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八佰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八佰有感1
影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zhàn)區(qū)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戰(zhàn)士們?yōu)楸Pl(wèi)倉庫,渾身綁滿了手榴彈和炸彈高喊自己名字排隊從頂層躍下,與敵軍同歸于盡,他們自報家門跳下樓以身殉國時,每一個名字和每一個跳躍的身影都炸出若干鮮血和淚水。其中一位戰(zhàn)士陳樹生在一件白汗衫上給母親寫下血書:“舍生取義,兒所愿也!”;女童子軍楊惠敏用油布包了一面大國旗,在槍林彈雨之下,游過蘇州河,將國旗送入國軍手中;誓死保護戰(zhàn)旗能夠矗立不倒,前一排的'戰(zhàn)士倒下了,后一排的戰(zhàn)士前仆后繼……
“捐軀赴國死,視死忽如歸”。國難當頭,八百名壯士為了主權為了民族而斗爭,為了祖國而奮不顧身,他們用血肉之軀鑄就了不屈不饒的中華民族精神,我們今天和平的時代是這些無數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
觀八佰有感2
《八佰》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戰(zhàn)爭片,更是一部國家歷史的折射,故事圍繞日本人進攻倉庫,號稱八佰壯士的軍隊誓死捍衛(wèi)榮譽的電影,這部電影真真切切的反映了人性的變化。俯視鏡頭以四行倉庫為中心旋轉,蘇州河為界北邊是日占區(qū)的地獄,南邊則是英法租界的天堂。鮮明對比、極具諷刺,戰(zhàn)士們面對惡魔般的'日軍,后背繁華且似乎和這場戰(zhàn)爭毫無關系的租界區(qū),他們沒有不滿、怨言,只是做了軍人該做的事。蘇州河對面平民百姓從剛開始的冷漠到最后的覺醒,這是一個國家從死到生的希望,片中小湖北的哥哥護旗戰(zhàn)死,化作趙子龍,騎著一匹白馬,獨挑大軍,應了那句話不解沙場戰(zhàn)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那一代人有他們的信仰,他們心中都有個信念,中華民族一定會站起來。
面對強大的外地入侵,單純依靠裝備落后的軍人抵抗外敵侵略,將士們可歌可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所以更要依靠群眾的力量,發(fā)動全民族進行對抗,是非常符合客觀實際。歷史的悲歌不能重演,為現世所警醒!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里,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現在的和平應當值得每一個人去珍惜!
觀八佰有感3
抓住暑假的尾巴,爸爸帶我們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看完之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真是一部值得我們深思的好作品。
電影剛剛開始放映時,我覺得不甚理解,畢竟那是一個遙遠的年代,然而情節(jié)越往后推進,我小小的心靈仿佛受到了巨大的觸動,多次握拳含淚。是呀,戰(zhàn)爭已經過去,壯士也早就被寫進了歷史,然而生活還在繼續(xù),愛國的主旋律不會暫停,先烈的精神將始終引領我們前進。
其中最讓我深受觸動的是《八佰》中的逃兵。這群逃兵大部分都是新兵,他們很多家里都是農民,還有很多人年紀尚小。在他們眼里,此次出行的任務就是打掃戰(zhàn)場。他們期待著任務完成后盡快回家與家人團聚。然而當他們面對日本人的殘酷打擊后,他們才發(fā)現這次危險重重,隨時可能丟掉性命。這里有許多人想要逃離,一些在逃亡的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性命,還有一些成功逃脫。然而在這群逃兵中,更多的是在血與火的磨礪中戰(zhàn)勝了自己的恐懼,鳳凰涅槃,揮灑熱血,保衛(wèi)國家的戰(zhàn)士。其中,我最喜歡端午。
原來的端午在我看來唯唯諾諾,哪怕面對手無寸鐵的日軍,他依然不敢開槍。電影中,我們還看到他曾經想要游到河的對面,逃到安全的地方。那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對他的鄙夷,與其說鄙夷,倒不如說是恨鐵不成鋼。我多么希望他能用手開動槍的扳機,我多么希望他不要再逃了。可后來,當他看著無數戰(zhàn)友在槍林彈雨中倒在自己的面前,當他親眼目睹了叔叔被日軍處死,當他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戰(zhàn)友們自愿背著炸彈跳樓自爆,只為守護倉庫,只為祖國,他的內心受到了撞擊,他在一次次面對死亡中戰(zhàn)勝了對死亡的恐懼。終于,他為護旗為救隊友而獻身。當相機拍下他生命中最后的'那一幕時,我的眼淚不自覺泛濫了
《八佰》中,每個人物角色都有著不一樣的個性,但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衛(wèi)國家。這個電影不禁讓我感嘆如今我們的國家這么強大,都是靠那些戰(zhàn)士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的和平是來之不易,分外珍貴。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也許在如今的好時代,我不需要拋頭顱和灑熱血,但是我想我會好好努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長大報效祖國!
觀八佰有感4
《八佰》自上映始就一直是同期影片中的黑馬,話題熱度居高不下,成為力壓今年暑期檔爆款電影。相比而然,去年暑期檔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同樣也是鶴立雞群,票房遙遙領先。電影在正式上映10天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計票房已達到23.5億,連續(xù)十天票房破億,穩(wěn)居同檔期評分第一。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末期,88師524團400余戰(zhàn)士奉命駐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作為全上海最后的防線,戰(zhàn)士們對外稱倉庫內有800人,在敵人的包圍進攻下,誓死抵抗四天四夜。
這是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被圍觀的`一役:以蘇州河為界,一邊是上海租界,燈紅酒綠;一邊是血戰(zhàn)中的四行倉庫。
為了還原這場被圍觀的戰(zhàn)役,劇組耗時18個月籌備,挖出一條200米的蘇州河,1:1還原了南北岸迥異的場景。
觀八佰有感5
“此岸是戰(zhàn)火硝煙,彼岸是夜夜笙歌”。影片講述的是淞滬戰(zhàn)役的一役,描寫的盡是普通戰(zhàn)士誓死保衛(wèi)上海的畫面,那些戰(zhàn)士有的在殘酷的戰(zhàn)場中掙扎,有的在戰(zhàn)場里猶豫動搖,但面對保家衛(wèi)國,他們挺身而出,無畏生死,用血肉之軀,建起一道堡壘,用血性和尊嚴讓旗幟在戰(zhàn)場飄揚。僅一橋之隔,那邊是天堂,“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也許說的便是這番場景了。此景我想說,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
影片中的八佰壯士,其中有幾位從貪生怕死到英勇就義,從膽小畏懼,到大義凜然。因為看到了一位又一位戰(zhàn)士的犧牲,喚醒了他們最后的民族之魂,促使了他們的轉變!吧嵘×x,兒所愿也”,“信念不會亡,中華不會亡”。
影片中最讓我震撼的,是那些戰(zhàn)士們在倉庫將被攻破時,綁上炸藥,報完姓名和籍貫后一個接一個地跳下去,頓時成為一團血霧的畫面。那些人還來不及留下一點點念想,甚至一張照片。
當謝晉元升起青天白日旗,當樓頂的戰(zhàn)士鳴槍為死去的壯士哀悼,當他們說著“中華不亡,中華不會亡”時,河對岸的人有的`駐足低頭默哀,有的摘下帽子停下腳步表達敬畏,有的贊揚他們是英雄。他們將戰(zhàn)士們的浴血奮戰(zhàn)看在了眼里,于是,開賭場的拼死送去了電話線,唱戲的不再用言語表達他們所謂的愛國,學生偷偷渡河進入戰(zhàn)場,平民百姓用簡易的投擲器送去食物和用品。當女記者問起那戰(zhàn)士“這場必然失敗的戰(zhàn)爭,再繼續(xù)下去的意義是什么?”,那戰(zhàn)士的回答是“意義——這里是我們的家”。
在他們撤退過橋時,他們不問是生是死,也不求勝利與否,只為喚醒中國人民的靈魂。在他們全體沖橋時,對岸的人嘶吼著,沖開了阻擋著他們的柵欄,從那漆黑的網格鐵門里,伸出手,那一刻,我看見了他們覺醒的民族之魂!在中華悠久的歷史中,不僅有流芳百世,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更有無數人在中華危難之際喚醒人民。有棄醫(yī)從文的魯迅,有戊戌變法的康有為和梁啟超,有讓人們睜眼看世界的嚴復……還有無數為國捐軀,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他們是永遠屹立不倒的榜樣,永遠矗立的標桿。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觀八佰有感6
掀起歷史凌亂、凄慘的瓦礫堆,拉開抗日戰(zhàn)爭悲壯、沉重的血色大幕,聽著歇斯底里的恐懼和聲嘶力竭的吶喊,以及聲聲撕心裂肺的沖鋒聲,感受著國民軍隊為國恥家恨殊死抗戰(zhàn)的英勇氣魄。
名曰“八佰”,是為了震懾敵軍、渲染抗日的熱情、告訴國人軍隊還有更多的人在戰(zhàn)斗。然而,此刻的四行倉庫內,實則只有區(qū)區(qū)一半。他們?yōu)榱搜谧o主力部隊撤退,為了爭取國際社會援助,為了證明中國軍隊還在抗戰(zhàn),為了喚醒國家,喚醒已然麻木、落魄的中華民族,生生決然與數以萬計的日軍抗衡,堅守在上海的最后一塊陣地上,用血肉筑起堅不可摧的防線,打退日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用慘烈的犧牲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支持,播下了抗日不息的種子,引燃“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勢”。
對岸就是燈紅酒綠、歌舞聲揚的租界,一個充斥著麻木和冷漠的“天堂”。然而,僅在一河之隔的四行倉庫內,他們卻在“壘自己的墳墓”、卻正經歷著戰(zhàn)爭的凄慘壯烈、卻早已血肉模糊……
“丈夫許國,實為幸事”,不假,但他們也有父母妻兒,都是血肉之軀,更何況,他們很多并不是真正的軍人,面對死亡的恐懼,誰能不怕?只是此刻,面對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國之不存,民將焉附”,面對國恥家恨、在“死有所值”時,他們毅然選擇視死如歸。
當國軍特派員向謝晉元團長傳達上級命令時,說道:“戰(zhàn)爭背后都是政治”時,我看到他們的眼角含著淚和滿眼的絕望。絕望為浴血奮戰(zhàn)的戰(zhàn)士的犧牲感到“不值得”,絕望在強大的日寇面前國軍的卑微和無能,絕望國際社會的綏靖態(tài)度、絕望國人的麻木、絕望民族即將走向衰落……
但在死神又一次來敲門的.時刻,聽到謝團長說:“東北淪陷了、華北淪陷了,但是現在,因為有你們,上海還在!睍r,戰(zhàn)士們眼中閃爍著無比堅毅的目光。那目光,重重地刻在他們的臉上,此刻,即使是魑魅魍魎,也要讓他們三分。
面對國際社會對日本侵華的綏靖和麻木態(tài)度,國民軍隊以血的犧牲,告訴世界中華民族沒有倒下,中國人民還在戰(zhàn)斗,“中華不會亡!”喚醒國人、贏得援助,不只要死守,更需要用鮮血和無所畏懼“演”給他們看。
當國軍旗幟飄揚在四行倉庫頂上的那一刻;當日軍戰(zhàn)機掃蕩護旗戰(zhàn)士的那一刻;當旗桿被擊倒,又再一次豎起來的那一刻;當一個接一個血肉模糊、嘴角流著鮮血,卻仍面無懼色的戰(zhàn)士,不斷補位護旗隊伍,用尸體筑牢旗桿的那一刻;當旗幟已是千瘡百孔卻屹立不倒的那一刻;對岸的“另一個世界”震撼了……
當對岸的人民向戰(zhàn)士們的英勇頑強敬禮時,當對岸伸出接納的雙手、揮動振奮鼓舞的拳頭時,民族再次燃起了希望。
雖然終是一死,但他們的犧牲重于泰山。他們用鮮血演繹抗日的悲壯;他們用鮮血詮釋英雄的本色;他們用鮮血喚醒落魄的民族;他們用鮮血矗立不朽的豐碑;他們讓“慫”變成了“雄”!
觀八佰有感7
在久違的電影院里,和家人們一起看了點映。一邊是炮火紛飛、斷壁殘垣,一邊是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河兩岸的人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又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zhàn)斗的一身肝膽;明知此去不歸,依然身圍炸彈縱身跳下同歸于盡的不回頭;明知此生再難見爹娘妻兒,仍然為國捐軀的一往無前……沒有人愿意犧牲,卻有人不得不犧牲。
縱使是市井混子,在國難當頭時,也愿意舍得頭顱去碰那子彈一顆。生如螻蟻亦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對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拼了。
租界里的人看著四行倉庫里的八百壯士浴血奮戰(zhàn),現在的我們在這大熒幕上看著那段黑暗無邊,泣血掙扎的歷史,不是全貌,卻也掀開了一角,讓我們窺見那無奈、無助、無望被裹挾著、推動著,那無畏、無懼和無窮的力量在守護著,奔涌著。
沒有戰(zhàn)爭不慘烈,以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如今的`明搶暗箭,防不勝防。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時代,新的挑戰(zhàn),新的戰(zhàn)斗,如今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又該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們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個數字,是來時的路,也是未來前行的燈塔。
觀八佰有感8
電影《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fā)生于上海的四行倉庫保衛(wèi)戰(zhàn),此戰(zhàn)為淞滬會戰(zhàn)最后一役。1937年我們經歷了最為艱難、最為慘痛的災難。影片中,當四行倉庫面臨敵人的包圍和猛攻時,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兒不孝了”后與敵人同歸于盡。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兵,在死亡面前卻毫無畏懼。這一壯舉體現了面對強大敵人的無畏之心,也表現出了堅信戰(zhàn)役必然勝利的決心。我們的企業(yè)文化也教導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如我們現在所處的改革升級之年,我們每個人、每位巴音孟克的家人雖然扮演的只是集團中普通的一員,但我們的心應當是向著一處,我們的勁應當往一處使。一個組織,一個目標,一個指揮,一個出口,當我們全員堅定信念,不達目標不放棄,那么還有什么能打敗我們?
影片中一位將士在留給妻子的.絕筆家書中諄諄叮囑“讓我子孫后代,再不受此屈辱”,寥寥幾句足以讓人潸然淚下。他們與普通人一樣,有著對親人的依戀念想,也有對故土的眷戀,但在危難之時,卻毅然選擇挺身而出。在保衛(wèi)山河,保衛(wèi)祖國的偉大事業(yè)中,所有士兵堅定信念,舍小家為大家,這是大愛。我們的人道文化中亦教會我們大愛無疆,仁者愛仁,人生為愛而奮斗,為愛而生活。在共同鑄造幸福巴音孟克的偉大事業(yè)中,我們需要的是挺身而出的精神,困難面前,不畏艱辛,成為戰(zhàn)士,做永不言敗的征服者。
影片雖有如此舍身忘我之人,亦有隔岸觀火之人。距離幾十米外的蘇州河南岸中外各國民眾親眼目睹了這場戰(zhàn)役,蘇州河一旁硝煙四起,一旁燈火通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人心系對岸堅守抗戰(zhàn)的祖國同胞,冒死為堅守四行倉庫的戰(zhàn)士們送去所需物品。也有人事不關己,隔岸看戲。但就是這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他們向我們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也要守住這最后的陣營。他們感染著蘇州河南岸觀望的普通民眾。
電影《八佰》如此震撼,也讓我心生敬畏。四行倉庫是八佰壯士的戰(zhàn)場,那么巴音孟克便是我們每個人的戰(zhàn)場。20xx年是集團改革升級之年,我們需要做的是緊跟集團前進的腳步,不拖后腿,有全局意識、經營意識、危機意識,明道擔當,天天反省,時時正我。執(zhí)行企業(yè)準則以及集團各項制度,與巴音孟克共同成長進步。
觀八佰有感9
9月14日下午,在久違的電影院里,和同事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八佰》,聽之前看過的同事說帶足紙巾,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可還是被震撼了......
蘇州河一側是四行倉庫,一側是租界。倉庫內筑工事、救傷員、槍林彈雨,一時間人間地獄;租界內燈火通明、歌舞升平,好一出美景天堂。租界里的人看著四行倉庫里的八佰壯士浴血奮戰(zhàn),外族在飛艇上冷眼旁觀記錄著這一戰(zhàn)役。國家積貧積弱,民族倍受欺辱。在這弱肉強食的戰(zhàn)爭里,上演著一出孤感無奈又英勇無畏的戰(zhàn)役。
抱著“此處即是我們埋骨之處”的決心,眾將士死守四天四夜,利用四行倉庫的天然優(yōu)勢,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日軍的沖鋒。他們的奮戰(zhàn)也引起了蘇州河對岸市民的關注,不僅為他們搖旗吶喊,還秘密為其籌集物資。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堅持戰(zhàn)斗的一身肝膽;明知此去不歸,依然身為炸彈縱身跳下同歸于盡的`不回頭;明知此生再難見爹娘妻兒,仍然為國捐軀的一往無前......沒有人愿意犧牲,卻有人不得不犧牲。
縱使是市井混子,在國難當頭時,也愿意舍得頭顱去碰那一顆。生如螻蟻亦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卻有不屈之心。民族血性一直如此。面對中華民族共同的敵人,拼了。
沒有戰(zhàn)爭不慘烈,以前的飛機大炮、狂轟濫炸,如今的明槍暗箭,防不勝防。歷史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新的時代,新的挑戰(zhàn),新的戰(zhàn)斗,如今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又該做些什么呢?
至少,我們可以再多一點努力,去多了解一些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歷史不只是課本上的一個個數字,是來時的路,也是未來前行的燈塔。
觀八佰有感10
“活下去就是勝利”,伴隨著謝團長最后一次嘶聲力竭的命令,電影逐漸落下帷幕。
1937年淞瀘會戰(zhàn)末期,中日雙方激戰(zhàn)了維持三個月,隨著四萬多國民黨的撤離,第88師團謝團長率領420余人,孤軍堅守最后防線。留守在上海四行倉庫四天,浴血奮戰(zhàn),直至上峰命令,撤往租界。
《八佰》給了我情感沖擊,片中有很多觸人心弦的時刻,其中最讓我覺得戳心戳淚的一幕,是發(fā)生在敵軍要鑿開四行倉庫墻體引爆的時候,當時敵軍已深入倉庫墻角,一旦引爆墻體,整個倉庫都會失守。而戰(zhàn)士們也沒有足夠的火力阻止敵人,危急時刻,陳樹生挺身而出,他采取了:“自殺式”引爆,他身上幫著滿滿的炸藥,走到樓前,大喊自己的姓名,利落干脆,沒有絲毫猶豫,直沖沖地跳了下去,“呼”,一聲巨響與一團火光震撼了對岸的民眾。隨后,接連的戰(zhàn)士都采取了“自殺式”引爆,他們用身軀與生命來抗衡火力的不足,那奮不顧身的背影,令我淚流滿面!
這部電影中的一個人物,給了我很大印象,那便是——端午。他是一個被沖散的“兵”來到四行倉庫,他膽小懦弱,在前幾次的進攻中,他縮在墻角,身子忍不住抖,連槍都不敢開,更是在他救一個女學生時,被炸藥擦傷了脖子,而驚慌失措,大呼自己要死了?稍趫(zhí)行“升國旗”活動中,他那躍躍欲試的軀體,咬緊的.牙關、堅定的眼神,與之前的他截然不同。這次活動,他的腹部受傷,里面的腸子都留了出來。但他渾然不知,沉浸在勝利的喜悅。
“八佰”,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人”、“壯士”,更是中國民軍十四年頑強抵抗的縮影。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向所有為保家衛(wèi)國貢獻過力量甚至生命的戰(zhàn)士們致敬!
觀八佰有感11
我一直以為,和蘇州河畔相關聯的一定是輕柔的吳儂軟語,或者是悠揚的蘇州小調,直到這部電影鏡頭將畫面在這里緩緩展開。
蘇州河水潺潺,悄無聲息流逝,用一己之力劃分天堂地獄兩個世界,月色寒涼,照著南岸的天堂,燈火通明、歌舞升平,也照著北岸的地獄,硝煙彌漫,殘垣斷壁,這樣的景象,何其震撼,何其直擊人心!
沒有援軍,沒有退路。
歷史就是如此殘忍又真實,孤軍奮戰(zhàn)的四個晝夜里,在這場罕見的被圍觀戰(zhàn)爭中,那為壯聲勢對外號稱八佰人的四百人,生命在那一場戰(zhàn)役,永遠被定格!
被戰(zhàn)爭裹挾的每一個幼小的個人,都有牽掛,有掙扎,有惶恐,每一次天明,都有人再也沒能睜開眼睛,這里沒有風花雪月,來不及說聲保重,也許下一秒就是永別,可我慶幸,沒有人真的'退縮,當士兵們舍身炸日軍的鋼板陣,一個接一個的名字報出來,一個接一個的赴死,我的眼淚洶涌而出,他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也是丈夫,可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的,也是他們。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而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的身影,從未遠去,直至今日依舊在!
近日,衛(wèi)國戍邊烈士遺骸的現場交接儀式上,大型軍機抵達機場,將士們列隊集合,為保衛(wèi)國土的英雄們鳴槍致敬,無比莊嚴的儀式,是給他們的最高敬禮。
他們是加勒萬河谷沖突中犧牲的烈士,是以生命為代價守衛(wèi)祖國疆土的人,他們中有人即將為人父,有人只是青澀少年,他們也曾在某個夜晚抬頭望月思鄉(xiāng),但這一刻,母親的思念沒了盡頭,那些愛著他們的人也再等不到消息……
保衛(wèi)祖國疆土,守護巍峨邊界,當肩負起這樣的神圣使命,他們便是身披鎧甲的勇士,是我們每個人應當敬佩的人!
我們的民族,遭遇過天災肆虐,也對抗過戰(zhàn)火紛擾,我們的民族從廢墟中一次次站起,一次次奮進。
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里,不要忘了祖國,不要忘了舍生忘死守衛(wèi)祖國的人,不要忘了是誰在身后為我們守護和平,守護安寧,我們這些被守護的人,能做的,唯有銘記,唯有敬畏!
望明朝,未有人嘗戰(zhàn)血,未有人聞硝煙,未有人顧自看戰(zhàn)場寒涼的月光。
觀八佰有感12
我看了《八佰》,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一股熱血馬上沖上心頭,每個人的刻畫仿佛自己身臨其境一般,四行倉庫的英雄們守護住了國家的最后一點尊嚴,不屈不抗,英勇就義,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祖國同胞們做出的犧牲,國人們銘記在心。
在觀看中段期間,日軍揚言三小時之內攻下四行倉庫,想要擊潰這上海的最后一絲反抗,當日軍試圖通過工事摧毀墻體,讓倉庫中的中國士兵失去作戰(zhàn)的陣地。緊要關頭,有人身體上綁了炸彈,開啟了自我犧牲式的爆破,去摧毀日軍的工事。緊接著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排成隊,身體都綁了炸彈,只留下自己的姓名,然后就為國獻身了。
看到這兒的時候,眼睛里滿是淚水與激情,國人的勇敢與拼搏,外寇怎能成功,英雄是偉大的,國家的民族氣概是偉大的,任何人都無法戰(zhàn)勝,國家威武!民族威武!國人威武!
天空中的飛機中有各國的觀察員,為了向其他國家表明中國的立場,冒著挑釁敵軍的危險,中國士兵決定升旗,護旗手被機槍掃射,旗桿將倒之際,中國士兵用身體繼續(xù)護旗,不顧生命的成為旗桿下的水泥樁。戰(zhàn)斗機中的士兵對這種舉動甚是驚訝,飛機的玻璃時不時被中國士兵打中,展示了我們的決心和大無畏的'精神。
最后為了保存實力,去喚醒更多的中國人,四百名士兵決定沖過橋的對面,沖到安全區(qū)。明知道會被機槍掃射,但是這是我們必須的選擇,就好像那幾個冒死將電話線送到倉庫的英雄一樣,多活一個就是多一份希望。
危難之際,我們能看到同胞之情,安全區(qū)的教授也會拿出自己的槍,不愿再忍受別人的欺負,混血后代也會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因為身體里流著一半中國人的血。無數的人們拿出最珍貴的物資,為的就是爭一口氣。
戰(zhàn)爭是萬惡的,處在和平時代的我們,要感謝英雄的先驅們,給了我們現在幸福美滿的生活,同時作為現代的我們也要學習先驅的英雄精神。最后一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觀八佰有感13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觀看電影《八佰》之前我準備了手帕,因為提前瀏覽了影評和一些采訪視頻,看到許多觀眾泣不成聲。而“舍生取義,兒所愿也”也被網友評為“年度愛國最佳誓語”。雖然早有準備,可當看到陳樹生渾身綁滿手榴彈,從窗口一躍而下,還有緊隨其后的“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斗……”,我還是不能自已地淚流滿面。他們?yōu)榱舜罅x,舍棄一切慷慨赴死的精神像一粒種子深深地種在了我的心里。
也許大多數人更多地看到了謝晉元等大英雄的壯舉,可我卻更加鮮明地共情到了巴蜀商會的刀子、逃兵老算盤、涉水送國旗的女學生等小人物的心路歷程。當陽臺上看熱鬧的男人拿起槍向日本人射擊的時候真的很男人!當賭場老板蓉姐拿著醫(yī)藥箱奔跑的時候真的好帥!當記者冒死撿回戰(zhàn)士遺物的時候,他配得起戰(zhàn)士對他的臨終托付!他們都是在英雄的感召下勇敢站出來的人,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這并不是小人物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是千千萬萬個覺醒的中國人的縮影,這些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希望!也許上一秒我們還在劇情中暴風哭泣,可是下一秒我們就要回到現實中,點點滴滴地生活,悲傷過后更多的應該是覺醒,應該是讓民族大義的種子生根發(fā)芽!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不應該只是鳳毛麟角的幾個人站出來,而應該是一大批人涌現出來,前赴后繼,如果每個國人都茍且偷生,誰來拯救中華?電影里有一個記者采訪戰(zhàn)士的鏡頭,戰(zhàn)士對記者說:“擔心不過來幫忙,就趴著看嗎?”簡直是醍醐灌頂!所有事不關己的.你我他還不站出來么?所有假裝睡著的人還不醒過來么?
曾經有人說中國的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他們懶惰自私麻木不仁?墒窃谶@場疫情防控的全民戰(zhàn)役中,他們站出來了!用實際行動告訴全國人民,他們就是中國的希望,他們就是最平凡的英雄!當直面死亡的時候,哪個人會沒有恐懼?又有哪個人會沒有牽掛?但是他們義無反顧,他們把生命的高光時刻留給了祖國人民,留給了民族大義。他們從來不在嘴上高呼熱愛祖國,他們也從沒有感受過“改革春風吹滿地”,但他們卻有“丹心何需言在口”的風范。為祖國科技發(fā)展而殫精竭慮的新一代航天人、在體育館內刻苦訓練揮汗如雨的體育健兒……到處都是年輕人的身影。也許她們的床頭還貼著明星海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親眼見到自己的偶像;也許他們的手機里還有剛到手的裝備等著一試身手,在虛擬的世界里匡扶正義。他們都是孩子啊,可是在大義面前,他們卻是勇士。他們做了應該做的,他們做好了應該做的,而我們呢,也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當無數的醫(yī)護人員、社區(qū)工作者沖鋒在前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緊跟英雄的步伐,嚴守紀律,執(zhí)行命令,全民參戰(zhàn)!我們更應該以時代楷模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熱愛祖國,將民族大義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電影結尾處,租界欄桿外,無數覺醒的人們伸出雙手,渴望即刻拉回戰(zhàn)士的手、堅強加油的手、點贊的手……勿忘歷史,“我們今日的富足生活,是革命先輩一個一個拿著鮮血給我們鋪出來的!备S英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觀八佰有感14
蘇州河靜悄悄的流淌,
一水之隔,一橋之距,
一岸天堂,一岸地獄,
一邊燈紅酒綠,歌舞升平,一邊炮火連天,滿目瘡痍。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河這邊,身處地獄的八佰勇士沖鋒陷陣、浴血奮戰(zhàn),守衛(wèi)著河那邊流光溢彩的繁華,正如片頭所言:待我成塵時,你將見到我的微笑。
八佰的佰字旁邊是個人字,八百人的生命定格在四行倉庫,也印在中華兒女心中。槍林彈雨中,他們身捆炸藥包,大呼姓名只身跳下,用年輕的身軀護住了四行倉庫,守住了最后一道防線;重炮轟炸中,他們前赴后繼,用血肉之軀為國旗筑臺,讓國旗屹立不倒,也讓祖國人的脊梁傲然挺立。再堅持下去的.意義是什么?意義是這里是我們的家。即使平凡如塵,他們仍懷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氣魄,四天四夜,有血有淚,他們用血肉之軀直播的壯舉,振奮了隔岸觀火的國人,鼓舞了全國民心士氣。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若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蘇州河依然靜悄悄的流淌。
致敬每一位守一方故土,護山河安寧的革命先烈,致敬每一位中國軍人。
觀八佰有感15
為慶祝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5周年,豐富活躍機關文化,引導廣大職工更好地學習革命先輩英勇斗爭和艱苦奮斗精神,培養(yǎng)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尖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XX月XX日,XX鄉(xiāng)組織全鄉(xiāng)干部職工到尖扎縣電影院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八佰》。
《八佰》展演了1937年10月27日至10月30日淞瀘會戰(zhàn)的最后一場戰(zhàn)役。在上海四行倉庫,八百戰(zhàn)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期間發(fā)生的故事。影片最初展現的畫面是在下著傾盆大雨的一片廢墟中,戰(zhàn)士們躲避日本軍隊追捕的畫面,隨著一聲槍響,電影正式拉開帷幕。中間一條蘇州河,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zhàn),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像一邊天堂,一邊地獄。這個畫面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所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
在影片中除了那些浴血奮戰(zhàn)的戰(zhàn)士,還有租界民眾由最開始的看戲狀態(tài)到奮起反抗、踴躍捐贈;賭場大姐無所問津到最后為戰(zhàn)士們提供了最后的精神食糧———民國國旗;從租界逃出來想加入戰(zhàn)斗的學生;老算盤最開始的無所作為、只想逃命到轉身加入反抗等鏡頭,都讓人印象深刻。
觀影結束后干部職工們紛紛表示,《八佰》這部電影的內容很震撼,劇中那些捐軀赴國難的同志有著視死忽如歸的崇高精神。觀影干部深刻了解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的含義。
【觀八佰有感】相關文章:
觀《八佰》有感02-21
觀八佰有感03-17
觀電影《八佰》有感11-03
觀電影八佰有感11-03
觀《八佰》有感(精選22篇)09-28
觀八佰有感700字06-17
觀《八佰》有感800字06-17
觀《八佰》有感(15篇)06-17
觀《八佰》有感15篇11-03
觀八佰有感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