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想,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想1
普魯斯特認為,人必須有藝術審美欲望和能力,那才是真正意義的生活,才會賦予情感和樂趣。他把文學、繪畫和音樂歸結為主要的藝術形式,并認為音樂是最高級的,它要求欣賞者,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
一般的音樂美學文章,在描述某種音樂時,大多數(shù)在樂理知識方面說來倒去,云里霧里,一會兒聲調,一會旋律,這個意境,那個象征,有時甚至把同樣意境的詩歌都弄上,還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普魯斯特是如何描寫音樂的呢?在第一部《在斯萬家這邊》,斯萬在一個晚會上,聽到一首鋼琴和小提琴的奏鳴曲,他用了七頁(207—213頁)的篇幅來敘述。真的為難了那些音樂評論家們了。
“在細聲細語地進行抗拒的'小提琴密集的主導音響構成的短線下面,他(斯萬)突然看到鋼琴的雄渾音調如波浪拍岸一般躍起,其形狀千姿百態(tài),卻渾然一起,平滑坦蕩,但又互相沖撞,猶如淡紫色的波濤,在月光下顯得嫵媚,又如降音后那樣平靜……這樂句以緩慢的節(jié)奏,領他到這兒,然后又領他到那兒和別的地方,引向一種難以理解和確實存在的高尚幸福。她到達了某一點,他正準備從那里隨她而去,她卻在短暫的全休止之后,突然改變方向,以一種更加迅速、細微、憂郁、連續(xù)不斷和溫柔的新旋律進行,把他帶向陌生的情景。然后,她消失了。”
在345—353頁中,他又把樊特伊的奏鳴曲小樂句,第二次描寫斯萬參加圣歐韋爾特侯爵夫人府晚會,聽到的同一首奏鳴曲,喚起了他過去戀愛的種種回憶,無意識記憶,其小樂劇跟對奧黛特的愛情一起消失。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想2
《追憶似水年華》是一部回憶體的長篇小說集,收入了法國作家M·普魯斯特的數(shù)部長篇小說。不僅是一部充滿社會生活氣息的優(yōu)秀作品,同時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堪稱法國傳統(tǒng)小說的經典之作。
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家境富裕而又體弱多病的青年,從小對書畫有特殊的愛好,曾經嘗試過文學創(chuàng)作,沒有成功。他經常出入巴黎的上層社會,頻繁往來于各茶會,舞會,招待會及其它時髦的社交場合,并鐘情于猶太富商的女兒吉爾伯特,但不久就失戀了。此外,他還到過家鄉(xiāng)貢柏萊小住,到過海濱勝地巴培克療養(yǎng)。他結識了另一位少女阿爾伯蒂,發(fā)現(xiàn)阿爾伯蒂同性戀,便決心娶她為妻,以糾正她的`變態(tài)心理。他把阿爾伯蒂禁閉在自己家中,阿爾伯蒂卻設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聽她,尋找她,后來得知阿爾伯蒂騎馬摔死。在悲痛中他認識到自己的稟賦是寫作,他所經歷的悲歡苦樂正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材料,只有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東西找回來。
他不僅再現(xiàn)了客觀世界,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主觀世界,記錄了敘述者對客觀世界的內心感受。作者感興趣的不是敘述故事交代情節(jié)和刻畫人物形象,而是抒發(fā)自己對某一問題的感想和分析。例如,敘述者參加了蓋爾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這使他長期以來對貴族幻想頓時破滅,他意識到過去對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稱,而不是真實的世界。
普魯斯特用他的筆將他心中的憂郁用時間當線,用回憶作針織成了《追憶似水年華》。他其實是一個敏感的人,一個小小的傷害在他來說就是無法承受的痛苦。它減淡為一種若有還無的愁思,相反卻更能令人魂牽夢繞。時間在你的血管里流動,把一切已過去的或還未發(fā)生的循環(huán)到你的心——我們普通人依賴著它來生活,而普魯斯特聽到了心跳的聲音。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想】相關文章:
追憶似水年華作文03-10
追憶似水年華作文04-04
《追憶似水年華》讀書筆記02-06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05-01
追憶似水年華讀后感03-20
似水年華作文01-18
年華似水作文03-23
似水年華作文06-06
追憶似水流年的作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