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認(rèn)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世同堂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1
昨天晚上,我從哥哥家的書架上找到了此書,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
看完了整本書之后,我不禁佩服起老舍的偉大,十分樸實的語言,卻有一種非常好的代入感。寥寥數(shù)筆之間,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位位人物,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
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在北xx里面的一個小村莊——小羊圈里,主要講述了在小羊圈里幾戶人家的悲歡離合。描寫地理的句子雖然不多,感覺可以使人在腦子里就想象出小羊圈的模樣,看著書,腦子里好像在播放一幕幕無聲的電影似的,體會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著實令人回味無窮。
讓我驚訝的,不僅僅是老舍的寫作功底與樸素的.語句,還有老舍對待戰(zhàn)爭的客觀。這本書里,從剛開始就提到了住一號門的日本老婆婆,她從剛開始就一點也不贊成日本侵略xx,特別是在抗戰(zhàn)勝利之后,當(dāng)住三號門的日本家庭把門給封上之時,她卻把門大大的打開,想用自己的一點點力量,來向xx道歉,向在戰(zhàn)爭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是失去生命的xx人道歉。老舍并沒有大幅度的贊揚(yáng)日本人,更沒有“盲目愛國”,大幅度的貶低日本人,而是站在一個中立的,客觀的角度,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讀了一位日本老奶奶的心聲。
《四世同堂》這本書,圍繞這一個小村莊里邊的幾戶人家展開故事,時而令人嘆氣,時而令人憤慨,時而令人興奮,時而令人自豪。當(dāng)全部看完之時,感覺好像五味陳雜都集于一心,如果你再看一遍,想法肯定就跟你第一遍看的時候完全不同。
它是一本值得令人翻來覆去看一遍又一遍的好書,并且語言不難懂,小學(xué)生也可以看。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2
老舍的這一部長篇小說濃縮了八年抗戰(zhàn)的全部,若是非要尋個究竟,當(dāng)從祁家三兄弟看全文之中的典型人物!
首先從瑞宣說起,他是個兩重性格的人物。一方面愛護(hù)家人,團(tuán)結(jié)親眷,維護(hù)四世同堂的封建壁壘。這是作為長孫就應(yīng)做的事情,對于妻兒的愛護(hù),對祖父,父母的奉養(yǎng)等責(zé)無旁貸。唯唯諾諾地支撐著家的梁柱。然而亡國奴的罪惡感深深地烙在了心上,無法擺脫自身的束縛,雖然他也明白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的道理,但是心靈的自我譴責(zé)一步步逼迫著他要擔(dān)負(fù)起養(yǎng)家糊口的擔(dān)子!中國歷來就有的百事孝為先的古訓(xùn)成為他的絆腳石,雖然他是個有知識有理想有高尚品質(zhì)的青年,這和《家》里的覺新有同樣的特點,總為命運所玩弄牽絆,所不一樣的是瑞宣還有思想,還在思想,這無疑給下文勇敢地走入教室,秘密地寫文章出報紙作宣傳來反抗侵略買下了伏筆。至于小羊圈里的小崔,耍把式的劉師傅程長順孫七等都有類似的阻礙,他們都有無法放下家而報效祖國的矛盾。劉師傅也只是經(jīng)過瑞宣答應(yīng)照應(yīng)他的妻子才走上抗日的道路!為了顧家而甘愿茍活在日本人的統(tǒng)治下怒不敢言!關(guān)于這種思想的破產(chǎn)最好的說明要論小崔的死了!記得小崔臨死前說,早知如此還不如去抗日殺鬼子呵!至于孫七被活埋,小文夫婦的被殺等一切都說明了中國人民敢怒而缺乏斗爭的勇氣與動力,不到徹身傷及自身利益絕不會有反抗的舉動!而我們的人民需要的是一個領(lǐng)導(dǎo),茍安于生活,只會忍受著任人宰割的苦楚!
瑞豐這個游手好閑無恥卑賤的人物,他的人生觀念就是吃喝玩樂,有奶便是娘,在他的世界觀里沒有家國觀念。剛當(dāng)上科長就立即搬出了小羊圈。不顧家人的生活窘困,一味的黏著胖菊子吃喝玩樂,膽小怕事,只顧自我自身享樂毫無親情可言。當(dāng)瑞宣被捕后,回家時與守門士兵爭執(zhí)時,想到的只是自我的利益,極端自私地為自我開脫!對上巴結(jié),對下欺壓的漢奸走狗的.嘴臉和冠曉荷,大赤包,藍(lán)東陽等是一路貨色。只是為了權(quán)力金錢享樂而活著,為了這些所謂的“富貴”生活不惜失去尊嚴(yán),氣節(jié),禮義廉恥而甘愿做日本人的走狗漢奸。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對這些無聊人的表情,動作,語氣,語言的刻畫。將這些人的漢奸心理活靈活現(xiàn)地表露出來。但是作者的筆鋒太過銳利,也太過殘忍!冠曉荷的家被日本人抄了,妻子被逮捕,房子被封了,依然死心塌地相信日本人,對于日本人的深信不疑,近乎于成了一種迷信,即使在應(yīng)對死亡依然執(zhí)著于得到日本人的救護(hù),這份匪夷所思的信仰未免太過于絕對!這類方面的描述無疑要比電視劇里呈現(xiàn)的要精彩得多!語言的刻畫相對集中,鮮明,而畫面看到的多半太過分散易于忽略。
有時也在想瑞豐,冠曉荷,大赤包等這一類人的生活的世界觀仿佛也沒什么過錯。每個人都為自我活著,不妨礙別人,并且以正當(dāng)?shù)姆绞金B(yǎng)活自我也沒什么過錯。但是他們過分地強(qiáng)調(diào)了自身私欲的蔓延,他們所謂的幸福生活是以犧牲人民的和國家的利益為代價的,這就必將導(dǎo)致自身的滅亡!可惜的是他們臨死也沒弄懂怎樣回事!
瑞全這個激進(jìn)主張用心抗日誓死不做亡國奴的青年,代表著國家的期望和千千萬萬個參加抗戰(zhàn)的人們。瑞全,仲石等這些都是投身革命的人。至于怎樣進(jìn)行抗戰(zhàn),倒有一些偏頗!仲石與日本士兵同歸于盡!顯然存在著對抗戰(zhàn)本身具有盲目的曲解,然而這種莽夫式的戰(zhàn)斗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當(dāng)錢詩人得知此消息時卻大加贊賞,這種報國精神值得提倡,但是應(yīng)對整個中日戰(zhàn)爭來說,這豈不是很幼稚嗎!抗戰(zhàn)是一個民族的職責(zé)而不是某一個人的沖動!正是因為有這么一群人堅持抗戰(zhàn)給這個充滿悲情色彩的小羊圈帶來希冀!
整部小說充滿著悲情色彩,即使抗戰(zhàn)勝利,但妞妞這個鮮活的生命卻永遠(yuǎn)地閉上了眼睛!情節(jié)過于松散,依著時光順勢帶出事情始末,卻沒有情節(jié)銜接的緊扣性。但是作者以此而增添了太多議論,無疑給作品添加了思想,使得人物性格鮮明,豐滿!讀來似讀一部很出色的抗戰(zhàn)史!無疑也是一部對戰(zhàn)爭的控訴史!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3
閱讀下載一本書籍,就像是品一杯茶,沁人心脾,口中留存著淡淡的幽香;閱讀下載一本書籍,就像是聽一首音樂,曲調(diào)歌詞,依舊在耳邊縈繞;閱讀下載一本書籍,就像是看一副美畫,雖然只是短暫的瞬間,卻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永恒的美麗。一本好的書籍,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思想、滋潤我們的心靈。
前段時間我在空閑的時間閱讀下載了老舍的《四世同堂》這本書籍,這本書籍很長,從最初看時到最后看完將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期間一直沉浸在老舍為我塑造的那個世界,仿佛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旁觀了世界的滄海桑田、變化多端,與書中的人物共同歷經(jīng)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當(dāng)閱讀下載完書籍中的最后一句話,故事戛然而止,心中卻依舊縈繞著眾多的感嘆。
《四世同堂》這本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惶惑》、《偷生》和《饑荒》,主要講述了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在日本的侵略下,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和小羊圈胡同中各色人物的遭遇。通過一個個人物的故事,作者真實的為我們表露了在戰(zhàn)爭期間中國的社會現(xiàn)狀,再現(xiàn)了那段滿目瘡痍的歷史。
閱讀下載這本書籍時其中的漢奸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那個前途一片黑暗、黑白顛倒的世界,很多人物在權(quán)勢的誘惑下選擇了背叛自己的祖國,為日本人做事,例如曾經(jīng)拳打漢奸的金三爺,最后卻因為日本人帶來的'生意好轉(zhuǎn)而對他們心生感激,甚至還出賣了錢默吟先生,這前后之間的轉(zhuǎn)變,令人唏噓感慨,在利益面前,似乎一切都是脆弱的。然而我認(rèn)為總有一些東西比生命還重要,那就是祖國,無論何時,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能喪失自己的氣節(jié)、不能背棄自己的祖國,因為國家就是我們的避風(fēng)港,有國才有家,國家強(qiáng)大,我們才能和平幸福。
結(jié)局的一句“起風(fēng)了”,雖然故事戛然而止,然而歷史的車輪緩緩向前,時間永遠(yuǎn)不會停止,我們的國家也終于一步步歷經(jīng)了那些坎坷挫折,從沉睡中蘇醒,變得繁榮富強(qiáng)。歷經(jīng)風(fēng)雨才能見彩虹,風(fēng)雨之后便是晴天,黑暗之后將是黎明,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滿懷希望,相信正義和光明總會到來。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4
舒慶春這個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就是著名作家(老舍)的真實姓名,他寫了很多本書,而我讀的是他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順便寫一下我的讀后感。
《四世同堂》這本書寫出了抗日時期,日本人對國人的壓迫與羞辱,作者老舍用了很多語言描寫與心理描寫來描繪那時候漢奸與抗戰(zhàn)到底的人們心中的兩種欲望,豐富了人們讀這本書的重要性,讓人人都想讀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寫的還是人物,如:隨風(fēng)使舵的藍(lán)東陽、誠懇忠厚的冠曉荷、心狠手辣的大赤包、柔情孤雅的高第、抗日到底的錢先生、報國無門的祁瑞宣與德高望重的.祁大老爺。
老舍先生對《四世同堂》的正反兩派描寫極為出眾、是大家能夠區(qū)分,這就是《四世同堂》的一個與眾不同的寫作方法:不給大家留下任何懸疑,敞開著大門的寫法。
這本書對人的下場也很突出,因此各個人的司法都不一樣,如:妞子是餓死的、瑞豐是被日本人槍斃的、李四爺是被日本人打死的、大赤包是瘋死的,說來說去,然而,死的最莫名其妙的竟然是藍(lán)東陽:他莫名其妙的去了日本、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被原子彈炸死,這不是找死嗎?
總而言之,還是那句話,多讀書、讀好書。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5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zé)了賣國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zhàn)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dāng)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透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比較,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fā)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jié)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狀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述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zhàn)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qiáng)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戰(zhàn)爭永遠(yuǎn)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yuǎn)不敢設(shè)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yuǎn)不敢應(yīng)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6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雖然將近80萬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內(nèi)容精彩、情節(jié)緊湊,是那種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好書!端氖劳谩啡珪只袒、偷生、饑荒三部曲。小說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jié)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描述了日本人占領(lǐng)北平,侵略中國期間人們經(jīng)歷的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小說以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為藍(lán)本,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難,以及中國人頑強(qiáng)不屈的民族精神。 這部書里的人物眾多,有英勇抗日的熱血青年,有文雅的詩人、有普通老百姓、有與世無爭的貴族、有無良漢奸、更有無恥的賣國賊。在老舍的文字中,他們充滿個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這些人物并非是通過直接描述才體現(xiàn),而是從小說中屬于他們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來。每個人的性格、精神、言語都那么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的祁老人、用心良苦的白巡長,莽撞直率的小催,還有厚顏無恥的藍(lán)東陽老舍把他們寫活了。我走進(jìn)當(dāng)年的北平,發(fā)現(xiàn)了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兒胡同,看到他們,聽到他們,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筆太好了,他把人物寫進(jìn)我的心中,讓我傾聽他們的故事,關(guān)心他們的命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滿文人氣質(zhì)。他雖不像瑞全或是錢老人那樣勇猛地和日本人對抗,但是,在那樣的年代和環(huán)境,他是個老師,更知道亡國奴的恥辱。他雖有愛國精神,可是他還要養(yǎng)家,還要保護(hù)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全那樣毫無顧忌地沖鋒陷陣。但是,就是這樣的愛國精神也是寶貴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學(xué)識淵博的錢老人,他的命運真悲慘。先是被冠曉荷出賣,進(jìn)了牢,受盡折磨拷打,出來后只剩下半條命。大兒子為國捐軀,二兒子氣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這么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騰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時更佩服這位錢老人的骨氣,一個中國人的骨氣。他沒有被嚇倒,沒有屈服,反而去抗?fàn)、去拼?他敢做地下黨,寫傳單,發(fā)情報,還往日本人堆里扔手榴彈。雖然最后他還是被日本人抓進(jìn)去了,可是做為一個老人能有這樣的勇氣,令人欽佩。
對漢奸的描寫算是書的重點之一。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后對于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于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只言片語來判斷他們。 ”正所謂“時代造英雄”,時代也可以滅英雄,多少所謂的愛國者,心地善良的人都因為金錢權(quán)利的誘惑而失去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方向,一點一點地墮落!野求,曾幾何時他也是一位有知識的愛國志士,可為了維持生計,給日本人做事,不得陷入了兩難境地,家離子散,自我墮落,錢先生說得好,他是自己給自己挖了墳?zāi)。就連金三爺這種打過漢奸的人,就因自己的生意漸漸好轉(zhuǎn)而喜歡起日本人。大赤包,對于人性的喪失已經(jīng)到了令人發(fā)指的程度了,她想盡辦法巴結(jié)日本人,或是有點兒權(quán)勢的軍人,甚至連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機(jī)會,前去“拜訪”。富善先生滿臉驚愕地說:“這也是中國人?”錢與權(quán)對人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在這部小說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面”,這是日本人給中國人的糧食。里面混雜著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面團(tuán),更蒸不成饅頭。可憐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面”死的。這是日本人的罪惡!他們根本不把中國人當(dāng)人看,這“共和面”是連豬都不吃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的恥辱!日本人的罪惡是數(shù)不清的,他們在街上隨意殺人,胡亂掃射老百姓,到處修機(jī)場,刨墳盜古墓。不過隨著中國人的奮起反抗,日本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別看他們表面上拿個刺刀,威風(fēng)凜凜,半夜也會偷東西,連祈家的門栓他們都偷。
日本人人性喪失的表現(xiàn)在于就連最巴結(jié)他們的走狗冠家也被他們收拾了。冠曉荷最后被活埋,大赤包下獄發(fā)了瘋。日本人用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和官職,利用他們?nèi)ズτ辛夹牡闹袊耍坏┐髣菀讶,就連這些走狗他們也不放過。當(dāng)然這也是冠家的罪有應(yīng)得。
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并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么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惡心的心態(tài),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胡同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于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 這部書讓我深切地了解了那段歷史,那段中國人屈辱的歷史。輕輕合上書的最后一頁,背負(fù)著歷史的厚重,仿佛自己正置身于這個顛倒是非,硝煙彌漫的北平這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真正意義!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7
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上》我大概花了十天左右的時間讀完,大概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期末復(fù)習(xí)假的時間(罪過罪過)讀了約有百頁,第二是在真正放暑假之后,七月十一日起至十七日畢,讀的時候還夾雜著其他兩本書在看,并不能算十分專心(在我看來很多時候讀書確實需要雜著來讀,有一定益處,留待日后詳述),記筆記的方式大概是隨寫隨記,想到哪記到哪?赐暌槐橹笾刈x一邊,梳理脈絡(luò),整理思路。
一提起老舍,我總是不由的將他和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張岱做比較。其實就閱讀文學(xué)作品而言,一直以來我并不主張采用對比的方法,且不說那些東西差別動輒相距百年千年的作家,就是一個時代里的作家,比如魯迅、胡適、周作人,雖然同樣都是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鋒人物,但此三位先生的作品大抵是不能“對比”著一起來讀,否則非但書讀不成,反而可能會出現(xiàn)理解偏差,甚至鬧出把不同個體的認(rèn)識和觀點都混雜到一起的笑話。作家與作家的'差別,歸根到底是人格理想和審美趣味不同,而凡此種種,都要受制于社會存在,因此強(qiáng)行把作家拉來“對比”互現(xiàn),私以為并不可行。相較上文所提到的“對比”而言,更為我所欣賞的一種對比,則是讀者在閱讀具體的作品時受到感召,由作品的風(fēng)格、情思調(diào)動起讀者曾經(jīng)的閱讀經(jīng)驗、閱讀思考,以此來自覺地回溯起之前閱讀過的作品。在此處,我把這種自覺地、不由自主的“對比”稱之為“比較”,以此來與一開始便帶有強(qiáng)烈主觀色彩的“對比”做區(qū)分。
前面花了大筆墨來寫我自己對讀書筆記的理解與“對比”“比較”這兩個詞在概念上的區(qū)分,其目的闡明我寫讀書筆記的方法和用張岱來與老舍做比較的原因,便于大家理解我后續(xù)的行文思路,接下來的幾章更新就要把目光集中在《四世同堂》上了,當(dāng)然,還有與之互相參照比較的《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8
我不敢讀老舍先生的這部作品,不是因為他寫得不好,恰恰是因為寫得真是,動心,動情,將歷史的、現(xiàn)實的故事寫出來,將真實的人性寫出來,一草一木皆有情,我常常不敢看關(guān)于那段戰(zhàn)爭的文字,每每以淚結(jié)束,我常常不敢看剖析人性的故事,每每以血的代價結(jié)束,這不僅僅是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恰恰是真實的人生。所以,看老舍的文章,需要勇氣,需要耐心,需要博愛的胸膛,需要冷靜的沉思。今天,就以一點點筆觸,說說《四世同堂》給我的感受。
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地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fā)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jié)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一個道理。小羊圈胡同的每個人都是一類人的代表,是一個社會的縮影!祁老一家是一類,錢老,李四等等,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性格,就是我們社會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祁老太爺家四代人,三個兒子,一個隱忍,一個背叛,一個改變,敢于奮斗,就是典型的戰(zhàn)爭背景下人物的命運!天佑用生命書寫清白,未嘗不是一種氣節(jié),瑞宣有痛苦,卻始終不忘記國家,瑞全去改變!在茍且的生活里,老舍先生給了希望!
四世同堂本來說一個家族的興盛于榮耀,而在老舍的筆下,它成為國家命運的一個小小的縮影,家族的覆滅,因為有戰(zhàn)爭的發(fā)生,戰(zhàn)爭則是因為沒有強(qiáng)大的國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qiáng)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
戰(zhàn)爭永遠(yuǎn)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yuǎn)不敢設(shè)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yuǎn)不敢應(yīng)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
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所以,年輕的一代覺醒,開始奮斗,這是他們的選擇與付出,他們是愛國的一代人。這也是老舍在小說里給我們的希望,不僅僅是生活的茍且,還有希望,還有詩和遠(yuǎn)方。
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青年興則國興,再讓我說一句俗話吧,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教育的是年輕的一代,讓我們和我們教育的這些孩子們,都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和平年代!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9
《四世同堂》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部十分具有影響性的作品,這是一代人民的痛苦回憶;一個民族所受的屈辱遭遇;這也是一個國家的斑駁歷史。
老舍先生以其對老北京的細(xì)致了解,用細(xì)膩生動的筆觸為我們還原了那一時代的氣息,揭露了那一時代上空的陰云與陰云下的普通老百姓的真實生活。
《四世同堂》中小羊圈胡同里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鮮明,且被老舍的一支筆描寫的有血有肉,仿佛我們真能透過紙張,看到這么一個人似的。不得不說,老舍先生把人物寫活了,我們說這是一部經(jīng)典,還因為他筆下那些所謂的.英雄不僅僅是英雄,他們還是一個會迷茫傷心有一些缺點的普通人。
“假若北xx是樹,我便是花,盡管是一朵閑花。北xx若不幸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別再活下去!”錢家錢默吟老先生謙遜有禮,性子清高,喜歡作詩作畫,喜歡侍弄花草,本是個十足的隱士,不理世事。但是在北xx淪陷,兒子去世,被逮捕受訓(xùn)后,幡然醒悟,變身成了一個老而志堅的積極斗爭的革命戰(zhàn)士。通過文字,我們分明能看到北xx淪陷時這位老人的哀傷,分明能看到被釋放的錢老人的懊悔與憤怒,也分明能看到他對敵人的仇恨,對國家的熱愛。
我們也能看到,祁家瑞宣對實事戰(zhàn)爭的敏銳以及他敢于為國家犧牲的一腔熱血,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rèn),這祁家的一家老小都等著他照顧,這些最親密的血親讓他無法施展抱負(fù),無法讓他到那令他向往已久的戰(zhàn)場上去拋頭顱,灑熱血,他不得不盡到一個長孫,長子,大哥,丈夫以及父親的責(zé)任,這責(zé)任將他拴住了。面對這些,他只得無可奈何地笑了,在三弟決定要走的時候,我們分明可以從他的那一句:“你來盡忠,我來盡孝!笨吹剿臒o奈,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他那文雅而又憂郁的微笑以及濕潤的眼角。
我們還能看到,看到有著少年人的沖動與愛國志氣的瑞全,看到謹(jǐn)慎持家,萬事求和氣的祁老人,看到任勞任怨的小順兒的媽,聰明勇敢的尤桐芳,成長為革命青年的高第,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夫婦,不亢不卑的小文夫婦,一步步走向墮落的招弟,看到小崔,孫七,白巡長,程長順……我們也能看到,賣國求榮的冠曉荷,毫無廉恥心的瑞豐,兇狠潑辣的大赤包,欺軟怕硬的藍(lán)東陽,貪慕虛榮的胖菊子。我們看到他們的卑鄙手段,看到他們皮囊下丑惡不堪的內(nèi)心,看到他們的利欲熏心,看到他們毫無民族感,貪圖享樂,看到北xx淪陷后,他們一味的去討好日本人,對日本人阿諛奉承,做日本人的走狗,做漢奸,最終落得凄慘下場。
我們能在這部作品中看到很多很多,也能感受到很多,或令人蕩氣回腸,或令人搖頭嘆息,又或令人不禁掩卷深思。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10
在這本書里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祁瑞宣。
他,在當(dāng)時,作為大多數(shù)人的縮影,一方面有著投身戰(zhàn)斗的激情與理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大家庭的重?fù)?dān)(年事已高的祖父與父親、抱病在身的母親、不成器的二弟、同樣熱衷報國的三弟、任勞任怨的妻子和一對兒女)。
他空有一腔報國熱血與才干,困于家庭,一再猶豫,終究將報國想法藏于心中,承擔(dān)起作為大家庭中的頂梁柱的責(zé)任,但同時他也只能眼睜睜看著家人的死去與饑餓困苦的來襲而無能為力。
一看到他的名字,我就覺得有些悶得慌,堵得慌,好像看到一個人的心臟鎖在了鐵籠里,或者說一個小鐵籠子安在他的心臟里,里面禁錮著他的靈魂。
瑞宣,在當(dāng)時是代表了想抗戰(zhàn)而有家庭束縛的一類人。在現(xiàn)在,“瑞宣”依舊存在,只不過,此抗戰(zhàn)非彼抗戰(zhàn),此束縛非彼束縛。生而在世,很難不受方方面面的束縛,有些束縛是責(zé)任,是義務(wù),也是牢籠,能夠放手一搏的只是少數(shù)。
戰(zhàn)爭是恐怖的,也只有在這恐怖危難的'關(guān)頭才最考驗人性。小羊圈胡同里的人在面對日本侵略的時候,態(tài)度都不太一樣,在一些人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自私的身影,有些人雖然不是漢奸,但一開始并不以被侵略而有所難過、憤恨,等到發(fā)現(xiàn)國家不保了生計也受到逼迫時才發(fā)覺侵略是那么令人憤恨無奈。
在那個時代,很多小人最先想到的只有自身利益,利益催生了許多漢奸,并且抹去了他們的愛國之心,他們以為擁有錢權(quán)就可以一世逍遙,但是現(xiàn)實給了他們一個巴掌,像大赤包、冠曉荷、招弟、藍(lán)東陽、胖菊子和祁瑞豐等漢奸,最終均死于非命,解氣!當(dāng)然也有像祁瑞宣、祁瑞全、李四爺這樣深明大義、不肯屈服的忠貞之士。
書中描繪的忍辱偷生的畫面,令人感到呼吸不暢,現(xiàn)在有太多的抗日神劇,并不仔細(xì)描繪這些細(xì)節(jié),也不還原這些現(xiàn)實情節(jié),而是一味地夸大我方作戰(zhàn)之神勇。神劇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自驕自傲的民族情感中,而忽略了苦難的現(xiàn)實,它更多的是讓我們化身成正義的使者,去鞭撻那些侵略者,給我們一種痛快淋漓的出氣感,夸大了后續(xù)的勝利的同時也淡化了前面的苦難。這是多么悲哀。∧敲枥L苦難的力度不夠細(xì)膩而深沉,怎能如《四世同堂》般直擊人心?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11
篳路藍(lán)縷,復(fù)興之路猶長,筑夢之途猶堅
中華民族不是普多米修斯般竊取天神火種,而是憑雙手創(chuàng)造光明;中華民族不是沙皇滿是琉璃瓦虛張聲勢的丹墀金鑾,而是紅磚金瓦的謙遜而不張揚(yáng),F(xiàn)如今,早已春暖花開,處處嬌鳥啼鳴。
有幸涉獵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花了大概兩周時間看完。先來一段摘抄:“頭年的蘿卜空了心,還能在頂上抽出新鮮的綠葉兒,窖藏的白菜干了,還能拱出嫩黃的菜芽兒,連相貌不揚(yáng)的蒜頭,還會躥出碧綠的苗兒呢。樣樣?xùn)|西都會爛,樣樣?xùn)|西也都會轉(zhuǎn)化!崩仙嵯壬奈墓P樸實地道,的確有一股“農(nóng)味”。[吃瓜]
這本書里面,我最喜歡老三祁瑞全。當(dāng)是時,中華大地慘遭日本侵略者肆意蹂躪,長夜難明,尸橫遍野,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瑞全沒有家室的牽絆,在聽到日本人的鐵蹄踐踏這片鮮活的土地時,他怒發(fā)沖冠,憑著青年的一股熱氣,決定離開家離開北平,舍小家為大家,胸中懷有魏巍泰山那俯瞰山河的氣勢,他到硝煙四起的西安抗戰(zhàn),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戰(zhàn)的大海中。有青年之奮不顧身,才有國家之云銷雨霽。
除此之外,我還很欣賞錢先生。他,原本整日花鳥書畫琴棋,是從唐詩宋詞中跋山涉水而來的詩人,也是萋萋芳草,依依楊柳,欲缺未缺的明月下對酒當(dāng)歌的文人。他獨處一隅,身上滿是書卷氣。原以為不招惹日本人就能相安無事,可日本人卻主動找上門來把他抓進(jìn)大牢施以酷刑。這位博學(xué)老實的錢先生出獄后一心念著復(fù)仇。他的目光不再柔和如旭日暖陽,卻堅毅地像——冰冷的刀刃。他從遠(yuǎn)離世俗無憂無慮的三徑之士變成了——握吳鉤于手,懷仇恨于心的劍客。
有善必有惡。當(dāng)然,其中也涌現(xiàn)了許多漢奸,他們賣國求榮,活在當(dāng)下,舒服一天是一天,還是——見風(fēng)使舵的墻頭草?匆娬l有勢力就獻(xiàn)殷勤送禮,誰下臺就用他們堅硬的'蹄子狠狠地踩,例如大赤包,冠曉荷(虧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還覺得很好聽很文氣結(jié)果是這么個八面玲瓏的貨色。),祁瑞豐,藍(lán)東陽。祁瑞豐,可憐可悲可恨,告發(fā)了錢先生的兒子使錢先生受牢獄之災(zāi)。祁瑞豐,一天到晚吃喝玩樂不干正經(jīng)事,回家就是要錢蹭飯,對父親的死卻想著:“又可以白吃一頓美餐了,還能和親戚們炫耀我的口才!边對他大哥的受困視而不見漠不關(guān)心。看的時候,真的是恨的牙癢癢。可憐他們,沒有錚錚鐵骨,他們奴顏婢膝,不斷向日本人獻(xiàn)媚,發(fā)現(xiàn)風(fēng)頭不對就改換門庭,心中沒有國家,沒有民族,個人利益為上,冠曉荷到死都不知道——他錯哪兒了,明明他對日本人畢恭畢敬點頭哈腰,是天字一號大良民。
里面的人,小文,錢先生,祁瑞宣,李四爺,他們從低頭服從轉(zhuǎn)變?yōu)樘ь^反抗,原像一頭只知道順從,一直低頭向前吃力地爬去,反應(yīng)慢的老牛,在沒日沒夜無數(shù)鐵鞭的抽打下,它原是忍著,嘆著,終于有一天它含著淚咬著牙踢翻了鞭子直向那個馴服者沖去。馴服者驚了,他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想不到如此老實聽話的牛也會反抗。
可憐河邊骨。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幸有千萬英烈,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勇戰(zhàn)沙場,英姿執(zhí)槍,血染黃河。終于,日本…投降了。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12
中國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曾寫過一本書,名字叫《四世同堂》,這本書講述了當(dāng)日本人占領(lǐng)北平侵略中國的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淪陷時期內(nèi)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的一段生活。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對于人物性格的刻畫逼真?zhèn)魃瘢蜩蛉缟。里邊描寫了三個人,讓人印象深刻。祁瑞宣是一家之主,為人寬厚溫和,但還有中國人的血性,他在北平剛剛淪陷的時候,將自己的三弟送出去抗戰(zhàn),并且告訴學(xué)生和街坊們,中國沒亡國,他就像黑暗中的一顆星星,雖然不是很亮,卻能帶給人希望。錢默吟是一位詩人,因為他的二兒子仲石摔死了一車的'日本兵而遭到了日本人的毒打,回來后,變成了一位愛國詩人,他整日不斷地奔走,游說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冠曉荷,一個徹頭徹尾的漢奸,每天想的只是如何升官發(fā)財和一些占便宜的瑣事,靠著出賣身邊的人和事賺取些許蠅頭小利。老舍筆下,人不離城,城不離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關(guān)的。
《四世同堂》從時間上來說幾乎跨越了八年抗戰(zhàn)的全過程,反映的是抗戰(zhàn)期間北京淪陷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覺醒和斗爭!端氖劳谩放c其說是寫一個家族的興盛衰滅,不如說是記錄一段屈辱的歷史里人性的掙扎。他代表的是一個時代,從小家看大家。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要珍惜生活的不易,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教學(xué)生做好人,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 篇13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著名的長篇小說。雖然將近80萬字,厚厚的一大本,可內(nèi)容精彩、情節(jié)緊湊,是那種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好書。全書分惶惑、偷生、饑荒三部曲。小說描述了日本人占領(lǐng)北平,侵略中國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反映了那個年代中國的黑暗,老百姓的苦難,以及中國人頑強(qiáng)不屈的民族精神。
這部書里的人物眾多,有英勇抗日的熱血青年,有文雅的詩人、有普通老百姓、有與世無爭的貴族、有無良漢奸、更有無恥的賣國賊。在老舍的文字中,他們充滿個性,是活生生的人物。但這些人物并非是通過直接描述才體現(xiàn),而是從小說中屬于他們的一行行文字中表露出來。每個人的性格、精神、言語都那么的不同,比如耿直的常二爺、膽小怕事祁老人、看似狡猾卻有良心的白巡長,莽撞的小催,還有無恥的藍(lán)東陽。老舍把他們寫活了。我仿佛來到了當(dāng)年的北平,走進(jìn)毫不起眼的小羊圈兒胡同,看到他們每個人,聽到他們的說話,這真是奇妙,老舍的文筆太好了,他把人物寫進(jìn)我的心中,讓我傾聽他們的故事,關(guān)心他們的命運。
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祁家老大——瑞宣,充滿文人氣質(zhì)。他雖不像瑞全或是錢老人那樣勇猛地和日本人對抗,但是,在那樣的年代和環(huán)境,他是個老師,更知道亡國奴的恥辱。他雖有愛國精神,可是他還要養(yǎng)家,還要保護(hù)家人,所以他不可能像瑞宣那樣毫無顧忌地沖鋒陷陣。但是,就是這樣的愛國精神也是寶貴的。
我最同情的是那位學(xué)時淵博的錢老人,他的.命運真悲慘。先是被冠曉荷出賣,進(jìn)了牢,受勁折磨拷打,出來后只剩下半口氣。大兒子為國捐軀,二兒子氣病身亡,太太碰死在墓碑上。這么一個只會舞文弄墨的老人,被日本人折騰得家破人亡。我看到了日本人的狠毒,同時更佩服這位錢老人的骨氣,一個中國人的骨氣。他沒有被嚇倒,沒有屈服,反而去抗?fàn)、去拼命!他敢做地下黨,寫傳單,發(fā)情報,還往日本人堆里扔手榴彈。雖然最后他還是被日本人抓進(jìn)去了,可是做為一個老人能有這樣的勇氣,令人欽佩。
我最痛恨討厭的是冠家人,特別是那個大赤包,“大!赤!包!”瞧這幾個字就夠讓人惡心的,像個大腫瘤。人呢,更丑,水桶身材,滿臉紅斑,胖的沒脖子,不論她涂多么厚的粉,燙什么樣的頭,看上去還是像個“丑八怪”。她是最不要臉的人,想盡辦法巴結(jié)日本人,或是有點兒權(quán)勢的軍人,甚至連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她也抓住機(jī)會,前去“拜訪”。富善先生滿臉驚愕地說:“這也是中國人?”看看,她哪里配做一個中國人,她不過就是一條狗,仗著日本人的走狗!
在這部小說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共和面”,這是日本人給中國人的糧食。里面混雜著泥沙,用水根本和不成面團(tuán),更蒸不成饅頭。可憐的妞妞就是吃了“共和面”死的。這是日本人的罪惡!他們根本不把中國人當(dāng)人看,這“共和面”是連豬都不吃的食物。這是中國人的恥辱!
日本人的罪惡是數(shù)不清的,他們在街上隨意殺人,胡亂掃射老百姓,到處修機(jī)場,刨墳盜古墓。不過隨著中國人的奮起反抗,小日本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別看他們表面上拿個刺刀,威風(fēng)凜凜,半夜也會偷東西,連祈家的門栓他們都偷。
日本人沒有人性,是野獸!就連最巴結(jié)他們的走狗冠家也被他們收拾了。冠曉荷最后被活埋,大赤包下獄發(fā)了瘋。日本人用他們的時候,給他們錢和官職,利用他們?nèi)ズτ辛夹牡闹袊,一旦大勢已去,就連這些走狗他們也不放過。這也是冠家的罪有應(yīng)得。
這部書讓我深切地了解了那段歷史,那段中國人屈辱的歷史。也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真正意義!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4篇06-12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精選13篇08-09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13篇)08-07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集錦13篇10-15
四世同堂讀書筆記合集13篇08-02
《活法》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10
讀書筆記05-15
《熱愛生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06
護(hù)士的讀書筆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