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觀看完作品之后,內(nèi)心會產(chǎn)生很多感慨,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每個觀看完影片的人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想法。千萬不能認(rèn)為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雷雨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雷雨觀后感1
30年前,周家少爺周樸園同侍女侍萍私下相愛了,他們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周家反對他們的結(jié)合,為了給周樸園找一個門當(dāng)戶對的闊小姐,硬是把侍萍逼走了。侍萍懷著滿腔的悲憤,拋下大兒子周萍,抱著小兒子投河自荊被搭救之后,她嫁給了魯貴,并生了一個女兒四鳳。
30年后,靠著盤剝工人,周樸園已經(jīng)成為一個煤礦公司的董事長。他又有了一個年輕的妻子繁漪,并且有了一個兒子周沖。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命運的捉弄,魯貴和四鳳先后來到周公館做了傭人,魯大海(侍萍抱走的那個小兒子)也到周家煤礦上當(dāng)了工人,并作為罷工代表反抗著周樸園的剝削和壓迫。周樸園是個“社會上的好人物”,但在家里,卻是一個專制的家長。在這樣一個令人窒息的家庭中,罪惡在悄悄上演:周萍和自己的繼母繁漪私通,后來為了擺脫繁漪的糾纏,也為了悔改自己“以往的罪惡”,他到四鳳那里尋找寄托,并讓四鳳有了身孕。侍萍來到周家,與周樸園相認(rèn),雖然周樸園一直思念著侍萍,但當(dāng)她真的出現(xiàn)在面前,他又覺得她是來算舊賬的,試圖用錢替自己贖罪,遭到了侍萍的拒絕。
終于,在一個雷雨的夜晚,所有的矛盾沖突有了一個總爆發(fā)。得知自己和周萍的血緣關(guān)系,不堪忍受打擊的四鳳沖入雨中,不幸觸電身亡。一直暗戀著四鳳的周沖追了出去,也為救四鳳而觸電。在一片混亂中,周萍開槍自殺。最后,只剩下憔悴的周樸園,陪伴著癡呆的侍萍和瘋了的繁漪。劇本描寫了這樣一個殘酷的世界,每一個人都“在盲目地爭執(zhí)著,泥鰍似的在情感的火坑里打著昏迷的滾,用心來拯救自己”,但不管怎么掙扎,怎么呼號,也難以逃脫悲劇性的命運。
雖然對于這種悲慘命運的成因,作者歸結(jié)為宇宙里斗爭的“殘忍”和“冷酷”,以及這斗爭背后的或者叫做“上帝”或者叫做“命運”的主宰,但悲劇的直接原因還是周樸園30年前所造的罪孽,因此,劇本客觀上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周樸園所代表的那個階級。
周樸園是一個典型的資本家化了的封建家長,在社會層面上,他是一個冷酷的'吸吮工人血汗的資本家,干盡了昧心的勾當(dāng);在家庭層面上,他是個自私專橫的家長,容不得半點的思想自由和人格獨立,從精神上、感情上、心靈上,壓迫著他的妻兒,造成了繁漪的畸形反抗,并制造了新的罪惡。通過這個人物,作者揭露了中國資產(chǎn)階級的封建性,因而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意味。當(dāng)然,周樸園也不是某種政治概念的符號,而是血肉豐滿的復(fù)雜人物,他對于侍萍的感情是真摯的,面對侍萍時流露的懺悔也不是虛偽的做作。
另一個人物侍萍則純?nèi)皇且粋受害者,不僅自己身受其害,而且自己的女兒又重蹈覆轍,甚至陷入更悲慘的命運中,這種悲劇性深刻表現(xiàn)了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物的不幸,控訴了社會的不人道。
雷雨觀后感2
第一次看《雷雨》,是在高一的時候,那時是看話劇,也因為看了那部劇,讓我產(chǎn)生了看原著的沖動。
《雷雨》從開始作者就暗示著這個是一個悲劇。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那似乎是中國式的悲劇故事,一個風(fēng)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jié)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特別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周樸園這個風(fēng)流少爺雖被侍萍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為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選擇了繁漪。孤苦無依的`侍萍帶著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jié)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又上演了。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并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愿與他多接觸,和同母異父的四鳳相愛。身為他們的母親,侍萍只能接受命運的捉弄,也只能埋怨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命運,似乎一切該終結(jié)了,偏偏當(dāng)年的風(fēng)流少年周樸園在誤會下道出了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dǎo)致悲劇的發(fā)生,但是到了最后,魯四鳳、周沖、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在作者的筆下,深受封建思想影響的周家大院,上演了一個封建家庭的倫理悲劇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周沖對四鳳執(zhí)著,繁漪對感情的選擇。代表著封建思想的魯侍萍、魯四鳳逃不過命運的捉弄。周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是五四運動后成長起來的一批年輕人的代表,他勇于反抗封建,希望接受新的思想,并且單純地幻想著“世界對于他來說永遠都是美好的”,他甚至認(rèn)為連愛也是無私的,他甚至幻想能和他所愛的人——四鳳永遠在一起,當(dāng)這一要求被拒絕之后,他又幻想和四鳳一起逃離這個沒有愛的家。他有著自己的執(zhí)著,卻不知這是另一個悲劇。繁漪是憂郁的,郁積的火燃燒著她,她的眼光時常充滿了一個年輕婦人失望后的痛苦與絕望,她時常抑制著自己。她是個接受過新式教育的女人,她接受了封建禮教,也勇于反抗封建禮教,她狂熱地與周萍相戀,即使那是不被允許的,但那是她對周家、對那個社會的反抗。
一整部劇,就在那場雷雨中落下帷幕,作者給了整個故事一個完滿的結(jié)局,周樸園的專橫、自私,使他最后孤獨終身,魯四鳳、周沖、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所有的一切,就像一場雷雨,猛烈地開始,又倏然地結(jié)束,留下雨后水滴的聲音,讓我們細(xì)細(xì)體會。
雷雨觀后感3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這雷雨下沖刷的,是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tǒng),是劇中人痛苦與矛盾交織的情情仇仇,是命運之神獰笑的薄薄嘴角……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后,一切成空。
悲劇的初始,往往是一個并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仆墜入愛河,這樣的故事在那時的時代背景下不算少見。理所當(dāng)然,富家長輩憤然反對二人"懸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將懷抱嬰兒的女仆趕走,還"用心良苦"的強要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悲劇的初形在這里開始醞釀而出。
周樸園,作為劇中中心矛盾的焦點,無疑是情感沖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輕時愛上侍萍的周樸園,或許還能說是仍有一絲純凈殘留。可自那個年三十之夜,他聽任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后娶了門當(dāng)戶對的闊小姐時起,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認(rèn)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他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著她喜歡的家具,說他保留她的習(xí)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為愛,都是因為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個有情有義的君子!"其實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經(jīng)有過,那也在三十年的時光中消失殆盡,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侍萍五千大洋,承諾包管她的`生活開支,要她們永遠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門——全都,全都,是為了他自己。對他而言,愛情早已是漫長生命中的一點佐料,可有可無,如夢一般不切實際。這個資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于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運無疑是坎坷苦難的,但何嘗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場愛情,她也是錯誤締造者之一?膳税∨,你為何糾纏一場無疾而終的情愛三十年,三十年以后還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與災(zāi)難愛也好,恨也好,難道最終受傷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間你將這一生的苦難歸于命運,歸于看不見莫不著的生命之線,念叨著如何苦如何凄慘,緊緊抓住那血紅色的恨意,執(zhí)拗的不愿放手。難道這就是你生命價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對峙,隨后瀟瀟灑灑的揚頭離去,總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暢,不是么
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時代所鑄造的暴風(fēng)驟雨。風(fēng)雨之下,世間一切罪惡丑陋原形畢露,無處藏身。沒有什么愛能穿越這無限悠長的時間,沒有什么事能真正達到永恒。人生如夢,夢里淚雨滂沱。夢醒之后,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雷雨觀后感4
看了這部電影之后,覺得它與別的電影或連續(xù)劇不太一樣,一般影劇會有一兩個主角,內(nèi)容大部分是關(guān)于他們的,但是《雷雨》中,好像所有的人都是主角,不僅是周萍與四鳳,而且它突出的是一個故事,一個悲劇性的故事,所有人的命運都是悲慘,這種悲慘很難讓人想到。
周萍,他與自己的后母發(fā)生過戀情,后來為了擺脫繁漪的糾纏,也為悔改自己的以往的罪惡,到四鳳那里尋找寄托,并真正地喜歡上了四鳳,當(dāng)他們準(zhǔn)備奔向自己的未來時,竟讓他們知道了一件天大的`秘密,他們倆竟是同母異父的兄妹,這樣的事,我想任何人都承受不了。侍萍知道了自己的女兒與兒子相戀,她當(dāng)時的心情簡直是悲痛欲絕,而且當(dāng)知道四鳳竟懷了孩子,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可是最后她卻冷靜下來,讓他們倆離開。這么做也許是最正確的,對所有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方法。讓他們遠走高飛吧,如果不知道這個秘密,他們也許是幸福的一對,可是有人會認(rèn)為他們,但他們不離開的話,也許進棺材時也不會知道這個秘密,這總比他們不知道真相,然后雙雙慘死好,可是,就在他們走的時候,繁漪,又一個可憐的女人,因為喜歡周萍,因為痛恨周萍不要她,為了滿足自己,為了報復(fù)周萍,她把所有人的命運改變了,在最關(guān)鍵時刻她就把周家老爺周樸園叫了出來。
周樸園,一個典型的資本家、封建家長,同時在社會上,他是一個殘酷的吸吮工人血汗的吸血鬼,干盡了違背天理的勾當(dāng),他蠻橫自私,他容不得半點思想自由和人格獨立。他得知魯媽就是侍萍時,他再也不可能以當(dāng)年的感情面對她,因為他喜歡的是那個年輕貌美的侍萍,他懷念的是以前與她的快樂時光,他認(rèn)為侍萍特意找她,想要用錢解決問題,這十足表現(xiàn)出他的冷酷,出場時,在她不知道繁漪叫他是因為周萍與四鳳的事,而是算賬的情況下,竟把周萍與侍萍的關(guān)系揭露出來,這狹隘的心理殺死了這么多人。
《雷雨》結(jié)尾就像一場暴風(fēng)雨,將所有的人都卷進了這場家庭的悲劇。每一個人都難逃宿命。不得不感嘆,命運這個東西有時候太黑暗了。剛剛才讓你感到曙光的來臨,馬上卻又將人打入萬丈深淵。這是一出悲劇,是一出非?膳碌谋瘎,在一天里三個人死了,兩個人瘋了。黑暗陰郁是《雷雨》的調(diào),是在雷雨來臨之前的預(yù)兆。我們都認(rèn)為是我們在主宰著自己,可是時常又不是自己在主宰。不知是命運在向我們開玩笑,還是我們在向命運開玩笑。
《雷雨》里的人物的命運是黑暗的,他們對命運沒有一絲絲的反抗就已經(jīng)被征服了。假如四鳳和周沖沒有死,也許他們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周萍假如再冷靜一些,也許就不會自殺,兩位母親也就不會因此而瘋掉。命運有時是黑暗的,但是我們應(yīng)該相信,在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命運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都對命運低頭。這黑暗就猶如劇場的幕一樣,我們知道會有閉幕的時候,有我們在黑暗中等待的時候,但是我們應(yīng)該清楚,在瞬間漆黑之后會有更精彩的劇目。而不是應(yīng)該讓黑暗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理智,甚至于心靈。
雷雨觀后感5
曹禺的劇作《雷雨》是中國現(xiàn)代話劇中極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藝術(shù)才能,深刻地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于走向沒落和死亡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雷雨》是一部藝術(shù)結(jié)構(gòu)精巧的作品,它的戲劇沖突非常集中,在該劇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體現(xiàn)。
在《雷雨》第二幕中,魯周兩家三十年的新仇舊恨得到集中的反映。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是周樸園和侍萍之間的“相認(rèn)”。一上場,侍萍就認(rèn)出了周樸園,而周樸園卻沒有認(rèn)出侍萍。于是,這種一明一暗的關(guān)系,一下子就扣住了讀者的心,從周樸園那些發(fā)號施令、居高臨下的語言以及當(dāng)他懷念起侍萍時的“沉吟”、“苦痛”的表情中,不難看出他是個地位高、權(quán)勢大的“尊者”,而且似乎是個多情的人物,在侍萍的話里,也可以發(fā)現(xiàn),她雖然看透了周樸園,卻因為本性的正直善良,仍希望周樸園能認(rèn)出她?磥,好像兩方面沖突不起來了。然而,周樸園的情感畢竟是虛偽的。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侍萍還活著,很可能會影響他的名譽、地位時,他始則厲聲斥問侍萍“來干什么?”“誰指使你來的?”繼則用巨額支票收買侍萍,企圖以他認(rèn)為是萬能的金錢打動侍萍,周樸園虛偽、冷酷的面貌至此暴露無遺?墒,侍萍是有骨氣的。她看也沒看,就將支票撕得粉碎,說:“我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錢算得清的”。明告周樸園:金錢彌補不了罪過!表現(xiàn)出對資產(chǎn)階級金錢至上的蔑視。
侍萍和周樸園的'沖突,反映了被侮辱被損害的下層人民同剝削階級勢力的斗爭,后半部分,魯大海的出場,展開了工人階級與封建資產(chǎn)階級的矛盾沖突。
魯大海站在周樸園面前,父子不相認(rèn)。因為,魯大海直接威脅到周樸園的切身利益,威脅到這個封建資產(chǎn)階級代表人物的根本利益。周樸園對魯大海沒有而且不能有父子之情了;有的只是壓迫的欲望和階級的仇恨。欺詐,行不通,只好撕下偽善的面目,惡狠狠地訓(xùn)斥魯大海:“你現(xiàn)在沒有資格和我說話——礦上已經(jīng)把你開除了!濒敶蠛t是滿懷階級仇恨,單刀直入地揭露周樸園:你叫警察殺了礦上許多人!”“你包修江橋,故意叫江堤出險!”“你故意淹死了兩千兩百個小工!”“你發(fā)的是絕子絕孫的昧心財!”在激烈緊張的戲劇沖突中,人物短短的對話,就使我們看到了周樸園鎮(zhèn)壓工人罷工手段的毒辣,發(fā)家史的罪惡;看到了他狡詐、殘忍的嘴臉;也使我們看到了魯大海堅定的立場,不屈的斗爭精神。
在這一幕戲中,充滿了人物間不可避免的沖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過去和現(xiàn)在的矛盾交匯、連貫在一起。這樣,使得人物的形象“立”了起來,并緊湊地寫出了三十多年來的變遷,展現(xiàn)了兩代人之間錯綜復(fù)雜的矛盾沖突。
從根本上來說,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上層社會的腐朽與罪惡!独子辍愤@部不朽的現(xiàn)實主義名著,在過去,控訴、揭露出資產(chǎn)階級的罪惡本質(zhì);現(xiàn)在,仍起著教育青年后代認(rèn)識黑暗制度的作用。它那精巧的藝術(shù)構(gòu)思,也正被眾多的戲劇創(chuàng)作者所借鑒,所效法。
雷雨觀后感6
一部《雷雨》,兩個多小時,陰暗的色調(diào),看不見溫暖的光。一如腐朽的舊中國,在黑色的國度里沉淪。最后那一道閃電,撕開天幕,帶來凌厲的光,結(jié)束了蒼白的生命,劃上悲劇的末點,震擊世人的靈魂。
終年不見光的書房,通向“監(jiān)獄”的小客廳,一切詭異得如同一部驚悚電影,像是希區(qū)柯克的懸疑片,環(huán)境昭示著人罪惡的心靈。
周樸園,枯柴般削瘦的臉,慢條斯理地說著仁義道德,嚴(yán)厲冷漠地斥責(zé)自己的妻子,忽冷忽熱地對待往昔的情人。那鏡片再厚,也當(dāng)不住那永遠冰冷的目光。
蘩漪,舉止優(yōu)雅的蘩漪,輕搖著團扇從樓上款款而下;軟弱無助的蘩漪,顫抖地喝下藥,破碎的藥碗是她破碎的心;歇斯底里的蘩漪,那樣怨恨的目光,蒼涼的笑聲,顫抖的雙手。她參與了悲劇的制造,她承擔(dān)了悲劇的痛苦。
侍萍,一身素衣,輕輕關(guān)好窗子,低下頭,撩起鬢發(fā)。“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fēng)的嬌羞。”這樣的侍萍,任何人都會心動吧。鏡頭回轉(zhuǎn)30年后,一臉慈祥的魯媽,看著青春活潑的女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卻在看見自己相片的一瞬臉色蒼白。接下來的時間里,她見到了30年不曾忘記的初戀,卻遭到了萬箭穿心般的`痛苦;她見到了魂牽夢繞的兒子,可是近在眼前卻不能相認(rèn);看著兄弟之間拳腳相加,她懊悔、痛心,卻又無力阻止;到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一雙兒女的畸戀,那一刻,她是真的崩潰了吧。
周萍與四鳳,男才女貌,那么真摯地相愛,老天卻無情地開了一個玩笑。兩個花樣年華的青年,就在那一個雷雨的夜里,在震驚、懊悔、無奈、怨恨中終結(jié)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白發(fā)人痛哭的臉。
電影中讓我無法忘記的,還有周沖。穿著白襯衣,斜挎著包,一臉稚氣。他是只有17歲吧,還是個孩子。整個故事里,如果說四鳳是冷漠人世中一朵溫婉的小花,那周沖就該是黑暗中的一縷光了吧。他年輕,說話、做事都還有些孩子氣;他純潔,沒有受到封建毒素的污染,而是鼓勵四鳳去讀書,喜歡跟工人打交道;他寬容,知道哥哥與四鳳相愛,便放棄了自己的感情;到最后,他更是為了救四鳳,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如果說,其他人的悲劇是罪有應(yīng)得,那么周沖又做錯了什么?
對錯用什么衡量?真假用什么證明?生死用什么交換?愛恨用什么償還?只是一場年少情夢啊,30年的等待,為何卻換來這樣的悲劇?夜深人更靜,恍若隔世,有誰記得那段刻骨銘心?有誰會愿意記得,那段刻骨銘心的傷痛?
罪惡的國度,誰是誰的救贖?
動蕩的人世,誰是誰的倚柱?
世上沒有救世主,一切只靠我們自己。不能完全躲開毒素的污染,但,也要盡量保持心靈的潔凈。向著光明,才能蕩盡心頭的罪惡;面朝黑暗,只有沉淪,最終墮入地獄,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們,是兇險的大海上渺小的孤島,只有向著陽光,才不會被淹沒。
【雷雨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雷雨的作文03-09
雷雨的作文03-03
夢見雷雨09-16
雷雨作文10-28
雷雨說課稿03-01
《雷雨》說課稿11-29
《雷雨》說課稿05-24
《雷雨》觀后感(精選29篇)10-06
夏日的雷雨作文11-27
雷雨的作文[集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