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中國文人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得到此書,如獲至寶,很想向旁人推薦,可又困于描不準對象。先生的書,國學之道,血性之筆,人性深處的哲思。
我愛男作家的書,只因我愛上有血性的文筆。正如此書,血液與靈魂穿梭,文學與哲學交融,把人文藝術拉向個新的高度。
文人的世界,有道不完說不盡的美。這美,暇思無窮…
眾看當代人的審美觀,舞臺上的吼吼叫叫,是他們無比頂級的追隨。百年之后,他們只不過是臺上唱小曲的戲子,終究改變不了被人們娛樂消遣的角色。翻看歷史長河,多少杰出文人的光彩是無法掩蓋,每個文人都有自己的棱角,都有自己的藝術,影響著華夏人民千年的藝術。
歷史是河,文人就是河中那翻滾不停息的波浪。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司馬遷則是最驚人的那顆駭浪,當科學家們拿著尺子衡量著長江與黃河的源頭,司馬遷則在幾前年前就拿起了尺,量下了華夏人民的源頭,秦始皇創(chuàng)下了萬里長城,而漢武帝培養(yǎng)了大史學家司馬遷。近來在雜志看到了句這樣的話,南唐后主李煜,是失敗的皇帝,又是失敗的男人。我不禁有點吃驚,李煜是失敗的皇帝,可是,又有誰可以寫出像<虞美人>這樣的千古絕篇?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江春水向東流。問古今,誰有?在政治上失意,是古代文人的通病,李白,杜甫,蘇東坡,誰沒有?只是李煜文學上的成就遠遠勝于政治上的成就。
說李煜又是失敗的男人,那更是大錯特錯了!大周后與小周后,兩位絕代佳人,人稱東吳時的二喬。大周后與李煜靈與肉的結合,可畏是人類情感的顛峰,小周后得知李煜的消息,被氣的溢血而死。那個跳著金蓮舞的絕世美人,調戲著皇帝趙光義,大力的揮霍著為之建金蓮臺,等到七月七之日,趙光義垂涎已久的日子,娘翩翩起舞,在無比風光的金蓮臺上,跳起了金蓮舞,她嬌娜的身姿始終是背對著趙光義的宮殿,絕世的容顏面向著南方,心里默默的念道,今天國主四十歲大壽,娘為你跳金蓮舞。好感人的剎那,原來七月七日是李煜的生日。她得不到李煜,她的心卻這般忠貞李煜,放著大宋江山的娘娘不做,七月七日,她香消玉損。所以李煜,這不是文人的魅力,又是什么的魅力?
【品中國文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品秋作文06-01
品秋的作文05-28
品優(yōu)秀作文03-02
品書的作文03-07
六年級語文人教版教學計劃07-10
于丹趣品人生讀后感04-06
品三國讀后感06-10
《品三國》讀后感01-28
讀《走向世界的中國》有感:飛躍的中國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