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透過觀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深刻的感悟。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攀登者》觀后感精彩,歡迎大家分享。
作為一個戶外徒步愛好者,《攀登者》這部以中國首次登頂珠峰為原型的電影,我是期待的。
《攀登者》作為一部商業(yè)片來說,已經(jīng)很好了。起碼讓我們想起曾經(jīng)真實發(fā)生的那些感動的人和事。盡管感情戲是個敗筆,盡管登山不專業(yè),盡管動作戲很夸張,它仍讓我感受到了那種情懷,讓我熱淚滾滾。
它拍出了那個特殊年代的攀登精神,在祖國的榮譽面前,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為了捍衛(wèi)祖國的榮譽,付出生命在所不惜的精神。
正是那種為了祖國,無畏的攀登精神讓我動容,真實的攀登者的事跡被寫進了學(xué)生的一篇課文,通過電影無疑能獲得更直觀的感受。個人覺得電影中加入的感情戲?qū)儆诋嬌咛碜愕臄」P,雖然演員的演技都很棒,卻弱化了這種無懼生死的為祖國而攀登的精神。
所以,特意在網(wǎng)上查找這些資料,記錄如下。
1960年,中國登山隊從西藏一側(cè)的北坡攀登珠峰,這是中國第一次攀登珠峰。這里需要記住五個人:許競、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劉連滿。
1960年5月24日,組長許競因在前方開路體力消耗過大,在來到海拔8000多米的突擊營地后,已無法繼續(xù)攀登,其余四人則繼續(xù)沖頂。
在珠峰北坡最后的屏障—第二臺階,要攀登一個80多度的垂直巖壁,他們嘗試多次都無法前進,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想到了搭人梯的辦法,他主動蹲下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攀登。在海拔8000米之上,他用身體撐起隊友,屈銀華為了不讓自己帶有冰爪的登山靴扎傷隊友,毅然決然地脫下冰爪,只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用人力在巖壁上打進鋼錐。
艱難的登上第二臺階,劉連滿體力嚴重透支,只得留在海拔8700米處的生命禁區(qū),三位隊友繼續(xù)沖頂。此時的劉連滿近乎暈迷,于是他寫下了幾行字當作遺書。寫下“遺書”后,鉆進睡袋暈睡過去。
“王富洲同志,我知道我不行了,我看氧氣瓶里還有點氧,給你們3人回來時用吧!也許管用。永別了!你們的同志劉連滿”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在夜色中成功頂?shù)。這次登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他們下撤時發(fā)現(xiàn)劉連滿奇跡般的活著,屈銀華因凍傷被截去了腳趾和腳跟。遺憾的是這次的登頂卻因沒能留下影像資料,不能獲得國際登山界的承認。
1961年,《中尼邊界條約》正式簽署,兩國歷史上遺留的邊界問題得到解決。
1975年,中國再一次組建登山隊,再次向世界證明。1975年5月27日,這一天共有9名登山隊員成功從北坡登頂珠峰,其中還有一位女性登山者—潘多。這一次不僅拍下影像,并測量出了珠穆朗瑪峰的準確高度8848.13米。
在這次登頂中,隊員們在第二臺階的巖壁上架起了被稱為“中國梯”的金屬梯,后來,世界各地的許多登山者都通過這座梯子成功登頂。
這些攀登者,在條件無比艱苦的情況下,拼死也要登頂,他們是為了祖國,為了捍衛(wèi)祖國的主權(quán)獨立和領(lǐng)土完整,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這就是攀登精神。
【《攀登者》觀后感精彩】相關(guān)文章:
攀登者觀后感05-10
《攀登者》觀后感05-03
攀登者觀后感06-14
攀登者觀后感20篇07-19
《攀登者》觀后感15篇06-13
《攀登者》觀后感(15篇)06-25
攀登者觀后感15篇11-04
攀登者觀后感(15篇)11-17
攀登者觀后感精選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