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三開頭的成語(一):
1、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之內(nèi)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2、三折肱,為良醫(yī):幾次斷臂,就能明白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成為內(nèi)行。也指高明的醫(yī)道。
3、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機。
4、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數(shù)傳能使人信而轉(zhuǎn)疑。
5、三過其門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6、三戶亡秦:三戶:幾戶人家;亡:滅。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勝信心。
7、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8、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然后再去做。
9、三冬二夏:猶言三兩年。
10、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適宜的環(huán)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11、三妻四妾:妻妾眾多的意思。
12、三推六問:推:推究;問:審問。舊時指反復(fù)審訓(xùn)。
13、三頭八臂:神道的形狀。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lǐng)出眾。同“三頭六臂”。
14、而立:指人在歲前后有所成就。
15、三饑兩飽:猶言饑一頓,飽一頓。形容生活艱難。
16、三豕涉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17、三紙無驢: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lǐng)。
18、三日新婦: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
19、三智五猜:比喻用盡心思,多方猜測。
20、三好二怯: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同“三好兩歹”。
21、三寸鳥,七寸嘴:比喻能說會道(多用于諷刺)。
22、三陽開泰:《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23、三言兩語:幾句話。形容話很少。
24、三鄰四舍:泛指鄰居。
25、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26、三頭六臂: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領(lǐng)。
27、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喝齻人一齊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夠作為我的教師。指應(yīng)當(dāng)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
28、三槐九棘:中國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29、三朋四友:泛指各種朋友。
30、三緘其口: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jǐn)慎。此刻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31、三朝元老:元老: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此刻用來指在一個機構(gòu)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人。
32、三朝五日:指五天。
33、三天兩頭:隔一天,或幾乎每一天。形容經(jīng)常頻繁。
34、三戰(zhàn)三北:北:敗逃。打三仗,敗三次。形容屢戰(zhàn)屢敗。
35、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饌。亦借喻精美的詩文。
36、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37、三吐三握:以之為求賢殷切之典。
38、三寸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39、三長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40、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詞。罵人長相難看。
41、三徙成都: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42、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43、三曹對案:指審問對質(zhì)。
44、三寫成烏:指古書傳寫易致差錯。同“三寫易字”。
45、三魂出竅: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46、三頭六證:指眾多的人證。
47、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48、三不拗六:指少數(shù)人拗可是多數(shù)人。
49、三回九轉(zhuǎn):①形容曲折回蕩。②猶三番五次。
50、三姑六婆:比喻不務(wù)正業(yè)的婦女。
51、三跪九叩: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jié)。
52、三天: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53、三從四德: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之一。
54、三媒六證: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
55、三江五湖:①指東南方的三條江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稱。
56、三瓦兩巷: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同“三瓦兩舍”。
57、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十分幸運。
58、三拳兩腳: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59、三對六面:指有關(guān)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辦理手續(xù)或說明情由。
60、三親四眷:泛指眾親戚。同“三親六眷”。
61、三親六眷: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62、三家村:指偏僻的小鄉(xiāng)村。
63、三婆兩嫂:猶言三妻四妾。
64、三葷五厭:泛指葷腥食物。
65、三頭六面:指當(dāng)著眾人或有關(guān)各方之面。
66、三災(zāi)六難: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同“三災(zāi)八難”。
67、三怨成府:言與三人結(jié)怨則仇恨集身,難以免禍。
68、三貞五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同“三貞九烈”。
69、六行:舊時對各行各業(yè)的通稱。
70、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然后再去做。
71、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動作干脆利索。
72、三折肱為良醫(y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自能造詣精深。
73、三番兩次:指屢次,多次。
74、六策,走為上策: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75、三旨相公: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76、三差五錯:泛指差錯。常指意外的事故。
77、三百甕齏:指長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貧。齏,咸菜。三百甕,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
78、三余讀書: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79、三好兩歉: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80、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
81、三風(fēng)十愆:三種惡劣風(fēng)氣,所滋生的十種罪愆。指巫風(fēng)二:舞歌;淫風(fēng)四:貨色游畋;亂風(fēng)四:侮圣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合而為十愆。
82、三句不離本行: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yè)。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我從事的行業(yè)。
83、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農(nóng)黃帝;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原為傳說中我國遠古的部落酋長。后借指遠古時代。
84、三節(jié)兩壽:舊俗對于塾師,逢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年節(jié)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jié)兩壽。亦用以泛指節(jié)日和生辰。
85、三命而俯: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tài)度也愈加謙虛。
86、三翻四覆:翻:轉(zhuǎn)。反復(fù)無常。
87、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jīng)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88、三三四四: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shù)不多。
89、三夫之言: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
90、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攜。
91、六計,走為上計: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92、三陽交泰: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陽開泰”。
93、三期賢佞:以之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實。
94、三瓦兩舍:瓦舍:宋元時指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
95、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96、三差兩錯:比喻偶然的差錯。
97、三位一體: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靈稱為三位一體。常用來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lián)成的一個緊密不可分的整體。
98、三回五次:指多次。
99、三窩兩塊: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眾多的子女。
100、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達,說明。多次命令和告誡。
101、三災(zāi)八難: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
102、三言兩句:幾句話。形容話很少。同“三言兩語”。
10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104、三百六十行:舊時對各行各業(yè)的通稱。
105、三盈三虛: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xué)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xué)效果好,影響大。
106、三教九流:舊指宗教或?qū)W術(shù)上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
107、三占從二:三個人一同算卦,聽從其中兩個人的意見。比喻聽從多數(shù)人的意見。
108、三言訛虎:猶三人成虎。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
109、三三五五:三個一群,五個一伙。
110、三寫易字:指古書傳寫易致差錯。
111、三省吾身:。簷z查反;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我,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我。
112、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113、三臺八座:泛指高官重臣。
114、三徙成國: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同“三徙成都”。
115、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狀。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lǐng)出眾。同“三頭六臂”。
116、三浴三釁: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117、三般兩樣:指多個,也指耍手段,弄花樣。
118、三三兩兩:三個兩個地在一齊。形容人數(shù)不多。
119、三迭陽關(guān):三迭:反復(fù)歌唱某一句;陽關(guān):古關(guān)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diào)。后也比喻離別。
120、三人為眾:數(shù)目到達三人即可稱為眾人,已不算少數(shù)。
121、三釁三。横叄阂韵阃可。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122、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23、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24、三茶六禮: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125、年河?xùn)|,年河西:年前風(fēng)水在河的東面,而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126、三墳五典: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127、三獸渡河: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128、三貞九烈:貞:貞操;烈:節(jié)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129、三街六市:泛稱各街市。
130、三六九等: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131、三好兩歹:身體三天好,兩天不好。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132、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33、三茶六飯:比喻招待客人十分周到。
134、三頭兩緒:形容事務(wù)繁雜,不易弄清頭緒。
135、三心兩意:常指不安心,不專一。同“三心二意”。
136、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137、三步兩腳:快速行走的樣貌。
138、三山五岳:五岳: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139、三分像人,七分似鬼:罵人的話。罵人長相難看。
140、三復(fù)白圭:指慎于言行。
141、三湯兩割:①泛指烹飪之事。②指各種肴饌。
142、三星在天:指新婚。
143、三老四少: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144、三榜定案:三次張榜,廣求意見,再作最終決定。極言行事慎重。
145、三頭兩日:三二天。形容時間相隔很近。
146、三魂七魄: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xiàn)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魂七魄”。
147、三馬同槽: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quán)。也泛指陰謀篡權(quán)。
148、三反四覆:指反復(fù)無常。
149、三諫之義:指事君之正道。
150、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長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樣貌。
151、三心二意: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152、三番五次:番:遍數(shù)。一再,多次。
153、三寸不爛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154、三顧草廬: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同“草廬三顧”。
155、三街兩市:泛稱各街市。
156、三平二滿: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
157、三湯五割:泛指烹飪之事。也指各種肴饌。同“三湯兩割”。
158、三等九般: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同“三等九格”。
159、三老五更:相傳古代統(tǒng)治者設(shè)三老五更,以尊養(yǎng)老人。
160、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guī)范。
161、三牲五鼎:舊時形容祭品豐盛。之后也形容食物完美。
162、三清四白:指十分清白。
163、三親六故:親戚故舊的總稱。
164、三五成群:幾個人幾個人在一齊。
165、三頭對案:指有關(guān)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一齊對質(zhì),講清楚事情真相。
166、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行當(dāng),職業(yè)。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yè)范圍。
167、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zhǔn)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168、三宮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嬪。
169、三環(huán)五扣:形容捆綁結(jié)實。
170、三夫之對: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171、三腳兩步: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遠。
172、三等九格:猶三六九等。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173、三尸暴跳:形容人氣憤到極點。
174、三年五載:五:表示大概數(shù)量;載:年。指多年。
175、三星在戶:表示新婚之喜。
176、三足鼎立:比喻三方應(yīng)對立的局勢。
177、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
178、三拳不敵四手:比喻人少的敵可是人多的。
179、三頭兩面:看對方的臉色而改變態(tài)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兩面手法。
180、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
181、三江七澤:泛指江河湖澤。
182、三翻四復(fù):變化無;蚍磸(fù)多次。
183、三復(fù)斯言:三復(fù):多次反復(fù);斯言:這句話。反復(fù)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184、三更半夜: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185、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役的總稱。
186、三疊陽關(guān):即《陽關(guān)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并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復(fù)三次,故稱“三疊”。后泛指送別之曲。
187、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188、三夫成市虎: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同“三人成虎”。
189、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zāi)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三開頭的成語(二):
1、三折肱為良醫(yī):幾次斷臂,就能懂得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自能造詣精深。
2、三槐九棘:中國周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后因以“槐棘”指三公或三公之位。
3、三年五載:三,五:表示大概數(shù)量;載:年。指多年。
4、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機。
5、三鄰四舍:泛指鄰居。
6、三葷五厭:泛指葷腥食物。
7、三湯五割:泛指烹飪之事。也指各種肴饌。同“三湯兩割”。
8、三貞五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同“三貞九烈”。
9、三沐三熏: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10、三街六市:泛稱各街市。
11、三頭六面:指當(dāng)著眾人或有關(guān)各方之面。
12、三分似人,七分似鬼:詈詞。罵人長相難看。
13、三臺八座:泛指高官重臣。
14、三翻四覆:翻:轉(zhuǎn)。反復(fù)無常。
15、三窩兩塊:①指有多房妻妾。②指眾多的子女。
16、三期賢佞:以之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實。
17、三頭兩日:三二天。形容時間相隔很近。
18、三熏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
19、三家村:指偏僻的小鄉(xiāng)村。
20、三反四覆:指反復(fù)無常。
21、三徙成都:相傳舜三度遷移,百姓慕德而從,所至處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
22、三跪九叩:叩:磕頭。最敬重的禮節(jié)。
23、三尸五鬼:比喻奸佞之臣。
24、三江五湖:①指東南方的三條江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稱。
25、三宮六院:泛指帝王的妃嬪。
26、三日新婦:舊時過門三日之新婦,舉止不得自專。因以喻行動備受拘束者。
27、三好兩歹:身體三天好,兩天不好。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28、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饌。亦借喻精美的詩文。
29、三薰三沐: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同“三釁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
30、三親六故:親戚故舊的總稱。
31、三饑兩飽:猶言饑一頓,飽一頓。形容生活艱難。
32、三三四四: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shù)不多。
33、三首六臂:神道的形狀。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lǐng)出眾。同“三頭六臂”。
34、三魂出竅: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35、三江七澤:泛指江河湖澤。
36、三疊陽關(guān):即《陽關(guān)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并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
37、三分鼎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38、三老四少:①老少眾人。②方言。稱參加青幫的人。猶言老少爺們或兄弟爺們。
39、三徙成國:形容圣人到處都受到百姓的擁戴。同“三徙成都”。
40、三心兩意:常指不安心,不專一。同“三心二意”。
41、三盈三虛:盈:滿。虛:空。指孔子的滿門弟子,被少正卯講學(xué)所吸引,多次離開孔子之門。形容講學(xué)效果好,影響大。
42、三言訛虎:猶三人成虎。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
43、三腳兩步: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遠。
44、三等九格:猶三六九等。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45、三夫之言: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
46、三節(jié)兩壽:舊俗對于塾師,逢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年節(jié)及孔子誕辰,塾師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稱為三節(jié)兩壽。亦用以泛指
47、三風(fēng)十愆:三種惡劣風(fēng)氣,所滋生的十種罪愆。指巫風(fēng)二:舞,歌;淫風(fēng)四:貨,色,游,畋;亂風(fēng)四:侮圣言,逆忠直,遠
48、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數(shù)傳能使人信而轉(zhuǎn)疑。
49、三怨成府:言與三人結(jié)怨則仇恨集身,難以免禍。
50、三句不離本行: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yè)。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我從事的行業(yè)。
51、三街兩市:泛稱各街市。
52、三寫易字:指古書傳寫易致差錯。
53、三夫之對:泛指經(jīng)過多人傳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54、三番兩次:指屢次,多次。
55、三沐三薰: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鄭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56、三環(huán)五扣:形容捆綁結(jié)實。
57、三拳兩腳:形容不多幾下拳打腳踢。
58、三等九般: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同“三等九格”。
59、三山五岳:五岳: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60、三諫之義:指事君之正道。
61、三清四白:指十分清白。
62、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形容人長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樣貌。
63、三親四眷:泛指眾親戚。同“三親六眷”。
64、三好兩歉: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
65、三遷之教:比喻選擇居住適宜的環(huán)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66、年河?xùn)|,年河西:年前風(fēng)水在河的東面,而年后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67、三寫成烏:指古書傳寫易致差錯。同“三寫易字”。
68、三災(zāi)六難: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同“三災(zāi)八難”。
69、三好二怯:指時好時病。形容體弱。同“三好兩歹”。
70、三言兩句:幾句話。形容話很少。同“三言兩語”。
71、三婆兩嫂:猶言三妻四妾。
72、三吐三握:以之為求賢殷切之典。
73、三獸渡河:佛教以兔,馬,象三獸渡河入水之深淺,喻小,中,大三乘證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74、三復(fù)白圭:指慎于言行。
75、三回九轉(zhuǎn):①形容曲折回蕩。②猶三番五次。
76、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77、三頭六證:指眾多的人證。
78、三親六眷: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79、三瓦兩巷: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同“三瓦兩舍”。
80、三句話不離本行:行:行當(dāng),職業(yè)。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yè)范圍。
81、三陽交泰: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同“三陽開泰”。
82、三顧草廬:劉備為請諸葛亮,三次到草廬中去拜訪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對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或過訪
83、三分像人,七分似鬼:罵人的話。罵人長相難看。
84、三日打魚,兩日曬網(wǎng):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85、三湯兩割:①泛指烹飪之事。②指各種肴饌。
86、三回五次:指多次。
87、三冬二夏:猶言三兩年。
88、三頭八臂:神道的形狀。后比喻神通廣大,本領(lǐng)出眾。同“三頭六臂”。
89、三夫成市虎: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同“三人成虎”。
三開頭的成語(三):
1、三般兩樣:指多個,也指耍手段,弄花樣。
2、六計,走為上計: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3、三拳不敵四手:比喻人少的敵可是人多的。
4、三朝五日:指三,五天。
5、三旬九食:旬:十天叫一旬。天中只能吃九頓飯。形容家境貧困。
6、三下五除二:珠算口訣。形容做事及動作干脆利索。
7、三迭陽關(guān):三迭:反復(fù)歌唱某一句;陽關(guān):古關(guān)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diào)。后也比喻離別。
8、三復(fù)斯言:三復(fù):多次反復(fù);斯言:這句話。反復(fù)朗讀并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9、三長兩短:指意外的災(zāi)禍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10、三戶亡秦:三戶:幾戶人家;亡:滅。雖只幾戶人家,也能滅掉秦國。比喻正義而暫時弱小的力量,有暴力的必勝信心。
11、三六九等:指等級和類別多,有種種差別。
12、三蛇七鼠:比喻為害的東西多。
13、三豕涉河: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14、三緘其口: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jǐn)慎。此刻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15、三茶六飯:比喻招待客人十分周到。
16、三教九流:舊指宗教或?qū)W術(shù)上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
17、三寸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18、三妻四妾:妻妾眾多的意思。
19、三災(zāi)八難: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
20、三推六問:推:推究;問:審問。舊時指反復(fù)審訓(xùn)。
21、三不拗六:指少數(shù)人拗可是多數(shù)人。
22、而立:指人在歲前后有所成就。
23、三頭六臂: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領(lǐng)。
24、三過其門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25、三頭對案:指有關(guān)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一齊對質(zhì),講清楚事情真相。
26、三百甕齏:指長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貧。齏,咸菜。三百甕,極言其多,一時吃不完。
27、三長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長兩短”。②猶閑話,壞話。
28、六策,走為上策: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后指事情已經(jīng)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29、三天: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30、三占從二:三個人一同算卦,聽從其中兩個人的意見。比喻聽從多數(shù)人的意見。
31、三星在戶:表示新婚之喜。
32、三寸鳥,七寸嘴:比喻能說會道(多用于諷刺)。
33、三足鼎立:比喻三方應(yīng)對立的局勢。
34、三番五次:番:遍數(shù)。一再,多次。
35、三天兩頭:隔一天,或幾乎每一天。形容經(jīng)常,頻繁。
36、三貞九烈:貞:貞操;烈:節(jié)烈。封建社會用來贊譽婦女的貞烈。
37、三對六面:指有關(guān)雙方在證人或中間人在場時,辦理手續(xù)或說明情由。
38、三百六十行:舊時對各行各業(yè)的通稱。
39、三魂七魄:魂:舊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舊指依附形體而顯現(xiàn)的精神。道家語,稱人身有“三魂七魄”。
40、三朋四友:泛指各種朋友。
41、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兩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42、三紙無驢:形容寫文章廢話連篇,不得要領(lǐng)。
43、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里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dāng)事實。
44、三茶六禮:猶言明媒正娶。舊指正式婚姻。
45、三年化碧:指忠心不泯。
46、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47、三三五五:三個一群,五個一伙。
48、三陽開泰:《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稱
49、三言兩語:幾句話。形容話很少。
50、三余讀書: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讀書。
51、三綱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封建禮教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規(guī)范
52、三馬同槽: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quán)。也泛指陰謀篡權(quán)。
53、三五成群:幾個人,幾個人在一齊。
54、三折肱,為良醫(yī):幾次斷臂,就能明白醫(yī)治斷臂的方法。后比喻對某事閱歷多,富有經(jīng)驗,成為內(nèi)行。也指高明的醫(yī)道。
55、三令五申:令:命令;申:表達,說明。多次命令和告誡。
56、三曹對案:指審問對質(zhì)。
57、三尸暴跳:形容人氣憤到極點。
58、三三兩兩:三個兩個地在一齊。形容人數(shù)不多。
59、三朝元老:元老:資格最老,聲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此刻用來指在一個機構(gòu)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
60、三寸不爛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61、三媒六證: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還必須有媒人介紹。表示鄭重其事。
62、三姑六婆:比喻不務(wù)正業(yè)的婦女。
63、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然后再去做。
64、三年之艾: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zhǔn)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65、三頭兩緒:形容事務(wù)繁雜,不易弄清頭緒。
66、三街六巷:泛指大街小巷。
67、三星在天:指新婚。
68、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之內(nèi)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69、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很幸運。比喻十分幸運。
70、三從四德:封建禮教束縛婦女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之一。
71、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jīng)過反復(fù)研究,然后再去做。
72、三瓦兩舍:瓦,舍:宋,元時指妓院及各種娛樂場所。舊指富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
73、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比喻對學(xué)習(xí),工作沒有恒心,經(jīng)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74、三翻四復(fù):變化無;蚍磸(fù)多次。
75、三頭兩面:看對方的臉色而改變態(tài)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兩面手法。
76、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77、三人為眾:數(shù)目到達三人即可稱為眾人,已不算少數(shù)。
78、三老五更:相傳古代統(tǒng)治者設(shè)三老五更,以尊養(yǎng)老人。
79、三墳五典:相傳為我國最早的古籍。
80、三平二滿: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
81、三榜定案:三次張榜,廣求意見,再作最終決定。極言行事慎重。
82、三位一體: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靈稱為三位一體。常用來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lián)成的一個緊密不可分的整體。
83、三省吾身:。簷z查,反。簧恚鹤陨。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我,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我。
84、三差五錯:泛指差錯。常指意外的事故。
85、三步兩腳:快速行走的樣貌。
86、三心二意: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8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神農(nóng),黃帝;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原為傳說中我國遠古的部落酋長。后借指遠古時代
88、三浴三釁:釁: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89、三釁三。横叄阂韵阃可怼6啻毋逶〔⒂孟懔贤可怼_@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90、三旨相公:用來諷刺庸祿低能的大官。
91、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喝齻人一齊走路,其中必定有人能夠作為我的教師。指應(yīng)當(dāng)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xué)習(xí)。
92、三命而俯: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tài)度也愈加謙虛。
93、三更半夜:一夜分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時。指深夜。
94、三牲五鼎:舊時形容祭品豐盛。之后也形容食物完美。
95、三班六房:三班:指皂,壯,快班,均為差役;六房:指吏,戶,禮,兵,刑,工房,均為書辦胥吏。明,清時州縣衙門中吏
96、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jīng)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97、三戰(zhàn)三北:北:敗逃。打三仗,敗三次。形容屢戰(zhàn)屢敗。
98、三智五猜:比喻用盡心思,多方猜測。
99、三差兩錯:比喻偶然的差錯。
100、六行:舊時對各行各業(yè)的通稱。
【三開頭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意字開頭的成語02-11
云開頭的成語200個12-26
天字開頭的成語300個02-10
鳥開頭的成語30個02-10
一字開頭的成語大全04-08
不字開頭的成語300個03-29
述職報告開頭08-04
述職報告的開頭07-01
作文開頭結(jié)尾03-22
作文開頭大全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