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婷婷在线精品综合_97人妻AⅤ一区二区精品_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级黄片在线免费观看

您的位置:群走網>觀后感>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
更新時間:2024-10-19 16:49:41
  • 相關推薦
(熱門)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觀后感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墒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

  今天的這個講座讓我記憶尤深,通過各位領導的講話,使我知道了防震減災的重要性,感受到領導對我們青少年寄予的.厚望,希望通過我們去傳播防震減災的知識,帶動整個社會。我們學校也很重視防震減災的工作。學校經常組織參觀體驗、科普講座等活動。我們會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告訴大家,盡量遠離傷害,遠離危險,讓祖國的未來更美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2

  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災難,這是不可避免的。聽奶奶說:1970年1月5日凌晨,通海發(fā)生了7天·8級地震,當時恰逢半夜,人們在睡夢中醒來,只聽山崩地裂,房子倒塌,到處都是廢墟、哭泣、呻吟和呼救,在夜空中顯得特別凄涼。

  事后,據有關部門統(tǒng)計,地震造成1萬多人死亡,3萬多人受傷,2萬多頭大牲畜死亡,30多萬房屋倒塌,被稱為20世紀云南地震中最大的。我祖母的母親也在地震中被倒塌的梁柱擊中了背部。經過搶救,雖然她救了自己的`命,但從那時起,她就成了駝背的殘疾人。痛苦的瞬間,痛苦的數(shù)字,死去的村民,受傷的肢體,久久縈繞在我心中……

  當時我國還不富裕,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所以每次遇到自然災害,損失總是很大。現(xiàn)在,這個國家很富裕,我們的生活很幸福,但我們也應該準備好防震減災,為此,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讓我們學習防震減災知識,如請消防隊叔叔解釋火災逃生的細節(jié);請交警叔叔向我們解釋交通法規(guī),讓我們文明旅行,安全回家;請地震局叔叔向我們解釋防震減災知識,學習如何在地震中自救,減少傷亡,做好準備。以地震為例,通過學習,我了解并掌握了很多防震避險的方法。以地震為例。通過學習,我學到并掌握了許多防震和避險的方法。例如,當我們在課堂上突然發(fā)生地震時,我們不能驚慌失措。不要跑到教室外面。我們應該抱著頭,閉上眼睛,躲在桌子下面。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導下,轉移到教室外;如果在操場外,應蹲在原地,雙手保護頭部,避免高樓;如果家里發(fā)生地震,應盡快躺在床下,衛(wèi)生間、廚房等安全角落,地震后迅速疏散,不得下樓乘電梯。簡而言之,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只要我們通常掌握基本的自救知識,就可以避免災難發(fā)生時不必要的傷亡。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是不可阻擋的,但只要我們有信心、勇氣和準備,我們就能克服一切困難。防震減災,團結一致,一切困難和災難都將被我們踩在腳下。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3

  x月12日快到了,然而就在去年的這一天,四川省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0級的大地震。面對難以抗拒的巨大天災,人類又一次表現(xiàn)出渺小和虛弱。我們除了震驚、悲哀、堅強之外,也需要反省,比如面對地震、海嘯、水災,如何自救?世界三大自然災害中,地震高居第一。

  據《減災必讀》一書的統(tǒng)計,歷史上各種自然災害曾毀滅了世界各地52個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滅的城市就占了27個,超過一半;其余25個城市受毀于地震以外的如水災、火災、火山噴發(fā)、風災等。因此,地震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群災之首”是名副其實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為了不讓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為了不讓擁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我們從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有教師、有消防員、有母親……其中讓我最感動的就是一位50歲的男教師—譚千秋。他用自己的生命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間展開雙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保護4名學生。最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會如何預防地震。讓這知識伴隨著我們一輩子,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傳給每一個人,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防震意識,心中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的想法,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400字5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樹立防災減災意識,力爭把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災害有許多種:地震、酸雨、火災、水土流失等。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fā)生大地震,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均有數(shù)十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fā)生前,會有一些預兆。比如馬等牲畜會掙脫韁繩,并瘋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會涌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要發(fā)生地震。如果發(fā)現(xiàn)動物有這些反,F(xiàn)象,必須先辨別真假,再向地震局報告,以防在先,及早撤離。

  發(fā)生地震時,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地震了,如果被壓在廢墟底下,就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保持呼吸順暢,再想辦法求救,如果在家里,必須馬上鉆到堅硬并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保護好頭部,以免砸傷。

  我們哈密常發(fā)生的災害主要有火災、水土流失等,有些災害都是人類自己亂丟明火、砍伐樹木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小心用火,不亂丟煙頭;節(jié)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要多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多學習一些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樹立防范意識。

  災難其實并不可怕,只要人們增強防范意識,就能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預防災害的發(fā)生,使我們的明天更加光明燦爛!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4

  人間處處有真情,世界上有偉大的母愛、無私的父子之情和師生深厚的感情!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課文講的便是一個父親與兒子之間的感人故事。

  文中主要講了在美國洛杉磯發(fā)生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親不顧生命危險,不顧他人的.勸阻,在瓦礫堆里挖了整整38個小時,最終救出了兒子。但是自己卻滿臉灰塵,衣服破爛不堪,渾身到處都是血跡。這是一個多么無私的父親啊!他一直在堅持一個信念,“兒子,不論發(fā)生什么事情,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我們一直等啊等啊,時間好像過得特別慢。過了好久,終于爸爸告訴我們,地震過去了,不會來了。我終于松了一口氣,總算安全了,太好了!終于可以安全地回家了!我希望地震永遠都不要來!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5

  各種自然災害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中最常見的是地震。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無論是傷亡還是金錢。但如何盡量減少這種損失呢?最好的方法是普及防災知識。

  為什么防震減災知識的普及如此重要?讓我們來看看一組數(shù)據:2008年5月12日是所有中國人難忘的一天。今天,里氏8.0級地震發(fā)生在中國汶川。經確認,69225人死亡,374640人受傷,17939人失蹤。然而,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團結一致,使災區(qū)人民度過了危機。2011年3月11日,里氏9.0級地震發(fā)生在日本,14063人死亡,僅為汶川地震死亡人數(shù)的20.3%。汶川地震僅受傷3.7%的受害者。為什么日本地震更強,但傷亡人數(shù)比中國少得多?這是因為日本的防震減災知識已經非常普及。

  讓我們談談地震來臨時如何自救。首先,當?shù)卣鸢l(fā)生時,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一樓的'人要趕緊跑出去,躲在空曠的地方;如果你在一棟高樓里,你應該先躲在一些堅硬的家具下,比如桌子和床,等待余震跑。逃跑時,不能貪財,更不能坐電梯。如果你在路上,試著跑到路中間,防止被墻或兩邊的建筑撞到。其次,當?shù)卣疬^去時,如果你被困在廢墟中,不要驚慌。首先,保持冷靜,不要輕易移動,保持呼吸順暢。保持體力,不要大聲喊叫。能爬出來的盡量爬出來,不能爬出來的等救援人員的到來。聽到救援人員來了,再呼救,有條件的話可以找硬物敲擊水管、鋼筋等傳聲效果較好的物質。在被困的不要灰心喪氣,只有充滿信心和希望,才有生存的可能。

  災難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掌握了自救的知識,有了自救的能力,我們就能把它對我們的傷害降到最低。讓我們一起行動,學習自救知識,讓我們的未來更加光明。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6

  防震小常識

  1.地震知識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目前人類尚不能阻止地震的發(fā)生。但是,我們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

  由于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錯動,這就是地震。

  地震前兆指地震發(fā)生前出現(xiàn)的異常現(xiàn)象,如地震活動、地表的明顯變化以及地磁、地電、重力等地球物理異常,地下水位、水化學、動物的異常行為等。

  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離上地面及建筑物、構筑物遭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級是兩個概念,如唐山7.8級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區(qū)的烈度是8度,石家莊的烈度是5度。

  3度,少數(shù)人有感。

  4—5度,睡覺的人驚醒,吊燈擺動。

  6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破壞。

  7—8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

  9—10度,橋梁、水壩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

  11—12度,毀滅性破壞。

  2.發(fā)生有感地震應急行動

  有感地震是指發(fā)生的地震級別較低,有明顯震感,沒有造成破壞和重大破壞的地震。

  應急要點

  發(fā)生有感地震后,室內人員在震發(fā)瞬間不知道地震強弱的情況下,應迅速按預先選定的較安全的室內避震點分頭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聽、收看電視臺、電臺播發(fā)的有關新聞,做好防震準備。

  了解震情趨勢,不聽信、傳播謠言,確保社會穩(wěn)定。

  3.發(fā)生破壞性地震應急行動

  破壞性地震是指發(fā)生地震級別較大,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建筑物破壞或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建筑物破壞地震。

  應急要點

  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級別較大地震時,如室外空曠,應迅速跑到屋外躲避,盡量避開高大建筑物、立交橋,遠離高壓線及化學、煤氣等工廠或設施;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堅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塵、防煙。

  住在樓房的居民,應選擇廚房、衛(wèi)生間等開間小的空間避震;也可以躲在內墻根、墻角、堅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要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不要使用電梯,更不能跳樓。

  盡快關閉電源、火源。

  正在教室上課、工作場所工作、公共場所活動時,應迅速包頭、閉眼,在講臺、課桌、工作臺和辦公家具下邊等地方躲避。

  正在野外活動時,應盡量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方向跑。

  正在海邊游玩時,應迅速遠離海邊,以防地震引起海嘯。

  駕車行駛時,應迅速躲開立交橋、陡崖、電線桿等,并盡快選擇空曠處立即停車。

  身體遭到地震傷害時,應設法清除壓在身上的物體,盡可能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塵、防煙;用石塊或鐵器等敲擊物體與外界聯(lián)系,不要大聲呼救,注意保存體力;設法用磚石等支撐上方不穩(wěn)的重物,保護自己的生存空間。

  4.地震時切忌驚慌

  我們感覺到的地震,大多數(shù)是有感、強有感地震,少數(shù)能造成輕微破壞,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是極少數(shù)。因此,當遇到地震時切忌恐慌,要沉著冷靜,迅速采取正確行動。特別在高樓和人員密集場所,就地躲避最現(xiàn)實。我國有過地震并沒造成任何破壞,但驚慌失措的人們互相擁擠踩踏造成重傷甚至死亡的教訓。

  在震中區(qū),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來不及跑時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緊挨墻根下和堅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開關,然后迅速躲避。

  在樓房應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

  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筑物,要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在過橋時應緊緊抓住橋欄桿,待主震發(fā)生后即向橋頭移動,正在行駛的車輛應緊急剎車。

  在工作間應迅速關掉電源閘、門開關、然后就近選擇機器、設備、辦公家俱或事先建立的“安全島”內避震,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

  在公共場所如車站、劇院、教室、商店、候車室、地鐵等場所的人員、切忌亂逃,要保持冷靜,就地擇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在有毒氣的化工廠區(qū)域內要朝污染源的上風處跑,以免中毒。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7

  5月12日即將到來,但去年,里氏8號發(fā)生在四川汶川。0級地震。面對不可抗拒的巨大自然災害,人類再次表現(xiàn)出渺小和虛弱。除了震驚、悲傷和力量,我們還需要反思,比如如何在地震、海嘯和洪水中拯救自己?在世界三大自然災害中,地震排名第一。

  據《減災必讀》一書統(tǒng)計,歷史上各種自然災害摧毀了世界各地52個城市,其中27個城市被地震摧毀,其余25個城市被水災、火災、火山火災、火山噴發(fā)、風災等破壞。因此,地震災害作為自然災害的群體災害之首,名副其實。為了防止美麗的城市變成廢墟,防止有幸福家庭的孩子變成孤兒……我們應該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脫,不要驚慌地跑到戶外,請躲在桌子和其他堅固的家具下面,戶外場合,保護頭部,避免危險。汶川地震中感人的場景隨處可見,包括教師、消防員和母親……最讓我感動的是一位50歲的男教師譚千秋。地震發(fā)生時,他用自己的生命展開雙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四名學生。最終被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譽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的責任。

  所謂防震減災,人人有責。我們應該從小學習地震知識,學習如何預防地震。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一生,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傳遞給每個人,讓我們周圍的每個人都知道防震意識,有防震減災,人人有責任的想法,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8

  古老的玉樹縣依然靜靜地躺在青海省的最南端,依然為我們描畫著高原人民的熱情奔放,堅強不屈。然而,強烈的地震卻抹不掉它的傷痕累累。玉樹,曾經是美麗的文成公主和吐蕃首領松贊干布和親時的必經之路,它將中原文化帶到了遙遠而偏僻的高原地帶。從此,中原人民和藏族人民有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流。一向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也有了自己先進的生產力和先進的文化。藏族,這個人口數(shù)目并不多的民族也因此而逐漸地發(fā)展起來,屹立于中華民族之林。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這個看似平凡的日子,在玉樹人民的心理卻譜寫著不平凡的一頁。山河震動,大地震動。正在上學,上班,或在家中的人們,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在了廢墟底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被埋人員的生命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弱。經過了四川汶川地震的經驗教訓,被救人員也有了很好的自救能力,救援人員的救援技術和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遇難人數(shù)和重傷人數(shù)也明顯少了很多。據統(tǒng)計截至4月22日上午10時,中國青海玉樹地震共造成2183人遇難,失蹤193人,重傷者1434人。這個數(shù)字雖然和四川地震時的人數(shù)統(tǒng)計有著很大的懸殊,但作為中華兒女我們依舊要為我們死去的同胞們感到惋惜感到一絲悲涼,玉樹加油,玉樹的人們加油。

  傳說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近些年來,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災難似乎也預示著這樣的征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2009年的一年里,黑、吉、遼東北三省的很多城市發(fā)生數(shù)次的礦難事故。2010年北京時間1月13日海地發(fā)生7.0級地震,給當?shù)厝嗣竦纳敭a造成了很大的損失。2010年3月份以來,中國西南五省相繼出現(xiàn)了很嚴重的旱情,河水干涸,土地干裂,人們的生產生活停滯不前,至今,旱情也沒有得到全面的緩解。2010年4月8日,山西王家?guī)X發(fā)生大礦難,死傷數(shù)百人。2010年4月14日上午7時49分,青海玉樹發(fā)生7.1級地震。據報道,自海地7級地震至今,世界各國共發(fā)生10次7級以上地震。原本平靜的地球已經不再平靜了,它留給人們的是千瘡百孔,是難以拂去的傷痛。2012年12月21—日—世—界—末—日真的會來到嗎?但愿那只是謠言。

  2010年4月21日是全國哀悼日,為玉樹地震逝去的人們哀悼,為他們尚還存在的親人們以撫慰。玉樹加油,玉樹的人們加油。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幫助下,不久的將來,美麗的玉樹縣必將重獲天日,立于青海之顛。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9

  地震是殘酷的,讓多少人流離失所,讓多少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與親人天隔一方,讓多少小孩失去父母,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一片抹也抹不去的陰影。地震后城市是一片廢墟,里面有哭聲、慘叫聲,地震的現(xiàn)場讓人看了目瞪口呆,看見那些可憐的受難者我們心里會涌起對他們的同情之心。

  我想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呢?經過上網查找,我知道了:由于地球在不斷運動和變化,逐漸累積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還會引發(fā)火山爆發(fā)、海嘯等災難。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房屋高樓倒塌,全省遇難同胞六萬八千多名;失蹤同胞一萬七千九百余人;農房受損三百四十七點六萬戶;傷病員四百四十五萬人次。這一個又一個龐大的數(shù)目說明了這次地震非常大,它給汶川同胞帶來了多大的傷害和損失。而我們在其它地方的人們都時刻關注著災情,為汶川同胞捐善款107。16億元,這里面包含著我們對汶川同胞的關懷。他們的死亡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哀痛,更給我們敲醒了警鐘,更加注重平時的地震演習和發(fā)生地震時的知識,你們知道嗎?讓我來講講吧。

  地震時:

  一、要注意,一定不要慌張,要沉著冷靜,才會頭腦清晰,做出正確的判斷。

  二、地震時要先躲,因為地震時的逃生時間只有黃金的十二秒,但地震會地面搖動,就像走吊橋一樣搖搖晃晃走不穩(wěn),想逃是行不通的,只有躲了,躲要躲在墻角、廁所,比較結實的角落,在墻倒塌下來時就形成了“活命三角區(qū)”。

  三、在地震情況穩(wěn)定時就可以逃生,逃生時要抱頭走護住重要部位,朝空曠的地方跑。這三點是我在聽地震講座時知道的',大家也要多了解并掌握這些常識,也許在地震時會給你非常大的幫助。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地球母親會那么殘忍呢?我認為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原因。地球母親是無私的,她把她的一切都賜給我們,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等,我們身邊的一切,哪樣不是她給予我們的呢?但是,我們人類總是不斷地從她身上索取,甚至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去傷害我們的地球母親,她才會生氣,這些地震就是她給我們的懲罰吧,這也是我們不精心保護地球的惡果。防震減災,從我做起,讓我們多知識重環(huán)保,愛惜我們的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然她笑口常開我們的'災難也會少很多。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0

  我學到了許多地震來臨時的'自救方法:在室內,我們不能驚慌失措更不能在室內亂跑、擁擠,可以將門打開,確保出口暢通,躲在桌子等堅固的家具下面,等機會快速離開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戶外,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1

  生命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沒有第二次失去,日本地震只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時刻,讓許多新鮮的`生命消失,讓許多人無家可歸,但他們并沒有恐慌,而是非常平靜。這一切都解釋了。他們并不害怕災難,因為他們比我們更有防震意識。3月2日,學校舉行了防震演習,讓我們珍惜生命,學會保護自己。

  在教室里,老師教我們一些防災知識,然后分組練習,在練習中,學生們笑,說笑,我忍不住想:這很有趣嗎?不,一點也不好笑。我可以認真地告訴你:當?shù)卣鹫娴膩砼R時,這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就在9點28分,烏拉……烏拉……烏……第一個警報突然響了,學生們反應很及時,有些鉆到桌子下面,有些躲在角落里,我想依靠長凳,沖到門后,扭門把手,打開門,然后雙手抱著頭,身體緊緊蜷縮在一起。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后面的同學也跑了過來,雙手抱著頭。每個人都不再像練習時那樣放松了。每個人都很認真,但其他班級大喊大叫,沒有秩序。警報再次響起,學生們毫不猶豫地沖出門,跑到樓梯入口,樓梯入口有老師疏散我們,學生們走在樓梯右邊,下樓梯,學生們沖到操場,整個校園都是快速的腳步聲和老師在講臺上指揮的聲音。幾分鐘后,每個人都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區(qū)域。雙手抱頭,我們坐在操場上。當老師匯報每個年級的應到人數(shù)和實到人數(shù)時,我身邊的同學開始議論。六年級少了10人!因此,當?shù)卣饋砼R時,應與人群一起行動,以免迷路。操場上,雖然有一點討論聲,但都聽從了老師的統(tǒng)一指揮,雙手仍然緊緊地保護著頭部……這次演習非常成功,不僅讓我們增加了個人保護意識,也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

  通過這次活動,我收獲到:面對災難,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而是更冷靜地面對,冷靜有序地逃跑。愛和尊重生命,它看起來很強壯,但實際上很脆弱,有點粗心,它可能會逃跑……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2

  每個人的一生是不同的,有人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一生,而有人一生確實坎坷的。

  安全對于我們學生來說尤其重要,我們還沒有接觸社會,什么東西都還處在懵懂的狀態(tài)中,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最近幾年發(fā)生的自然災害和最近的發(fā)生的重大事件中,損失最嚴重就是我們新一代的學生。今天晚上,工商管理系組織每一個班級都開展了安全教育視頻觀看,看了這些災難,對我們的安全意識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充實了我們的安全自救知識,如何做到自我防范和自救的方法。

  地震過去才兩年,那一次,令我們最感傷的就是死了好多學生。我們不禁會問為什么會死去那么多的學生?事實是她們缺少安全只是的教育,當出現(xiàn)了緊急狀況的時候,她們會手忙腳亂的,變成熱鍋上的螞蟻,亂成一團,最后的結果是更加的慘痛。所以我們要吸取這個嚴重的教訓,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是必不可少,而且要教育她們如何自救和求救!當同學們去觀潮的時候,我們要永記教訓,避免一切不改發(fā)生的慘劇出現(xiàn)在自己的身上!

  對于沿海地帶的學生來說,我們最重要的安全知識就是如何抵擋臺風的`來臨。會游泳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但是就要看我們如何去控制自己,和安全知識的掌握了。

  自然災害對我們來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要充分去了解它們的脾氣和掌握如何躲避它們的知識。這樣我們才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并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其他人。

  除了不可避免的自然災害,最近屢屢出現(xiàn)的慘案,給我們的校園安全敲響了警鐘。在全國個地幼兒園和小學,都成為那些對社會失去信心的瘋子的目標,他希望自己一個人死的時候帶上更多的人陪葬,完全失去了人性的美,變成了一個殺人機器,在瞬間的時間帶走了很多脆弱的生命。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3

  近日,我參加了中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通過觀看講解、實地考察等方式,我對地震的認識和理解又深入了一層。

  首先,活動中的專家講解令我受益匪淺。他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講解了地震發(fā)生的原因、規(guī)律以及地震對于人類的影響等內容。作為一個普通人,我之前對于地震只是簡單地了解到它是因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而產生的,但通過專家講解,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地球內部構造、板塊運動對于地震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次,活動中的實地考察更加直觀地展示了地震的破壞力。我們去了一些以前發(fā)生過地震的地方,看到了曾經受到摧毀的建筑、斷裂的地面等。這些場景令人深深的震撼,也讓我更加意識到了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災減災的`準備工作。

  最后,我覺得這次活動最大的收獲是提升了我對于地震科普普及的重視程度。社會科學普及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地震科普尤其如此。通過加強地震科普,在提高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的同時,還可以提高我們對于地球內部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總之,這次參加中國地震科普攜手同行主題活動收獲頗豐。通過讓公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知識,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地震災害,也可以更加深入地認識我們所生存在的地球。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4

  地震這一字眼,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但實際經歷的人卻不多,尤其是跟我們一樣居住在平原地區(qū)的。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的震級大,頻率高、災害重。歷史上,就發(fā)生過數(shù)起駭人聽聞的地震,死亡人數(shù)慘不忍睹。但對于我們中小學生來說,我們大多沒有經歷過地震,所以并不知道地震的實際危害。因此,我們普遍缺乏危機意識。學校開展過的演練,并不受學生的重視,但這樣真的好嗎?

  我之前并不重視這些演練,但直到今天看到了地震現(xiàn)場的視頻,才真正了解地震的危害。在日本發(fā)生的“311大地震”,因為日本是個島國,所以地震往往伴隨著海嘯。這對人類的.影響十分大,在自然災害面前房屋都十分脆弱,更別提人類了。

  那人們真的沒有辦法來對付這些自然災害了嗎?方法肯定是有的,畢竟知識就是力量。只要有足夠的認知和相應的手段就可以了。因此關于這些的科普和演習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我們不應該忽視。在我國發(fā)生過地震的地區(qū),因為當?shù)氐膶W校進行的演習十分有效果,所以在樓房徹底崩塌之前,師生就都逃離出來了,沒有出現(xiàn)人員傷亡。

  通過這次的直播和相關專家的講座,我對地震有了更多的認知,知道了地震演習十分有用,并非兒戲。但依然會有人缺乏這種憂患意識。所以政府的大力宣傳和向老年人進行科普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5

  很多東西都失去了,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寶貴而脆弱的生命。2008年5月12日,人們沉浸在奧運會圣火傳遞的喜悅中。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地震。突然,三次崩潰,房屋倒塌,一個又一個城市被摧毀。人們的生死安全凍結了這一刻。此時,四川面目全非。四川的四川、汶川的四川和北川的四川不再是以前的好山川,而是人們遍體鱗傷的鮮血和哭泣的淚水。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個事實,但在地震的那一刻,有些人給別人留下了生命的希望,給自己留下了死亡的威脅。德陽東汽中學教師潭,在地震的那一刻,他像鋼臂一樣張開,保護了四個學生,是傳播無數(shù)知識的手臂,從死亡中恢復了四個年輕的生命。這種無私的愛,已經超越了老師的愛,而是一種偉大的愛。

  還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地震發(fā)生時,用自己的.身體守護著熟睡的嬰兒,全心全意地為他承受痛苦。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用手機寫了一條短信:寶貝,如果你還活著,一定要記住,媽媽愛你。當人們救出母子時,孩子仍然睡在母親的懷里,但他的母親永遠離開了他,再也見不到她的孩子了。正是這位母親為孩子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母親在天堂一定無怨無悔,因為她愛她的孩子。愛的短信將永遠伴隨著她的孩子,直到它永遠……

  面對難面前,感人的場景展現(xiàn)了人間的大愛。

  我們只我們只能珍惜生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但我們也可以盡力支持災區(qū)。不要低估這種力量。積累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和明天!讓我們伸出援助之手,與受影響的同胞共度難關,讓那些脆弱的生活更加堅強和有希望!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12-19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06-14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活動觀后感12-07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精選12篇)05-11

“地震科普攜手同行”觀后感(通用15篇)05-13

攜手同行作文02-19

攜手同行作文匯編(11篇)10-12

走進科技你我同行科普活動學習總結10-18

共同攜手努力的句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