錄上作出了零的突破,同時也也成為了江西省此類考核的四連冠。
XX年9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景德鎮(zhèn)市第XX屆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評選,將樟樹定為景德鎮(zhèn)市市樹,將茶花定為景德鎮(zhèn)市的市花。
古窯瓷廠為古陶瓷制作區(qū),生動地再現了景德鎮(zhèn)古代陶瓷制作工藝的全過程。這里有6間古胚房,為珍貴的中國古代工業(yè)建筑實例。每組胚坊似封閉的'三和院或四合院,由三棟四棟向院內敞開的建筑組成。胚房內,工人們以傳統的手工制瓷工藝操作,妙手神工讓游人驚嘆不已。廠內還有一座古樸高大的名式鎮(zhèn)窯。此窯以松柴為燃料。窯長18米,成直躺的鵝蛋形,前大后小,尾部砌筑高約21米的薄壁煙煙囪。這是古代建筑工匠巧妙利用曲木重心和彎曲外型立筑架梁的結果,可謂匠心獨具,也是我國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觀。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2
上老村位于樂平市區(qū)以東30公里的高家鎮(zhèn)官莊水旁。北宋中期,吳氏從安徽歙縣遷入,現有110戶,620余人。村中現有明清古建不僅數量多,保存完整集中是其最大特點。
上老村古民居建筑藝術品位甚高,如大總祠“瀛公祠”門樓,用磚木石組合構筑,精致典雅又氣勢非凡,是江南“四水歸堂”、也就是樂平民間俗稱“禾斛斗”式建筑的典型代表。此外,村中的其它10余座祠堂民宅,建筑水平均堪稱上乘之作,到此考察的`清華、同濟大學的專家教授們給予該村很高評價。
下徐村,位于距樂平市區(qū)西北20公里屬塔前鎮(zhèn)管轄,與景德鎮(zhèn)市及浮梁縣毗鄰。宋初,徐氏從南昌遷入,現有460戶,1700余人。該村頭枕綿延蒼翠群山,村前的溪河水清靈透亮,三座相望不遠的清早期三孔石橋,連接下徐村至魯丹街,直通景德鎮(zhèn)、浮梁。
村中現存明清古建筑20余座,其中以明初木構架功德“世科”牌坊與清中期復建的宋高宗賜建的“仁壽樓”最靚!笆揽啤迸品缓汀叭蕢蹣恰笔且约o念該村北宋文進士武狀元駙馬徐衡所建。故有學者提名該村為“江南皇家駙馬第一村”!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3
尊貴的各位客人:
自從你剛踏下飛機,剛從你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來到景德鎮(zhèn)的那一個時刻起,你就是這塊土地上最愛歡迎的客人,這里由于你們的到來空氣變得更加明朗,景色變得更加迷人,由于你們的參與,我們的這次活動顯得分外的重要。我是本次旅游團的導游員,我姓王,從這一時刻起,我們就是真誠的朋友,我非常非常的希望我們的團隊在你我的真誠的交流中成為一個非常難忘的旅行!
車已經啟動,景德鎮(zhèn)向我們撲面而來,一種氣息,一種深沉的文化,一種千年的江南古鎮(zhèn)獨有的魅力,一種大街小蒼處處散發(fā)的陶瓷信息,我們在這里將迎來短暫的兩個小時的旅行,作為一個在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經緯度的這樣一個小城,在迎來了千年慶典后,這個江南的小城已經不在是個面積只有5247.9平方公里,人口152萬這樣一個數字性的概念了,它更多的是一種展示瓷都風彩的一個平臺,一個窗口,一個讓全國,甚至世界都為之驚嘆的文化之都,陶瓷之城。景德鎮(zhèn),是因為公元1004年,也就是宋景德年間燒制的陶瓷,作為貢品,而得名。景德鎮(zhèn)漢稱新平,近代叫昌南。在發(fā)展了1000年以后景德鎮(zhèn)已經成為集現代文明與古老文化與一體的著名城體。說到古老,我們不得說我們的陶瓷,這是我們的驕傲。在景德鎮(zhèn)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著名的陶瓷的精品在這里都能夠得到展示,我們當然有自己為之叫絕的特產,青花,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是我們的四大精品。瓷都人民是那樣的熱情,就象窗外的那條昌江,幾千年來見證著這里的一幕一幕。昌江屬于江西五大水系中的饒河,他東流鄱陽湖,最后入注東海。
昌江兩岸楊柳依依,微風襲人,邊上的一些歷史的沉淀物讓我們還可以依稀可見當年這里的繁華,問問景德鎮(zhèn)的老一輩,也可以問問我們景德鎮(zhèn)陶瓷館的各位專家,他會告訴你們,這里曾經有那么多的柴窖,以前昌江5000平方米的上空紅光四見,代表著何止是一條昌江水系,寂靜的夜晚來臨,秋風還是那樣的瘋狂逼人,可是昌江一點都沒有沉睡,也沒有看見滾滾的昌江之水,因為他真的不象長江那么雄渾有力,也沒有濟南大明湖的那份幽靜,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得到的只是那紅紅的火光印稱著兩岸古樹昏鴉的叫聲。清晨,當太陽還沒來的.及普光照射,兩岸已經熱鬧非凡,要知道這里是重要的瓷器港口,以前這時沒有橋,沒有這么方便的水陸交通網,沒有九景高速,沒有206國道,沒有方便的火車,更不要說現在的羅家機場,直飛上海、深圳、北京、廈門、武漢、鄭州6條航線。陶瓷是世界的,靠得就是大量的民工挑著離開昌江,離開景德鎮(zhèn)。我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先輩在為景德鎮(zhèn)所作的一切一切的貢獻。有一位外國客人來到景德鎮(zhèn)是這樣說的,沒有昌江也就沒有陶瓷,我不知道他說得話到底能包含多少內容,至少我們應該這樣稱呼這條河,母親河,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如今的昌江已經成為景德鎮(zhèn)重要的水上運輸渠道,可以直通鄱陽湖,直入九江,通過長江水運,把我們這里的一切一切告訴世界?纯唇瓋蛇叺母邩,再看一塊塊的綠化地,我不知道是不是景德鎮(zhèn)的母親河在變,還是我的心在變。
景德鎮(zhèn),屬于亞熱帶氣候,他四季分明,冬冷夏熱,降水量豐富,就因為此,森森覆蓋率達到60.2%,在全省的連續(xù)三年城市空氣質量評估中排名第一位,古老深厚的陶瓷文化,明朗清新的空氣,熱情善良的人民,這里還缺少什么?對了,我們的景觀到處可見,市中心的景德鎮(zhèn)的標志,龍珠閣,座落在瓷都大道后面的陶瓷博物館,郊外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qū)瑤里。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行程顯得那樣的匆忙,其實我向你講述的只是我們這個江南小鎮(zhèn)的點點滴滴,我非常的遺憾。真誠的希望你們下次有機會再來,謝謝!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4
古代的景德鎮(zhèn)是“三面環(huán)山一面水,半城松木一城窯”。這兩句話說出了景德鎮(zhèn)之所以成為著名瓷都的重要原因,即擁有發(fā)展瓷業(y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山,儲有豐富的制瓷原料和燒瓷松柴;這水,在古代,不僅交通必不可少,而且瓷器生產也須臾不可離。人們常說:“是土、水、火托起了這座城市”,這話是頗有道理的。今天我們的游覽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景德鎮(zhèn)的土和水,參觀古代制瓷原料的加工作坊——水碓房。
景德鎮(zhèn)的水以昌江河為骨干,它發(fā)源于安徽省的祁門縣,最后注入鄱陽湖。古代的景德鎮(zhèn)緊挨其南,故曾有“昌南”之名,F在由于城市的發(fā)展,城區(qū)范圍擴大了,昌江變成穿城而過。就交通運輸而言,現在它是退居次要地位了,可在古代它卻是樞紐,這里的瓷器就是通過它先到鄱陽湖,再薊長江,然后走向全國和世界。不僅如此,它有50多條大小支流,形成縱橫交錯的河網。古代的景德鎮(zhèn)人充分利用天然水流落差為動力。在有水流的地方安裝水輪車和水碓.用以粉碎瓷礦石,加工制瓷原料。可以想見,占代時每當春夏雨季,昌江支流附近一定是車輪旋轉,水碓繁忙,響聲隆隆,形成所謂“重重水碓夾江開,未雨殷傳數里雷”的壯觀場面。
各位請注意,我們乘坐的汽車現在正開到了城區(qū)的南面,我們的右邊就是著名的湖田古瓷窯遺址,再往南大約兩公里,就到了楊梅亭古瓷窯遺址,這是景德鎮(zhèn)唐末至北宋時期有代表性的窯址之一。繼續(xù)往南約四公里就到了景德鎮(zhèn)最古老的瓷礦石產地——三寶蓬礦。在我們眼前的這個區(qū)域,有山有水,古老的三寶礦至今仍在開采,仍有水碓在運轉,加上著名的古瓷窯遺址,所有這些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區(qū)域,而是一個曾經十分興盛的古陶瓷生產區(qū)。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我們能參觀到堪稱“活文物”的水碓就不奇怪了。
好了,我們的車來到了水碓房旁,請各位下車進去參觀。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瓷礦石的加工過程,從礦山開采來的瓷石,先以人工用鐵錘敲碎至雞蛋般大小,再放入水碓坑內,舂打擊碎至粉狀。然后讓碓停止工作,將礦石粉從碓舂內掏至旁邊水池中浸泡,并用木棍攪動。這樣,顆粒較粗的礦石粉和雜質沉淀下來,工人再將上面的乳濁液引入鄰近的另一個池中,并讓其繼續(xù)沉淀,過一段時閭后,水池上面的水變清了,沉在下面的就是泥料,潑去上面的清水,把泥料取出來晾到適當程度。工人便用鐵絲弦的方弓把泥料切成磚頭大小的泥塊,這就是制瓷原料——白不(dun)子。請看,這邊有碼得很整齊的白不子,這個碼法也是很講究的,要使其通風,以便干燥得快一些,待干燥后即可提供給工廠使用。當然,這僅僅是經過了粗加工的原料,在用于制作瓷坯前,還要進行配料和精加工,這道工序是在瓷坯成型的作坊內完成的。
水碓是一種古老的粉碎工具,它以水為原動力。早在東漢時期的江南,就已普遍采用舂打谷類,除去谷子的皮殼。據此推斷,水碓粉碎瓷礦石,可能在制瓷業(yè)初創(chuàng)時,就已開始使用了,水碓由水輪、碓體、碓坑三部分組成,碓體又包括碓桿、碓嘴等零部件。具有一定落差的水流,驅動水輪旋轉,通過板頭撥碓桿上抬,板頭脫開后碓桿自動下落,碓桿上的碓嘴就舂擊碓坑中的瓷石,所以水碓是水能轉化成機械能的裝置,它設計巧妙、構造合理、使用方便。尤其令人稱奇的.是水碓在粉碎瓷石過程中,碓坑中的瓷石顆粒,不需要人工幫助攪動,而能自動翻滾,不會出現部分瓷石舂細了,而另一部分又沒有舂著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有哪位游客發(fā)現了其中的奧妙沒有?
仔細觀察一下碓坑的結構,就可明白這里面的道理。碓坑是方錐形的,上大下小,其三面是石塊砌結,唯有靠里的一面是用厚實的木板砌結。由于木板有彈性,在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振動,因而使碓坑內的瓷石自行翻動。碓嘴的運動軌跡是以支點為圓心的圓弧,碓嘴的舂擊力可分解成水平和垂直兩個分力。垂直分力作用于礦石,起粉碎作用;水平分力則作用于木質碓坑壁,使其振動,撥動物料下翻。由此可見,碓坑的簡單而又巧妙的構造,大大改善了水碓的功能,使其成為半自動化的機械,降低了勞力成本,提高了效率。
用水碓粉碎加工的制瓷原料,其顆粒是多面體,而非球體,與現代粉碎設備(如球磨機)相比,這是它的優(yōu)點。顆粒為多面體的原料可塑性好,坯體的干燥強度高,所以這種古老的方法現在仍在使用。為了克服干旱少雨季節(jié)枯水的影響,后來人們改用電力代替水力。如今若來到市郊的制瓷原料產地,仍可目睹成群的“水碓”(準確地講,應該是“電碓”)繁忙的工作場景。
各位游客,這古老的原料加工作坊看似非常簡陋,建筑四面通風,沒有遮擋。原本屋頂是用草蓋的,每年的枯水季節(jié),管理人員利用空閑時間進行更換。用茅草蓋頂的屋子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冬暖夏涼。到了現代人們?yōu)榱耸∪ッ磕旮鼡Q茅草的麻煩,才改用瓦頂。然而簡陋屋子里的原料加工設備和工藝過程卻非常科學嚴謹,最大的優(yōu)越性是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其使用的能源——水力,是呵以再生的。另外,由于它的半自動化性質,管理非常方便,投入的勞力相對較少;而且水碓工作和礦山生產在勞力使用上,有很大的互補性,景德鎮(zhèn)地區(qū)在每年的三月至八月,一般多雨,正適宜水碓運轉,這時的礦山又由于雨水影響不宜開工,到下半年的九月至次年的二月,河水干涸,水碓停工,正好是礦山開采的火紅之時,所以開礦和看管水碓一點都不矛盾。當地的農民有不少身兼三職,既種田,又開礦,還管理水碓?梢,這種原料加工作坊的設計建造和管理都達到了最優(yōu)。
景德鎮(zhèn)導游詞1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歡迎大家來到千年瓷都景德鎮(zhèn)旅游。
景德鎮(zhèn)市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北與安徽交界,東南西三面與上饒接壤。地勢周高中低,形似盆狀。境內有昌江和樂安河?偯娣e5200多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56萬。初聽“景德鎮(zhèn)市”,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一方面是“市”一方面又是“鎮(zhèn)”,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景德鎮(zhèn)市最初只是一個小鎮(zhèn),名為昌南,到了宋代瓷器燒造比較有名,趙恒景德元年用皇帝號易名為“景德鎮(zhèn)”,新中國成立后,經國務院批準,景德鎮(zhèn)升格為省轄市,考慮到了瓷都名城的延續(xù),所以就沒有把鎮(zhèn)字去掉。
景德鎮(zhèn)名為瓷都,這里的瓷器當然是最有名的了。這里創(chuàng)造出了無數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瓏,顏色釉四大名瓷著稱于世,享有“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罄”的美譽。
原來景德鎮(zhèn)還留傳著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窯里佬,名叫童賓,為了解救窯工,而以身祭瓷。便跳進了燒得通紅的窯里。數日后開窯,瓷器果然都燒成了,件件潔白如玉,個個端端正正。為了紀念這位獻身的燒窯師傅,陶工們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鎮(zhèn)里的鳳凰山上,為他建了一個廟,塑了雕像,奉為“風火仙師”。景德鎮(zhèn)景點眾多,主要有陶瓷歷史博覽區(qū),高嶺—瑤里風景區(qū),浮梁古縣衙,洪巖仙境風景區(qū)等。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浮梁的古縣衙。該縣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F在保存下來的是清代道光年間重修的.,縣衙前有中門,一條長石砌成的路直通門內,院中石板鋪路,旁植古柏數株。大堂為五開間,大堂后面各置園門,整個衙門的設計給人的感覺是莊嚴與輕松并存,厚重與俏雅交輝,很有藝術性。
當然大家還可以在此品位油炸餛飩,餃子耙,涼拌冷粉,堿水耙等著名風味小吃。我是xx,祝大家旅途愉快。
【景德鎮(zhèn)導游詞】相關文章:
景德鎮(zhèn)導游詞江西景德鎮(zhèn)導游詞03-30
景德鎮(zhèn)景點的導游詞07-19
江西景德鎮(zhèn)導游詞介紹02-04
介紹景德鎮(zhèn)景點的導游詞07-23
景德鎮(zhèn)古窯導游詞09-26
景德鎮(zhèn)市導游詞09-15
江西景德鎮(zhèn)導游詞(11篇)12-13
江西景德鎮(zhèn)的導游詞13篇01-11
江西景德鎮(zhèn)導游詞11篇12-13
景德鎮(zhèn)著名景點古窯導游詞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