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蘇東坡傳》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蓑煙雨任平生,暢音閣里終一敘,六百年一粟,滄海一夢……”今天無意間又聽到了周深的這首《光亮》,中間的這幾句戲腔再一次觸動了我,讓我忍不住又重新拿起書架上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一口氣讀完。感覺不過癮,又在學習強國上搜到蘇東坡的紀錄片來看。此刻,一個活生生的、有情有義的東坡先生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
雖然身為英語老師,但從小對古詩詞的熱愛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不管是李白的豪放不羈,還是李煜的凄楚哀怨,抑或是陶淵明的淡然悠遠,都讓我沉醉不已。但最令我心馳神往的還是蘇軾,愛他的才情與灑脫,愛他的曠達與細膩。蘇軾一生,宦海沉浮,66年的人生歷程中,或波瀾重重,或生活窘困,但他始終樂觀豁達,坦然處之,始終襟懷曠達,遺世獨立。林語堂在這本書中說: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喜歡他的瀟灑與曠達。蘇軾一生大起大落,我們總是笑稱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人生的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壯志未酬,但他沒有因此頹唐喪志,沒有茍且認命,每到一處他總能認真的生活,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不管是《前赤壁賦》中的“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還是《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再到《定風波》中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們都能體會到他超凡的人格魅力,蘇軾是善于在困境中實現(xiàn)超脫并積極發(fā)現(xiàn)美與快樂的人。每讀一次他的詩詞,都無比佩服他的自我治愈能力。乃至穿越千年,依然能撫慰今人的傷口,讓失意愁苦之人不斷從中汲取面對生活的勇氣。林語堂先生評價他:“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余光中也說過,如果要找一個古人去旅行,一定要找蘇東坡,他是一個能讓一切變得有趣的人。
喜歡他的多情與細膩。蘇軾貶謫在山東,恰逢中秋佳節(jié),形單影只,醉酒思念弟弟,才有了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碧K軾蘇轍的兄弟情,可謂千年一遇。人們總說蘇轍一輩子都在撈哥哥,但其實兩人的手足情絕不是一廂情愿。蘇軾外調(diào)鳳翔為官,是兄弟倆第一次面對別離,他揮筆寫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烏臺詩案,身陷牢獄對生命無望的蘇軾寫給蘇轍:“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生未了因”;直到最后在生命彌留之際,他最想見的還是弟弟蘇轍。二人的性格雖然截然不同,卻有高山流水般的相依相惜。除了兄弟情,還有夫妻情。試問要多深情的人才能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樣讓人肝腸寸斷的詩句?蘇軾天性樂觀,是清風霽月的君子,王弗陪他走了十一年,紅袖添香,舉案齊眉。但十一年的歡愉轉(zhuǎn)瞬即逝,在王弗去世后,蘇軾喪妻之傷未愈,又承受喪父之痛,被政敵排擠,被貶至密州,剛好是愛妻去世后第十年,在忌辰這天,他夢見愛妻,這個向來灑脫之人,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古今第一悼亡詞。
正如董宇輝所說: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蘇東坡的一生,是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在我們的前行路上,總會有痛苦和挫折,愿我們像東坡先生那樣,以超然的格局,無論面對什么,都能泰然處之。能承受命運的饋贈,也能承擔人世的打擊,無論好的壞的,都能讓它成為生命里不可多得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