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當(dāng)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泥土深情:巴金》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泥土深情:巴金》讀后感1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當(dāng)我看完《泥土深情巴金》這本書時我猛然間想起艾青先生詩中的這句話。雖然艾青先生和巴金先生表達的感情有所差異,但那任歲月蹉跎依舊不改的熱愛不免讓我為之觸動。
《泥土深情巴金》整體以故事的形式面面俱到的表達著過往社會的殘酷,也深深暗含著作者的愛國之情。小升麟出生在舊社會,在大宅院里有一段短暫的快樂童年,但隨即就接受了一連串的打擊。父母和親人幾年內(nèi)相繼去世,當(dāng)時的小升麟還不到十歲,身體慢慢變差,幾乎十天就要病倒一次,但他沒有為此受到打擊,依舊每日苦讀,奮發(fā)學(xué)習(xí)。他在書中學(xué)到了許多知識,也讀到了封建的黑暗和人們的苦難,他想記錄下這些悲苦。
“世界以痛吻我,我愿報之以歌”,我始終覺得這句話是對小升麟的最好寫照。
后來他加入社團,改名為李堯棠。他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不斷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向世人傳達出那個時代屬于青年人的熱情與力量,正是他這種頑強的品質(zhì),才促使了一位偉大作家的誕生。舊社會的`陰霾密布大地,小升麟仍舊十年如一日熱愛身后的土地,熱愛并堅守自己的夢想,不退縮,不氣餒,終獲黎明的到來。
或許我們的一生很短暫,但我們能創(chuàng)造的愛與奉獻卻是無限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言:“我一直想聞一聞家鄉(xiāng)的泥土味。這種真誠的熱愛情懷讓我深深的敬仰,歷經(jīng)那段殘酷時代的歲月洗禮又保持著初心對如今世界的熱愛,似乎沒有比化作泥土更能體現(xiàn)這種情懷。
寫到這里,不禁淚目,我深深地?zé)釔圩鎳,熱愛這片大地,就像《泥土深情巴金》里鮮活的人物一樣,我也愿意深深扎根在這中華民族的大地上,長成大樹,庇護我愛的一切,庇護我愛的祖國!
《泥土深情:巴金》讀后感2
泥土般的厚重卻不乏針一般的尖銳,看似平靜的文字下卻藏著驚濤駭浪,巴金老人用他的那只鋒利的筆,為我們揭開了舊社會那丑惡的傷疤。 ——題記
《泥土深情—巴金》為陳迎憲寫,他用第三人稱介紹了巴金老人從出生到成長為一個“御風(fēng)化雨”的愛國青年的故事。巴金老先生是上個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真名李堯堂,乳名升麟,字芾甘。他出生在世代書香,三代同堂的李家。他自小十分善良,富有同情心:為了不讓雞被殺死,小升麟對著他曾經(jīng)最愛的紅燒雞不忍下口;看到被父親處罰的犯人痛苦至極,他不忍心再看下去;他看到下人楊嫂生病,還是偷偷的去看他等等,諸此之類,還有很多。
這本書用巴金老先生兒時的`稚嫩的眼,向我們揭示了舊社會的丑惡的一面。他雖生在一個富貴家庭中,但他依然是知道窮人的痛苦的。小升麟受他母親的影響,從不把下人低人一等看,他說他想做一個像木匠老陳一樣的木匠,楊嫂生病時,他像母親生病時一樣對待。他雖生在富貴人家,但他的人生卻并不順,先是他的母親逝世了,三年后他的父親也病逝了,沒有了父親的庇護,年僅12歲的小升麟不得不被卷入叔叔們分家產(chǎn)的明爭暗斗中。最后連唯一還疼他的長輩,他的祖父也長眠于地下,離開了人世。16歲的小升麟在這種勾心斗角的環(huán)境下認為自己無法待下去了,于是轉(zhuǎn)而參加了革命活動,參加了報設(shè),還積極踴躍的四處投稿,在墻壁上粘傳單。在他十八歲那年,和他的三哥一起離開了成都,帶著少年的一腔熱血,奔向了自由……
【《泥土深情:巴金》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泥土優(yōu)秀作文03-02
泥土的故事作文06-06
《甜甜泥土》說課稿12-17
深情的句子02-21
深情的說說01-11
深情的情話03-12
巴金《家》好句01-03
泥土作文600字08-16