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這一帝國并無崇尚武功的趨向,也沒有改造社會,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員不在為饑荒所窘迫,即在“四書”所謂“黎明不饑不寒”的低標準下維持長治久安!
黃仁宇先生的文章,?闯P。
第一次看在五年前,當時更多的驚嘆于他電影敘事般的寫法,將臉譜化的人物形象具象化,有陰有陽,有得意有失意,讀起來酣暢淋漓。并將人物身上的悲劇性歸結為宿命。
這次看,則對于“中國以道德代替法律”這一結論感到震撼。由此也消解了先前的將人物悲劇性源于宿命的結論,而轉為認為所有人物的掣肘與困境,來源于復雜人性與簡單制度博弈的必然結果。
農業(yè)經濟基礎下,以社會穩(wěn)定為基準的治理制度,將教化作為主要的治理手段,文官成為最重要的治理力量。
在此基礎上,為了維系社會的穩(wěn)定與文官集團自身的利益,他們絕不會允許萬歷立自己最愛的女人鄭皇貴妃所生的三皇子常洵為太子,因為這不符合長幼有序。所謂皇帝,也不過是一項制度的產物。
依附于這一產物的首輔,則更無法與整個文官集團抗衡,即使是強勢如張居正,也在死后得到徹底清算,導火索或許是其私德有污,根本還是在于觸碰了文官集團的利益。而另一位首輔申時行,則早早的放棄對抗轉為在萬歷與文官集團之間斡旋,為自己的施政爭取有限的空間。
海瑞、戚繼光和李贄是當前治理制度下矛盾的具體體現(xiàn)。
海瑞,一個以剛正不阿著稱的官員,以其敢于向嘉靖皇帝遞上疏奏而被文官集團推為楷模,又因其過于剛正不阿的辦事風格破壞了文官集團某些約定俗成的隱秘而使其被摒棄,最終在萬歷的調停下,得到一個“迂憨”的定論。海瑞的經歷說明文官集團的復雜性,他們并非完全單純的捍衛(wèi)自己所宣揚的道德,更多的是這些道德符合他們的既得利益。
戚繼光,一個游走在文官集團的武將!捌堇^光的天才,在于他看準了妥協(xié)之無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術上調和各式各樣的矛盾”。他發(fā)跡于首輔張居正無條件的支持,最終也因為張居正的倒臺而走向沒落。個人的功績永遠敵不過制度的需要。
李贄,是文官集團內部矛盾的變異。他自己是文官集團的一部分,后期靠著高級官員的救濟生活,卻也對接濟他的那些高級官員進行嚴厲的批判。他看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卻也跳不出自身的局限性。
歷史是一個輪回。
得勢與失勢不過轉眼之間,低谷與高峰也往往相伴相依。
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在本質上無非是數(shù)不清的農村合并成的一個集合體,禮儀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對于違法的行為做掩飾則被認為忠厚識大體!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相關文章: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29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30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5篇03-05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2篇03-06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14篇03-02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9-01
萬歷十五年的讀后感02-13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02-27
《萬歷十五年》讀書筆記(通用14篇)05-26
萬歷十五年讀后感范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